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簡單再生產假定下經濟增長的基本要素
內容提要:
本文在社會總資本有機構成不變及簡單再生產假定下提出了經濟增長的四個基本要素(變量),,給出了二部門經濟簡單再生產假定下經濟增長的總公式。
關鍵詞:資本有機構成、經濟增長、簡單再生產、總公式
作者:郝建民 1960年生人,1976年參加工作,國企職工。1976-1982學習駕駛(技校)、漢語言文學(職大肄業)、汽車制造專業(職大肄業);1982-1988年學習行政管理、(高自考肄業)政治管理(高自考肄業)、法律(高自考畢業)專業,1990年學習英語(電大肄業)專業。1976-1999汽車司機,1999—門衛。
無數個別資本的總和構成社會總資本,用馬克思使用的符號來說就是總資本C。
從價值形態上看總資本C=(c+v)。
c是不變資本是企業用于購買生產資料的那部分資本,在生產中“它們只把自己原有的價值轉移到產品中去,并不改變原有的價值量,不會發生價值增殖……”(《經濟大詞典》上冊于光遠主編1992年版202頁)。
v是可變資本是企業用于購買勞動力的那部分資本,是為企業帶來剩余價值的價值。
剩余價值m:所謂剩余價值m就是工人在生產中不僅要用他的必要勞動創造出補償可變資本v的新價值,還要用他的剩余勞動創造出超過不變資v(工資)的價值增加額,這個價值增加額就是剩余價值或它的轉化形式利潤。
從實物構成上看總資本C分為勞動資料、勞動者。生產的三個基本要素是:勞動者、勞動工具、勞動對象,而在總資本C的實物構成上沒有勞動對象。
馬克思在《資本論》第一卷中指出:“作為勞動過程和價值形成過程的統一,生產過程是商品生產過程”。我們知道商品的生產是勞動過程與價值增殖過程的統一,一切新價值的創造都離不開勞動。
生產時間是以日、月、季、年來計算的。從簡化了的形式上考察,勞動者經過一年的辛勤勞動會給社會提供一個總產品,這個總產品就是我們日常所說的國民生產總值,也就是馬克思所說的年產品價值。我們從這個總產品中扣除當年轉移過來的不變資本價值——折舊、原材料、輔助材料等于是得到一個純產品,這個純產品就是我們日常所說的國民收入,也就是馬克思所說的年價值產品。
從價值上看它是勞動者年勞動的凝結、物化,從實物形態上看它源于自然界是改變了的物質存在形式,正是勞動者的有用勞動使康德的“自在之物”轉化為“為我之物”。年價值產品(純產品)的一部分用于補償可變資本v,另一部分剩余價值m成為企業所有者的收入,它們的轉化形式工資、利潤、租金、稅收的總和就是所謂的國民收入。從價值上看這個年價值產品中沒有包含任何一個過去勞動即資本的分子,它的唯一源泉是勞動。
如圖一所示,假定社會上只有企業主和工人兩個階級即“家(g)(L)庭”中的 (g)與(L),g是資本家是貨幣所有者,L是靠出賣勞動力為生的工人。他們來到 “市(W)≡(L)場”,這個“市(W)≡(L)場”中的(W)是真正的商品市場,而(L)則是工人出賣他的勞動力這種特殊商品的勞動市場(勞務市場),企業在真正的商品市場購買生產資料(W),在勞動力市場購買特殊商品勞動力(L),企業主在勞動市場可以僅僅觀念地支付貨幣而得到實在的勞動力商品,企業家能夠在多長時間內預支工人階級的勞動力,既取決于階級間的對抗能力亦取決于個別資本間的競爭,同時,它的累積效應會最終影響到供給與需求的平衡。
企業主在市場買到了合意的生產資料與勞動力,把“←資本品與勞動力投入←”到“ 生產(c+L)”當中。我們知道生產與再生產是一個不斷循環往復的過程,我們的目光朝向這個過程的任何一個時點,它既是過去過程的終點又是未來過程的起點,“生產”是“再生產”,“再生產”同時也是“生產”,就象24點與零點一樣終點與起點是辨證同一的;不僅如此,“生產”與“再生產”同時也是“簡單(再)生產”與“規模擴大的(再)生產”的統一,這又象具體勞動與抽象勞動、使用價值與價值是同一過程的兩個方面一樣,簡單生產與規模擴大的生產是同一過程的不同階段,不論各階段持續的時間是短暫還是久遠,它們都是真實存在的客觀經濟過程。馬克思說:“在資本主義基礎上,沒有任何積累或規模擴大的再生產,是一種奇怪的假定”(《資本論》第二卷第二十章,另參閱第一卷第二十一章),這是就資本主義生產本質而非它的過程而言的。當我們把過去過程的終點作為起點來抽象地考察時就有了以下的規定性:第一,作為起點的“簡單生產”自身蘊涵著“擴大再生產”的基本要素,它為“積累或規模擴大的再生產”提供必要的物質基礎,第二,任何“積累或規模擴大的再生產”達到最初的臨界點后都會自行轉化為一個“簡單再生產”,在如此的循環往復中,經濟的疊加效應掩蓋了兩種生產的邊界,這是競爭經濟的必然結果,同時,我們看到西方經濟學在這里陷入了極大的混亂。
