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國時代的全球新秩序:第二世界>
概述和導論 第1節:序
序
新美國基金會高級研究員帕拉格·卡納撰寫的《第二世界》由趙廣成博士和林民旺博士翻譯,中信出版社出版,這對于中國研究國際關系的學者和關心國際局勢發展的人無疑是一件好事。帕拉格·卡納是美國一位后起的頗具全球眼光的國際關系研究學者,他出生于印度,在阿聯酋、美國和德國長大。他在美國喬治敦大學外交事務學院獲得了學士和碩士學位,目前正在倫敦經濟學院攻讀博士學位。他為《紐約時報》和《金融時報》撰寫過稿件,訪問過近100個國家,對世界的情況頗為了解,掌握了第一手的資料。
帕拉格·卡納對世界的看法頗為獨特。他把世界重新劃分為新的三個世界:第一世界是目前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中的28個成員國(該組織共有30個成員國,作者把墨西哥和土耳其排除在外);第三世界是世界銀行確定的48個最不發達國家;第二世界是介于兩者之間的100多個國家。他認為這三個世界都處于變化之中。在新世紀,有的第二世界國家會進入第一世界,有的第三世界國家會進入第二世界,也有第一世界國家落入第二世界,第二世界國家落入第三世界。他認為最值得注意的是第二世界,因為這些國家正處在迅速變化的過程中,在轉型,存在很大不確定性。
卡納的另一個重要觀點就是認為幾千年來,帝國一直是世界上最強大的政治實體,塑造世界政治的是"帝國間關系"(Inter-Imperialrelations),而不是國際和文明間的關系。他認為當今世界上有三大帝國,即美國、歐盟和中國??{一再呼吁,這三大帝國建立一個"三國集團"(G-3),對國際事務進行管理。他認為這三個"超級大國"密不可分地聯系在一起,它們之間的沖突成本大大增加,這些帝國的持續繁榮依賴于其他帝國的強大而不是虛弱。這三個超級大國就像三個連體嬰兒,割斷任何一根動脈都會殃及三方。
今日的世界正處在一個大變化過程中,世界向何處去是全世界國際關系方面的學者都十分關注的問題,有各種不同的意見,也可以說世界正處在一個百家爭鳴的時期。本書也算是一家之言,反映了西方世界部分人的看法。值得注意的是,卡納在書中一再強調大國之間進行合作的必要性,這個觀點超越了意識形態,與那種鼓吹建立"民主聯盟國家"的觀點是不一樣的。
國際關系盡管錯綜復雜,然而從總體上看,世界上有兩大潮流在較量。一股是冷戰、對抗、沖突的潮流,另一股是和平、發展、合作的潮流。前一股潮流代表過去,后一股潮流代表未來。從一定意義上說,這兩股潮流的較量將決定21世紀人類的命運。中國堅定地支持和平、發展、合作的潮流,中國在國際上的一切活動都是為了促使這股潮流進一步波瀾壯闊。因為這股潮流越壯闊,人類在21世紀的前途就越光明。卡納的觀點盡管同中國不完全一樣,但他強調大國合作是可取的,是符合和平、發展、合作這股歷史潮流的。
本書很難譯,它涉及很多國家的情況,要翻譯準確,需要查閱大量資料,但是兩位譯者態度認真,他們為翻譯本書付出了大量的辛勤勞動。應當說,這本譯著的質量是好的,我向關心世界變化的讀者推薦本書。通過閱讀本書,大家會進一步了解今天的世界。
2009年4月于北京
概述和導論 第2節:中文版自序(1)
中文版自序
本書闡述了幾條亙古不變的真理。對于世界各國的戰略家們來說,透徹地領悟這些真理是必要的,放在歷史背景下考察更是如此。
首先,帝國的興衰是歷史的根本特征,我們所處的這個時代也依然如故。正如阿諾德·湯因比(ArnoldToynbee)在他的多卷本歷史著作中指出的,大國無一例外地奉行某種例外論,這是它們始終對自身懷有的一種情感。而阻止帝國衰落的最大希望恰恰在于:承認無所不在的例外論是不可能得逞的。
帝國有各種各樣的表現形式,認識到這一點是非常重要的。在本書中,我把美國、歐盟和中國稱為"超級大國"①和"中心"。它們都有著全球性的輻射力和影響力(因而都是超級大國),都有著某種磁鐵般的吸引力,令全世界眾多國家和民族心馳神往。它們是全球優秀模式的代表。
毋庸置疑,從軍事、經濟、外交和文化權力以及行使這些權力的意愿來看,美國仍然是世界上綜合實力最強的國家,但這并不能改變這樣一個事實:歐洲和中國也有各自施加全球性影響的手段。中國不再是一個"新興大國",而是已經成了超級大國。"新興大國"的標簽或許適用于俄羅斯、印度和巴西,但中國在全球貿易和全球財富中的份額以及外交影響力都已經非常大,所以必須把它當做超級大國來對待。
其次,權力最怕出現真空,這是本書闡述的第二條真理。在有著近200個國家的世界上,全球化使國家間的聯系空前增強,這使任何一個大國都不可能再支配全世界,就像歷史上大英帝國的全球霸權,以及第二次世界大戰和冷戰后曇花一現的美國領導地位那樣。權力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急劇擴散,所有國家都試圖把握和駕馭這種形勢,但無一例外都只能望洋興嘆。
這種局面造成的后果是,自20世紀90年代以來,美國的全球霸主地位日趨衰落。這就是我所說的永不停息的相對衰落進程,最終會使實力大致相當的大國之間出現均勢局面。對于地緣政治和聯盟研究來說,上述局面造成的更為重要的后果是,歐洲和中國越來越多地應邀填補世界各地的權力真空,時機成熟時它們也會當仁不讓地這么做。因此,歐洲的擴大(許多美國人曾預言這永遠不會發生)造就了一個囊括27個國家的歐洲聯盟,這也成為人類歷史上迄今為止最成功的超國家和國家間治理模式。歐盟的影響力已經伸向了北非,并且日益向中東地區延伸。
中國也在填補權力真空。正如本書中所指出的,在從哈薩克斯坦到巴基斯坦的中亞地區,中國正取代俄羅斯成為當地的支配力量,并且主導著"印度-日本-澳大利亞"大三角框架下初現端倪的東亞秩序。在西亞地區的各個層面上,中國也發揮著越來越積極的作用。
本書特別關注的是,美國、歐盟和中國是如何提升其全球影響力的。我在書中指出,以前的殖民地是靠征服得來的,現在的國家可以用錢來"買"。全球化和經濟一體化向來是帝國擴張的手段,但在主權國家時代從來沒有如此嚴重過。貿易和投資作為一種強大的紐帶,把核心區的領導者與邊緣區的資源提供者聯結了起來。歐盟和中國略勝一籌,它們以金融戰略爭取新盟友;美國的經濟實力雖然在下降,卻依然專注于軍事影響力。
歷史長河中的一大諷刺再次顯現,那就是誰有錢就由誰來制定規則。中國聚集了大量的外匯儲備,阿拉伯國家和亞洲國家也擁有龐大的主權財富基金,這表明改寫全球金融秩序的問題已經提上了日程。或者更確切地說,全球金融秩序正在被改寫,全球制度必須迅速跟上這一步伐,否則就將面臨與形勢脫節的問題。
概述和導論 第3節:中文版自序(2)
歐盟和中國模式的崛起使未來的全球治理成為舉世矚目的問題,《第二世界》的結論部分對此進行了深入的探討。我的觀點是,美國、歐盟和中國(也許還包括其他大國)之間經常進行對話,將比一味地強調發揮聯合國甚至安理會的作用更為有效。我關注的是世界上領先國家之間的共識和采取行動的效率,而不是歷史上形成的現有制度的慣性。
歷史已經充分證明,能夠阻止國家間釀成災難的不是多邊機構,而是各大國的治國方略。因此,我認為,當務之急是建立這種"三國集團"協調機制,作為管理全球事務的新外交工具,這一問題已經拖延得太久了。2008年10月召開的亞歐峰會旨在尋求全球金融危機的化解之道,表明三國集團這把凳子的一條腿已經立了起來。
2008年,北京主辦了一次幾乎無可挑剔的奧運會,中國及其人民完全有理由為此而自豪。這屆奧運會所展示的絕妙的技術與文化,在未來很長時期內都將是無與倫比的。它還標志著中國的現代化作為一種正在興起并完好運作的治理模式,值得世界各國繼續予以尊重和進行研究。但我認為,西方在歷史上積累了一些行之有效的原則,并且向來從中獲益匪淺。中國最好融入這些原則之中,特別是在宏觀層面上促進經濟和社會自由,在微觀層面上重視協商式治理模式和創新。對中國來說,要想保持長久的繁榮,并成為令世界人民嘆為觀止的全球樣板,做到這一點是必不可少的。
帕拉格·卡納
2008年11月于紐約
概述和導論 第4節:前言
前言
沒有人比阿諾德·湯因比更加了解這個世界。迄今為止,他的12卷《歷史研究》(AStudyofHistory)是對人類文明最深刻的論述(也是最長的一部英語文獻)。然而,湯因比是在從倫敦的皇家國際事務研究所退休后,才偕夫人一起乘船,去"親自會見和實地參觀我們今天已經耳熟能詳的人和地方。我們從文獻中了解到這些人和地方,但都是借助二手材料"。在超過17個月的時間里,他們進行了一次環球航行:從倫敦出發,經南美洲和環太平洋地區,最后到達南亞和近東。湯因比撰寫的手稿于1958年結集出版,取名為《從東方到西方:一次環球旅行》(EasttoWest:AJourneyRoundtheWorld),其中既有對消亡已久的帝國遺址的觀察,也有對變幻莫測的未來的預言。
半個世紀以后,當我踏上自己的環球之旅,去考察世界歷史中兩大力量-地緣政治和全球化-之間的互動時,這套著作第1版的精裝本成了我最好的向導。事實上,湯因比已經憑借本能領會了這兩大力量,只不過沒有采用"地緣政治"和"全球化"的概念而已。地緣政治是權力和空間之間的關系,全球化則指世界各民族通過一切交換形式不斷拓展、不斷深化的相互聯系。湯因比是按照時間順序記述歷史上各大帝國和文明擴張與收縮、興起與衰落的第一人;他的夫人則縱向地把握住了每一波的全球一體化大潮。全球一體化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前才剛剛開始,但隨著跨國公司的興起,到20世紀70年代呈現爆炸式增強態勢。從湯因比所處的時代開始,地緣政治和全球化就密不可分地結合在一起,像一枚硬幣的正反兩面。然而,在本書中,我試圖把密不可分的東西分解開來。
