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免费人成视频在线观看,国产极品粉嫩馒头一线天AV,国产精品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亚洲 古典 另类 欧美 在线

首頁 > 文章 > 經濟 > 經濟視點

程恩富:當前三大經濟理論問題的爭論

程恩富 · 2010-09-16 · 來源:烏有之鄉
收藏( 評論() 字體: / /

當前三大經濟理論問題的爭論
 
 
程恩富,王中保,崔云 2010-9-10 來源: 《經濟縱橫》     


 
 
摘要:目前,對我國改革開放30年的回顧與思考、科學發展觀在我國的貫徹執行、國際金融危機對全球經濟的影響,這三大事件成為學術界討論和關注的熱點。本文綜述了三大事件背后的經濟學理論觀點,并進行簡要評論和理論分析。

關鍵詞:改革開放;科學發展觀;金融危機

一、改革開放30年的經濟學分析

 第一種觀點認為,改革開放30年是馬克思主義經濟學理論指導中國具體實踐的過程,開辟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發展道路。持該觀點的學者認為,在馬克思經濟學理論的指導下,我國取得了巨大成就。在經濟運行機制方面,由社會主義計劃經濟體制轉向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由以國家計劃為主進行資源配置,轉變為在國家宏觀調控下市場起資源配置的基礎性作用。在所有制結構方面,從過去的單一公有制轉變為改革后的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在分配制度方面,由平均主義的分配方式轉變為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并存。[ 1 ]持這種觀點的學者還指出,改革開放30年所取得的成就有目共睹,但同時還要看到存在的問題,如,收入差距擴大、社會階層貧富差距加劇;教育體制改革、醫療體制改革、住房體制等改革過度市場化;國有企業改革政策存在一些失誤,導致大量國有資產流失;過度追求經濟效益,忽視環境保護,環境破壞嚴重,資源環境日趨緊張,等等。承認和正視這些問題并不是否認改革,而是為推進改革開放。解決這些問題,必須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經濟學為指導,在更高層次上推進改革開放。關于經濟運行機制,在繼續堅持市場改革的同時,要重新強調和運用國家宏觀調控的作用;關于所有制結構,在堅持多種所有制共同發展的同時,要重新強調“公有制為主體”,發展和壯大公有制經濟;關于分配關系,要從“讓一部分人先富起來”轉向重視“共同富裕”,從“效率優先,兼顧公平”轉向“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處理好效率和公平的關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 2 ]

 第二種觀點認為,改革開放30年取得的成就是遵循西方資產階級主流經濟學及其衍生經濟政策的結果,改革就是向新自由主義經濟學核心理念“華盛頓共識”靠攏的過程。[ 3 ]持該觀點的學者認為,中國改革開放之所以取得巨大成就,就在于中國走了一條以市場化、私有化、非調控化為導向的改革道路。市場是配置資源的最佳工具,其配置資源的效率遠勝于國家計劃和政府干預,政府干預降低了資源配置效率,政府干預越少越好,市場作用越大越好。我國改革開放30年的過程,就是市場自由化過程,也是整個經濟的非公有化過程。非公經濟比例不斷上升、公有經濟比例不斷下降,說明外資企業和私營企業等私有經濟比國有企業和集體企業等公有經濟具有更高的經濟效率。[ 4 ]目前,改革開放仍存在一些問題,原因主要是市場化程度不夠,政府干預過多,私有化還不徹底。

 第三種觀點認為,中國實行的改革開放政策屬于民主社會主義政策,中國改革開放走的是一條民主社會主義的道路。持該觀點的學者認為,民主社會主義就是要保留資本主義生產方式,使其和平地長入社會主義,它既演變了資本主義,也演變了社會主義。中國所實行的改革開放政策,如,“實行包產到戶,廢止近乎單一的公有制,實行多種所有制共同發展,允許一部分人先富起來”,是把代表先進生產力的資本家請回來,是要發展混合私有制經濟,這些政策都是對社會主義的演變或修正。

