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民工:對外開放的兩種前途
中國實施對外開放政策(本文主要指經濟開放),已歷數十年。1949年人民中國建立后不久,就受到以美國為首的西方資本主義國家的強烈敵視和嚴密封鎖,當時除了蘇聯東歐國家給予的援助,中國只有依靠自力更生、艱苦奮斗開展社會主義建設事業,在重重封鎖中舍此別無他法。中蘇交惡之后,外部封鎖更趨嚴酷,給新中國建設事業造成了進一步的極大困難。一直到毛澤東、尼克松重新開啟中美交往大門,這種局面才得以改觀,西方封鎖至此才稍有松動(但種種限制時至今日依然很多、很嚴)。沒有1972年毛澤東與尼克松的握手,上世紀70年代末80年代初,人民中國即使想實施對外開放政策,恐怕也無從談起。
通過30多年實施對外開放政策,中國有機會了解世界大趨勢,并積極引進資金、技術及商品,有效地發展了經濟、更好地滿足了人民群眾的物質文化生活需要;同時,中國企業也抓住時機、與狼共舞,參與經濟全球化,志在“殺出一條血路”。從積極面說,對外開放政策順應了世界科技進步、經濟一體的形勢,促進了中國經濟快速發展,同時為全球經濟增長創造了條件。從消極面說,中國經濟在所謂“與國際接軌”、“遵守國際規則”的名義下,對國際市場、技術和資源的依賴不斷加深,從而強化了對國際壟斷資本的依附性。
因此,對外開放政策實際上存在兩種不同的前途。第一種前途,以對外開放實現經濟繁榮和自主,鞏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實現國家的科學發展,踏上強國富民的復興之路。第二種前途,在對外開放中日益喪失自主性,中國最具贏利能力的企業以及土地資源,以種種理由被境外資本收購,中國絕大多數人民淪為靠出賣勞動力為生的無產者,國民經濟則喪失獨立性、自主性,淪為國際壟斷資本的附庸。從世界經濟史看,前者是美國、德國和日本等發達國家走過的成功之路;后者則有拉美、俄羅斯、東歐諸國的前車之鑒。
一、對外開放政策的經濟實質
何謂對外開放政策,不同國家給出的解釋并不一致;甚至同一個國家對本國和他國的開放要求也不一樣。究其經濟實質,所謂對外開放,就是一個國家在哪些領域、何種程度上賦予外國資本在本國多大的自由。這些自由的主要內容,包括投資自由、貿易自由(主要指貨物貿易)、移民自由(可包括遷徙自由)、知識產權(重點是專利、版權和商標權)貿易自由;此外,還有對經濟發展影響極大的駐軍自由以及信息傳播自由等政策選項。一個國家倘若完全拒絕賦予外國資本上述自由,顯然是閉關鎖國的做法,說不上對外開放;反之,一個國家如果對上述自由化政策照單全收,則與淪為殖民地無異。
因此,所謂開放與否,通常是相對而言,“過猶不及”。即使是美國這一所謂“開放社會”的典型、世界第一強國,在技術轉讓自由、貿易自由、移民自由、投資自由甚至信息傳播自由方面,均設置了大量限制,以確保美國的安全、繁榮和霸權。至于賦予外國在美國的駐軍自由,則是世人無法想象的事情。但是,對美國在海外建立大量軍事基地并駐軍,絕大多數美國人則又視之為天經地義——把這當成各盟國對美國的合理開放政策。
從歷史經驗和現實形勢看,一個國家賦予外國資本在本國無限制的自由,將使它無法合理保護本國及其人民的正當權益,從而危及國家的獨立生存和健康發展,正常情況下極其罕見。但是,某些國家的統治集團在各種外部壓力和誘惑下,可能失去保護本國人民利益的決心、意志和能力,最后可能賦予外國資本極大的自由。近代各帝國主義國家強迫掠奪殖民地、強迫落后國家簽訂不平等條約等,就是其中典型。晚清至民國期間,當時的中國政府與列強簽署的一系列不平等條約,何嘗不是被迫對外開放的事實?