我把本書中考察的地區和國家作為一個整體稱為"第二世界",目前它是決定全球秩序未來發展軌跡的中心舞臺。"第二世界"曾經指地球表面的"社會主義六分之一",后來干脆指"后共產主義轉型國家",但這一概念正在逐步從人們的話語體系中淡出。然而,目前世界上的國家數目是湯因比揚帆航行時代的兩倍,而且有越來越多的國家加入這一"新第二世界"行列。在這個新的第二世界里,地緣政治和全球化既彼此沖突,又相互融合。
就像元素周期表中的元素一樣,國家可以根據版圖大小、穩定程度、財富多寡和世界觀進行分類。穩定和繁榮的第一世界國家基本上是國際秩序的受益者,這也是現有國際秩序的典型特征之一。與此形成鮮明對照的是,貧窮和動蕩的第三世界國家在國際秩序中的不利地位積重難返。第二世界國家則位于第一世界和第三世界的中間。它們中的大多數兼具前兩者的特征:國內分化為贏家和輸家、富人和窮人。第二世界國家將會如何應對,是排斥、分裂,還是整合為一體呢?這正是本書試圖回答的問題之一。
如上所述,第二世界國家如同精神分裂癥患者。但與此同時,它們還是決定21世紀世界三大強國間權力平衡關系向哪個方向傾斜的國家。這三大強國分別是美國、歐盟和中國,它們都在用全球化作為杠桿,竭力將世界各國聚攏在自己周圍。各國將如何選擇結盟的超級大國?哪種全球化模式將異軍突起?東方能與西方一決雌雄嗎?這些問題的答案可以,而且只能到第二世界去尋找。
要想全面地把握第二世界五個地區的風云變幻,我們必須學會像國家那樣思考問題,深入它們的內部洞察秋毫。世界銀行的官員們經常開玩笑說,對于那些自己甚至不曾乘飛機從上空掠過的國家來說,他們永遠不敢聲稱自己是專家。這里所說的"專家"往往發布一些統計指標,表明這個或那個國家的"狀況要更好一些"。這通常意味著,某個國家的首都打掃得干干凈凈,有生意興隆的賓館、帶自動取款機的銀行,以及商品琳瑯滿目的購物中心,與此同時,犯罪活動則被隔離到周邊鄰國境內。其他國家則是另一番情景:城市里沒有機場,各省的道路崎嶇不平,基礎設施破舊不堪。更為重要的是,這種狀況積重難返。行走在這些國家里,不同地方有天壤之別。難怪人們會百思不得其解:有些國家通常號稱"欣欣向榮",但卻是今天這里發生軍事政變,明天那里出現經濟崩潰。
圣·奧古斯?。⊿aintAugustine)曾經斷言:"世界就是一本書,不曾周游世界的人只看過其中的一頁。"我們生活的世界充滿了即時反饋圈和意想不到的后果。在這樣一個錯綜復雜的世界上,作出政治決策是要冒風險的。只有親身經歷才能證實或者挑戰我們的直覺,才能賦予我們冒著風險進行決策的自信。所以,當我在第二世界旅行的時候,直到能夠設身處地地領悟一個國家,能夠通過與諸多官員、學者、記者、企業家、出租車司機和學生交談,從城市、農村和旅游景點的角度立體式地觀察事物時,我才會離開這個國家??偠灾以诘诙澜绺魈幊掷m進行實地調研,直到能夠以當地人的眼睛觀察世界。本書的唯一宗旨是要考察,在當今這個全球化和地緣政治變幻莫測的時代,這些國家是如何看待它們自己的。
在我的旅行過程中,知覺和思想相互融合。當真理得到證明的時候,新的矛盾隨之產生,而不是例外情況被排除。可以說,這種模糊性是世界復雜性的必然結果。眾所周知,那些以應然而非實然衡量世界的理論,在現實中一向是要碰壁的。但在現實生活中,從美好愿望出發考察第二世界規律,對純粹的直覺判斷推崇備至的現象,在整個第二世界比比皆是。事實表明,差異是相對的,而不是絕對的。例如,一般說來,人民行為的文明水準反映著政府的素質,而這反過來又同一個國家的道路質量有關。在第一世界國家,道路修得很好,驅車行駛在上面,視野之開闊可達數英里外;而在第三世界國家,道路崎嶇不平,所到之處塵土飛揚,車輛尾氣像黑煙囪冒的煙一樣;第二世界國家的道路則兩種情況兼而有之。第一世界國家可容納數以百萬計的游客;到第三世界國家旅行常常不得不作出這樣的抉擇:是入住高級賓館還是進行低成本的背包旅行;許多第二世界國家根本就不具備接待大批游客的基礎設施。垃圾在第一世界國家被循環利用,在第三世界國家被放火焚燒,在第二世界國家雖然時常有人清理,但也不過是堆在山腳下。腐敗在第一世界國家已不多見,在第三世界國家泛濫成災,在第二世界國家也揮之不去。從外交上看,第一世界國家是主權獨立的決策者,消極被動的第三世界國家是超級大國實施新重商主義的對象,夾在中間的第二世界國家則是無所適從的搖擺國家。
在我這次周游世界的旅行中,一條基礎性邏輯得到了越發清晰的驗證,即超級大國美國、歐盟和中國的大國主義規范正在勃興。政治邊界日趨衰微,經濟一體化日新月異。世界版圖正在重新組合,但推動這一重組過程的并非只有美國一個國家。然而,就在世界變得日益非美國化(non-American)的情況下,仍然經常有不為人知的地方突然出現在美國媒體的頭條新聞中,美國人對于這些地方的態度反映了地理和歷史上的一種深層次疏忽。但本書不是僅僅為美國人而寫的,因為當今世界上有多個超級大國,全球化變幻無常但日益深化,把美國視為這個世界中的一員至關重要,但不能只讓美國人唱獨角戲。戰爭大概是上帝向美國人講授地理學的方式,但目前有一種新的權力地理學,世界上的每一個人都必須深入領會。如果我們對此也達不成共識,那就真的無可救藥了。
帕拉格·卡納
2007年8月于紐約
概述和導論 第5節:導論大國間關系(1)
導論大國間關系
20世紀90年代,當戰火洗劫后的巴爾干遍地斷壁殘垣時,誰來組織這些滿目瘡痍的國家進行戰后重建?當墨西哥的貨幣體系瀕臨崩潰,債務危機一觸即發的時候,誰能向它伸出援助之手?在中亞的前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被拋棄,莫名其妙地實現獨立之后,誰來劃定它們的邊界并改善它們的貿易條件?
在所有這三種情況下,答案都是某個"大國",即歐盟、美國或中國中間的一個。
一段時期以來,談論帝國似乎已經不合時宜了。帝國是一種侵略擴張、掠奪成性的統治形式。自從英國、法國和葡萄牙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后從它們的非洲和亞洲殖民地撤出,以及20世紀90年代前蘇聯解體以來,帝國的殘余勢力可以說已經被掃進了歷史的垃圾堆。從那時起,許多人預言民族自治將把世界拖入一個新的政治碎片化時代,因為國家數目從二戰結束時的不足50個一路飆升,在21世紀有可能增加到數百個,許多少數民族都將擁有自己的國家、貨幣以及在聯合國的席位。
然而,幾千年來,帝國一直是世界上最強大的政治實體,它們的帝國主義枷鎖遏制了被征服民族之間的自相殘殺,也使人類實現了建立秩序的夙愿,而秩序是實現穩定和建立有效民主制度的前提條件。①羅馬、伊斯坦布爾、威尼斯和倫敦曾經統治著數以千計的城邦,這種狀況一直持續到17世紀民族國家出現之時。到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時,全球權力集中在六大帝國手中,它們幾乎全部是歐洲國家。非殖民化終結了這種"人造帝國",即用武力統治大片海外殖民地的彈丸小國,但它并沒有終結帝國本身。帝國也許不是最佳的治理模式,因為它們之間經常爆發極具毀滅性的戰爭,但帝國的統治績效之所以止步不前,原因在于人類的心理障礙束縛了它們的手腳。
強大就是力量。塑造世界政治的是帝國間關系,而不是國際或文明間關系。帝國而非文明使外在的地理條件產生了意義。事實上,帝國經常橫跨多種文明,它們在推廣自己的規范或風俗習慣時,可以改變人的身份認知,無論他們屬于哪種文明。②簡單地說,因為帝國更多地關心權力和增長,而不是保持文化的獨特性,所以,它們的范圍一般大于文明。歐洲和中國都擁有古老的文明,這使它們具有獨特的一面,但它們卓爾不群的真正原因,則是擴張性的大國地位。
概述和導論 第6節:導論大國間關系(2)
目前,世界上的主導權力中心比歷史上多數時期都少。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以來,中國逐步實現統一,還有20多個民族國家以一體化的形式加入了超國家的歐洲聯盟。中國、歐盟和美國是世界上的三個天然大國:它們在地理上都是統一的整體,軍事、經濟和人口方面的強大又使它們具有擴張的實力。正如喬治·凱南一針見血地告誡我們的那樣,國家之間的權力不平等常常使主權形同虛設。而且,世界上的國家越多,就越有利于帝國實行分而治之。
然而,所有的帝國都對阿諾德·湯因比所說的"不朽的幻景"諱莫如深。美國人一相情愿地認為他們擁有世界上第一個全球主權,但事實上,大英帝國是世界上最后一個日不落全球帝國,世界上的多數地方都曾經屬于它的勢力范圍并對它負責。在領土征服已經成為禁忌的非殖民化世界上,美國人沒有這種向全球各個角落發號施令的能力。美國在世界各地駐有大使,但沒有總督。不能把美國的全球軍事存在與支配地位混為一談。如果嚴格地從軍事角度來衡量權力,那么,當今世界無疑是一個"單極-多極世界":美國高居權力結構頂端,下面是一組地區強國。然而,在當今世界上,軍事力量的重要性已經不能與過去同日而語,技術的發展使其他國家可以進行有效的抵抗和防御,特別是在技術廣泛擴散的情況下更是如此。更好的權力衡量方法應當考慮經濟生產效率、全球市場份額、技術創新能力、自然資源稟賦、人口規模以及國民意志和外交技巧等無形因素。事實上,由于當今所有大國都擁有核武器,經濟實力比軍事力量更重要。中國擁有龐大的人口規模、工業產量和財政收入,這使其成為一個擁有史無前例潛力的超級大國。歐盟的經濟實力比美國和中國都雄厚,人口規模則介于兩者之間,同時還擁有可觀的軍事力量和技術優勢。