 以上三種觀點對改革開放30年的經濟學理論分析和總結涉及三個基本問題:首先,改革開放30年取得的巨大成就的原因是什么,即如何用經濟學理論來解釋改革開放30 年取得巨大成就。其次,總結或反思改革開放的教訓是什么,即如何用經濟學理論看待改革開放30年面臨的問題和不足。最后,總結或反思改革開放的目的是什么,即用何種經濟學理論指導繼續推進改革開放或者說改革開放的方向是什么。

 我國改革開放是在堅持馬克思主義經濟理論的指導下和堅持社會主義制度的前提下進行的,主要內容是改革社會主義生產關系中不適應社會生產力發展的一些環節和方面,借鑒國外合理的管理經驗和先進技術為我所用。改革既不是改變社會主義制度的性質,也不是照抄、照搬國外的發展模式。我國要建立和完善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是要把社會主義基本制度和市場經濟結合起來,充分發揮社會主義制度和市場經濟二者的優勢,這正是我國取得巨大成就的重要原因。我國在從傳統高度集中的社會主義計劃經濟體制向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轉變的過程中,確實借鑒了西方資產階級經濟學關于市場經濟一般規律的理論論述,并在實踐中從過去過分強調集體利益轉向適當強調個體利益,從幾乎單純的公有制經濟轉向適度降低公有制在經濟中的比重和開創公有制的多種實現形式,鼓勵、支持和引導個體、私營和外資等私有制經濟發展。有人誤以為我國改革開放是遵循了西方資產階級主流經濟學及其政策主張的邏輯。如果遵循西方資產階級主流經濟學及其政策主張的邏輯,我國就不可能堅持和完善公有制為主體和按勞分配為主體的基本經濟制度。如果遵循了新自由主義經濟學的邏輯,實行市場原教旨主義的市場經濟,就不可能堅持和完善社會主義宏觀調控和提高宏觀調控水平,就不可能倡導獨立自主的以自力更生為立足點的對外開放。顯然,“中國經濟改革和發展是以西方理論為指導的說法是不符合實際的”,這種說法會誤導中國經濟改革和發展的方向。[ 5 ]

 我國改革開放30年取得的巨大成就,不僅不是遵循西方資產階級主流經濟學及其衍生經濟政策的結果,而且我國改革開放30年出現的收入和財富占有的差距過大、資源的破壞性開采和浪費性使用、環境污染嚴重、公有資產流失、私有制企業職工工作條件惡劣、腐敗盛行等問題,恰恰是受到以新自由主義經濟學為代表的西方資產階級主流經濟學宣傳和影響的結果。西方資產階級主流經濟學倡導的企業片面追求利潤最大化,導致企業不注重資源節約,肆意排放生產污染物,最大程度地壓低工資和降低工作條件,甚至生產和兜售假冒偽劣商品,嚴重損害人民生命健康。

 民主社會主義本質上是資產階級的改良思想和主張,雖然其主張的福利資本主義,對緩和資本和勞動的矛盾,改善工人階級的生活狀況具有積極意義,但其本質是為壟斷資產階級服務的。而我國改革開放30年探索和完善的是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其實質是依據社會生產力和現代市場經濟發展的內在要求,重構和完善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經濟形態:一是建立和完善公有主體型的多種類產權形態。二是建立和完善勞動主體型的多要素分配形態。三是建立和完善國家主導型的多結構市場形態。四是建立和完善自力主導型的多方位開放形態。[ 6 ]
 
