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以色列對伊朗遂行了大規模直接的軍事進攻,從空中對伊朗進行打擊。以色列方面稱,近百架以色列戰機對伊朗發動了猛烈的空襲行動。
以筆者所知,直接攻擊伊朗本土,這大概是以色列伊朗關系史上的第一次,如果據此判定以色列同伊朗之間已經直接進入戰爭狀態,也許并不為過。但他們之間的戰爭行動似乎又僅限于此,一場空襲之后再無下文,雙方似乎都不想再繼續向前推進了。綜合戰爭雙方以及密切關聯者美西方等的反應,可以認為,兩國之間直接的交手交戰已告一段落。因此,這場戰爭看起來只是兩次交手而已——先是伊朗發起導彈進攻,伊攻以防;接著是以色列發動空中打擊,以攻伊防。如同下軍棋一般,各自都走一步,都完成了一輪軍事攻防,玩了一輪互相報復的行動,然后戛然而止,把戰爭局限在各打一拳的層面上,開啟現代有限戰爭一種嶄新的模式。然后各自都轉入相對平靜的喘息休整期,積攢儲備下一輪互毆的能量與資源。至少目前階段看起來就是這樣。
那么,在此種狀態下,究竟誰贏得了這場戰爭階段性的勝利呢?
當然,見諸于公開宣傳,以色列和伊朗雙方都開足輿論馬力,大聲宣告自己取得顯著的勝利。
以色列取得勝利的根據是,他們宣稱以軍非常精確地打擊了伊朗的導彈工廠與重要軍事基地,摧毀了伊朗相當部分的導彈生產能力和軍事裝備,沉重打擊了伊朗,達成了預期的目標。
伊朗取得勝利的依據是,伊朗當局宣稱,其武裝力量成功抗擊并粉碎了以色列的空襲行動,自己只遭受輕微的損失,取得了防空戰斗的勝利。
交戰雙方都聲稱自己勝利,這樣的情形,在人類社會戰爭歷史中屢見不鮮,甚至可以說事實上歷來如此,從來都不足為怪。對此如果較真爭辯的話,其實意義不大。
但是,從旁觀者的立場出發,觀察目前階段的以色列——伊朗戰爭卻可以有這樣幾個觀察角度:
其一,就軍事打擊水平而言,以色列還是勝于伊朗的
從軍事打擊能力和水平的角度看,伊朗對以色列的攻擊比較簡單,那就是利用彈道導彈優勢發起集火遠程攻擊,這種攻擊固然屬于高科技軍事行動,但手段單純、工具單一,相應的軍事效果也不具有可持續性。簡單地說,就是一錘子買賣。
但以色列對伊朗所進行的空中打擊攻勢卻不是這樣,根據目前所披露出來的信息看,以色列集中出動了100多架飛機,組成多個空中打擊編隊,跨越幾個國家,實現大機群遠程突襲,空中加油續航,打擊精準到位,所展示的軍事技術能力與戰役組織水平顯然非常高超。應該說,具有這等軍事攻擊能力和水平的國家,全球也沒有幾個,比伊朗更是要高出幾個層次。
軍事行動必須講究軍事效果,這是起碼的常識。這次以色列對伊朗進行了大規模空襲,聲稱已達成所有目標。然而,伊朗方面最新消息表示“只有雷達設施受到損壞”,并否認導彈制造基地被摧毀的說法。更值得注意的是,在這次空襲期間,中國央視在德黑蘭進行了長達4個小時的現場直播,仿佛是一場無驚無險的“煙花秀”。直播畫面顯示,在導彈即將逼近目標的瞬間,密集的彈幕如同天羅地網般將其攔截,展示了末端攔截的精準性和快速反應能力。目前對于伊朗使用了哪種防空系統,還沒有確切定論。但在以色列空襲中,伊朗防空系統正常運作,發電廠幸免于難,德黑蘭沒有出現停電現象,伊朗民眾依然在街頭正常出行。伊朗聲稱,以色列的三輪攻擊均被成功攔截,攔截率近乎100%,只有4名伊朗軍人和1名平民死亡,這種結果著實讓人難以置信。
不過,撇開防御能力不談,單從軍事打擊水平看,伊朗還是明顯遜于以色列,這說明伊朗武裝力量比以色列還有明顯差距。但伊朗也不可小覷,畢竟伊朗也敢于真刀真槍地打上一場,未來成長可期。
其二,從綜合戰略效果看,雙方有得有失,但伊朗的處境顯然更艱難