約翰·梅納德·凱恩斯在《和平的經濟后果》(TheEconomicConsequencesofthePeace)一書中寫道:"重大歷史事件常常是由人口增長及其他基本經濟根源的世俗變化引起的,這些變化因其漸變性而逃過了當時觀察家的注意,但歸根結底是政治家的愚蠢和無神論者的狂熱造成的。"然而,目前人們已經能夠準確地測量累積成重大地緣政治轉型的微觀進程和互動,就像科學家精確地測量氣候變化的表現和成因一樣。世界上超級大國的版圖正在重新分化組合,但沒有一個單一的權力中心。①歐盟和中國通過挑戰美國在全球等級制中的地位,同時在世界各地爭取盟國和聚攏忠誠,已經使世界明顯地形成了三個大致相當的勢力中心:華盛頓、布魯塞爾和北京。
概述和導論 第7節:地緣政治市場
地緣政治市場
權力最怕出現真空。前蘇聯的解體使美國成為法國人所說的"唯一超級大國",即能夠向任何地方投送軍事力量的實體,但這并不能確保美國的全球霸權。相反,美國的"單極時刻"指的僅僅是一個遲來的短暫興奮期,歐洲和中國在此期間從美國的地區安全保護傘陰影中解脫出來,并且逐漸由內部鞏固轉向外部權力投射。目前看來,它們的崛起與演變一樣,都是不可避免的。在我們所處的這個行星上,處處都能感覺到"美國化"、"歐洲化"和"中國化"齊頭并進。
權力來源于對市場的壟斷。目前,三個超級大國都在動用它們的軍事、經濟和政治權力,在世界各地廣泛建立勢力范圍,為斡旋沖突、主導市場和推廣慣例而展開激烈的競爭。①在地緣政治市場中,消費國有權決定選擇哪個超級大國作為它們的供應商,有些消費國選擇的供應商還不止一個。當一個超級大國孤立它的敵人時,其他超級大國就會乘虛而入,通過雪中送炭獲得一個盟友。以前的世界從未見證過這種真正全球意義上的競爭,這也許是人類歷史上最錯綜復雜的現象,因為超級大國既不都是西方的國家(如中國),也不都是傳統意義上的國家(如歐盟成員國)。
美國國家安全戰略的宗旨是:在危險的地區促進穩定,從而塑造"處于十字路口上的國家"。但在許多這樣的地區,美國不再被認為是安全的提供者,相反,它已經成了不安全的制造者,這為中國和歐洲將這些國家納入它們的勢力范圍大開方便之門。"大國絕不僅僅關心自己的事情,"美國前國務卿康多莉扎·賴斯說道。事實上,美國的信譽江河日下并不表明,這種信譽不會被其他國家奪走。
在地緣政治市場中,合法性以效率為基礎,而且必須通過與其他超級大國進行對比來證明。事實上,在合法性問題上,美國可以從歐洲和中國學到很多東西。冷戰結束后,一些美國人認為,美國在歐洲軍事存在的減少,將導致歐洲內部對抗的復活,比如在法國和德國之間。但事實恰恰相反,歐盟已經演變成了一個當代帝國,并且還在通過吸收新成員,年復一年地繼續進行擴張,許多國家仍排隊要求加入。幾乎與此同時,五角大樓宣布了旨在遏制任何大國-比如中國-崛起為競爭對手的戰略。然而,中國正在巧妙地按照自己的時間表,爭取問鼎世界最高權力寶座,恢復昔日的"中央王國"地位。歐盟的做法是,把鄰國變成半主權的省份,用人口擴張和經濟一體化而非軍事手段征服它們。這種做法過去就叫"帝國主義",今天又取了一個時髦的新名稱:"全球化"。
美國、歐盟和中國代表了三種不同的外交風格:美國的"結盟"、歐洲的"共識"和中國的"協商",三者之間為主宰21世紀展開了競爭。在冷戰期間,美國反對共產主義的"杜魯門主義"造就了生機勃勃的"軸輻同盟關系",就像普魯士在19世紀所做的那樣。而目前推行外交政策的"志愿聯盟"模式則著眼于具體問題,通過事務性的談判臨時拼湊外交組合。美國繼續表現出領導世界的強烈愿望:為聯合國安理會和北約定調,使北約的行動遠遠超出最初的授權范圍,已經從歐洲擴展到了波斯灣和中亞地區,并且確實在世界各地撲滅了許多爭端。然而,美國按照個人主義信條行事,過于強調自我利益,這對于在外交中建立信任毫無助益。相反,美國的短期行為打亂了原本尚未定型的反恐、民主化和經濟自由化議程,繼續以軍事威脅為基礎制定對外戰略,甚至令盟國敬而遠之。今天的美國正應了夏爾·戴高樂那絕妙的諷刺:"沒有永遠的朋友,只有永恒的利益。"只不過他當時指的是法國而已。
歐盟是一種革命性的制度創新,它有可能使地緣政治重心向西轉移的進程發生逆轉。作為世界上最先進的國家間治理模式,歐盟以類似于公司并購而非政治征服的方式將各國凝聚在一起,在從北非到高加索的廣大區域內,既獲得了巨額貿易利益,又擴展了勢力范圍。歐盟的法律取代了多數成員國法律,歐洲的大多數貿易是在成員國之間進行的。盡管成員國依然是主權獨立的民族國家,但它們在對外關系中越來越傾向于以一個聲音說話。除了軍事領域之外,歐洲的實力比美國強大,因為它是世界上最大的市場,也是事實上的技術標準和管理規則制定者。歐洲的外交政策體現了"共識外交"的所有優缺點:歐洲福利政策固有的包容精神使這種外交政策充滿生機和活力,盡管20多個成員國之間的漫長談判和策略執行過程耗費了大量的時間。然而,歐盟的政策一旦確定,將吸引越來越多的國家按照"歐洲方式"行事。
中國已經成為一個全球重心,并且代表了第三種大國外交模式。中國的協商式行為風格從古老的儒家傳統中汲取營養,強調在各方達成一致的最大范圍的領域內采取行動,而把那些存在分歧的問題暫時擱置,留待時機成熟時再來解決。中國的自我犧牲精神博得了贊譽,贏得了其他國家的信任。世界上的人口大都集中在亞洲國家,他們對中國的坎坷過去了如指掌,對它的光明未來也已經毫不懷疑。他們不僅接受了不可避免的中國崛起,而且歡迎中國崛起帶來的收益:更加廉價的商品、更加一體化的市場和更加揚眉吐氣的地區自豪感。目前,中國來者不拒,與所有可能的顧客建立全天候盟友關系,在波斯灣、中亞和南美洲的能源供應問題上參與競爭;為了爭取俄羅斯和印度等中間國家的支持,中國與西方展開了激烈的拉鋸戰;對于美國企圖壓制的所有政權,如古巴、委內瑞拉、蘇丹、津巴布韋、伊朗、烏茲別克斯坦、緬甸和朝鮮,中國幾乎無一例外地予以支持。
許多人認為,正在興起的世界秩序是多中心的:中國基本上仍然是一個地區強國;日本將以更具民族主義的方式爭取應有的權利;歐盟的影響力依然難以超出周邊地區;崛起中的印度將與中國抗衡;俄羅斯將會復興;一個伊斯蘭哈里發帝國將凝聚為一支地緣政治力量。所有這些觀點都忽略了一個更深層次的事實:美國、歐盟和中國掌握著世界權力的絕大部分,并將竭盡全力阻止其他國家接近它們的權力地位。無論從軍事還是其他方面看,俄羅斯、日本和印度都不具備發揮全球性影響的能力;它們是平衡手(balancers)而非超級大國,它們支持與否可以加速或延緩三個超級大國支配地位的確立,但不可能完全阻止。事實上,在各自所處的地區,它們都在悄然聽任美國、歐盟和中國的擺布。伊斯蘭國家的處境也是一樣。由于缺少最起碼的外交一致性,伊斯蘭國家雖然占據著廣闊的區域,但不得不屈服于三個超級大國的超強實力,而沒有團結為一個有機的整體。所以說,世界上有且只有三個超級大國,在塑造全球秩序的其他基本手段-戰爭-大行其道之前,這些大國將繼續為主導世界事務而展開競爭。
概述和導論 第8節:何謂"地緣政治"?
何謂"地緣政治"?
"這種記憶真糟糕,因為它只會開倒車,"劉易斯·卡洛爾(LewisCarroll)寫道。地緣政治學與歷史學不同,它為了向前看而赤裸裸地向后轉。如果說國際關系學是有關當前事態的氣象學,那么地緣政治學就是氣候學,是關于世界發展演變的深層次學問,不可能通過點擊互聯網瀏覽器上的"刷新"按鈕得到更新。當歷史進入20世紀的時候,德國政治地理學家弗里德里克·拉采爾(FriedrichRatzel)斷言,帝國為了生存必須進行擴張。帝國如同橡皮圈一樣,隨著人民的遷移而擴張,從而改變著地球表面的現狀;它們所到之處都要建立統治機器,將權威向盡可能遠的地方擴展,以不將橡皮圈拉斷為限。
拉采爾的學生魯道夫·契倫(RudolfKjellen)發明了"地緣政治"這一概念。納粹地理學家卡爾·豪斯霍弗(KarlHaushofer)在論證他的擴張性"全球泛區"理論時盜用了這一概念。在豪斯霍弗看來,建立"全球泛區"的前提是擁有單一種族的"生存空間"。豪斯霍弗偏離了純粹的地理學,這在數十年間一直是地緣政治學的一個污點。英國地理學家哈爾福德·麥金德爵士(SirHalfordMackinder)與他的大陸同行們一樣,強調"世界有機體"的生命周期。然而,麥金德始終關注的問題是英國如何防御大陸國家的進攻,所以他致力于研究歐亞"世界島"。麥金德認為,世界島的"心臟地帶"是"地球上最大的天然堡壘",因為海上強國對它鞭長莫及,英國海軍也只能望洋興嘆,陸上強國因此可以主宰世界。麥金德的美國同行、美國海軍戰略家艾爾弗雷德·塞耶·馬漢(AlfredThayerMahan)認為,事實上,海權是建立全球支配地位的關鍵。他寫道:"海上帝國無疑就是世界帝國。"地緣政治從此演變成了一整套權力公式,廣泛應用于全世界范圍和整個歷史時期,也就是費爾南德·布羅代爾(FernandBraudel)所說的"長時段"。①但即使如此,所謂的地緣政治,仍然只是湯因比講述的關于"刺激和反應"(challengeandresponse)的故事。
概述和導論 第9節:地緣政治Vs全球化?(1)
地緣政治Vs.全球化?