二、科學發展觀的經濟理論探討

第一,關于科學發展觀的核心“以人為本”的探討。從所有制結構方面進行探討的學者認為,科學發展必須完善以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私有化的“改制”和私有制經濟比重的擴大,嚴重削弱了社會主義的基本經濟制度,必然造成居民收入差距的拉大,“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呼聲甚高是其結果之一。只有公有制控制的生產力,才是勞動人民控制的生產力,產出的成果才直接屬于勞動人民。在社會主義公有制經濟中,勞動人民在實質上處于主人翁的經濟地位,才能獲得經濟民主的權益。在公有制的基礎上才能實現按勞分配的平等關系。人民共享發展成果的實現程度,歸根到底取決于公有制經濟的鞏固和發展程度。而“私有制加公共財政再分配”的制度,不能解決兩極分化問題,不是依靠人民的經濟制度。積極構建依靠人民的經濟制度,才能實現發展由人民共享的共同富裕。[ 7 ] [ 8 ]從收入分配關系方面探討的學者認為,貫徹落實好“讓發展的成果惠及全體人民”,必須理順國民收入中起決定性作用的初次分配關系。生產資料所有制關系直接決定初次分配關系,也支配著再分配關系。主導全社會國民收入分配關系的,是占統治地位的生產資料所有制關系的控制者,是這種所有制關系中生產條件的所有者。“讓發展的成果惠及全體人民”需要在完善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的前提下,注重在公有制經濟中完善國民收入初次分配關系,明晰和規范所有者、經營者和生產者的責、權、利關系,把國有資本、集體資本的保值增值與管理者、職工個人收入的總額掛起鉤來,在促進公有資本保值增值前提下實現按勞分配;在公有資本控股企業中,合理地確定按股權分配總額和按勞分配總額之間的關系,促進初次分配關系既適應市場經濟,又能體現按勞分配;逐步發展農民自愿組織的新型集體經濟組織,實現土地規模經營,增進按勞分配;在非公有制經濟中,通過加強社會主義法制等方式,促進改善勞資關系和分配。[ 9 ] [ 10 ] [ 11 ]從公平與效率關系方面探討的學者認為,科學發展觀要求效率都要服從以人為本的原則,并與實現廣大人民群眾的共同富裕結合起來。就利潤率而言,資本所有者如果是私人,利潤率提高并不意味著工人利益的增加,這就出現了是否公平的問題;資本所有者如果是國家或集體,利潤率提高則意味著總體或集體勞動者利益的共同增加,但如何把這種增加落實到每個勞動者身上,也有一個分配是否公平的問題。就勞動生產率而言,如果管理者強制勞動者超出正常腦力、體力的承受程度,勞動時間過長、強度過大,這雖然會提高勞動生產率,卻背離了勞動者健康生存的要求,也背離了勞動保護的要求,更背離了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的要求。這樣的效率是與科學發展觀相違背的。公平在內涵上有多重具體含義,所有制關系的性質不同,衡量分配關系是否公平的尺度就不同,因而分配公平的內涵也不同。在我國,既存在著用按勞分配這個尺度衡量的勞動者之間的公平與否,又存在著用按生產要素的貢獻分配這個尺度衡量的生產要素所有者之間的公平與否。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尋求效率與公平的具體統一。在我國,由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基本經濟制度所決定,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具有效率和相對公平的統一。[ 12 ] [ 13 ]