可見,正常的對外開放,是有限度、有選擇的對外經濟自由化。近代以來荷蘭、英國、美國等三大霸權的經濟興衰史表明,一個國家在由弱變強的過程中,往往采取一系列保護措施,促進本國經濟發展壯大;隨著其經濟實力不斷加強并“君臨絕頂”,則轉而采取經濟自由化政策。越是發達、富有競爭力的資本主義國家,越希望其他國家與其一道實施徹底的經濟自由化。霸權國家因而往往威逼利誘其他國家與其共享“世界是平的”的虛幻理念,追求絕對的貿易、投資自由化。但即使如此,在知識產權轉讓、移民自由化方面,強國卻只允許有限自由化,有利則行、無利則廢——發達國家設置了絕少妥協的重重障礙、阻止知識產權的自由轉移;除非能夠吸引投資和技術,各發達國家均嚴格限制移民規模、并嚴厲打擊非法移民活動。此外,只有在軍事結盟的前提下,各發達國家才可能允許外國駐軍。
兩國之間即使對等開放,也不等于是互利雙贏的選擇??贾T歷史經驗,處于不同發展階段、實力差距很大的國家,彼此即使賦予對方同樣的經濟自由,其后果也并不一樣——在強國一方,它具備實施這一自由的充分能力,既可巧取又可豪奪,將不斷在競爭中高奏凱歌。而在弱國一方,雖然名義上享有投資、貿易、信息傳播等自由,但由于缺乏實施此類自由的實際能力,結果非徒無益、而又害之也。歷史上,英葡之間的《梅休英條約》、英法之間的《伊甸條約》都貌似平等,但其實施的結果是,前者幾使葡萄牙淪為英國殖民地;后者則陷法國經濟于困境、并誘發了法國大革命。
需要強調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后,在霸權國家的操縱下,一些國際組織不斷成立、形成“超國家力量”。布熱津斯基直言不諱地認為:“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和世界銀行,可以說代表全球利益,……但實際上它們在很大程度上受美國利益的左右?!保ㄒ姟洞笃寰帧稰.11)諸如世界貿易組織(前身為關貿總協定)、世界銀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等,實質是一個“資本聯盟”,它得到強國政府支持、同時能迫使弱國政府就范。通過以政治、軍事壓力相脅迫、以意識形態操縱相誘惑,強國及其操縱的國際組織常常使欠發達國家簽署城下之盟。這樣,經濟弱小的國家遵守“國際規則”、“國際慣例”的結果,完全可能喪失自主發展能力,而淪為跨國資本積累利潤的外部條件。
二、對外開放的方式與步伐
各國對外開放,必須堅持從本國國情出發。歷史上,貌似強大、盲目自信的拜占庭帝國、奧斯曼土耳其帝國曾長期向意大利諸城市國家開放經濟,在經濟上為后者“輸血”,最終導致國弱民貧以至崩潰。大英帝國的強國之路,其始則千方百計以保護主義摧毀荷蘭霸權、其后則引誘歐陸諸國如西班牙、葡萄牙、法國等實施自由貿易,其盛則倚仗工業品輸出、掠奪遍及全球的殖民地,終成世界霸主。美國立國至晚,其初選擇漢密爾頓保護主義的經濟路線,積極發展制造業、海運業,增強國防能力。到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前,美國工業實力已成為世界至尊,但其保護主義政策依然不容稍動。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美國攜摧毀德國、戰勝日本、瓦解大英帝國的聲威,才轉而推進所謂“公平貿易”(實即可選擇的貿易自由化),并成為取代大英帝國的新霸權。