20世紀90年代,在弗朗西斯·福山(FrancisFukuyama)和塞繆爾·亨廷頓(SamuelHuntington)之間爆發了一場大辯論。兩個人的觀點截然相反,前者闡述了"歷史的終結"的觀念,后者則提出了"文明的沖突"的理論。在多數情況下,人們把前者諷刺為"烏托邦",而譏笑后者為"宿命論"。這種二分法的起源是奧斯瓦爾德·斯賓格勒(OswaldSpengler)和阿諾德·湯因比兩人世界觀的對立。斯賓格勒在1918年出版的《西方的沒落》(TheDeclineoftheWest)一書中開宗明義地指出:"本書將是預測歷史的第一次大膽嘗試。"他認為,傳統西方的消亡是不可避免的,恰如歷史本身一樣;在與人類衰老和季節更替相同的進程中,高級文化的產物將自然而然地走向物質墮落。斯賓格勒得出的結論令人佩服得五體投地,使湯因比在著手撰寫《歷史研究》之前思緒一片茫然:"在我的頭腦里還無法形成完整的問題,更不用說找到答案的情況下,斯賓格勒已經窮盡了所有的研究工作。"然而,斯賓格勒的悲劇思想注定要激發湯因比進行開創性的研究工作,從而用先見之明取代危言聳聽,并用能動性取代決定論。湯因比的"刺激和反應"理論框架既適用于自然界也適用于地緣政治壓力,它為西方提供了充分的戰略選擇余地:既可以奉行具有妥協精神的磨合政策,也可以采取僵硬的原教旨主義立場。在50多年后的今天,西方依然受這種思維定式的支配。
地緣政治畫卷歷來是在陸地和海洋上展開,但目前已經擴展到了外層空間和網絡空間中。當所有的地緣政治籌碼都派上用場的時候,世界歷史中就會出現越來越具毀滅性的全球戰爭。這種局面大約每隔100年就會出現一次,每次出現都要重新組合權力等級秩序,而拿破侖戰爭(1803~1814年)和兩次世界大戰(1914~1945年)是最近和最登峰造極的表現。大約一個世紀以前,歐洲大國之間的主觀臆斷和誤解引發了第一次世界大戰,當時它們在歷史、文化、地理空間、經濟聯系以及(最重要的)自由主義政治傳統方面有諸多共同之處。然而今天,美國、歐盟和中國之間的共同點非常少。它們既沒有共同的文化傳統,也不處于同一個地理空間,國家性質也不同。在各超級大國的世界觀、戰略意圖和權力形態有著天壤之別的世界上,如果說有什么力量能阻止第三次世界大戰爆發,這種力量將是什么呢?如果說20世紀是以賽亞·伯林(IsaiahBerlin)所謂"西方歷史上最恐怖的世紀",那么,什么力量將能使21世紀稍微有別于此呢?
時至今日,只出現了一種能夠使全球沖突的車輪停下來的力量,它就是全球化。全球化與地緣政治一樣,它本身已經成了世界體系。沒有什么力量能夠控制全球化,要想阻止它,只有讓一切事物都停止運行。然而,人們一般認為,地緣政治和全球化是兩種截然對立的概念和權力模式。①無論白天還是黑夜,貨船和油輪往來穿梭于大海上,飛機將成千上萬的人載往異地他鄉,資本快速地游走于各地的金融市場;與此同時,內戰進行得如火如荼,襲擊游客的陰謀一次次地被策劃并付諸實施,核武器系統遭到毀滅性打擊。在全球化的優越性和地緣政治的弊端之間,許多思想家總是片面地強調其一而忽視其二。然而,全球化作為一個競爭性范式的存在本身就表明,幾百年來世界政治已經取得了一些進步。
概述和導論 第10節:地緣政治Vs全球化?(2)
問題不在于全球化能否持續下去,而在于全球化將會發展到何種程度。全球化在歷史上歷經潮起潮落,但今天的全球化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廣闊、更深入。20世紀90年代的所謂"反全球化運動"-參與者包括保護主義者聯盟、環境主義者和土著人團體-幾乎已經銷聲匿跡,隨之興起的是一場嚴肅的全球對話,議題是如何實現"人性化的全球化"。目前,全球化已經成為所有社會生存和進步戰略的一部分。當抗議人士聚集在世界貿易組織峰會的會場外,要求取消現有的游戲規則,并口口聲聲說是代表蔗糖和棉花小生產商的利益時,后者卻在照常經營,因為他們要想生存就必須這樣做。就連2001年的"9·11"恐怖襲擊事件,也沒有能夠阻止運輸成本的下降、貿易的自由化,以及作為全球化動力的通信技術的爆炸式增長。全球化還造就了一個"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世界,這意味著"敵人"既遠在天邊,又近在眼前。所有三個大國都與各自邊緣地帶的人口實現了更大程度的融合:美國與拉丁美洲,歐盟與阿拉伯世界,中國與東南亞。"我們就是世界"的說法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言之有理。
全球化帶來的經濟利益有助于增強國際相互依存,防止地緣政治形勢進一步趨于緊張,并永遠把它轉化為一種非暴力競爭。事實上,單靠一個發動機,全球經濟列車跑不了多遠,也跑不了多快;三個超級大國密不可分地交織在一起,它們之間的沖突成本大幅增加了。這些貿易大國是全球公司的母國。這些公司控制住全世界的供應鏈,但它們經常設在其他大國的勢力范圍內。這種狀況意味著,這些大國的持續繁榮依賴于其他大國的強大而不是衰弱。美國對外貿易的40%是與東亞進行的,其余部分基本上都發生在與歐洲之間。美國依賴中國的廉價商品及其對美國國債的巨額需求;中國依賴歐洲和美國的投資,它目前對歐洲的出口超過了美國的對歐出口;歐洲和美國為了降低成本和增加利潤,將生產企業轉移到了中國境內。這三個超級大國就像三個連體嬰兒,割斷任何一根動脈都會殃及三方。在一個小行星上有三個如此野心勃勃的超級大國,只有這種全球性的一體化才有可能阻止它們向地緣政治對抗全面倒退。
然而,全球化本身并不能阻止地緣政治歷史的重演。大國總是要把它們的規章制度盡可能地向外推進,直到不得不收縮為止,全球化則向來隨著這些大國的進退而興衰。古代雅典之所以能夠進行擴張,是因為商業為它帶來了本來沒有的資源,使它有條件維持一支龐大的軍隊,并且有錢向外國領導人行賄,使他們在提洛同盟(DelianLeague)的排他性貿易區內保護雅典的利益。后來的全球化浪潮完全是重商主義的,歐洲國家強化了對外國資源(包括自然資源和人力資源)的控制,以此為它們的國家服務。湯因比在1950年寫道:"目前無處不在的西方文明掌握著全人類的命運。"就算按照托馬斯·弗里德曼的說法,世界會變成平的,即實現完全一體化,也不可能消除這種經濟和政治等級,以及導致沖突的不公正感,因為從根本上說,地緣政治和全球化受的是同樣兩種力量的支配:恐懼和貪婪。目前的相互依存確實是一張網,但上面有多個蜘蛛。
所以,大國在推動全球化中發揮的作用是一把雙刃劍。當大國代表和平與繁榮的力量時,它們很少會放過向彼此的勢力范圍進行戰略滲透的機會。全球化使這種滲透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容易。正是因為世界收縮得越來越嚴重,多個超級大國共存的局面預示著一個新競爭時代的來臨,它們之間競爭的激烈程度將是前所未有的。①以前的殖民地是靠征服得來的,現在的國家可以用錢來買。全球化曾經是美國化的代名詞,但它今天卻在加速"美利堅治下的和平"(PaxAmericana)走向滅亡。
概述和導論 第11節:像第二世界那樣考慮問題(1)
像第二世界那樣考慮問題
"國家像人一樣,也有著各自的獨特特征,"湯因比寫道。②三個超級大國始終關注著彼此的一舉一動(同時還打量著世界上的其他地區)。每一方都知道其他國家能做什么,但卻不知道它們會做什么。今天的國家就像是碰碰車:要想掌握任何一輛車的行駛線路和速度,每一個司機的心理因素都至關重要。巴基斯坦的佐勒菲卡爾·阿里·布托(ZulfikarAliBhutto)宣稱,"如果印度掌握了核武器,巴基斯坦人就只能吃草根和樹葉,甚至會餓死",除非他們自己也掌握了同樣的武器。驅使他作這番表述的絕不僅僅是冷靜的理性。信任、尊重、貪婪、報復以及人的其他情感,在世界政治中都有著相應的表現,國家必須在熱情與需要、目標與手段之間維持平衡。①然而,這些不可還原的因素很少處于均衡狀態,這意味著多數國家都具有精神分裂病人的某些特征。正如亞歷山大·溫特所指出的:"國家也是人。"
人的心理與國家心理有著數不勝數的相似之處。軍備競賽就像敵對的團伙為掌握威力更大的武器而競爭;一個國家的歷史記憶塑造著它的國家認同,就像家史和相冊一樣代代相傳。最根本的一點是,人和國家都按照亞伯拉罕·馬斯洛(AbrahamMaslow)的"需求層次理論"行事,優先解決"生理需求",即充饑解渴的生理需要,然后考慮"安全需求",即實現安居樂業,最后才是滿足"存在需求",即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實現需求。民主治理應歸入最后一種需求的范疇內,因為基本的生存和經濟需求得到滿足后,人們才有條件積極參與民主政治。純粹的民主就像新潮的女式時裝:可以讓人們愛不釋手地盡情欣賞,但在日常生活中并不實用。
世界上最不可抗拒的意識形態不是民主,不是資本主義,也不是其他什么"主義",而是"成功"。一切社會都在追求一個目標,即亞當·斯密在1759年出版的《道德情操論》中提出的"改善我們的生存狀況"。由于知識的有限性,人們從聯系的角度考慮問題:下一步可以得到的最好東西,或者可以達到的最優越地位是什么?當伊拉克人2005年參加投票時,他們中的許多人表示只想有一個正常的國家。今天,成功的定義因人而異。三個超級大國越來越想知道其他國家需要什么,其他國家對于成功又有什么樣的認識,因為它們清醒地認識到,在地緣政治市場中,小國還可以通過其他途徑滿足自己的需要,不一定非得依靠它們。國家就像個人一樣,也有頭腦、心臟和胃,要想到達前兩者,必須首先經過后者。國家通過自己的"行為外交",與能夠滿足其需求的國家站在一起。哪個超級大國在這方面做得漂亮,它就將壓過其他超級大國脫穎而出。