第二,關于全面發展、協調發展和可持續發展的探討。從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方面探討的學者認為,為實現國民經濟又好又快的發展,需要轉變經濟發展方式,而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實質是實現經濟增長拉動力、貢獻率、增長源三大轉變。經濟增長拉動力的轉變是要提高消費在社會總需求中的比重,使消費成為經濟增長的主要拉動力。經濟增長貢獻率的轉變是要提高第三產業在產業結構中的比重,特別是大力推進現代服務業的發展,使第三產業成為對經濟增長貢獻率最大的產業。經濟增長源的轉變是要提高自主創新和科技成果向現實生產力的轉化能力,使科技進步、勞動者素質提高、管理創新成為經濟增長的主要源泉。為此,通過提高居民收入在國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勞動報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對消費品生產和服務業的投資力度,實現經濟增長由主要依靠投資、出口拉動向依靠消費、投資、出口協調拉動轉變。通過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和科技成果向現實生產力的轉化能力,實現粗放型增長向集約型增長轉變。[ 14 ] [ 15 ]從提高自主創新能力方面探討的學者認為,要通過技術進步來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實現科學發展,但對如何通過自主創新實現技術進步存在分歧。一些學者認為,改革開放以來,中國通過發揮后發優勢,從國外大量引進本國沒有的一般性的先進技術,實現了技術的長足進步,促進了本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已基本掌握世界上一般性的先進技術。從新世紀開始,中國進入了主要依靠自主創新,取得和采用高新技術的歷史階段。不管是轉變粗放型經濟增長方式,優化產業結構,克服高新技術的引進困難,滿足國內市場對高新技術和高新技術產品的需求,還是提升國際競爭力、實現外貿持續發展,都需要進行自主創新,而且中國現在已經初步具備進行自主創新的必要的資本、技術、人才和制度基礎。[ 16 ]另一些學者認為,我國的目標增長方式應是充分利用具有比較優勢的廉價的勞動力要素的增長方式。應多利用引進技術來取得技術升級,只在涉及國防安全、我國已具有比較優勢或者國外沒有的產業領域等方面,進行自主創新,并且新產品和技術研發要盡量采用以勞動力來替代昂貴的自動化設備。[ 17 ]還有學者認為,由于我國是勞動要素非常密集的國家、人力資本高度短缺、技術創新效率低、創新體系不健全、自主創新缺乏金融支持,因此,我國不應采取自主創新的增長策略,而是繼續堅持基于廉價勞動力比較優勢的國際分工和競爭策略。[ 18 ]從協調人口資源環境方面探討的學者認為,人口發展、資源使用和環境保護應相互協調,必須重視控制人口總量、提高人口素質和優化人口結構,但對中國如何協調人口與資源環境的關系存在分歧。一些學者認為,應嚴格執行計劃生育的一胎政策,減少人口總量,從而緩解資源環境壓力,優化人口教育結構,優化產業結構,優化資本與勞動配置結構,優化人口的地域分布結構。放寬或放開二胎不能解決出生性別比偏高所造成的男女失配問題,老齡化對人口和勞動力過剩的國家是有利的,加速人口老齡化有助于提高老年保障水平。[ 19 ]另一些學者認為,全面放開二胎政策雖然能使人口老化的程度得到一定緩解,但不利于解決人口對資源環境的壓力和勞動就業的壓力,從而影響社會經濟的發展及人口素質和人民生活質量的提高。[ 20 ]

學者們對科學發展觀的探討深化了對經濟社會發展規律的認識。社會主義實行生產資料公有制不僅僅在于適應社會化大生產的需要,其根本原因在于保障按勞分配的實現,從而保證社會有效需求的充足和生產與消費的良性循環,進而實現社會經濟比資本主義私有制經濟以更快的速度、可持續地向前發展。因此,公有制是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科學發展的經濟基礎。我國堅持和完善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基本經濟制度是科學發展觀的必然要求,這種制度既通過在數量和質量上都居于主體的公有制經濟克服作為輔體的私有制經濟的弊病,又可適應我國現階段多層次的生產力發展狀況,從而促進經濟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科學發展。[ 21 ]

我國落實科學發展需要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提升產業結構和完善管理制度機制,核心在于構建和提高自主創新能力。我國依靠廉價的豐富的勞動力資源所構建的具有“比較優勢”的勞動密集型產業正面臨附加值空間狹小、資源投入粗放、低水平過度競爭的約束。雖然為解決我國豐富勞動力就業問題,勞動密集型產業在相當長的時期內仍將是我國經濟發展的重要產業,但發展勞動密集型產業不應作為我國產業發展的戰略,否則會陷入“比較優勢陷阱”,并在經濟全球化的條件下扮演為發達資本主義國家打工的角色,始終處于產業分工的低端、經濟發展圈的外圍。我國提高自主創新能力需要執行知識產權優勢戰略,大力發展控股、控技(尤其是核心技術和技術標準)和控牌(尤其是名牌)的“三控型”民族企業集團,突出培育和發揮知識產權優勢。[ 22 ]轉變對外經濟發展方式需要提升消費拉動增長的作用;適當控制外資依存度,提升協調利用中外資的效益;提升自主創新的能力;適當控制外匯儲備規模,提升使用外匯的收益。早日把中國打造為“世界工廠”而非“世界加工廠”,從而盡快完成從貿易大國向貿易強國和經濟大國向經濟強國的轉型。[ 23 ]

