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奧巴馬稱不會軍事干預烏克蘭局勢
人民網舊金山3月19日電 美國總統奧巴馬19日向媒體表示美國不會對烏克蘭局勢進行軍事干預,強調通過外交途徑解決與俄羅斯的僵局。
奧巴馬在加州圣地亞哥接受美國全國廣播公司的采訪時稱,美國將通過外交方面的努力來向俄羅斯施壓,以使其放松對克里米亞的控制。
“我們不打算對烏克蘭進行軍事干預。”他說。
“我認為即便烏克蘭方面同意我們軍事介入,但與俄羅斯發生沖突是不合適的,而且對烏克蘭也沒有好處。”奧巴馬強調美方認為存在更好的解決方案。
奧巴馬稱普京的做法暴露出其內心的弱點而不是力量。“普京對那些試圖與克里姆林宮疏遠關系的國家感到不舒服。”他說。
輿論認為白宮方面將通過有限的軍事援助、更嚴厲的制裁以及經濟壓力對俄羅斯施壓。
17日,美國對11名俄羅斯和烏克蘭高官實施了資產凍結和簽證禁止的制裁措施。(李牧)
西方驚愕普京強硬表態 感嘆對俄無可奈何
3月19日,位于克里米亞塞瓦斯托波爾的烏克蘭海軍總部被占領。圖為烏海軍官兵被迫離開基地。
【環球時報綜合報道】俄羅斯與克里米亞“閃電”簽署入俄條約令西方一片驚愕。19日,對抗性緊張繼續在克里米亞上演:位于該地區的烏克蘭黑海艦隊總部升起了俄羅斯國旗,艦隊司令被親俄人士暫時扣押。雖然對俄羅斯的各種譴責不斷從西方政客口中傳出,但他們心中或許都明白:克里米亞的命運已板上釘釘。對俄羅斯的制裁措施不但遭到克里姆林宮嘲笑,連西方媒體也坦承“無法令俄傷筋動骨”,歐洲可能因為對俄天然氣的依賴而無法“一刀切了自己的肉”。歐美還有輿論擔心,過度制裁不但會逼俄加速“向亞洲投懷送抱”,還可能讓這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在朝鮮半島和伊核問題上“對抗性說‘不’”。在他們看來,普京接納克里米亞的演講中聽出的更多話外音是,“那個曾經的蘇聯帝國回來了”。“美俄重返冷戰的可能性幾乎不存在。”俄羅斯學者彼得羅夫斯基稱,冷戰結束20多年來,美俄在互有攻守的斗爭中已逐漸適應彼此路數,學會力避踩到對方紅線。
“莫斯科一片歡呼,基輔滿是憤怒,辛菲羅波爾在流血。”克里米亞與俄羅斯簽訂入俄條約后,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19日如此描述俄羅斯、烏克蘭和克里米亞的三副截然不同的面孔。報道說,普京宣布接納克里米亞,距離這個半自治共和國公投決定加入俄羅斯不過兩天。該報另一篇文章略帶失望地說,克里米亞的命運已經敲定,3個月內將成為俄羅斯的一部分。
德國《柏林日報》說,北極熊已經將黑海珍珠牢牢地握在手中,西方很難再奪回來,俄羅斯已經掌握了地緣政治的先機。英國《金融時報》稱,整個過程的推進速度快得令人喘不過氣來。俄羅斯搶占克里米亞的舉動,引發了冷戰結束以來歐洲最嚴重的安全危機。“歡迎觀看冷戰第二季,”卡內基國際和平基金會分析師迪米特里·特列寧在美國《外交政策》雜志這樣為局勢定性。