如果說人際關系是關于"贏得朋友和影響他人"的,那么,地緣政治就是關于贏得盟友和影響國家的。第二世界國家分布于世界上的三個大國周圍,實際上是夾在大國之間的中間地帶,也是超級大國的基本活動舞臺,超級大國在全球擴張權力據點和削弱競爭對手的戰略都在這里上演,它們戰略的優劣得失在這里體現得淋漓盡致。第二世界國家是多極世界上的傾斜點國家:其決策可以改變全球權力平衡。其中有些國家老謀深算地營造一種多重聯合關系,盡可能地游走于各超級大國之間,以實現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另一些國家則積貧積弱,無力在超級大國間縱橫捭闔,反而淪為某一個超級大國的勢力范圍。特別是第二世界的產油國,如委內瑞拉、利比亞、沙特阿拉伯和哈薩克斯坦,已經成為觀察這種對沖戰略的窗口。在很大程度上,第二世界的未來取決于它們如何與三個超級大國打交道,而三個超級大國的未來則取決于它們如何經營第二世界。
概述和導論 第12節:像第二世界那樣考慮問題(2)
第二世界是一個有巨大潛力的地區,其中有些潛力人們已經司空見慣,有些潛力尚不為人所知。毫不夸張地說,每一個第二世界國家都處在轉型中。有的國家可能從第三世界國家升格為第二世界的一員,另一些國家則可能從第一世界淪落到第二世界,諸如此類。第一世界國家無非就是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的30個成員國,但其中的墨西哥和土耳其顯然不屬于第一世界。與此形成鮮明對照的是,第三世界國家首先是指世界銀行確定的48個最不發達國家(LDCs),但這只是從最低限度來說的。這些國家有時甚至被稱為"第四世界"或"全球南方",它們代表了最低的社會經濟發展水平和最弱的國家實力,大都位于拉丁美洲、非洲、南亞和亞太地區。①至少有100個國家(和世界上大多數人民)介于上述兩個世界之間,其未來是不確定的。
第二世界國家常常既屬于第一世界,同時又可歸入第三世界。在第二世界社會里,一部分人保持一種現代生活方式,與全球范圍的高收入職業相聯系,但與他們并存的是為數不多的中產階層和生活窮苦的老百姓。第二世界國家必將形成一個全球中產階層,除非世界上根本就不存在這種中產階層。第二世界國家與第一世界國家一樣,形成了公共經濟和內向式投資,但又像第三世界國家那樣,存在規模龐大的黑市和為數眾多的"波將金村莊"(Potemkinvillage)②。巴西是一個第二世界巨人,它從全球市場上吸引了大量資金,但數以百萬計的公民還不知道全球市場是什么。從財富的地理分布看,第二世界國家常常與中世紀無異,首都創造了國民收入的絕大部分,而且國民收入也大都由首都占有。當我們離開這些國家首都的時候,會發現以它們為中心,全國各地呈同心圓狀越來越窮,因此,毫不奇怪的是,從墨西哥到土耳其和伊朗(甚至在第一世界的法國),唯一比全國第一大城市的市長職務高的就是政府首腦。這解釋了這些國家近來為何屢屢,或者說不約而同地把首都的市長提拔為國家領導人。
第二世界在擴大,而不是在萎縮,它包括所有的"新興市場"。然而,鑒于它們潛力和劣勢并存,如果永遠興起不了又當如何呢?智利和馬來西亞利用它們的后發優勢,迅速崛起為第一世界國家;而埃及和印度尼西亞也許太大了,經濟又停滯不前,因而難以摘掉第三世界國家的帽子。第二世界國家就像在波濤洶涌的現代性大海中航行的船只,它們的政治、經濟和社會指標在同一時間內朝著不同的方向發展。①這些國家在未來躋身第一世界,抑或淪落到第三世界,往往取決于是否有一個一呼百應的魅力領袖,是否掌握著有價值的出口商品,是否有不可預期的外敵入侵,以及是否有寬宏大量的超級大國作庇護。第一世界幾乎都是自由民主國家,但并非民主成就了它們的第一世界夢,而是它們躋身第一世界后才有條件實行民主。由于許多第二世界國家都處于可望進行民主轉型的地區,人均國民收入從3000美元到6000美元不等,因而它們是至關重要的民主試驗場,可以檢驗民主到底是一種天然的社會本能,還是植根于西方的特定文化中。與人們的直覺不相吻合的是,在那些政治、經濟和文化方面都是一潭死水的社會,如利比亞、敘利亞和烏茲別克斯坦,革命性的變化反而會成為常態。這表明許多這種第二世界國家都一直處在火山口上。
概述和導論 第13節:像第二世界那樣考慮問題(3)
一些人把世界劃分為全球化(第一世界)、部分全球化(第二世界)和非全球化(第三世界)的三個區域,但這種說法假定所有的全球化都是良性的,而且財富的數量與生活質量直接相關。然而,第二世界國家的經歷已經證明,歷史并非一個天衣無縫的連續體,而是物質進步與資源匱乏、普世全球化與部落傳統主義、政治聯盟與分裂本能、堅持自給自足與弘揚比較優勢之間進行的一場變幻莫測的競爭。一個國家支持還是反對全球化,往往取決于政權掌握在誰的手里。伊朗當局對全球化極盡敵視之能事,因為它害怕反對派借此壯大起來進而威脅其統治;而正是在方興未艾的全球化大潮中,波羅的海國家愛沙尼亞、拉脫維亞和立陶宛恢復了前蘇聯以前的,或者說新的國家認同;一些第二世界社會,如墨西哥和黎巴嫩,之所以能夠茍延殘喘,完全得益于遍及全球的海外僑民匯往國內的現金。
然而,第二世界國家必須經營地理環境,這是它們壓倒一切的任務。國家可以選擇朋友,但無法選擇鄰居。除非科技造就出"黑客帝國",否則,尼古拉斯·斯皮克曼(NicholasSpykman)的名言永遠都是適用的:"地理環境是外交政策中的最重要因素,因為它是最經久不衰的。"在整個第二世界,各個地區都異彩紛呈,國家之間的邊界正在轟然倒塌,湯因比所說的"集體潛意識靈魂"應運而生。①然而,正當第二世界國家自下而上整合為一個個地緣政治社區時,超級大國的勢力鋪天蓋地而來。從東歐到中亞,從南美洲經阿拉伯世界到東南亞,一場爭取第二世界的競賽正進行得如火如荼。
第一部分西方的東部 第14節:布魯塞爾:新羅馬(1)
第一部分西方的東部
第1章
布魯塞爾:新羅馬
基輔、第比利斯和巴庫,與倫敦、巴黎和羅馬等歐洲的偉大首都有著天壤之別。由于堆滿了前蘇聯的建筑和精神遺留,這些城市及其所在的國家迫切需要脫胎換骨。但它們面臨的問題在于,脫胎換骨的前提是政治穩定和經濟投資,尤其是要能與俄羅斯抗衡,因為俄羅斯仍然在以邊界、管線和市場為籌碼,企圖將它們重新納入自己的軌道。
"問題非常簡單:我們恨俄羅斯。"一位愛沙尼亞外交官在塔林直擊要害,道出了一個既是感情上的又是戰略性的問題。當然,對東歐來說,這并非一個新挑戰,因為西方的基督教、斯拉夫人的東正教和土耳其人的伊斯蘭教已經在這里交鋒了1000多年。100多年前,戰略家哈爾福德·麥金德和魯道夫·契倫就曾致力于探索如何遏制俄國的權力:前者為建立一個大西洋同盟而奔走呼吁,后者則敦促中歐國家建立強大的中歐聯盟。然而,今天的現實遠遠超出了他們兩人的想象力。冷戰后的東歐沒有再次成為德國和俄羅斯之間的"傾軋地帶",相反,歐盟對德國人和斯拉夫人一視同仁,把他們完全納入了新歐洲帝國。
當我們從地圖上考察歐洲的帝國主義擴張思路時,手指所經呈現出一個清晰的"L"形路線:從寒冷的波羅的海往南,經過中歐的維謝格拉德集團國家(波蘭、捷克、斯洛伐克和匈牙利)、烏克蘭、羅馬尼亞、前南斯拉夫和南巴爾干國家,然后沿著黑海向東,經過保加利亞、土耳其和高加索,到達盛產石油的里海沿岸。這塊兵家必爭之地是"第二世界"的源頭,其中除了土耳其之外,都曾經是一片紅色,并簽署過《華沙條約》。今天,歐盟的地圖把這一地區設成藍色,表明它可望升格為第一世界。還是英籍德國學者拉爾夫·達倫多夫(RalfDahrendorf)有先見之明,他寫道:"第一世界和第二世界正在整合為一個新事物,它目前還沒有名稱,也沒有確切的數量。"我的新東歐之旅一路磕磕絆絆,行程之緩慢令人難以想象。這里的人民走出前一種社會制度還不到一代人時間,他們的信仰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焦慮之情溢于言表。
在20世紀90年代,當這一地區的人民都在痛苦地尋找后共產主義歸宿的時候,歐盟輕而易舉地贏得了勝利。從前蘇聯解體時開始,平均每年都有一個國家加入歐盟?,F在,其公民向西可以在歐洲內部自由旅行,比往東到前"主子"俄羅斯那里容易得多。2004年5月1日,10個國家的1億多人,在一天之內正式成為歐洲人。①米蘭·昆德拉(MilanKundera)形象地把這些國家稱為"被西方綁架的地方",但它們回歸的西方已經不再是《凡爾賽條約》簽署之后脆弱和蕭條的歐洲。關于"新歐洲精神,我們的護照就說明了很多問題:在1914年之前,人們是不需要護照的,"一個捷克游客坐在滿是西歐青年人的火車車廂里,自豪地揮舞著那個嶄新的勃艮第小本子如是說,"現在,我們又迎來了一件大好事:共同的歐盟護照,它同時還尊重我們的本國語言。"在18世紀和19世紀,歐洲精英一再變換他們的混合通用語,但今天歐盟賦予每個成員國的語言以官方語言地位,搶先掌握了一個歷史上最通用的侵略資源,從而為一個通行多種語言的多樣性帝國奠定了基礎,也從根本上扭轉了歐洲在20世紀初葉和中葉的不光彩歷史。