我國落實科學發展觀還需統籌人口、資源和環境的關系。科學發展的目的是實現人的全面、充分和自由發展,因此,為改善人與自然、人與人、人與社會和社會與自然的關系,控制人口數量和提高人口質量,也需要像物質生產一樣轉變人口生產觀念和實施生產計劃。根據我國現有的自然資源條件、人口發展現狀和科學發展要求,我國的計劃生育宜采取“城鄉一胎、特殊二胎、嚴禁三胎、獎勵無胎”的政策,并采取差異性的社會保障政策,比如,對于不生育的家庭實行高保,生一個女孩的家庭實行中保,生一個男孩的家庭實行低保,違規生二胎的家庭實行不保,變處罰為獎勵,以提高我國人口素質、達到最佳人口數量。[ 24 ]

三、國際金融危機成因的經濟學研究

第一種觀點認為,當前國際金融危機的根源在于資本主義制度及資本主義的基本矛盾。持這種觀點的學者認為,資本主義社會的基本矛盾是生產社會化和生產資料資本主義私人占有之間的矛盾,其表現之一為資本主義生產能力盲目擴大趨勢同勞動群眾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對縮小的矛盾,也即資本主義商品生產的供給過剩與勞動群眾有支付手段的需求不足的矛盾。勞動群眾購買力不足,造成有效需求不足,當生產過剩與有效需求不足的矛盾積累到一定程度,經濟危機就會爆發。就美國次貸危機而言,由于美國資本主義社會固有矛盾的存在,導致資本和勞動收入分配兩極分化,致使勞動群眾購買力不足,造成有效需求不足。當次貸借款者無力還貸付息時,次貸危機就爆發了,此后演變為國際金融危機。

另一種觀點認為,此次國際金融危機是“過度消費”、“信息不對稱”、“監管不力”、“政策失誤”、“低估風險”、“金融衍生品泛濫”和“美式裙帶資本主義”等因素造成的。持這種觀點的學者認為,美國是一個過度消費的國家。引發此次金融危機的次貸危機就是美國居民對住房的購買需求大大超過其收入水平,只有通過住房抵押貸款才能滿足需求,而無節制的負債必然會導致金融危機的爆發。持信息不對稱論的學者認為,次級房貸債券在發行過程中信息不夠透明,存在次債買賣雙方和次貸買賣雙方的信息不對稱。當次級抵押貸款被打包成債券銷售給投資者時,債券投資者無法確切了解次級貸款申請人的真實支付能力。銀行把款項貸給了沒有償付能力的人,從而埋下危機隱患。持監管不力論的學者認為,美國政府的監管墨守成規和監管體系不健全。美國政府把對次級房貸債券這種金融衍生品的評估和監督責任完全讓給私人信用評級機構,私人機構追逐利潤目標而放棄了公允標準,以至于風險不斷積累,最終導致危機的爆發。持政策失誤論的學者認為,美聯儲長期實行低利率政策,催生了房地產泡沫,隨后又連續加息,次貸購房者還貸負擔不斷加重,以至于無力還貸,加之房地產泡沫破裂,房價下跌,次貸危機爆發。持低估風險論的學者認為,一段時期以來,全球經濟前所未有的高速增長導致投資者低估了風險,貸款機構放松了過去長期遵守的貸款發放、審核的基本標準,信用評級機構等都對前景過于樂觀,忽視了隱藏的風險,致使危機爆發。持金融衍生品泛濫論的學者認為,美國政府、美聯儲、投資銀行、評級機構、保險公司在內的各個市場參與者的共同作用,美國金融衍生工具不斷涌現,投機過度,虛擬經濟不斷膨脹,嚴重脫離實體經濟,以至于流動性過剩和風險膨脹。[ 25 ] [ 26 ] [ 27 ]持美式裙帶資本主義論的學者認為,與一些亞洲國家以“姻親”、“朋黨”勾結為特色的“裙帶資本主義”不同,“美式裙帶資本主義”表現出私人資本與政府相結合,政府成為私人資本的保護傘。私人資本公司在議會和政府中培養自己的政治代言人,利用金錢和游說對政治家的決策施加巨大影響,以維護自己的經濟利益。他們大搞“權錢交易”、“權力尋租”和假公濟私。美國“兩房”是官商勾結的典型,享有特權,可以發行得到政府“隱形擔保”的債券,擁有或擔保了美國市場上大約一半的房產按揭業務,成為次貸危機的最大推手。但是次貸危機爆發后卻及時得到了政府救助。[ 28 ]

