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錢多了燙手。”這句話用來形容當前中國手上的外匯儲備,似乎并不為過。
據央行發布的數據,截至9月份,國家外匯儲備余額為32017億美元。盡管外匯儲備充足對于增強中國對外支付能力,提升中國國際地位有積極意義,但不能否認,外匯儲備規模過大,會給外匯儲備經營和宏觀調控帶來挑戰。
正如央行行長周小川所言,當前外匯儲備已經超過了中國需要的合理水平。
有人因此提出疑問:那么多的外匯儲備為何不投到老百姓身上?為何不投資到國計民生領域?偏偏要用它去購買違約風險越來越大的美國國債。
“外匯儲備怎么花”一時成為熱門話題。不過,不久前日內瓦大學的相藍欣教授一番“外匯儲備是老百姓血汗錢”的言論,隨即將話題引向爭論——外匯儲備究竟是誰的?是老百姓的?還是政府的?
先拋開專業的金融技術問題,這場持續一時的爭論背后,凸顯的是社會對巨額國家財富的普遍擔憂,以及公眾對外匯儲備知情權的匱乏。
【作者】《國際先驅導報》記者 黃瑩瑩 王昭 發自北京、日內瓦
瑞士日內瓦大學教授 相藍欣
“中國外匯的根本來源,是中國勞動者多年來辛勤勞動的積累,他們的辛勤勞動讓中國在對外貿易中占據優勢。”
有人說,外國直接投資進入中國時要轉換為人民幣,這跟老百姓的“血汗錢”沒有關系。這種說法混淆了一個概念——國家平衡收支。外國人在中國投資的多寡,與中國出口能力大小直接相關。中國的出口能力越強,境外投資就越愿意進來。中國外匯的根本來源,是中國勞動者多年以來辛勤勞動的積累,他們的辛勤勞動讓中國在對外貿易中占據優勢。同時,外匯儲備的構成是一個有機整體,不能用數字簡單地無機分割,認為中國外匯儲備某一部分不是中國老百姓的“血汗錢”。
我不支持用外匯儲備向國民大規模“派糖”的行為。用外匯儲備“派糖”,僅僅具備象征意義,只是表明中國龐大的外匯儲備跟中國百姓息息相關。中國外匯儲備來之不易,要用在關系國家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項目和維護國家利益的行動上。中國外匯儲備不僅是中國民眾的“血汗錢”,還應為中國國家戰略利益服務。
中國國內有學者和機構認為,國際貨幣體系與國際政治沒有關聯,外匯操作應是純市場行為,應實現外匯操作“非政治化”,甚至提出,中國外匯儲備不應為中國外交工作服務。我堅決反對這一觀點。國際貨幣體制的運作最能反映大國間政治關系。上世紀50年代,美國在蘇伊士運河戰爭上就曾以“不再支持英鎊”威脅英國,逼英國放棄介入蘇伊士運河戰爭。像這樣利用貨幣達到外交目的例子不勝枚舉,是常例而不是例外。在關乎中國核心利益的重大問題上,要尋找各種可能擊中對手要害的手段,利用中國手中掌握的雄厚外匯儲備作為武器,維護中國核心利益不受侵犯。
中國可以利用外匯儲備購買世界更多的知識產權和科技成果,保證中國在新一輪全球科技競爭中具有更大的后發優勢;同時,中國外匯儲備中股權資產比例仍有很大的提高空間;另外,還可以利用外匯儲備投資優秀的全球化跨國企業,吸引國外企業加盟中國資本市場,獲取長期的投資收益。中國還可以利用外匯儲備投資境外能源、礦產等資源項目和與之相關的實體,緩解中國經濟發展中的資源瓶頸問題。
當前外匯儲備中美元資產比重過大,應想盡辦法實現外匯儲備多元化,增大非美元貨幣和黃金比重。與主要工業國家相比,中國黃金儲備比例偏少。盡管歐洲經濟和歐元前景當下并不明朗,但我對歐元前景并不悲觀。德國、法國、意大利等歐盟主要國家已形成共識,同意用削減開支這種正確的手段,來解決歐債問題。美國同樣存在債務危機,但美國人卻不可能、也不愿意削減開支,反而采取量化寬松的手段,美國現在就是“虱子多了不癢、債多了不愁”。與歐洲債務危機相比,美國債務危機更像是一個“黑洞”。對美元資產,必要時甚至可以“割肉”,即使損失一點也值得。
中國人民大學財政金融學院副院長 趙錫軍
“外匯儲備誰也沒有去創造,就是印鈔票買回來的,所以也不存在還給誰的問題。”
外匯和外匯儲備是兩個概念。外匯收入來源于出口和外商投資;比如企業賣東西給外國人,收到了外國人的錢,收到的外幣是外匯;外商投資進來,需要把外幣兌換成人民幣。這部分兌換來的外幣也是外匯。外匯想要變成外匯儲備的話,需要國家掏錢去買。國家的錢一部分來自老百姓的稅收以及其他的國家資產,比如黃金之類的資產;另一部分來自國家投放的貨幣。