半個多世紀以來,歐洲國家一直在共享權力,終于使第二次世界大戰后四分五裂的彈丸小國獲得了新生。盡管歐盟成員國還保持著各自的獨特性,但它們所具有的更深層的意義在于:每個國家都是世界上唯一一個"超國家"的一部分。①由于歐盟內部存在著緊密的制度紐帶,任何兩個成員國之間都不可能再爆發戰爭,而且,成員國都懷著使安全和財富更上一層樓的美好憧憬,這使它們在協調外交政策方面取得了廣泛的成功。"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我們最大的后勤演習不是軍事上的行動,"一位歐盟官員在歐盟一個金碧輝煌的后現代大廈里自豪地說,"而是2002年歐元的流通。"
歐盟的擴大是一場比美國發動伊拉克戰爭代價更高的賭博,但這場賭博事實上已經取得了巨大的收益。布魯塞爾的一家酒店住滿了能講多種語言的親歐洲學者,一位來自立陶宛的歐盟官員在那里興高采烈地說:"我們一次次地推動歐盟擴大,把歐盟變得越來越窮,但我們擴展的穩定性是不可估量的。"歐盟每年都要花費100多億美元,用于從物質上恢復東歐新成員國的基礎設施。在一代人之前,這一戰略曾經成功地帶動了"歐洲病夫"愛爾蘭,以及后極權時代的西班牙和葡萄牙的發展,如今正在東歐發揮著神奇的效力。①盡管許多人預測匈牙利趕上西歐需要花費幾十年的時間,但它現在已經成為該地區的公司外包中心,80%的產品由歐洲的跨國公司主導生產,80%的出口產品返銷歐盟。斯洛伐克已經迅速地由生產坦克轉向生產大眾汽車。歐盟的一體化進程表明,即使像波蘭、匈牙利和捷克共和國這樣政府丑聞不斷的國家,加入歐盟后也幾乎沒有出現經濟衰退。"歐盟新成員國都是歐洲企業家云集之地。"一位經常乘坐漢莎航空公司日益增多的歐洲地區短程航班,往來于華沙和布達佩斯之間的德國經理顧問津津樂道。
再者,歐盟的擴大已經形成了一種良性循環,可以有效地減少新市場對于向美國出口的依賴,這是建設一個獨立超級強權的關鍵一步。新成員國的加入就像注入了新鮮血液,在歐盟內部形成了一種競爭性聯邦主義,這種聯邦主義進而把歐盟經濟提升為一個整體。波羅的海國家的發展模式-創業自由、開放式競爭和彈性勞工法律-已經開始以中歐為跳板,反過來向西歐的落伍者滲透了。一位常駐布魯塞爾的歐盟分析家指出:"一體化目前被那些曾經是歐洲邊緣,但是現在學會了應對全球化挑戰,并善于利用全球化機遇的國家主導著。"歐盟共同市場是世界上最大的市場,無論美國經濟何去何從,它都將繼續保持這種地位。
第一部分西方的東部 第15節:布魯塞爾:新羅馬(2)
歐盟可以說是歷史上最成功、最受歡迎的帝國,因為它的統治方式不是主宰,而是進行約束。歐洲化的動力-來自布魯塞爾的補貼、不受限制的流動性,以及統一貨幣歐元的流通-太強大了,使得任何國家都不可能對它無動于衷。今天的布魯塞爾說客如云,其中包括受雇于巴爾干和前蘇聯國家的數十個公關團體,他們為了加入歐盟而積極開展游說活動。這一點可以與華盛頓相媲美。然而,從摩爾多瓦到阿爾巴尼亞再到阿塞拜疆,這些百廢待興的后共產主義國家要取得入盟資格,絕非僅僅更新一下形象即可:它們必須采取具體行動來內化歐盟的法律和規則,這些法規在歐盟的新睦鄰戰略(NewNeighborhoodStrategy)中都有明確的要求,是一個涵蓋軍事、經濟、治理問題的有機整體。歐盟官員以和風細雨的方式,向未來的民眾灌輸富含縮略語的歐盟語言,把這些桀驁不馴的鄰居變成了建設性的成員。
然而,歐盟東擴并非一個單行道:歐盟必須擴大,否則它就會死亡。"我們不承認這一點,但(歐盟的)擴大增加了我們的勞動力人數,把我們日趨減少的人口穩定了下來。"一位歐盟委員會官員如此坦言,他的辦公室里堆滿了有關技術治國的研究資料。然而,歐洲東西部的逐步統一不僅是政治和經濟上的,而且是文化和心理上的。隨著歐洲多樣性的與日俱增,"歐洲性"不再是一種柏拉圖式的理想,而是逐步成為一種可望可即的目標;歐洲認同也不再局限于部落層面,而是上升到了普世性的高度。盡管一些西歐人擔心他們的精英標簽被淡化,但歐洲的演化已經賦予"歐洲的"這一概念以積極的意義,從而超越了過去幾十年排他性的(即"基督教的")或消極的(即"非俄羅斯的")內涵。事實上,歐洲已經部分地伊斯蘭化了,因為有越來越多的穆斯林生活在英國、法國和德國,還有來自阿爾巴尼亞、波斯尼亞、土耳其和阿塞拜疆的約1億穆斯林,他們借助歐洲理事會和北約的庇護,生活在歐洲的外交和戰略空間里。歐盟的戰略領軍人物羅伯特·庫珀所謂的"新歐洲聯邦",集中體現了一種帝國主義的古訓,羅馬人、蒙古人和奧斯曼人都懂得這一點,但前蘇聯從來也沒有做到過,那就是:一個成功的帝國不能是奉行種族主義的。
"歐洲的"已經代表了一種身份,與"美國的"或"中國的"一樣強大(或弱小)。正如藝術引領生活方式潮流一樣,參加歐洲足球錦標賽和歐洲電視歌曲大賽的所有國家都-而且越來越-自認是"歐洲的"。最為重要的是,為了實現歐洲的穩定,冷戰后出生的這一代學生,即歐盟交流項目啟動后的所謂"伊拉斯姆斯一代"(ERASMUSgeneration),全都超越了他們前輩拋頭顱、灑熱血建立起來的國家認同。如今,這些來自將近30個國家的"后國家主義"歐洲青年,不需要護照就可以從貝爾法斯特到巴庫進行旅行。他們操多種語言,通過涵蓋整個大陸的交流項目進行學習,參加歐洲議會選舉投票,并且相互通婚,從而構成了一個多樣化的歐洲社會。
與所有的帝國一樣,歐盟這條橡皮筋會一直伸長,直到再也拉不動時為止。它將繼續擴大,至少要在整個東歐地區取代已經解體的前蘇聯,建立起一種覆蓋35個國家、沒有邊界、緊密相連的"歐洲治下的和平"(PaxEuropea),構建囊括近6億人口的"帝國主義保護傘"。①然而,這一"L"形地區的歐洲化遠未完成:巴爾干和高加索國家歷經戰火蹂躪,正處于脆弱的戰后重建階段,因而成了走私武器和販賣婦女的便捷通道;土耳其向來有自己的主意,至今仍然不肯輕易就范;當然,歐洲實現雄心壯志的最大障礙莫過于俄羅斯。
第一部分西方的東部 第16節:布魯塞爾:新羅馬(3)
跨越大西洋的離婚
那些把東方的中國視為西方的現有競爭者的人,主張美國和歐盟要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緊密地聯合起來。理查特·羅斯克蘭斯(RichardRosecrance)就鼓吹組成一個跨越大西洋的公司般的聯合體,構建一個經濟上互補、政治上生機勃勃的超級結構來制衡中國的潛在力量。即使沒有來自中國的挑戰,美國和歐洲也具有共同的文化紐帶,這種紐帶因為冷戰時期的北約同盟關系而得到加強,它們之間再次相互拆臺的可能性已經微乎其微。①美國國務院退休官員尼古拉斯·伯恩斯(NicholasBurns)把跨大西洋關系稱為一種"永遠不會決裂或離婚的婚姻"。
然而,當跨大西洋學者羅伯特·卡根(RobertKagan)提出,美國的戰略世界觀來自陽剛的火星,而歐洲的世界觀來自陰柔的金星時,他的說法被認為不僅是一種絕妙的比喻,而且是對兩者完全不同的內在屬性進行的一種心理學對比分析。兩個多世紀以來,美國從最初排斥歐洲,轉化為以西方聯盟的領導者自居,而把歐洲視為自己的小伙伴。但正如多米尼克·莫伊西(DominiqueMoisi)所說,"一個西方、兩個歐洲的冷戰結構"正在為"一個歐洲、兩個西方"所取代。即使作為西方文明的兩個孿生兄弟,歐盟和美國也代表了兩種不同的帝國:它們大多數時間是友好相處的,但終究會為登上地緣政治巔峰而展開爭奪。
歐洲有它自己的世界秩序觀,并且越發堅定不移地貫徹執行,無論美國喜歡與否。歐盟是目前世界上最自信的經濟體,經常在貿易爭端中懲罰美國,它的高級商業和環境標準在全球居于領導地位。許多歐洲人認為,美國的生活方式嚴重墮落,美國人靠借來的錢生活,社會保障的缺乏使美國社會充滿風險,人也變得冷酷無情,釀成了嚴重的生態災難。與此同時,歐洲卻實現了湯因比的夢想:"自由奮斗和社會主義之間的中間道路"。而且,歐盟是比美國更大的人道主義援助提供者,南美洲、東亞和其他地區都愿意效仿"歐洲夢",而不是什么改頭換面的美國的東西。世界上發行量最大的報紙是倫敦的《金融時報》,而不是《紐約時報》。
從行使權力的手段和目的來看,美國和歐盟之間的差別也越來越大。在許多歐洲人看來,美國發動的伊拉克戰爭證明了他們的這樣一個觀點,即戰爭不是實現政策的工具,而是遭到失敗的標志。美國的行徑激起了強烈反彈,就連歐洲的土地也招致了基地組織的襲擊,這使歐洲國家更加鄙視美國對付"麻煩國家"的做法,從而專注于推行它們自己的可持續轉型戰略。經常有人說,美國和歐洲是同一個戰壕里的戰友,因為"美國在捅婁子,歐洲在縫窟窿";或者說,美國在"制定法律",而歐洲在"制定法律的規則"。然而,歐洲人早已對這種陳詞濫調忍無可忍,他們致力于趕在美國使歐洲周邊國家,特別是阿拉伯世界陷入動亂之前,將他們的穩定觀推廣開來。
歐洲人現在至少認為,歐盟既要通過北約與美國合作開展人道主義行動,又要保持對美國的獨立性。當美國減少駐歐美軍的規模時,歐盟在組建共同的快速反應及維和部隊-這些部隊的人數最高可達20萬-并投資開發"臺風"(Eurofighter/EF2000)噴氣式戰斗機和遠程飛機。歐盟成員國將越來越多的防務預算投向歐洲防衛總署,而不是洛克希德·馬丁公司(LockheedMartin)。跨大西洋關系也許是一樁天造地設的婚姻,但美國和歐盟將繼續同床異夢,就像已經離婚了一樣。
第一部分西方的東部 第17節:俄羅斯的衰敗(1)
第2章
俄羅斯的衰敗
