躲閃、猶豫的中東政策沒有了退路
“伊斯蘭國”的強勢突起,不可避免地與美國產生了碰撞。經過一段時間錯愕和盤算后,美國明確了其恐怖組織性質,但雖然喊打卻未出手。的確,奧巴馬上臺之初,是有自己的全球安全戰略設計的。9.11事件后,奧巴馬前任小布什政府認為,“缺乏透明的、非民主體制是形成恐怖主義的溫床”,由此發動了對阿富汗和伊拉克的戰爭,反恐成為美國壓倒一切的戰略要務。但戰爭的殘酷性和長期性讓美國民意逐漸轉變,民眾厭戰情緒日漸隆重。在這樣的民意氣氛中,奧巴馬開始了總統競選,他批評小布什政府過度依賴軍事干預,與小布什的中東政策拉開距離。正是心懷結束兩場戰爭、帶領美國重返亞太意愿的奧巴馬入主了白宮,他向美國人保證,讓美國人付出數千條生命和巨大花費的十多年海外沖突行將結束,并煽情地表示,“戰爭的潮水將后退”。他力圖減少海外軍事涉足,集中精力治理國內問題,更多關注可能帶來長遠挑戰的亞太地區。
從深層次看,美國從長期主導中東事務轉變為選擇抽身戰略,是有其原因的:其一是為應對亞太局勢。奧巴馬政府認為,亞太地區形勢和力量的變化,對全球格局演變更具有實質意義,為此推動實行了“亞太再平衡”戰略。其二是因為近年來美國頁巖氣技術取得關鍵進步。2010年,美國使用頁巖氣技術開采出頁巖油,原油進口占總使用量的比率隨之降至49%,2035年預計降至35%。美國對中東原油的依賴度約為20%,其中一半來自盟友沙特。可見,中東對美國經濟和安全利益影響已今非昔比,在美國全球戰略中地位下降在所難免。
然而,世界并不根據美國意愿行事。盡管奧巴馬極力避免對敘利亞、伊拉克的軍事卷入,甚至為推翻敘利亞巴沙爾政權而一度默許放任“伊斯蘭國”對伊拉克、敘利亞邊境的蠶食。現在看來,奧巴馬的戰略設計與殘酷的現實不相適應。“伊斯蘭國”與美國主導的秩序和倡導的理念嚴重對立,并用斬首美國公民來宣示立場,使美國政府躲閃、猶豫的中東政策沒有了退路。在“伊斯蘭國”暴行的觸動下,奧巴馬徹底轉變態度,他不得不承認,美國低估了“伊斯蘭國”的威脅,之前對伊拉克、敘利亞的戰略就是沒有戰略,最終決定對“伊斯蘭國”開展空中軍事打擊。
曾幾何時,9.11事件十周年的2011年底,奧巴馬宣布結束對伊拉克的軍事占領。此聲不遠,今年9.11美軍又回到伊拉克。美國動用巡航導彈、F-22戰斗機、無人機等先進武器裝備,迄今已發動近200次空襲,摧毀了“伊斯蘭國”的部分指揮機構、武器彈藥庫、通訊系統。美國還宣布新部署475名美國軍人,目前在伊拉克的美軍地面人員大約為1600人。
美國打擊“伊斯蘭國”的戰略是:布局上,組建不同層次的國際聯盟,調動伊拉克政府、地區盟友及歐洲伙伴,責任共擔;行動上,首先定點消滅“伊斯蘭國”領導層、空襲清除其武裝力量和炸毀其控制的油田、堵住恐怖主義跨境流動資金流通以及極端思想在網絡上的傳播;地域上,先選擇從伊拉克入手,再清理盤踞敘利亞的勢力。美國想打一場介入但不全面卷入、牽頭但不面面俱到的新型反恐戰。
