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啤酒業難道要被外資一掃而光?
邱林
6月11日,重慶啤酒發布公告稱,重啤集團擬將其持有重慶啤酒12.25%的股權,以40.22元/股的價格,約合23.8億元,轉讓給嘉士伯。如果收購得以順利進行,嘉士伯對重慶啤酒的持股份額將達到29.71%,成為重慶啤酒第一大股東?,F在,這個交易價格被質疑。根據公開資料,有關機構上述品牌的估價在20億元以上,機構對其估價最高達60億元。(6月29日《中國證券報》)
不過,重慶啤酒轉讓股權與國內其它啤酒企業類似行為難度要大得多,因為該公司工人極力反對。自6月17日開始,重慶啤酒的大竹林廠區和馬王鄉廠區的工人集體停工,反對嘉士伯收購重慶啤酒。工人停工的一個重要指向是要求了解重啤集團與嘉士伯之間的商談細節。他們表示,對于這樣的一個歷史悠久的品牌,自己是有感情的,不愿意看到它輕易就賣給了外資。
工人們的心情是可以理解的。十多年前,當地一家企業的外資收購案仍讓他們記憶猶新:百事可樂收購重慶天府可樂。上個世紀90年代,天府可樂曾經是國內外著名飲料品牌,當年鋪天蓋地的廣告、無所不在的產品。自從被百事可樂并購后,天府可樂品牌已逐漸消亡,而百事可樂占領了重慶市場。
觀察人士注意到,自從嘉士伯、美國AB、英博、朝日等外資進入中國啤酒業后,他們在合資和并購中國啤酒企業的力度、深度、廣度和所追求的目標,都發生了深刻變化,已不僅僅是占領中國市場,其用心是把中國啤酒業納入它們在全球的產業鏈?,F在,“必須控股”、“對方必須是行業內的重要企業”、“未來收益必須超過15至30%”,已經成為外資在中國啤酒業并購的基本訴求。
此次嘉士伯并購重慶啤酒就可見一斑。在嘉士伯成為其大股東之前,按照嘉士伯方面的要求,重慶啤酒以9920.06萬元,協議受讓重啤集團擁有的“山城牌”啤酒系列注冊商標及關聯商標。在《股權轉讓協議》中,嘉士伯對“山城牌”商標的控制權要求得十分嚴格——“重啤集團應確保該等山城商標轉讓盡快、且最遲在商務部簽發原則性批復之日起的一百八十日內完成……嘉士伯香港可以終止《股份轉讓協議》。
重慶啤酒決策層為賣身嘉士伯,作出了許多讓步。這正是此次交易遭到外界質疑的重要原因。嘉士伯正是利用啤酒企業這種急于出手的心理,在中國攻城略地,且屢試不爽?,F在,嘉士伯已染指上市公司——啤酒花、重慶啤酒、蘭州黃河、西藏發展。同時,在新疆、重慶、甘肅和西藏啤酒市場占有率分別高達85%、75%、75%和50%。通過以上一系列的動作,嘉士伯已控制了中國西南50%市場。目前嘉士伯全球61%的啤酒產量,46%的利潤都來自中國。
其實,中國大的啤酒企業有不少都有外資的身影。有的企業甚至已是外資全資控制,如哈爾濱啤酒已是百威英博旗下的全資子公司,華潤創業全資收購四川藍劍啤酒,荷蘭英博全資并購福建雪津。而其它企業則被控股或變相控股:從日本朝日啤酒持有19.99%青島啤酒股權,到從英博參股珠江、金獅等啤酒品牌,從荷蘭喜力啤酒入股粵啤,到此次嘉士伯重金拍下重慶啤酒29.71%股權。
這說明,有些外資收購中國的同類企業,目的就在于消除自己在中國的競爭對手,所以當其收購以后,對原有的國內品牌不是努力經營和推廣,而是不斷擠壓,讓這些中國品牌不戰而敗。從表面上看,這是外資并購與國家產業安全的博弈,更深的層次是局部與全局的博弈。當前外資趨于強勢而內資趨于弱勢的局面正在國內形成,實際上對中國產業安全是一個很大的威脅。
經過嘉士伯、美國AB、英博等啤酒巨頭的一番“洗劫”后,目前中國啤酒業可供并購的優質資產所剩不多。讓我們更為擔憂的是,在可預見的未來,中國啤酒業真的會被外資一掃而光嗎。當嘉士伯等國際啤酒巨頭站在中國啤酒企業面前時,中國企業是做民族品牌的捍衛者,還是做民族品牌的葬送者?的確值得思考?,F在,如果忽視了外企并購的負面效應和擠出效應,而仍對外資“寄予厚望”,一些啤酒企業基至以抱外資的大腿為榮,以至于“心為洋役”,那么,中國民族品牌遲早要被他們喪失殆盡。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