上述觀點從不同層面和不同角度對當前國際金融危機的成因作出了解釋。“過度消費”、“信息不對稱”、“監管不力”、“政策失誤”、“低估風險”、“金融衍生品泛濫”和“美式裙帶資本主義”等因素的確是在不同程度上說明了當前國際金融危機的誘因。但它們均屬于金融危機爆發的淺層原因或操作層面的原因,沒有深入到事物的內在本質,而金融危機的根源和本質恰恰是資本主義的私有制生產方式及其基本矛盾,即馬克思揭示的生產的社會化與生產資料私人占有的矛盾,并表現為資本主義商品生產的供給過剩與勞動群眾有支付能力的需求不足的矛盾。同時我們看到,這次國際金融危機是資本主義世界1929 ~1933年資本主義“經濟大危機”爆發以來的“最大一次危機”,其影響范圍之廣和危害之重已超越了上世紀70年代的“石油危機”、上世紀80年代的墨西哥金融危機、上世紀90年代末的東南亞金融危機和本世紀初的阿根廷金融危機,又稱“百年一遇的危機”。而這正是美國自上世紀80 年代以來以新自由主義形式的資本主義取代原來國家管制的資本主義的結果。

經濟全球化使美國金融危機演變為國際金融危機,而新自由主義主導的經濟全球化加大了世界經濟發展的不平衡性、波動性和不持續性,又加重了國際金融危機的程度。當今世界資本主義經濟的基本矛盾是經濟不斷社會化和全球化,與生產要素的私人所有、集體所有和國家所有的矛盾及與國民經濟的無政府狀態或無秩序狀態的矛盾。這個基本經濟矛盾通過以下四種具體矛盾和中間環節導致次貸危機、金融危機和經濟危機。其一,從微觀基礎分析,私有制及其企業管理模式容易形成高級管理層為追求個人巨額收入極大化,而短期和片面追求利潤極大化,偏好采用風險較大的金融工具及次貸方式,從而釀成各種危機。其二,從經濟結構分析,私有制結合市場經濟容易形成生產相對過剩、實體經濟與虛擬經濟的比例失衡,從而釀成各種危機。其三,從經濟調節分析,私有制壟斷集團和金融寡頭容易反對國家監管和調控,而資產階級國家又為私有制經濟基礎服務,導致市場和國家調節雙失靈,從而釀成各種危機。其四,從分配消費分析,私有制結合市場經濟容易形成社會財富和收入分配的貧富分化,導致生產的無限擴大與群眾有支付能力需求相對縮小的矛盾,群眾被迫進行維持生計的含次貸在內的過度消費信貸,從而釀成各種危機。