丘吉爾曾經說過這樣的名言:俄羅斯是"一個謎,披著神秘的外衣,藏在迷霧之中"。今天的俄羅斯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謎團。由于日益萎縮的人口與廣袤無邊的領土極不相稱,我們最好不要把俄羅斯占據的廣大空間視為一個整體,而是將其看做四個組成部分:位于伏爾加盆地的斯拉夫人的歐洲俄羅斯,位于黑海和里海之間的高加索俄羅斯,扼守通往中亞門戶的烏拉爾和西伯利亞俄羅斯,毗鄰蒙古和中國的太平洋俄羅斯。①俄羅斯如果想維持自身的存在,就必須將這些實體整合在一起;而如果它做不到這一點,整個歐亞大陸"世界島"的版圖將從根本上受到影響。
自從18世紀早期彼得大帝遷都圣彼得堡之時起,俄羅斯與西方的每一次接觸都暴露出它在物質上的落后,并削弱了它的民族意識和受虐狂情結。經過前蘇聯解體后10年的"熱水浴加伏特加外交",俄羅斯領導人更加堅定地固守著這樣一條戰略信念:因為俄羅斯國土依然如此遼闊,所以無論美國、歐洲還是中國,都不愿看到它強大起來。今天,俄羅斯統治集團住在豪華的克里姆林宮里,念念不忘曾經強大無比的前蘇聯帝國,對俄羅斯地位的衰落痛心疾首。俄羅斯的外交地位純粹就是一種垂死掙扎:如果它忘了出席有關阿以沖突或者朝鮮、伊朗核問題的談判,或者干脆放棄在這些談判中的席位,形勢發展的結果也不會有什么兩樣,因為美國、歐洲和中國發揮著決定性的影響力。
"在21世紀的今天,在俄羅斯的歐亞主義者和大西洋主義者之間,一場關于俄羅斯究竟應當成為西方的一部分還是獨立于西方的爭論進行得如火如荼,與19世紀斯拉夫主義者和主張全盤西化者之間的爭論如出一轍,但同樣分不出勝負。"一位常駐柏林的俄羅斯觀察家如是說。在前克格勃官員弗拉基米爾·普京的強力領導下,企圖再現昔日輝煌的歐亞主義者似乎已經使俄羅斯擺脫了20世紀90年代的蕭條。由于掌握的石油、天然氣、煤炭和木材等自然資源比美國、歐盟和中國加起來還要多,克里姆林宮又可以繼續帝國主義的思維并采取行動了,甚至在北極地區也是如此。①
正像龐大的核武庫是前蘇聯實力的支柱一樣,油氣管線是今天俄羅斯的生命線。由于能源巨擘俄羅斯天然氣工業股份公司(Gazprom)的資產從2000年的100億美元劇增到2006年的近3000億美元(占俄羅斯經濟總量的三分之一),俄羅斯外交一夜之間幾乎變成"蓋茲普洛姆外交"(Gazpromdiplomacy)的代名詞了。由于俄羅斯天然氣工業股份公司控制著整個東歐地區的天然氣分配網絡,東歐國家可以分為以下兩類:一些國家非常富裕,有能力避開莫斯科的能源敲詐;另一些國家則在奸詐的俄羅斯"商人"面前脆弱不堪,這些商人同以俄羅斯使館為大本營的情報機構相互勾結,企圖收購從羅馬尼亞到格魯吉亞的關鍵資產,動不動就卑鄙地威脅要提高能源價格。普京尤其熱衷于挖一夜暴富的前蘇聯波羅的海沿岸共和國的墻腳,提出要從波羅的海海底重新鋪設一條直達德國的油氣管線。"我們昔日的輝煌每況愈下,"莫斯科的一位知識分子端著一小杯冰鎮伏特加說道,"但這只能進一步激發我們的民族主義。"然而,俄羅斯天然氣工業股份公司的所作所為已經損害了俄羅斯的外交利益,使俄羅斯在前蘇聯地區的主要盟友白俄羅斯對其敬而遠之,因為白俄羅斯已經開始尋求從通往歐洲的輸油管線中引進石油,以彌補俄羅斯天然氣工業股份公司把石油價格提高一倍造成的損失。由于對弱小鄰國采取敵對態度,俄羅斯成了一個"西伯利亞沙特阿拉伯",但卻多了不安全的核武庫這種恐懼源。
第一部分西方的東部 第18節:俄羅斯的衰敗(2)
俄羅斯天然氣工業股份公司不僅塑造著俄羅斯的外交政策,而且儼然成了俄羅斯國家本身。在俄羅斯公私產權完全混為一體的竊國官僚經濟中,該公司是俄羅斯最大的城鄉土地所有者,它修筑公路、創辦醫院、投資興建體育場,這都是克里姆林宮從未做過的。該公司的前任總裁德米特里·梅德維杰夫也是俄羅斯的現任總統。"俄羅斯天然氣工業股份公司-克里姆林宮聯盟"針對所謂的寡頭們(俄羅斯政治權力唯一的另一端)采取了一些頗受歡迎的措施,以加強中央權力的名義聚攏重新國有化的資產。政府關閉了全國所有的私人賭場,然后自己在大城市之外直接開辦。難怪普京承認:無論任何人,只要能成功地注冊一家公司,就應當受到嘉獎。每年冬天,政府人員都要放假數周度狂歡節,這令高級議會官員伊凡·格拉切夫慨嘆不已:"他們工作越少,對國家就越有利。"
莫斯科的前克格勃總部現在是一家高級夜總會:今天的俄羅斯人不是公民,而是消費者。在正在進行的超級資本主義政變中,商海沉浮使每個人的商業地位變幻無常,而裝飾五顏六色的玻璃窗的越野車成了身份地位的象征。商界名流偕美女出入舞廳,與國外知名人士頻繁會面,每逢宴會必定要飽食魚子醬。然而,這種生活使人感覺似乎每天都如臨末日一般。人們只有在洗桑拿浴時才是安全的,因為大家都赤身裸體,不許攜帶任何武器。俄羅斯四分之三的經濟財富集中在莫斯科。莫斯科是世界上消費水平最高的城市之一,億萬富翁比紐約都多。普京任命的市長在街道上安放笨重且不協調的雕塑,這種荒謬的復古行徑是為了模仿圣彼得堡那些稀奇古怪的宮殿的效果。遭遇交通堵塞的司機們可能會咒罵這些刺眼的怪物,但購買警笛的富人們則從限制通行的區域呼嘯而過。老百姓真盼望著購物中心收取入場費,因為那樣的話他們就不用再進去了。在俄羅斯式的資本主義中,"俄羅斯是個自由的國家!"這句口號有其特殊的邏輯:"因為你付的錢多,所以這就是你的。"
現有最大的列寧雕像矗立在圣彼得堡的芬蘭火車站前,以紀念他1917年到達那里發動十月革命。從雕像上看,列寧滿懷信心地揮著胳膊,看上去具有不可動搖的鋼鐵般意志,但這種無畏卻釀成了悲劇。一個世紀以后,普京依然延續著列寧的這種傳統,以直覺而非制度統治著搖搖欲墜的俄羅斯。①在2005年披露內幕之前,安德烈·伊拉里昂諾夫一直是深受普京寵信的顧問,他冒著極大的風險公開說,"俄羅斯已經不再是政治上自由的國家"。獨立媒體、反對派和司法都已經被閹割。智庫曾經向克里姆林宮的前共產黨官員提供政策研究報告,但正如莫斯科的一位政治分析家在他的破舊辦公室里發出的哀嘆:"事實上,我們目前從事的這些平凡工作意義非同尋常。"
俄羅斯已經成了石油治國的典型,舉國上下奢靡成風,經濟畸形發展,精英們為控制豐富的自然資源進行著激烈的斗爭,而不納稅的人民群眾的需求則沒有人理會。然而,石油收入并沒有花費到大炮或黃油上。俄羅斯的軍事裝備依然陳舊落后,指揮控制系統組織渙散,由于人口以每年50萬的速度銳減,勞動力奇缺的問題困擾著全社會。在俄羅斯遼闊的國土上,三分之二的人依然生活在貧困線上,每逢隆冬時節都成批地凍死、餓死。他們住在破爛不堪、沒有取暖設施的房屋里,實在不明白那么多的天然氣都送到哪里去了。如果俄羅斯的能源不用來養活俄羅斯人,俄羅斯人將難以為繼。
第一部分西方的東部 第19節:俄羅斯的衰敗(3)
和冷戰時期一樣,美國和俄羅斯依然擁有龐大的核武庫,并且彼此瞄準對方,警報一觸即發。然而,當俄羅斯阻撓北約東擴,延緩美國部署導彈防御系統的時候,它卻無法阻止歐盟的擴大。十幾年來,歐洲人認識到俄羅斯這個"近在咫尺的巨人"是不可冒犯的,他們需要俄羅斯的合作以結束巴爾干戰爭。然而,事實證明,從烏克蘭到科索沃再到車臣,對于歐洲的能源安全、反恐和人權目標來說,俄羅斯在拆臺而不是補臺。波羅的海三個小國在對俄羅斯的斗爭中以機智取勝。它們通過海外僑民的游說,巧妙地發起標新立異的運動(如"E-stonia運動"),以及實行有利于外國投資的經濟政策,使歐盟表現出了不同尋常的靈活性。當俄羅斯拖延解決與波羅的海沿岸國家的領土爭端時(根據歐盟的規則,它們的入盟談判將被推遲),歐盟毫不猶豫地決定吸收它們入盟。由于與自由主義的西歐文化有著深遠的歷史聯系,塔林和里加已經開始全面廢除正在瓦解的"蘇聯現代主義"殘余,并恢復作為漢莎同盟(HanseaticLeague)遺產與歐洲經濟的聯系。30多歲的人主宰著政治和商業事務,歐洲的科技人才爭相為愛沙尼亞的Skype等公司服務。
歐盟內部也有歐亞主義者,他們想吸收俄羅斯入盟,并推動俄羅斯的歐洲化。經常有人說,俄羅斯因為有巨大的石油和天然氣儲備,可以用油桶作為武器擺布歐洲,但另一方面,目前正是歐洲之手養育著俄羅斯,俄羅斯動口咬它時不得不三思而后行。歐洲是俄羅斯的大多數貿易和能源出口的目的地,但由于歐洲實行資源來源多樣化,包括開發可再生能源和引進北非的天然氣,它制約俄羅斯的能力正在增強。俄羅斯盡管大發能源橫財,但仍然需要歐洲的投資來維持經濟增長。在俄羅斯,從汽車到建筑,如果說有什么東西在運轉的話,那差不多都是歐洲的。歐洲復興開發銀行不會助長俄羅斯的新極權主義,而是投資更新其百廢待興的基礎設施,并建設沒有腐敗的私有部門,這一步驟將自下而上地培育一個未來的民主俄羅斯。普京為推銷"俄羅斯方式"奔走呼吁,并大力扶持民族主義的青年信徒,但依然有許多俄羅斯人希望歐洲加大這種干預力度,普京的所作所為未能堵住他們的嘴。俄羅斯的富豪們心甘情愿地為"倫敦格勒"和柏林的經濟貢獻力量,流亡在那里的俄羅斯寡頭鮑里斯·別列佐夫斯基就公開呼吁人們發動政變推翻普京政府,這進一步從人才和資源兩個方面削弱了克里姆林宮的統治基礎。與此同時,鑒于俄羅斯的國內透明度有了一定的提高,歐盟擴大了俄羅斯對歐洲航空工業的參與。"我們可以與俄羅斯建立工業和政治伙伴關系,就像20世紀50年代的法國和德國所做的那樣,"一位歐洲理事會官員信心十足地表示,"俄羅斯人一再要求免除護照,以便能夠自由地到歐洲旅行,但是,有選擇地接收俄羅斯的商人、政客和學生,是我們促使俄羅斯政府公正行事的重要杠桿。"
