經濟乃上層建筑的重要構件之一,也是社會的基礎部分。經濟具有政治、體制、階級、文化、民族等屬性,近代有社會主義公有制經濟與資本主義私有制經濟兩大屬性。
社會發展的不同階段有不同形式的經濟表現,只是程度不同而已。奴隸社會的奴隸制經濟,將奴隸私有化、工具化、商品化。封建制經濟主要是官僚地主霸占土地和生產資料,依舊是私有制經濟。農業大國以自然經濟、小農經濟為主,商品經濟受條件局限。
民國半封建半殖民地,資產階級統治附庸帝國主義,經濟上依賴外援,拿國家利益作抵押交換。民族資本底子薄,跨國公司傾軋本土企業,戰亂頻繁反噬經濟,內憂外患,民不聊生。民國經濟體制處于過渡與重建中,封建成分、資本主義元素、三民主義色調兼而有之,權貴家族、官僚買辦、軍閥、地主、資本家形成利益集團,階級固化,等級森嚴。
顯而易見,民國政治經濟嫁接的是舊制度,并非科學體制,而是獨裁專制,脫胎于晚清政治經濟母體,只不過愛新覺羅王朝變異成蔣家王朝,封建殘渣余孽改頭換面,成為國民黨極右勢力,權貴、軍閥、買辦、地主、資本家的反動本性依然故我,極盡快活逍遙。政治經濟私有制剔除人民屬性,就沒有文明先進可言。只有社會主義公有制代表文明社會,具有優越性、公平性、科學性、先進性、人民性,人民收獲政治權益,分享經濟碩果。
新中國對資本主義工商業改造,改性改制,由個體經濟、公私合營經濟過渡,讓私有制性質變成公有制性質,姓社會主義,不姓資本主義。社會主義經濟形式之一是公有制經濟,劃分為國營經濟與集體經濟,前者是全民所有制的國企、央企、地方國營企業,后者是集體所有制單位。因為國家屬于人民政權,國有即人民共有,國家代表人民經營,經濟利益屬于人民。改開將國營企業改稱國有企業,解釋權在官方的官樣文章,理由堂而皇之,雖然一字之差,實質已經變味,本來的體制發生變異,政治經濟所有權隨即隸屬竊國者諸侯。
其次是社會主義計劃經濟,主題、內核、概念、特征無不圍繞計劃,無不突出計劃,大到國家經濟制度、經濟政策、經濟管理、經濟調控、經濟運作、經濟資源配置、經濟利益分成等環節統籌兼顧,保證科學文明性平衡性可持續性經濟發展。小到單位、家庭的經濟設想、經濟預期、經濟目標都要先做好計劃,有長期規劃和短期規劃,然后進行經濟活動。在特定的歷史階段,根據國情和政治因素全盤考慮,搞公有制計劃經濟有利于國家、民族、人民利益,有利于大自然利益。其實古今中外一直存在計劃經濟,原始公社經濟、奴隸制經濟、封建制經濟、戰時經濟、災區經濟皆有計劃性,美西方經濟亦有計劃成分,只不過含量差別。中國民間優良傳統是有計劃地安排生活,有計劃地度過人生,側重點在計劃二字。計劃經濟循序漸進發展平穩,最大限度的保護資源環境,節約成本生產,多快好省搞建設。
私有制經濟由表及里充滿病菌毒素,其妖艷如罌粟花,魔幻似曼陀羅果,著迷者無不上癮,嘗試者無不變成魔獸,可以說它是世界性的災難,人類的心腹大患,社會的萬惡之源。資本主義經濟現象:土地私有制的受益者是大地主,農民淪為農奴、工奴、盲流。私有企業加班加點,薪酬微薄,血汗工廠大多不遵守《勞動法》。資本貪婪逐利,產能過剩浪費,重復建設造成資源枯竭,環境污染。資本壟斷,杠桿加持,撬動的是國本和民生根基,致使社稷大廈搖搖欲墜岌岌可危。在經濟繁榮表象下,隱藏著周期性的蕭條,必然有經濟危機與通貨膨脹劫數,內卷則國民痛苦,外溢則全球遭殃,人類劫后余生,莫不承擔風險。
無論世界大戰還是局部戰爭,以及貿易戰、金融戰、生物戰、生化戰、基因戰等形式,理由千千萬,動機很單純,皆受經濟利益的驅使,唯一目的是借戰爭手段發橫財。西方列強靠戰爭征服弱國,開辟國際市場,掠奪別國資源財富,形成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殖民地經濟,讓資本利益集團大賺特賺,國民福利待遇相應的提高,分一杯羹也是實惠,卻不管多數人為之付出巨大的代價。倘若經濟形勢好,美西方民眾皆大歡喜;經濟形勢糟,民眾必然游行示威抗議政府無能,即便霸權主義對外發動侵略戰爭,大多數人也會贊成,畢竟個人利益與經濟掛鉤。但是他們不了解帝國主義本性,看不透資本主義本質,不懂經濟規律與因果關系,不知物極必反的常識,被打劫的國家必然抗爭,被壓迫的人民必然奪回勞動果實。
統治階級千篇一律唯經濟論,整一些莫名其妙的經濟詞匯,拼湊玄之又玄的經濟學說,鼓吹虛頭巴腦的經濟數字,一俊遮百丑,總是拿經濟糊弄人。為了炫耀其經濟業績政績,不惜抹黑歷史,詆毀前人,一句“經濟崩潰”否定一切。如果沒有以前雄厚的經濟基礎,就沒有以后的經濟持續。經濟欠缺人民性等于無人性,等于野蠻與邪惡,可以隨意器官交易、打毒苗、吃轉基因食品、投放病毒,人為制造癌癥謀財害命,消滅“垃圾人口”。判斷資本主義經濟亂象,反常才是正常,與常理常規恰恰相反。這并非偏激之詞,而是鐵的事實。人們必須明白一個道理:公有制經濟造福人類,私有制經濟造禍人類。
2024年12月11日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