應對國際金融危機不能只寄希望于各種形式的國家干預。1929 ~1933 年資本主義經濟大危機后,資本主義國家曾普遍實行凱恩斯主義政策,流行對經濟實行國家干預,許多人就此以為找到了防止和克服經濟危機的靈丹妙方。但資本主義的實踐表明,這一藥方靈驗了一時,長期來說并不靈驗,進入上世紀70年代,資本主義世界普遍出現滯脹現象,因而不得不放棄凱恩斯主義政策,轉而實行自由主義政策。時至今日,資本主義大危機再次爆發,自由主義政策再次失靈,資本主義政府又重新拾起凱恩斯主義政策工具來對付危機。實踐必將繼續證明,資本主義世界采用的凱恩斯主義的國家干預政策,最多只能延緩矛盾,依然不能從根本上解決資本主義的基本矛盾,資本主義的金融危機和經濟危機必將繼續爆發。[ 29 ]我國作為社會主義國家,應當注意既從基本制度層面,又從具體機制層面防范和預防危機。從基本經濟制度層面,就要發展和壯大國有經濟,堅持和完善公有制為主體的基本經濟制度;從體制機制層面,就要發展和完善國家宏觀調控,在夯實實體經濟的基礎上適度發展虛擬經濟,發展和改進金融體制,加強和完善金融監管,以期保持我國社會主義經濟比資本主義經濟更快速、更全面、更協調和更持續的科學發展。[ 30 ]

參考文獻:[

 1 ] 衛興華. 科學地總結改革開放30 年[ J ]. 高校理論戰線, 2008, (8) .

[ 2 ] 劉國光. 試用馬克思主義哲學方法總結改革開放30年[ J ]. 中國社會科學, 2008, (6) .

[ 3 ] 姚 洋. 中國30 年高增長的背景[ J ]. 招商周刊,2008, (20) .

[ 4 ] 張維迎. 理解中國經濟改革[ J ]. 中國市場, 2008,(3) .

[ 5 ] 劉國光. 對經濟學教學和研究中一些問題的看法[ J ].高校理論戰線, 2005, (9) .

[ 6 ] 程恩富. 六次思想解放與經濟體制改革和發展[A ]. 劉國光等. 縱論改革開放30 年:劉國光等26 位學者多視角解析[C ]. 鄭州:河南人民出版社, 2008: 29.

[ 7 ] 何干強. 論科學發展與完善依靠人民的經濟制度[ J ].經濟縱橫, 2007, (6) .

[ 8 ] 萬宗鳳. 科學發展觀與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 J ]. 理論月刊, 2008, (7) .

[ 9 ] 何干強. 讓發展的成果惠及全體人民: 理順分配關系、完善分配制度的根本指導方針[ J ]. 貴州財經學院學報, 2005,(6) .

[ 10 ] 劉國光. 關于分配與所有制若干問題的思考[ J ]. 高校理論戰線, 2007, (10) .

[11 ] 周新城. 怎樣看待兩極分化[ J ]. 北京交通大學學報,2006, (12) .

[ 12 ] 何干強. 科學發展觀視野中的效率與公平[N ]. 人民日報, 2007 - 03 - 23.

[ 13 ]程恩富. 公平與效率交互同向論[ J ]. 經濟縱橫, 2005,(12) .

[ 14 ]顧鈺民. 論經濟發展方式的三大轉變[ J ]. 福建論壇,2008, (8) .

[ 15 ]裴小革. 關于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幾個理論問題[ J ].中共長春市委黨校學報, 2008, (2) .

[ 16 ]簡新華,殷保森. 中國自主創新的動力和實現機制[ J ].江海學刊, 2008, (1) .

[ 17 ]林毅夫,蘇 劍. 論我國經濟增長方式的轉換[ J ]. 管理世界, 2007, (11) .

[ 18 ]華 民. 比較優勢、自主創新、經濟增長和收入分配:何為中國未來經濟發展之道路[ J ]. 復旦學報, 2007, (5) .

[ 19 ]李小平. 控制和減少人口總量就是優化人口結構[ J ].重慶工學院學報, 2007, (9) .

[ 20 ]劉金塘,林富德. 21世紀中國人口發展前景[ J ]. 人口學刊, 2001, (3) .

[ 21 ]程恩富,王中保. 論馬克思主義與可持續發展[ J ]. 馬克思主義研究, 2008, (12) .

[ 22 ]程恩富,丁曉欽. 構建知識產權優勢理論與戰略[ J ]. 當代經濟研究, 2003, (9) .

[ 23 ]程恩富. 轉變對外經濟發展方式須實現“五個提升”[N ]. 光明日報, 2008 - 07 - 22.

