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元區國家遭集中降級帶來的動蕩與機會
■ 中國國際問題研究所 汪巍
2012年歐元區經濟前景堪憂之際,國際信用評級機構標準普爾公司接連下調歐元區9國和歐洲金融穩定工具的信用評級,招致歐洲的廣泛批評。降級“沖擊波”波及全球資本市場,重債國更是“憤憤不平”。標普此時調降評級背后有什么玄機?對復蘇前景尚不明朗的世界經濟影響幾何?這引起各方廣泛關注。
標普1月13日“一口氣”下調歐元區9國信用評級、14國前景展望調為“負面”,歐元區“領頭羊”之一的法國也失去3A評級。此舉“觸怒”了焦灼的歐洲。失去3A評級的奧地利表示“不滿”和“震驚”,歐盟委員會經濟與貨幣事務委員雷恩指責標普“犯下一個錯誤”。
雖然標普聲稱,降級主要因為歐洲領導人近期采取的政策措施不足以應對歐元區內部存在的系統性壓力,主權債務危機仍可能進一步蔓延,但鑒于國際金融危機以來,國際評級機構備受質疑,此次標普的舉動帶有打壓歐洲的意向。
從職能上,標普降低歐盟國家信用評級無可厚非,但從時機上,有落井下石之嫌,它引發過金融市場新的震蕩。標普調降歐元區9國信用評級,全球資本市場“應聲而動”。1月13日,歐元兌美元匯率創17個月以來新低。美元指數大幅上漲,金價受挫當日下跌1%。美國、日本等全球主要股市紛紛走低。與此同時,外界對評級下調會否引發歐元區二次危機的猜測逐漸升溫。
作為歐元區臨時救助基金,眼下6個評級AAA的擔保國剩下4個,讓人不免擔憂該基金擴容的可能性降低。可調動的資金減少,將給重負債國“爬出泥潭”帶來更多障礙。而當下最為緊要的是,葡萄牙、西班牙等歐債危機最嚴重的5國今年一季度將有1860億歐元債務到期。這次下調打擊了國際市場對歐盟的信心,資金充足的難度將進一步加大,給今后救市帶來更大困難。
歐元區國家遭受集中下調評級將帶來國際金融市場的動蕩,一方面銀根趨緊,一方面大量游資趨利,從而引發貨幣危機的連鎖反應,這種沖擊對發展中國家的影響將尤為巨大。如果放松銀根,則可能導致游資進入本國市場套利,推高物價加劇通脹;如果“嚴防死守”,則可能讓大量外資回流美、德暫時避險,導致發展中國家出現“失血”的癥狀,對以制造業為主導的發展中國家造成嚴重打擊。
受歐元區9國信用評級下調影響,1月16日滬深股市雙雙低開,并且一路下行雙雙跌逾1%。歐洲多國評級降低對中國最直接的有兩大影響,一是歐洲受負面沖擊后的市場波動會波及中國,包括資金撤離壓力加大,國內股市、債市都會直接反映出來;二是出口貿易會受到歐洲經濟不景氣影響。
歐洲多國評級降低還可能引起連鎖反應,從而對人民幣產生新的影響。歐債危機對人民幣的影響具有不確定性,人民幣幣值主要還是受美元的影響,一方面歐洲多國評級下調后歐元會貶值,從而帶來人民幣升值;但是另一方面,國際資金看淡歐元后,可能會購買美元資產,用美元保值,帶來人民幣貶值。
歐債危機加劇,歐元走弱,長遠來看可能加速人民幣國際化進程。再有,此次歐洲多國評級降低,對于希望走出去的中國企業和行業是一個不可多得的良機。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