一個階段和另一個階段相比較國民收入(或增長率)的變化不外乎有三種情況:增加(提高)、不變或減少(下降)。當國民收入增加時我們說實現了經濟增長,如果上一階段的國民收入是100本階段的國民收入是110,用110減去100我們就得到了10個貨幣單位的價值增加額,經濟增長率就是這個價值增加額10與始(基)期100之比率,用我們的例子來說經濟增長率是10%,用它(或增長率之比)來度量一定時期內國民經濟的相對變化。國民收入不變就是零增長如日本就有相當時間處于零增長狀態,國民收入減少就是負增長,增長率下降一定程度持續一定的時間就稱之為經濟危機或衰退。
在附圖一中,生產的起點“生產(c+L)→”我用L表示活勞動是價值創造的唯一源泉,“在預付資本中,勞動力是作為價值計算的,而在生產過程中,它是作為價值形成的要素執行職能的。在預付資本中出現的勞動力價值,在實際執行職能的生產資本中,為形成價值的活的勞動力自身所代替”(《資本論》第三卷第一章)。
既然勞動是價值創造的唯一源泉,那么它的轉化形式國民收入的量的變化就是勞動變化的指數。以下我們考察勞動在生產中發生了怎樣的變化從而導致了國民收入的改變。
一 、社會總資本的構成
假定過去過程的一定階段例如一年(一日、一月、一季也不會改變問題的性質),資本的技術機構成是合意的,且總資本C= (c+v)=( 800c +200v)(總資本的價值構成)=(w+L)=(w+ 100L )(資本的技術構成:w表示不變資本的實物形式,L表示活勞動, 100L 表示實際的就業人口)=( 800c /w+200v/ 100L )(社會總資本的有機構成)。實際的剩余價值是 200m ,剩余價值率m'=m/v=100%,同時假定,不變資本 800c 的價值在一年的生產中有1/2轉移到新產品中,我們在過程結束時就有了以下的國民生產總值(年產品價值)和國民收入(年價值產品)。
附圖二:
第一周期
生產的起點( 800c /w+200v/ 100L )→經過一定的時間到終點,⊿( 800c /w+200v/ 100L )+200(m)總產值 =800,國民收入=400 ,就業人口 100L 。
在w總產值800中有 400c 是當年轉移的體現在總產品中的不變資本價值,它的實物形式是生產資料(勞動資料、生產材料),200v是當年勞動所創造的用于補償可變資本v的新價值,它的實物形式是消費資料, 200m 是年勞動新創造的剩余價值,它的實物形式是生產資料與消費資料。過去過程的各種條件如生產的組織結構、勞動人口、勞動時間、勞動強度、科學技術狀態等可以在合理范圍內任意假定,一旦固定下來它就作為過去過程的事實狀態而存在,在此基礎上我們分析增長率的各種變化。
二、 簡單再生產假定下經濟增長的變量分析
在上一節中我們假定當年的社會總產品是800,扣除掉當年轉移的 400c /w還剩下400的國民收入,其中有200v/w是當年新生產的消費資料,對社會而言這200v/w是新創造的價值,是個價值增加額,對企業主而言它只是能夠換回他們付出的200v的價值等價物,而 200m 剩余價值或利潤才是企業主最關心的。在積累或擴大再生產的前提下 200m /w的實物形式必然要表現為以下三個部分:生產資料、消費資料、金銀貨幣材料等。
“如果這種收入〈 200m /w〉只是充當資本家的消費基金,或者說,它周期地獲得,也周期地消費掉,那末,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這就是簡單再生產”(馬克思《資本論》第一卷第二十一章)。簡單再生產只是生產過程在原來規模上的重復,也就是說在簡單再生產假定下,所有的剩余價值只是消費資料供個人消費,沒有用于積累和擴大再生產。
