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 陳 志 雄 雇 工 包 魚 塘 說 起
——學習《關于理論問題的談話要點》一點體會
迎 春
毛澤東晚年發表的《關于理論問題的談話要點》,我理解是說社會主義社會存在復辟資本主義的危險性,是存在經濟根源的,這個經濟根源主要就是存在著的商品貨幣關系。
他說:“我國現在實行的是商品制度,工資制度也不平等,有八級工資制,等等。這只能在無產階級專政下加以限制。所以林彪一類如上臺,搞資本主義很容易。”(《建國以來毛澤東文稿》第13冊 第413頁)以后又說:“列寧說建設沒有資本家的資產階級國家,為了保障資產階級法權。我們自己就是建設了這樣一個國家,跟舊社會差不多,分等級,有八級工資,按勞分配,等價交換。拿錢買米、買煤、買油、買菜。八級工資,不管你人多人少。”(《建國以來毛澤東文稿》第13冊 第486頁)
毛澤東非常重視這個理論問題。中央文獻出版社出版的《毛澤東傳》說:“毛澤東在解決四屆人大的問題后,放心不下的仍是他認為具有根本意義的反修防修問題。二十六日那天晚上,毛澤東約周恩來作了一次單獨長談,直到次日凌晨。這也是相處近半個世紀的這兩位老戰友的最后一次深談。”這一天是他八十一歲的生日,約周恩來深夜長談,而且在《關于理論問題的談話要點》開始就指出:“這個問題不搞清楚,就會變修正主義。要使全國知道。”(《毛澤東傳》1949—1976 下冊 第1713頁)說明他是多么重視反修防修的理論問題啊!
當前,我國已經實現了社會主義公有制向資本主義雇傭勞動經濟制度的轉變;原來的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蘇聯已經解體,這些都是客觀存在的事實。社會主義公有制怎么會復辟成為資本主義雇傭勞動經濟制度的呢?這么重大的歷史事件難道僅僅是由于斯大林和毛澤東選錯了接班人造成的?還是只是由于存在著舊社會遺留的政治勢力和思想意識形成的?社會主義社會還存在不存在復辟的經濟基礎?這是社會主義社會學中的一個帶根本性的理論問題,也是歷史唯物主義與歷史唯心主義的根本分歧所在。
社會主義社會存在不存在復辟資本主義的經濟基礎?這個經濟基礎是什么?只有搞清了這些根本性的問題,才有可能深刻地理解社會主義經濟運動的客觀趨勢,并根據生產力發展的動向和國際國內階級斗爭的狀況,制定出正確的政策和策略,推進社會主義社會向前發展。而毛澤東的《關于理論問題的談話要點》,正是為認識這樣一個重要問題提供了正確認識的方向,開辟了前進的道路。
最近整理舊有的材料時,涉及陳志雄包魚塘的事件,深深地感受《關于理論問題的談話要點》的科學性。
陳志雄雇工養魚,是我國改革開放以來第一批出現雇工剝削的事件,當時曾引起過熱烈地爭論,這和雇工剝削成為基本制度的今天,形成鮮明的對比。而陳志雄雇工剝削的發展,更是《關于理論問題的談話要點》科學性的最好例證。
《人民日報》1981年曾經發表過一篇調查報告,簡要地敘述了這個過程。“陳志雄所在的沙浦公社沙一大隊第六生產隊于1979年采用投標承包辦法,將8畝村邊魚塘包給陳志雄培育魚種,包金1,700元。這年,陳志雄一家人全力以赴,孩子們放學后也拾糞割草,幫助養魚,年終結算收入8,000元,扣去成本與包金,凈得6,000元。第二年,他繼續承包本隊8畝魚塘,并從外隊包進97畝望塘,請來他堂妹做幫手,還雇用了幾百天短工。這一年,魚塘各項收入25,400元,扣除工資和其他開支,凈收入11,200元。1981年上半年,陳志雄包養本隊2畝魚塘,向外隊承包則擴大到355畝,承包總金額50,500元,預計收入12萬元。雇工的規模也隨之擴大,除了常年的5名固定工外,全年需要請2,300天短工。每個固定工的年工資與伙食補貼是1,200元,臨時工每人每天3.5—4. 5元。1981年的凈收入,預計接近4萬元。
去年,陳志雄承包的水面平均每畝出產成魚和魚種(半斤到1斤大)190斤,芡實(雞頭米)10斤。今年預計每畝產魚和魚種174斤,芡實65斤。成魚產量在當地為中等稍好水平。”(《人民日報》《因地制宜搞好漁業生產責任制