可見,開放不是問題,如何開放才是大問題。其一,通過有選擇地實施經濟開放政策,加強經濟的自主性、獨立性,增強本國經濟的國際競爭力,最終實現強國富民的目標,這是英國、美國以及德國、日本所走過的道路。其二,在對外經濟開放中,無論是主動還是被迫為之,聽任外國資本在本國隨心所欲,自主性日漸削弱,最終淪為國際資本的附庸。這是歷史上莫臥爾帝國、奧斯曼土耳其帝國、波斯帝國、大清王朝走過的絕路,也是今日拉美、東歐等國的現實處境。
回顧強國發展的歷程,中國的對外開放也將經歷漫長的“四步曲”。第一步,在現代化經濟一窮二白的情況下,引進外部的技術和設備、加快建立現代工商業。第二步,保護國內市場,為處于幼稚期的產業創造健康成長的有效空間和時間。第三步,促進國內競爭,迫使各企業變市場壓力為創新動力,在技術研發、工藝制造、品牌建設中快速壯大實力。第四步,實施對外開放,產業在國際競爭中謀求優勢,力求后來者居上。值得強調的是,所謂“跨越式發展”極其罕見,強國成長的每一步都曾付出巨大努力。
顯然,中國絕不可超過自身產業所處的歷史階段,為開放而開放,盲目追求在投資、貿易、移民、信息傳播、知識產權、甚至軍事交流方面的開放度,務虛名而招實禍。除非有利于國強民富,否則,寧可慢些、也要好些。盲從所謂“改革攻堅”、“以開放促改革”、“與國際規則接軌”之類蠱惑之辭,而失去實事求是的信念和作風,結果無非是“不知己、不知彼,百戰必殆”。
正因為此,在已經啟動的中日韓三國自由貿易區談判過程中,必須清醒地認識到與中國相比,日韓兩國經濟已進入對外開放的第四步,兩國在核心技術、戰略產業擁有的競爭力,中國企業暫時還難以與之一較高下。在這種背景下,急于設立中日韓自由貿易區的結果,極有可能使中國經濟更大程度上從屬于日韓兩國,在產業鏈上使中國企業進一步趨向低端化、低附加值化。
三、興利避害的長久開放之計
第一,人類文明史表明,富國不強軍,到頭一場空。一個富裕而缺乏自衛能力的國家,在弱肉強食的世界將必然淪為對強國最有誘惑力的“獵物”、也往往最早招來殺身之禍。與此相反,一個國家窮兵黷武、四面樹敵,或早或晚將喪失道義上、物質上的優勢,民心向背因而逆轉,不可避免地走向衰敗。此二者,中國皆不可取。未來若能嚴守堅定的積極防御政策,增強國防的自主發展能力,即“先為不可勝,以待敵之可勝”,堅信“不可勝在己,可勝在敵”,中國就能在長期競爭中贏得主動權。任何國家只有具備不可戰勝的國防能力,對外開放政策才能從容實施,并堅持到最后勝利;否則,在軍事侵略、經濟劫掠的壓力下,難免功敗垂成。
第二,國家競爭能力既取決于物質發展能力(包括經濟和國防能力),也取決于精神領導能力(主要表現為理論、新聞和文藝信息的傳播能力)。一個體格健壯的壯年白癡,斗不過一個機智勇敢的孩童。而沙皇俄國、大清帝國、蘇聯這些盛極一時的大國,都曾在微不足道的軍事反抗前土崩瓦解。其根源在于這些國家的統治集團精神早已崩潰。信息網絡化的發展,強國可以利用周密的信息戰、心理戰和有效的意識形態操縱,通過理論傳播誤導對手的認識、新聞傳播瓦解對手的判斷、文藝傳播扭曲對手的感情,從而引誘對手盲從“四面楚歌”之音,落入“自刎烏江”的絕境!