目前對“伊斯蘭國”的空襲,是美國在中東大地上施展軍力的歷史重演,以前對阿富汗塔利班、伊拉克薩達姆、利比亞卡扎菲政權都曾實施過。美軍憑借其全球最先進的軍隊和武器,空襲這些政權和組織毫不費力。但問題往往出在下一步,每當深入推進、派出地面部隊,就會陷入與當地武裝的游擊戰,對美國來說是非常規戰斗。空襲只會產生短暫效果,要想取得勝利,必須增加地面存在。軍事專家建議,地面戰爭可由本地區軍隊執行,美國提供培訓、情報等支持。然而,迄今美國并未顯示使用地面部隊的打算。考慮到美國及其他西方國家用了13年時間,投入大量人力、財力,也沒能幫助阿富汗建立一支有效對付塔利班的軍隊,培訓當地武裝擔當重任短期內恐不樂觀。
軍事打擊將趨于長期化
軍事反恐的網一旦張開,恐怕輕易就收不回去,美國也意識到了問題的嚴重性和任務的艱巨性。首先,“伊斯蘭國”是難啃的骨頭。思想上,“伊斯蘭國”繼承瓦哈比衣缽,絕非一般烏合之眾。政治上,“伊斯蘭國”扮演抵抗什葉派的棋手,絕非普通軍事力量。此時正值中東地區國家意識減弱、教派認知抬頭,“伊斯蘭國”以遜尼派代言人形象,贏得受壓抑的遜尼派支持。軍事上,“伊斯蘭國”相對地區其他武裝并不弱,有坦克、迫擊炮,有從伊拉克繳獲的重型武器和便攜式防空導彈,武裝分子訓練有素,組織嚴明,不怕戰死。經濟上,“伊斯蘭國”是世界上最富有的恐怖組織,手中掌握有在敘利亞東部和伊拉克北部奪取的11座油田,估計日均石油銷售收入可達200萬美元,還有其他收入渠道。宣傳上該組織善用新媒體,不斷獲得新的招募人員,據悉其從西方吸納了3000多圣戰者加入。目前,“伊斯蘭國”在美國強力打擊下立即改變了戰術:已停止煉油活動,秘密轉移武器,不再大規模軍事集結,化整為零。將原先的兩個作戰指揮部分裂為20個,以便靈活移動,避免被美國精確打擊一鍋端。據前線消息,原先在占領區域荷槍實彈、舉旗招搖的恐怖武裝突然“銷聲匿跡”。藏兵于民,采取更隱蔽、移動式通訊,把武器人員藏匿在百姓家中,把旗幟插在居民稠密的樓頂,將百姓作為人體盾牌等等。該組織發言人公開宣稱,我們在打一場長期戰爭,這場戰爭不會在幾個月或幾年內結束,會持續幾十年。
其次,中東國家、教派、民族分爭,掣肘了各方打擊恐怖主義的合作意愿。伊拉克什葉派掌權后權利分配失衡,罔顧遜尼派利益,遜尼派在中央政府沒有話語權,對現有政治幻滅,最終被推向“伊斯蘭國”一邊。最近,伊拉克換了新政府,如果伊拉克遜尼派和什葉派之間不能做好權利分配,就不可能建立統一、強有力的政府,軍事行動也不會有結果。伊朗作為地區什葉派大國,具有左右中東局勢的能力,支持敘利亞巴沙爾政權和伊拉克什葉派政權;地區遜尼派大國沙特和土耳其則暗中武裝當地遜尼派勢力。而沙特與土耳其之間亦存在矛盾,作為地區穆兄會的代表,土耳其攜手卡塔爾支持哈馬斯。而沙特為遏制穆兄會,聯手埃及掣肘哈馬斯。沙特、巴林、卡塔爾和阿聯酋之所以參加打擊“伊斯蘭國”的空襲行動,部分原因是對這一行動懷有收益預期,警惕并盡量阻止伊朗等什葉派最終獲益。庫爾德人在伊拉克是惟一能與“伊斯蘭國”武裝抗衡的力量,因而為美國所倚重,它也是該地區尚未建國的重要民族,歷史上沒有比此刻更接近庫族管理自己土地夢想的了。由于庫爾德人散居多國交界處,其趁亂擴大勢力的目的明顯,引發土耳其的高度警惕。土耳其作為美國盟友,面對“伊斯蘭國”進攻庫爾德城鎮,陳兵土敘邊境,卻按兵不動,其算盤是,庫爾德武裝、巴沙爾政權和“伊斯蘭國”,誰打敗誰土耳其都不吃虧。因此,地區呈現出政治斗爭與教派矛盾交織、國家安全利益與地區陣營利益纏繞的亂象。
