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車臣,到格魯吉亞,到利比亞,到敘利亞,到烏克蘭,美俄到底爭什么?其實,爭的是能源控制權。所謂的能源,就是石油和天然氣。美國的霸權,核心是石油霸權,就是對石油產地、石油貿易美元結算體制、石油管線走向、石油運輸海上通道、石油提煉和加工、石油化工業的整個產業鏈的掌控,成為美國巨大的利益。
如果說英國的世界霸權是建立在煤炭基礎上,那么美國的世界霸權就是建立在石油天然氣基礎上。英國蒸汽機革命之后,煤炭就成為英國霸權崛起的基礎。因為蒸汽機在陸上有火車,替代了馬車牛車運輸;海上的輪船,替代了帆船動力,可以全球到達。大大促進了英國本土的貿易往來和全球的貿易往來。關于這一點,鴉片戰爭我們就體會得刻骨銘心,英國的堅船利炮,敲開了中國清政府閉關自守的大門。
內燃機的發明,包括汽油機、柴油機、噴氣式發動機等各種內燃機的發明,使石油天然氣成為工業化國家發展的血液。內燃機使飛機、坦克、汽車、輪船、新型火車紛紛出世,而且普及,大大提高了人類生活、工作的速度和節奏,也大大提高了生產力。所以,美國成了石油壟斷國家,壟斷了世界石油的定價權,取代了英國的煤炭世界霸權。1950年前,美國本土生產的石油,占世界石油的2/3。
這里講幾個石油的故事。希特勒之所以要用“閃電戰”為主要作戰模式,是因為德國沒有打持久戰的能源供應能力。在二戰開戰前的1938年,德國的60%石油供應從歐洲大陸以外進口。1945年,德國軍備及戰爭部長施貝爾在接受審判時承認,做出侵略前蘇聯決定的主要動機是石油。希特勒的戰略目標就是奪取前蘇聯巴庫和高加索的石油。
日本也一樣,在遠東戰場上,日本進攻東印度群島和東南亞主要動機是石油。在太平洋戰爭爆發前,日本的石油自給率僅有10%,其余80%來自于美國,10%來自于荷屬東印度,即印度尼西亞等地。日本開始一直堅持北上方針,避免與美英為敵。后來希特勒在歐洲戰場的勝利,讓日本欣喜若狂,才決定南進,奪取蘇門答臘的石油資源。
包括我們看到的車臣戰爭和格俄戰爭,其實是爭奪石油管線之爭。前蘇聯解體時,里海有兩條石油輸出管線。一條是巴庫(阿塞拜疆)--新羅西斯克(俄羅斯黑海港口),一條是巴庫(阿塞拜疆)--蘇普薩(格魯吉亞)。俄羅斯的管線輸出能力大,但要經過車臣首府格羅茨尼,所以車臣爆發了內亂,俄羅斯如果失去車臣,那么這條油管就廢了,于是俄羅斯平叛車臣。巴蘇管線是西方出資修的,所以格俄戰爭也爆發了。美俄雙方為了管線的走向和控制,在車臣和格魯吉亞進行了兩場博弈。
中東是世界能源中心,里海是未來的中心。所以這兩個地方是美國不惜血本要占領的地方,要控制的地方。只有控制了石油產地和管線,才能控制石油的定價權,否則就是扯淡。世界石油中心最初是墨西哥灣,后來海灣石油大量發現和挖掘之后,中心就開始移到中東。世界能源消費市場,主要是發達國家和新興工業化國家。
歐洲石油有幾條管線,一條是巴庫---蘇普薩,這是將里海石油輸送到歐洲的管線。這條管線據說輸出能力有限。一條是俄羅斯---烏克蘭管線。這條管線隨著烏克蘭內亂,美國給廢了。一條是伊拉克---土耳其--希臘管線。這條管線隨著庫爾德武裝獨立和ISIS的壯大,有被切斷的危險,因為土耳其有1200萬庫爾德人,土耳其和庫爾德的矛盾如果激化,那么這條線是肯定廢了。一條是伊拉克--敘利亞,這條管線隨著敘利亞內亂,也差不多被廢了。另外就是海運,從沙特紅海的港口,經過蘇伊士運河,運到歐洲。另外一條就是北非的輸送線,利比亞和阿爾及利亞、尼日利亞都是產油大國,但現在利比亞亂了,西非埃博拉肆虐,輸送能源線我看夠嗆。從以上博弈我們可以看到,美國在要歐洲臣服,言外之意:小樣,還想擺脫老大單干,看我不搞死你。因為歐盟在俄羅斯、中亞、阿塞拜疆、格魯吉亞、烏克蘭到處投資能源產地和管線建設,以確保自身的能源安全,而且用歐元結算,排除美元石油結算體制,這才遭致美國的絕殺打壓。