在中國對外開放過程中,某些似是而非的理論屢屢在精心選擇的時機得到大力傳播,導致了市場萬能論、自由貿易論、比較優勢論、私有經濟效率論、國有資產所有人缺位論、行政壟斷有害論、土地私有保護農民利益論等貨色大量泛濫,給中國經濟帶來了極大隱患。值得注意的是,上述種種理論,并無歷史事實和實踐經驗作基礎,邏輯上也多矛盾之處。不過,輿論操縱者往往以特定新聞事件為“爆破點”、吹捧某些買辦學者的“權威性”分析,施加一波波輿論壓力,誘導公眾和官員漸入歧途而不自知。
第三,大力推進互利的貨物貿易、知識產權貿易的自由化。合理利用國內國際兩個市場、統籌國內發展和對外開放兩個大局,是中國發展的經驗之一。未來仍需積極利用國內外資源,不斷增強勞動密集型、技術密集型工業的競爭力、提高商品附加值,從而滿足國內外市場的需要。在這一過程中,既大力自主研發新技術、保護版權貿易繁榮發展、打造富有國際競爭力的品牌,同時排除障礙、積極重視引進知識產權、消化創新。規模巨大的市場需求、具有戰略控制力的資源、日益先進高效的制造業,是中國實施對外開放的有利因素;如果策略得當,中國有能力取長補短,實現中國經濟的可持續發展。更何況,中國巨大的經濟縱深也創造了他國難以企及的發展空間。
強國依靠跨國公司,早已事實上壟斷了大部分世界資源和商品輸出市場;還頻頻采取保護措施(如進口配額、反壟斷、反傾銷、技術標準限制、生態環保限制、國家安全限制),阻礙發展中國家的進步。中國的對外開放將長期受制于這一“成長的煩惱”。時至今日,中國各產業盡管發展水平不一,但大多處于第三步、第四步之間,即提升國際競爭力的關鍵階段。如果能在核心技術、戰略產業贏得優勢,中國將擺脫所謂“中等發達國家陷阱”,而站上更高的經濟舞臺。
第四,實施合理且有限度的投資自由、移民自由政策。一個國家能否保持對絕大多數骨干企業、銀行及土地資源的所有權,是它能否在當代世界分享經濟發展果實的基礎。一個失去了本國主要企業、銀行及土地資源所有權的國家,只能依賴出賣勞動力為生,在對外開放中將步履維艱。為此,中國需要保護好一定數量、競爭力強的國有企業和銀行,使之成為參與國際競爭的主力。有贏利能力的中國企業在實施股份制改革中,應當選擇在中國資本市場上市、優先面向中國投資人出售股份。應當堅決保護好耕地資源、確保糧食安全。嚴格限制向外國資本出售、或長期出租土地資源。如稀土等具有戰略意義的礦產資源,必須受到最嚴格的保護。
一個13億人口的大國,不可能靠對外移民解決發展問題。當前一些發達國家,通過吸引技術移民、投資移民,使發展中國家的技術和資本不斷流失。這種卑劣的“掐尖兒”行為,既給技術和資本流出國造成物質傷害,還損害其凝聚力。西方列強在發展中都曾主動引導移民攜技術、資本進入本國;同時嚴密防范技術外泄、甚至追究泄密者的刑事責任。因此,對所謂“富人移民潮”,雖然不必大驚失色(中國對外移民1000萬,恐怕就會使各國無法接受),但也必須認識到,技術和資本外流是限制弱國的慣用手段。發展中國家可以考慮設立與之相應的移出限制,比如規定技術移民的技術失效期、投資移民的資產轉移稅等,從而降低強國“掐尖兒”帶給發展中國家的傷害。
總之,對外開放不是問題,但如何開放卻事關成??!從遠期看,拉美各國與美國獲得獨立的時間相差無幾,相當一部分國家的自然稟賦比美國也毫不遜色。盡管美國的繁榮、拉美的停滯與各自國內因素有很大關系,但是,是否在開放中盲從比較優勢理論、是否堅持產業自主發展、是否選擇明智的產業保護和競爭政策,是美國迅速崛起為超級大國、而拉丁美洲至今陷于泥濘的重要外因。從近期看,俄國、東歐諸國在上世紀末經濟轉軌后,不僅徹底摧毀了社會主義計劃經濟,還將自己最有贏利能力的企業、銀行甚至土地資源出賣給西方投資人,結果除了少數官僚、買辦因此攫取了一些財富外,本國人民除了出賣勞動力,別無選擇。前車之覆,后車之鑒,中國經濟發展的成果來之不易,但“行百里者半九十”,如果不能堅持興利避害,那么,連已經取得的成就也可能淪為強國的獵物。反之,在對外開放問題上倘能審時度勢、不務虛名、不迷信教條,而致力追求經濟的自主自強,則中國的開放大業必有笑傲江湖的一天。國之禍福、此變至大,能不深思而慎行?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