[ 24 ]程恩富. 談實現科學發展觀的幾個現實問題[N ]. 北京日報, 2007 - 04 - 30.

[ 25 ]曹元芳,吳 超,劉伯酋. 美國次貸危機:原因、機制及教訓[ J ]. 華北金融, 2008, (5) .

[ 26 ]張 明. 美國次貸危機的根源、演進及前景[ J ]. 世界經濟與政治, 2008, (12) .

[ 27 ]魯維麗. 論次貸危機的成因及其對經濟的影響[ J ]. 江西社會科學, 2008, (12) .

[ 28 ]張 鑫. 從次貸危機看“裙帶資本主義”[N ]. 文匯報,2008 - 12 - 10.

[ 29 ]王中保. 企業公有性、效率與經濟發展[ J ]. 當代經濟研究, 2008, (6) .

[ 30 ]王偉光. 運用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和方法科學認識美國金融危機的本質和原因:重讀《資本論》和《帝國主義論》[ J ].馬克思主義研究, 2009, (2)

(作者單位:中國社會科學院馬克思主義研究院)

來源:《經濟縱橫》2009年第8期

「 支持烏有之鄉!」

烏有之鄉 WYZXWK.COM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注:配圖來自網絡無版權標志圖像,侵刪!
聲明: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烏有之鄉 責任編輯:heji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收藏

心情表態

今日頭條

點擊排行

  • 兩日熱點
  • 一周熱點
  • 一月熱點
  • 心情
  1. 反抗吧,我的人民,反抗吧
  2. 毛主席,為什么反不得?
  3. 為什么總有人把毛主席放在后四十年的對立面?
  4. 劉繼明|隨想錄(20)
  5. 吃飽了才會有道德嗎?
  6. 美化軍閥是嚴重錯誤,整改批判應一視同仁
  7. 孫錫良 | 圓圈里的天才
  8. 由“高考狀元”想到了毛主席教育革命
  9. 從‘10塊’到‘400塊’:新農合背后的沉重與希望——請對農民好一點
  10. 子午:請珍惜我們的社會主義傳統
  1. 孔慶東|做毛主席的好戰士,敢于戰斗,善于戰斗——紀念毛主席誕辰131年韶山講話
  2. “深水區”背后的階級較量,撕裂利益集團!
  3. 大蕭條的時代特征:歷史在重演
  4. 央媒的反腐片的確“驚艷”,可有誰想看續集?
  5. 瘋狂從老百姓口袋里掏錢,發現的時候已經怨聲載道了!
  6. 到底誰“封建”?
  7. 兩個草包經濟學家:向松祚、許小年
  8. 該來的還是來了,潤美殖人被遣返,資產被沒收,美吹群秒變美帝批判大會
  9. 掩耳盜鈴及其他
  10. 小崗村分田單干“合同書”之謎及其它
  1. 北京景山紅歌會隆重紀念毛主席逝世48周年
  2. 元龍:不換思想就換人?貪官頻出亂乾坤!
  3. 遼寧王忠新:必須直面“先富論”的“十大痛點”
  4. 劉教授的問題在哪
  5. 季羨林到底是什么樣的人
  6. 十一屆三中全會公報認為“顛倒歷史”的“右傾翻案風”,是否存在?
  7. 歷數阿薩德罪狀,觸目驚心!
  8. 陳中華:如果全面私有化,就沒革命的必要
  9. 我們還等什么?
  10. 只有李先念有理由有資格這樣發問!
  1. 車間主任焦裕祿
  2. 地圖未開疆,后院先失火
  3. 孔慶東|做毛主席的好戰士,敢于戰斗,善于戰斗——紀念毛主席誕辰131年韶山講話
  4. 孔慶東|做毛主席的好戰士,敢于戰斗,善于戰斗——紀念毛主席誕辰131年韶山講話
  5. 重慶龍門浩寒風中的農民工:他們活該被剝削受凍、小心翼翼不好意思嗎?
  6. 央媒的反腐片的確“驚艷”,可有誰想看續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