照第一周期簡單再生產的假定,( 800c /w+200v/ 100L )→⊿(c+v)= 200m + [ 400c +( 400c +200v)],總產值 = 400c +200v+ 200m =800,國民收入=200v+ 200m =400 ,剩余價值率m'=m/v=100%,利潤率p'=m/C=200/1000=20%,就業人口 100L 。
第二周期
第二周期的資本有機構成與第一周期完全相同,且生產的主觀條件也完全相同的情況下,在第二周期生產活動結束時我們就得到與第一周期完全相同的國民生產總值、國民收入,剩余價值率100%、利潤率20%,經濟增長率之比正負為零,經濟規模、企業主與工人的生活水平亦不變。
如前指出的那樣,“‘簡單生產’自身蘊涵著‘擴大再生產’的基本要素,它為‘積累或規模擴大的再生產’提供必要的物質基礎”,同時,我們也指出“勞動是價值創造的唯一源泉”,因此,勞動的變化是國民收入變化的唯一原因,問題只是勞動在何種形式上的變化最終導致了國民收入的改變。如果生產的客觀狀況如外部自然界的條件變得更有利或更不利于生產,在市場經濟與商品生產的前提下,一定的社會總產品(總產值)會表現為更多或更少的使用價值量,會改變單位商品的價格,也會影響下一周期的再生產,但不會改變這一周期的國民收入,從而不會影響我們對本周期經濟增長率的分析。第二,我們要假定勞動人口與工資水平保持不變,例如工資的提高或降低會改變剩余價值剩余價值率、利潤與利潤率,但不是直接決定國民收入的變量,它是一個分配問題而非增長問題,是研究長期均衡與波動問題中的重要變量。
無論“⊿”作為價值增加額是表示剩余價值、利潤、國民收入,還是表示剩余價值率、利潤率、經濟增長率,只要在⊿'/⊿兩個周期比較中它們是同名的量其意義本質上是完全一樣的。
附圖三:
增長率Y=⊿'/⊿=(L)'/(L)=F(t'/t+q'/q+j'/j+z'/z)
第二周期 A:勞動時間t'/t的變化引起的增長率Y的變化。
第一周期( 800c /w+200v/ 100L )+ 200m 總產值800 國民收入400
1月1日 →200天×8小時→ 12 月31 日
第二周期( 800c /w+200v/ 100L )+ 300m 總產值1000 國民收入500
1月1日 →200天×10小時→ 12月31日
第二周期( 800c /w+200v/ 100L )+ 300m 總產值1000 國民收入500
1月1日 →250天×8小時 → 12月31日
國民收入:⊿'/⊿=500/400=10/8=250天/200天=50%/40%
剩余價值:⊿'/⊿=300/ 200=6/4 =150%/100%
利潤 :⊿'/⊿=300/ 200=6/4 =30%/20%
第二周期 B:勞動強度q'/q的變化引起增長率Y的變化。
第二周期( 800c /w+200v/ 100L )+ 300m 總產值1000 國民收入500
1月1日 →200天×8小時→ 12 月31 日
在生產的組織結構、勞動人口、勞動時間、科學技術狀態等不變的情況下,經濟增長率的變化一定是勞動強度發生了變化。
第二周期C:科學技術狀態j'/j的變化引起增長率Y的變化。
第二周期D:生產的組織結構z'/z的變化引起增長率Y的變化
第二周期E:增長率變化的總和為±100%,每種因素在總和的變化中會在±1之間波動,增長率的變化100%是由某一因素引起的這種極端情況在理論上是允許的,但在實踐上可能是個例,兩個或兩個以上因素引起增長率變化的各種組合有幾十種,由于篇幅限制在此不再一一贅述。
本文為2010.12•成都 中國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經濟研究》編 輯 部、西南財經大學經濟學院、西南財經大學馬克思主義經濟學研究院主辦的全國第四屆馬克思主義經濟學發展與創新論壇主題發言稿,本人因故未參加會議。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