第三,軍事打擊無法鏟除恐怖主義,暴力反恐越反越恐。歷史上美國對伊斯蘭國家每一次軍事介入,都樹立了自己今后的恐怖主義對手。在阿富汗時為對抗蘇聯扶持出“基地”組織,在伊拉克推翻薩達姆政權后,伊拉克成為全球恐怖主義滋生和匯聚的土壤,當今的“伊斯蘭國”即是脫胎于伊拉克“基地”組織。在利比亞推翻卡扎菲后,利比亞至今動蕩并波及周邊,成為北非恐怖主義輸出地,連突尼斯、摩洛哥等原先并沒有恐怖主義肆虐的國家,現在安全也成為國家面臨的重大問題。在敘利亞試圖打擊巴沙爾政權,卻發現涌現出“伊斯蘭國”、“呼羅珊”等恐怖組織。事實證明,戰爭無法消滅恐怖主義、建立民主。即使打敗對手,分歧依然難以彌合。美國一名軍官在談及空襲的后果時表示,我們原本想去保護當地人,卻招來了仇恨。
第四,國際恐怖組織開始整合力量。美國聯盟對“伊斯蘭國”的打擊“喚醒”了其他一些恐怖組織,從潛伏地下走上前臺,從小規模聚集發展成大規模蔓延,甚至從零星襲擾轉變為正規作戰。敘利亞的“救國陣線”曾領命于“基地”組織,與“伊斯蘭國”視同水火,“基地”頭目扎瓦赫里也與“伊斯蘭國”勢不兩立,爭搶風頭,但面對打擊的壓力,他們開始暗通款曲,一致對外。此外,馬格里布“基地”分支也在制造恐怖事件,配合“伊斯蘭國”對抗美國。阿爾及利亞的恐怖分子綁架和殺害了一名法國人。菲律賓的恐怖組織阿布沙耶夫武裝則警告,如果德國繼續支持美國,將殺害兩名德國人質。尼日利亞的“博科圣地”則宣布在尼建立了“哈里發”。利比亞成為恐怖分子聚集地。
第五,恐怖主義產生的根源和土壤依然存在。國際貨幣基金組織2013年報告顯示,中東地區經濟增長率僅為2.2%,為五年來最低,平均通脹率11.5%,甚至地區石油富國經濟增速也明顯放緩。利比亞、突尼斯、埃及、也門、蘇丹等國失業率均超過20%,部分國家青年人失業率高達50%,部分國家貧困率上升至50%。貧困成為極端思潮和恐怖主義滋生的溫床。一些年輕人生活無著落,把加入恐怖組織當成謀生的職業。還有一些人受極端宗教思想的影響,把極端思想和行為看成解決社會問題的出路。因此,伊斯蘭國家最終找到一條實現民族發展和文明復興的道路,向世界顯示伊斯蘭主流文化的精髓與價值,才是對抗極端主義意識形態的根本出路。
美國對軍事行動的艱巨性是有思想準備的。10月14日,美國在華盛頓郊區召集22個國家研商如何打擊“伊斯蘭國”,向外界發出軍事行動可能持續數年的信號。美國國防部長哈格爾表示,打擊“伊斯蘭國”是一項艱巨而長期的任務,不能指望一夜之間就解決問題。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