戰爭從來不能只計較軍事上的得失,更要計較政治與戰略得失,也就是說,在軍事賬之外,還要算政治賬、戰略賬,歷史與現實中許許多多贏了戰斗卻輸了戰略的案例都是不可忽視的教訓。
從這個角度看,目前階段以色列得大于失,其所得在于,以色列在軍事上打開了局面,獲得將對手各個擊破的突出效果,預計這一進程還將在今后持續相當長一個時期,這將使得以色列更加忘乎所以、肆無忌憚,能夠按照自己的企圖繼續遂行其預定的步驟與舉措。所失在于,不管以色列多么強大,都不得不忌憚伊朗這個強大的存在。此次軍事行動,明顯是以色列沒敢下死手,而是點到為止、適可而止。之所以這樣,完全不是以色列當局對伊朗心存善意,而是心有顧忌,不敢同伊朗做生死攤牌。而只要伊朗不倒,反以色列的戰略軸心就將屹立存在,就是以色列的心腹大患。
從綜合戰略效果看,伊朗則明顯失大于得。在“失”的方面,不但伊朗所主導的反以聯盟體系遭遇沉重的打擊,而且作為核心,伊朗自身也遭遇精神與物質的雙重損失。對反以陣營而言,伊朗被以色列直接攻擊卻不敢接下來繼續還擊,在真正的大考面前,伊朗事實上是止步不前、臨陣退縮了。這一情形所表達出來的真相相當殘酷,那就是迄今為止伊朗還不具有遂行全面與持久戰爭的能力,在精神意志上是這樣,在物質技術上也是這樣。這將導致今后一個時期伊朗的戰略威懾能力驟減,也將導致今后自身的安全環境要日益窘迫,今后的日子將更加舉步維艱,也很有可能導致反以斗爭走進低谷,進入新的低潮期。在“得”的方面,通過同以色列的戰爭,伊朗奠定了自己在反以陣營中的核心領導地位。現在,任何堅定反對以色列侵略的人都將理智和清醒地認識到,壯大反以力量,伊朗身上寄托著重大的希望與契機。正所謂“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只要伊朗屹立不倒,抗擊以色列侵略的斗爭就充滿希望。
其三,從未來影響看,該階段的戰爭不過是未來更大規模戰爭的序曲
以色列的侵略與屠殺不會湮滅伊斯蘭世界的反以運動,更不可能得到世界上一切正義和平的力量認可。從根本上說,以色列將越來越孤立,這將導致以色列只是表面上在中東打開局面,事實上則是更深重地淪陷在反抗戰爭的汪洋大海之中。可以說,今后的以色列將永無寧日,這個民族將在全球各地都找不到一塊寧靜的地方,這其中也包括美國和西方國家在內。具體到以色列—伊朗戰爭問題上,值得高度注意的有如下兩點:
一是此輪軍事上的攻防構成一個重要的開端。后續注定還有很多篇章,整體這篇戰爭文章很大、很豐富。可以肯定的是,伊朗將繼續利用自己地理上遠離以色列的特點,發揮地緣戰略優勢,強化優化新的代理人戰爭,而以色列則將進一步謀求同伊朗的軍事接壤,使武裝力量向伊朗進逼;
二是此輪攻防具有戰略偵察的性質。直接對伊朗領土發動軍事打擊,此前連美國都不敢邁出這一步,據此不能不說以色列軍事上膽大心細、判斷準確。但這樣一來,他們就很難到此止步了,未來不排除將其發展成為常態化行動的可能。這樣一來,中東戰爭的重心很可能要轉移到海灣地區,由此將對全球經濟與戰略形勢造成強烈的沖擊。
站在中國的立場來觀察以色列伊朗之間的戰爭,除了道德與道義的視角外,更重要的是中東形勢同中國如何關聯的問題。具體效應是,如果該地區在今后一個階段里陷入以色列的魔爪之中,霸權能否就此從中東抽身,或者可以在多大程度上抽身,這的確值得高度注意。一切愛國的中國人應該清醒而深刻地認識到,中東地區的反以和反霸力量是全球反霸力量的有機組成部分,從根本上說,也是中國的戰略盟友。認識不到這一點,就不是一個合格的愛國者。
筆者多次說過,在國際關系問題上,立場決定觀點。在今天的中國,確實存在一股挺以挺霸勢力,他們一直在為以色列—美國的勝利而歡呼,原因在于這些人的立場站歪了。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