——關于陳志雄承包魚塘問題的調查》1981年9月)
從上述調查可以看出,1981年,陳志雄花1200元就可以雇傭一個長工,雇傭一個短工只要3.5至4.5元一天。可見,只要社會主義存在商品貨幣關系,由商品貨幣轉變為資本,是如此簡單明了。當然,要具備一定數量的貨幣,才可能轉變為資本。
當時所需的貨幣數量很少。據人民日報的調查,1981年,陳志雄只需要有65,700多元(雇長工5個,年1,200元,共6,000元;短工2,300天,日工資4元,共9,200元;承包魚塘金50,500元),就可以雇傭工人經營357畝魚塘,收入則能夠達到12萬元,預計利潤5萬多元。這里的數據不一定很準確,但是,能夠明確地反映出社會主義社會存在著的貨幣商品關系,這種商品貨幣關系與轉變為資本之間的緊密內在聯系。
當然,僅僅具備一定量的貨幣這一個條件,還不可能轉變成為資本。我國自1956年以后,就基本上消滅了雇傭工人的現象,為什么陳志雄們又會重新實行雇工經營呢?這個條件就是實行私有化。
實行包產到戶,實行私有化是一個重要的條件。在實行集體化的條件下,魚塘屬于集體所有,私人不能利用,由生產隊統一經營;而勞動者也不可能“自由”地出賣勞動力,勞動力由生產隊統一安排使用,因此,從生產資料和勞動力兩方面,都不具備雇傭工人的條件;而實行包產到戶以后,生產資料可以由私人承包;勞動力也可以“自由”地出賣,因此,只要具備一定數量的貨幣商品,就必定會出現雇傭勞動的經濟。毛澤東歷來對農村集體化的問題歷來十分重視,與修正主義的斗爭也十分堅決。
陳志雄開始雇工經營魚塘曾遭遇社會輿論的激烈反對;當時的黨和政府規定不許雇工經營。在這樣的政治和社會輿論面前,雇工經營仍然開辟道路,不斷發展,除了黨內走資派這個政治條件外,也說明由于社會主義社會存在商品貨幣關系,“所以林彪一類如上臺,搞資本主義很容易”,這一論斷的科學性和重要性。
從另一方面看,我國復辟雇傭勞動經濟制度的過程,也是商品貨幣經濟關系不斷擴大的過程。
改革開放以前,我國的一些商品是計劃商品,由國營經濟按計劃價格出售,如糧食、布匹等重要的生活消費品;有些產品不能買賣,不是商品,如鋼材、機械等,叫部管統配物資;也不存在什么外匯、期貨市場;更沒有什么股票、債券等資本市場了。隨著改革開放的進程,計劃商品自由買賣了;部管統配物資也可以買賣;外匯、期貨市場建立了;股票、債券市場也紅火起來了,總之,一切產品和非生產品都成為了商品,勞動力成為商品更成為我國的基本經濟制度,資本主義的經濟關系在我國實現了全面復辟。可見,實現雇傭勞動經濟制度復辟的過程,就是商品貨幣關系的范圍和數量不斷擴大的過程。所以說《關于理論問題的談話要點》指出:“我國現在實行的是商品制度---------所以林彪一類如上臺,搞資本主義很容易。”這是符合實際的科學論斷。我國和原蘇聯等社會主義國家的歷史發展都證明,社會主義社會復辟資本主義經濟,確實是在商品貨幣關系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
那么是不是可以消滅商品貨幣關系,以防止資本主義復辟呢?我國和蘇聯等社會主義經濟發展的歷史又證明,社會主義社會存在商品貨幣關系,具有歷史的必然性,是不依人們意志為轉移的客觀必然。
1958年,我國實行人民公社化期間,一些地方曾經實行過供給制,有的人也主張消滅商品經濟;原蘇聯在集體化過程中,也曾出現過農業公社,不僅實行基本生產資料的公有化,而且把住宅、小牲畜和家禽“公共化”,實踐證明這些做法在當時的現實生活中行不通。正確的政策是,“這只能在無產階級專政下加以限制。”
可見,毛澤東的《關于理論問題的談話要點》,是繼續革命理論的重要組成部分,為人們科學地認識社會主義社會指明了方向。我們后人就是要繼承這些寶貴的理論遺產,深入學習、認真研究,在這個堅實的基礎上,建立起科學的社會主義社會學的理論大廈。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