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陳志武教授頻頻講座,內容就是他的《清代妻妾價格研究:傳統社會女性如何被用作避險資產》
陳志武等人的論文摘要如下:
在現代金融市場出現之前,傳統農業社會都必須尋找非金融手段規避生存風險。而妻女則是不同社會不約而同找到的人格化避險工具之一,所以,盡管各大洲之間在近代之前交往不多,但在面對風險事件挑戰時都有通過嫁賣妻女獲得全家生存空間的習俗。為了檢驗在傳統社會里“女性被用作避險資產”這一命題,本文從清代中國 1736 年到 1896 年間73216 件婚姻奸情類刑科題本案件中,把所有記錄了買賣妻妾價格、寡婦再嫁財禮、正常婚嫁財禮信息的案件找出來,共收集 3119 個可用案件;然后,我們檢驗妻妾價格是否在生存風險變大時顯著更低。在分析中,我們用糧價作為生存風險的代理指標,亦即,糧價越高,意味著糧食短缺越嚴重,生存風險越大, 被迫賣妻嫁女的壓力也越大,導致妻妾市場供應增加、供大于求局面惡化,妻妾價格因此相對平時下降。我們發現,對清代妻妾價格影響最為顯著的是糧價即生存風險,糧價越高時,妻妾價格尤其買賣妻妾的價格越低;其次是當地受貞潔等儒家婦道文化影響的程度:受儒家文化影響越深(即列女數量越多)的州府,妻妾市場上的總體供給越少,妻妾價格尤其寡婦再嫁的價格則越高。以旱災作為工具變量的兩階段估計表明,旱災年份里糧價多上升 10%,會導致妻妾價格下降 33%,證實了“女性被用作避險資產”假說。把女性作為“避險資產”雖然是在缺乏金融市場的條件下的迫不得已行為,但是以摧殘女性身心和壓制女性自由選擇權利為代價的。因此,金融市場從根本上把人尤其是女人從經濟工具的角色以及相應的制度約束中解放出來,給個人以更多自由選擇。
本文來自: 人大經濟論壇 學術道德監督 版,詳細出處參考:http://bbs.pinggu.org/forum.php?mod=viewthread&tid=3528724&page=1
對陳志武等人的這文章,我可以說是史料功夫是有的,如果是一個社會學的學者或是歷史學的學者,咱們不好說太多,但對一個金融學者而言,對避險工具的概念和商品金融化的概念是起碼的,能夠成為這樣的避險工具的,首先就是要持有成本低,在古代糧食緊缺的社會,這樣的資產帶有巨大的持有成本,是絕對成為不了避險資產的,尤其是風險來臨的時候,其價格還是上升的,就更談不上避險,這是中國古代社會非常殘酷的一面,在埋兒奉母能夠進入二十四孝的社會,如此的養人成本下,根本不是避險,而是殘酷的現實。而且文章中所說的傳統儒家禮教強的地區,恰恰是中國古代相對富裕的地區,倉廩實而知禮節,其他地方禮崩樂壞當然會更糟糕,真正的避險資產其實是黃金,古代的貨幣在中國的青銅和白銀,但到危機的時候黃金就要暴漲,我們所謂的亂世買金是自古就有的,不是我們現在想像的紙幣變成貴金屬貨幣,而是激昂的金銀的比價會因此而不同。
因此我們可以圍觀一下這個奇文,看一下帶路黨的水平,抹黑中國只要美國的普世價值正確就可以了,其中的邏輯是可以不講的,歷史數據是為其目的羅織的,但功夫確是花費了不少,還非常能夠博取眼球。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