美國對中國的能源控制,也是很厲害的。自從我國從2003年成為純石油進口國,美國就開始加大了能源控制布局。一方面侵略阿富汗,在阿富汗培養恐怖分子,襲擾巴基斯坦和新疆,襲擾中亞國家,破壞我與中亞、中東的能源對接。一方面在新加坡的樟宜基地修建了航母港口,平時駐扎瀕海戰斗艦,危機時部署航母,威懾我馬六甲能源運輸線的安全。一方面在緬甸布局,破壞我從緬甸修建管線的計劃。當然,對馬六甲的控制,也威懾日韓臺的所謂美國盟友的安全,如果不聽話,那么就隨時切斷這條能源線。
俄羅斯是能源輸出國,而且是脫離美國掌控的能源輸出國,所以是美國控制石油的強烈對手。俄羅斯想擺脫美國石油定價權單干,具體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擺脫美元石油結算體制。這個我們經常看到俄羅斯要和中國進行本幣交易的報道。二是不受美國定價限制,和美國的定價體制進行激烈競爭。在美國和歐佩克爭奪定價權的時候,美國是爭不過的,因為歐佩克的能源價格低,質量好,所以歐佩克在70年代基本控制了石油定價權,而且實現了石油國有化。后來美國扶持了薩達姆,利用薩達姆攻打伊朗的油田,挑起兩伊戰爭。打完了兩伊戰爭,又慫恿薩達姆搶奪科威特的油田,并伺機攻擊沙特,搶奪沙特的油田。美國以此為借口,出兵伊拉克,而且初次海灣戰爭不打死薩達姆,而是慢慢玩,使自己的力量在中東駐扎下來。海灣戰爭之后,美國徹底掌握了世界石油的定價權和穩定了美元石油的結算體制。這個從油價的暴漲可以看得出來。海灣戰爭之前,世界石油也就20-30美元一桶之間徘徊。海灣戰爭之后,石油一路暴漲。現在基本乃至100美元/桶左右,最離譜的是2007年高漲到148美元/桶。美國發了大量的石油混財,所以這塊肥肉,豈可容其他國家窺視?
美國在對俄羅斯進行圍剿,主要是圍剿俄羅斯在世界的能源自主權,要將俄羅斯和伊朗納入美國的石油天然氣定價體系,避免俄羅斯和伊朗等非美定價國家,破壞了美國要暴漲石油賺大錢、搶劫世界的大戰略。美國人曾經說過:誰控制了石油,誰就控制了世界。而且美國媒體在2007年預測過,世界石油要漲到200多美元一桶。從能源安全角度講,中歐都要支持俄羅斯,因為俄羅斯能夠打破美國的能源價格壟斷體系,如果讓美國一家玩能源價格控制,那歐日中印等能源需求大國,就不得不繼續面臨美國的能源敲詐,不得不在高油價的情況下去發展經濟,這就是不對等競爭。
烏克蘭博弈,已經圖窮匕見,今天烏克蘭宣布將中斷俄羅斯的輸油管線。本來俄羅斯沒有打算石油制裁歐盟,現在烏克蘭幫俄羅斯做了,切斷歐盟的能源線,呵呵,這就是美國要的效果。2011年以來,歐盟在俄羅斯投資了不少于300億美元,主要是石油領域。所以歐盟一直在和俄羅斯商量制裁事宜,那可是白花花的銀子!美國切斷俄羅斯對歐洲的能源市場輸出,也脅迫日韓不用俄羅斯的能源,我們可不能上美國的當,從能源安全角度和貨幣角度講,我們要加大中俄的貿易往來和使用人民幣結算,所以中俄還真是難兄難弟,但愿這種友誼能夠地久天長,共同建設好歐亞大陸,實現歐亞一體化之夢!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