如果說一個國家是所有公民的,那么最終的落腳點,外匯儲備應該歸所有公民,而不僅僅是平民老百姓,也有政府官員,也有商人。但是它具體體現在公民推舉建立的政府的賬面上。人民銀行購買外匯需要發行一定貨幣,而發行貨幣的權力是全體公民賦予的。外匯儲備最終歸全體公民所有,而被授權管理這份資產的,是由全體公民選舉建立起來的政府的專門部門。
理論上來說,只要全體公民同意分,外匯儲備是可以分的。但問題是,我們的很多資產很難在物理層面上來分到每個公民手里。比如王府井的那片地是屬于全體公民的,但是物理層面上很難將那里的土地分給每個人。
外匯儲備是人民銀行印的鈔票買回來的。盡管全體公民賦予了人民銀行印鈔票的權力,但是人民銀行不能無限制地印鈔票并分給每個人。印多少鈔票,跟每個人能享受多少福利是不一樣的。
人民銀行現在多印了鈔票,但這部分鈔票是沒有對應商品的。這樣的話,鈔票也就沒有價值。外匯儲備從本質上來講是印了鈔票買回來的東西,而不是像稅收那樣,把創造出來的財富的一部分無償地給了國家,然后國家通過補貼醫療、教育等福利,還利于民。外匯儲備誰也沒有去創造,就是印鈔票買回來的,所以也不存在還給誰的問題。
現代國際關系研究院研究員 江涌
“如果將外匯儲備分掉的話,就等于是濫發人民幣,導致的結果就是通貨膨脹。”
有人說外匯儲備不是老百姓的錢,這個觀點是荒謬的。首先,外匯儲備的來源無論是出口還是外商投資,都是由人民群眾創造的財富換來的,這一點是毋庸置疑的。雖說外匯儲備是老百姓的錢,但不是說它能隨便分給老百姓。如果將這些錢分掉的話,就等于是濫發人民幣,導致的結果就是通貨膨脹。
外匯儲備最重要的作用是保證對外支付、穩定匯率、提高融資能力和抵抗金融風險。這些作用是要通過代表人民來行使權力的政府來實現的,但是事實上卻因責任心不足,或其他利益關系等原因,政府并沒有很好地按照人民的意志來使用這筆錢。比如說很多人不解,為什么政府要持有那么多美元國債,而不將其換成黃金。這是我們在外匯儲備政策上的一種誤判。例如一直認定美國有能力、有意愿實行“強勢美元”,執著堅持“黃金無用論”,過早認定“黃金泡沫”。
從東南亞和拉美的一些國家的經驗來看,大規模外商投資的撤離將會造成一個國家的金融動蕩,爆發金融危機。為了防止這種事情在中國發生,我認為應該將中國外匯儲備中的一部分用來置換在華外資股份,這樣一是能顯著地減少外匯儲備縮水的風險,降低外匯儲備管理成本,同時增加投資收益;二是將這筆資金轉化為國內的股權的話,可以增進國內的經濟和金融安全,增強民族企業的競爭力和市場上的主導地位;三是減小未來外資撤離給中國帶來的金融震蕩的風險。
網友微博參議
本報“議事”版每周推出一個熱點話題,誠邀廣大讀者參與討論,各抒己見,歡迎您登錄本報官方微博,留下您對該話題的個人看法。您的精彩觀點有可能被選用并刊登。
本報微博:http://weibo.com/gjxqdb
@華南農大_09農經2班_何銘濤:既然外匯已經賣給了銀行,那外匯儲備就是屬于銀行的,若銀行是國有的,那么可以理解是國家的,又由于我國是社會主義國家,經濟制度主體是公有制,換句話來說就是屬于全體人民的!
@壯志未酬:不太了解外匯儲備這種專業名詞和其在經濟領域的意義與運作,但是不管這筆錢歸屬于誰,我想都應該最終用于實現增強國家整體經濟實力和提升全體民眾的經濟水平,不然只是單純存一堆廢紙在銀行或國庫,有什么用呢?
@李薩姆:中國改革開放以來在外匯制度方面一直存在著問題,當下的國際金融氣候又使得外匯制度改革刻不容緩。當前政府應在經濟安全允許的前提下放松外匯管制,鼓勵合法的民間對外投資,同時實現外匯儲備多樣化。但根本上,還是要改變經濟增長嚴重依賴出口的狀況,轉而擴大內需,使經濟發展的成果真正惠及老百姓。
@費拉呼嘉:鑒于我國石油對外依賴度2010年的時候已經上升到53.8%,而根據國際能源署的預測,到2020年將達到68%,而2030年更將達到74%,靠國際石油資源滿足國內基本需求,將使中國處于石油不安全狀態,進而給整個能源安全帶來了較大壓力,而我國現今的石油儲備卻僅夠用10天。因此外匯儲備應大量購買石油儲備!
@camellia36:從交易角度看,政府已經用人民幣將外匯買下了,所以所有權歸政府,不過,政府只是代表民眾持有,歸根結底,是屬于咱全體老百姓的錢。可是,咱好像只有象征意義上的所有權,沒使用權?
@霧見:外匯拿到手里兌換不了,就是無用的。主動權在外匯發行國。
@股票用戶663731:外匯是美國狐貍的狐貍票!它騙了全世界!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