不少西方媒體認為,普京在協議簽署前向議會講話時已經表明了“堅持強硬立場的決心”。英國《衛報》稱,普京的講話主要涉及克里米亞回歸的合法性,不過,此次講話更廣泛的含義在于告訴西方“俄羅斯帝國回來了”,在蘇聯解體1/4個世紀后,俄羅斯終于可以站起來捍衛自身權利了。文章說,普京不是什么演說家,他的表情基本沒什么變化,即使在措辭變得憤怒而大肆指責時。要讓他微笑,就好像要讓他屈服讓步一樣。這個沒有表情的面孔隱藏著深刻的仇恨,帶來一種不寒而栗的效果。德國《每日鏡報》19日的評論認為,普京的演講充滿血性和自信,清楚地傳達出“他多么瞧不起西方”。德國《明鏡》周刊以“強權”為題寫道,普京的講話是對西方的一次大算賬,同時表明他沒有妥協的空間。
法國《費加羅報》報道稱,西方一致不承認克里米亞并入俄羅斯并表示對俄譴責,加入譴責行列的還有波蘭、日本等國,進一步制裁措施將陸續出臺。前美國國務卿希拉里19日呼吁加大制裁力度的同時警告西方,普京想要重寫二戰后的歐洲版圖,“如果他僥幸逃脫懲罰,將會有其他許多國家要么直接面臨俄羅斯侵略,要么受到脅迫,成為俄羅斯的奴仆”。格魯吉亞前總統薩卡什維利的前顧問麥克尤和馬尼亞蒂斯在《華盛頓郵報》撰文,稱普京在講話中對蘇聯解體后俄羅斯人付出的不公正高昂代價表達不滿,還譴責西方偽善,這都在動搖后冷戰時代的基本敘事格局。
“放狠話容易,動真格代價大”。英國廣播公司給西方的強硬聲音潑冷水。英國《獨立報》文章稱,對俄羅斯實施經濟制裁的問題是,這對我們自身所帶來的危害要大于其對于俄羅斯的危害。如果西方真想破壞俄羅斯經濟,就需要削減從俄羅斯進口天然氣和原材料,這在短時間內無法實現。在目前這個階段,歐盟自身已經一團糟糕,不想再給自己的傷口上撒鹽,“我們必須要現實些”。美國《基督教科學箴言報》還擔心,如西方制裁加重,俄羅斯可能會加速自己的“轉向亞洲”步伐。文章援引莫斯科投資分析師比爾格的話說,“俄羅斯在建設到中國的油氣新管道,還探討將輸氣管道一直連接到韓國。說到底,這才是俄羅斯未來的大市場。”
“德國之聲”認為,西方迄今的制裁和制裁威脅毫無用處,而普京已決意走一條對抗西方的特殊道路。無論是否愿意,西方都將被迫接受這一新挑戰,并表現出決心、強硬及耐久力。與蘇聯的冷戰結束25年后,西方正同俄羅斯處在一個新的根本性抗衡之中。《紐約時報》19日題為“后克里米亞時代的俄羅斯—西方關系”的社論稱,美國和歐盟可能進一步加大制裁力度,但普京基本不可能受此威脅而改變立場。俄羅斯要付出的最大代價與西方采取的措施無關。奧巴馬的警告是對的,俄進一步挑釁除了導致自身進一步被孤立、削弱自身在世界上的地位之外什么也得不到。這不符合俄利益,也不符合西方利益。
還有西方媒體擔心,如果制裁力度過大,俄羅斯與西方的對立和不合作會加大。德國《明鏡》周刊稱,克里姆林宮以“閃電戰”完成克里米亞并入俄羅斯的事實。普京是否會繼續擴大戰果,挺進烏克蘭東部仍難判斷。英國路透社分析說,盡管沒有人認為超級大國會再回到一觸即發的核對峙或地區性軍事集團對抗的狀態,但對其他安全問題以及全球經濟影響也相當巨大。摩爾多瓦和阿塞拜疆等前蘇聯共和國處于冷凍狀態的沖突可能會復燃。德國擔憂,俄羅斯可能會以停止與西方在伊朗核問題、敘利亞內戰、阿富汗安全以及抑制朝鮮方面的合作為條件,加大對抗砝碼。任何一個方面發生問題,都會令美國與其歐洲和亞洲盟友的日子更加不好過。【環球時報赴克里米亞特派記者 邱永崢 環球時報駐俄、美、德記者 陳效衛 楊明 青木 玉鵬 伊文 陳一】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