俄羅斯的超級大國時代已經一去不復返了。即使作為世界上最大的石油國家,俄羅斯的經濟規模也趕不上法國;即使從統計數字上看它已經富裕了起來,它的政治也將使這些財富難以為繼。目前,只有歐盟能夠阻止俄羅斯對西方擁有否決權,也只有歐盟有能力使俄羅斯融入西方,而且只有歐盟這樣做了,才能拯救俄羅斯免于自取滅亡。
第一部分西方的東部 第20節:烏克蘭:從邊界到橋梁(1)
第3章
烏克蘭:從邊界到橋梁
"這里也許只是歐洲的一個角落,但卻是與俄羅斯進行斗爭的主戰場,"在烏克蘭首都基輔,一位30歲的獨立報紙編輯在一家愛爾蘭酒店如是說。盡管華盛頓、布魯塞爾、莫斯科和北京都在制定各自的大戰略,但決戰已經進行得如火如荼,而且全球化的所有武器都派上了用場,包括金錢、管線、海外僑民和媒體。烏克蘭是這樣一個國家:政治家、將軍、積極分子和商人夜以繼日地進行著外交博弈。這場博弈具有生死攸關的意義,那就是制服俄羅斯,并使歐洲帝國向東擴張。具有諷刺意味的是,曾經被德國和俄國地主分別支配了幾百年的烏克蘭農民,于1939年由《蘇德互不侵犯條約》賦予了一種國家認同,但這個認同旋即被套上了前蘇聯的枷鎖。①對烏克蘭人來說,他們國家名稱的含義是"故鄉",但在俄語中卻是"邊境地區"。①今天,它的含義仍然是兩者兼而有之。
"我們已經不再是前蘇聯的一個共和國,但也不會自動地信任另一方。用一種奴役取代另一種奴役,在我們看來不是一種進步。"在位于基輔郊外的豪華別墅里,一位親俄羅斯的媒體巨頭罵罵咧咧地說。在20世紀90年代,西方奉行一種"俄羅斯優先"政策,使烏克蘭又回到了過去幾個世紀的一貫處境:就像精神分裂癥患者一樣,被歐洲和俄羅斯沿著第聶伯河(在烏克蘭語中叫"迪尼普羅河")一分為二,一個擁有5000萬人口的泱泱大國,所處的重要戰略地位完全被埋沒了。今天的烏克蘭看上去依然像是兩個完全不同的國家,西部天主教農業區的人很少到東部的東正教工業區去。西部城市利沃夫就像波蘭的克拉科夫,人們在露天廣場上載歌載舞、弈棋娛樂,而在東部的工業城市頓涅茨克,俄語比烏克蘭語更為通用。頓涅茨克的列寧雕像依然巍峨聳立,利沃夫的列寧雕像早已不見蹤影,被一個巨型花盆取而代之。
然而,烏克蘭的兩部分都夾在過去和未來之間進退維谷。走遍烏克蘭全境,帝國衰落造成的混亂和破壞依然令人觸目驚心。前蘇聯解體后的"休克療法"假定,即使沒有國家之外的社會分配機制來控制服務、工資,甚至思想,突然放開價格控制并代之以迅速的私有化,也將會帶來更高的效率和更好的福利。在烏克蘭乃至整個前蘇聯地區,物價飛漲,實際收入銳減,基本食品價格高得令人不敢問津,整整一代人都毫無社會安全可言。成千上萬的老年人撒手人寰,有的在冬天的暴風雪中被凍僵,有的在夏天的熱浪中因為沒有空調中暑而死。今天,雖然前蘇聯時代的建筑物正在轟然倒塌,節節攀升的通貨膨脹依然威脅著烏克蘭民眾的生活。每天開著"砰砰"作響的拉達或伏爾加駛往市中心的停車場時,基輔的每一個出租車司機都憂心忡忡,因為他們明白自己無力維修,也沒有足夠的存款來買輛新車。不過,幸運的是,陌生人搭乘一次車,烏克蘭人只是象征性地收取一點費用。"我們都已經深受其害,所以大家都相互信任。"一位經常往來于此的企業家深夜駕車離開基輔市中心時如是說。
烏克蘭與俄羅斯一樣刮起了資本主義的春風,第一次給人留下了美好的印象;基輔與莫斯科一樣,都是"波將金村莊"①,中心城市的繁華掩蓋了其他地區的貧困,而且離中心城市越遠,貧困就越嚴重。要想將烏克蘭變成下一個波蘭,就必須讓它擺脫那些顯著的第三世界特征,諸如外國投資基本上全部流向首都,開展易貨貿易并且不用繳稅的巴扎②遍布全國。烏克蘭之所以存在眾多的地下市場,是為了躲避夏季暴雨的侵襲,但卻成了盜版DVD的天堂。旅游業者根本無法打進壟斷經營的鐵路系統。"我們仍然處于石器時代。"一個旅游業者自慚形穢地說。此外,烏克蘭嚴重依賴遍布西歐的300萬僑民的匯款。基輔與莫斯科一樣,以擁有豪華夜總會為榮。比如,在迪克登斯夜總會,紈绔子弟品著香檳、哼著小曲戲謔道:"基輔怎么了?有烏克蘭兜著底呢!"
第一部分西方的東部 第21節:烏克蘭:從邊界到橋梁(2)
就在2003年,還有觀察家預言,烏克蘭仍將是一個"倒霉國家,被比它更倒霉的國家包圍著"。③利奧尼德·庫奇馬總統領導的政府實行的不是西方式自由民主制,而是更像中亞的柔性極權主義,它只有在一種情況下才會舉行透明的選舉,那就是通過舞弊和操弄而勝券在握的時候。④然而,歐洲和美國的情報機構表現出了極大的耐心和高超的技巧。它們將觸角伸進庫奇馬給予議會和民間反對派的一線生存空間,并通過一家剛剛創辦的自由媒體,將各自為政的烏克蘭海外僑民和學生團體組織了起來,為反對派大規模的公眾示威活動大開方便之門。在2004年舉行的總統選舉中,庫奇馬屬意的接班人、得到俄羅斯支持的維克托·亞努科維奇已經勝利在望,但就在這時,反對派領導人維克托·尤先科在二英投毒事件(據說是庫奇馬的俄羅斯盟友所為)中僥幸生還,然后利用其受害者形象迫使當局舉行第三輪選舉并取得了勝利。單純避免流血就足以推翻一位獨裁者:在雙方最后攤牌的千鈞一發之際,庫奇馬的安全部門由于被西方的代理人成功策反,拒絕向揮舞著橙色旗幟的示威人群開槍射擊。
然而,橙色與烏克蘭并沒有什么聯系,只不過是西方顧問想出的一個暖色調符號而已,為的是激勵烏克蘭人度過陰暗、寒冷的冬天。但真正付諸實施的時候,"橙色革命"已經面目全非。在過去的10年間,這種激進轉型(包括塞爾維亞和格魯吉亞的轉型)的后果無一例外,都是卑鄙無恥的政治操弄。尤先科剛取代其前上司庫奇馬,投機取巧的政客們就紛紛改弦更張,向他效忠的平庸之輩都被授予高級職務,憲法改革則被束之高閣,整個"革命"更像一次非流血政變,權力由一個腐敗集團轉移到了另一個腐敗集團手中。因此,在基輔流傳著這樣一則笑話:即使是一個哲學博士,如果在獨立廣場上站在尤先科身邊,那他都會得到信任并能獲得做心臟病手術的授權。
從地圖上永遠無法判斷烏克蘭是不是一個歐洲國家,這一問題的確切答案只有到烏克蘭的政治中去尋找。橙色革命之后,尤先科迫不及待地宣稱,烏克蘭作為一個國家,"不僅從地理上選擇了歐洲,而且它的精神和道德價值觀也將與歐洲融為一體"。但按照歐洲的治理標準,烏克蘭更接近于巴基斯坦而不是波蘭。在烏克蘭,寡頭和議會幾乎是完全重合的,議席只賣給出價最高的人。然而,許多議員從來沒有出現在他們在議會中的席位上,寧愿待在配備精美歐式家具的公司辦公室里,也不愿光顧破舊不堪的政府辦公樓。橙色革命后的第一任烏克蘭政府總理尤利婭·季莫申科,是一位梳著莉婭公主發型的"橙色女神",她具有巴基斯坦前女總理貝娜齊爾·布托那種一呼百應的領袖魅力,以超凡的政治手腕掌控著議會里的議員團。與第二世界領導人中的許多搭檔一樣,季莫申科和尤先科很快就在2005年發生了沖突,他們在烏克蘭采取總統制還是議會制政體上僵持不下。尤先科曾經承諾要改為議會制,但表現出維護總統權力的強烈個人傾向,并于年底前解除了季莫申科的總理職務,解散了她所領導的內閣。在脆弱的妄自尊大驅使下,尤先科一再重復他的第11條語錄:"不要怕。"
"革命后的新政府幾乎得到了人民的一致信任,"一位親俄羅斯的基輔民意調查人員呷一口茶,幸災樂禍地說,"但精英們根本就不把我們的需要放在心上。"通貨膨脹像脫韁的野馬一般,對許多人來說,肉奶價格已經令他們望而卻步。烏克蘭與俄羅斯一樣,私有化的成果已經面目全非,因為尤先科和季莫申科都執行一種重新國有化政策("去私有化"的委婉說法),并致力于同勢力盤踞在烏克蘭東部的亞努科維奇達成妥協,希望以此保持東西兩部分的統一。在兩年的僵局期間,橙色革命的衛士們上演了惡劣的"搶位子"游戲,使亞努科維奇的政黨在2006年議會選舉中大獲全勝。但具有諷刺意味的是,正是在親俄羅斯的亞努科維奇推動下,他領導的議會最終通過了限制尤先科權力的法律。因為一個腐敗的親西方政府既葬送了它自己又損害了西方,所以,西方在與俄羅斯進行的第二輪較量中一敗涂地,但忠于敵對雙方的內務安全和警察部隊依然進行著激烈的政治較量。一個國家要想融入歐洲,所要做的絕不僅僅是以歐洲國家自居。
第一部分西方的東部 第22節:烏克蘭:從邊界到橋梁(3)
早在一個世紀以前,瑞典戰略家魯道夫·契倫就把烏克蘭和波羅的海國家視為"文化歐洲"的中樞捍衛者,發揮著抗衡俄羅斯"貪得無厭的亞洲式權力欲"和"浸透著蒙古人血統的莫斯科沙皇專制制度"的作用。如果沒有烏克蘭,俄羅斯就不再是一個歐洲帝國。因此,烏克蘭是俄羅斯"近鄰國家"(NearAbroad)觀念的有機組成部分,俄羅斯也從來沒有把烏克蘭看做是外國。由于在烏克蘭橙色革命中遭到挫敗,俄羅斯外交籠罩著一種氣急敗壞的氣氛,對西方插手前蘇聯地區的事務破口大罵。因此有人說:"在烏克蘭的獨立開始之時,俄羅斯的自由主義就壽終正寢了。"當然,烏克蘭將會明白,廉價石油和天然氣的時代也一去不復返了。俄羅斯對尤先科贏得總統大選的第一反應,是將輸往烏克蘭的天然氣價格提高了3倍,并阻止哈薩克斯坦向烏克蘭供應天然氣。未來俄羅斯對烏克蘭的天然氣供應,將由一家權屬關系混亂的殼牌公司來控制,這家公司的別名是"新俄羅斯人"(newRussians),由俄羅斯天然氣工業股份公司和烏克蘭寡頭共同主導。但是,就連幾百萬烏克蘭籍俄羅斯人也對這種做法頗多微詞,因為他們正規劃著自己作為西方一部分的美好未來。一位烏克蘭外交官在他那涼爽的辦公室里一針見血地指出:"俄羅斯仍然在做黃粱美夢,他們沒有從自己的錯誤中汲取任何教訓。"
毫無疑問,烏克蘭的代際更替將終結俄羅斯的輝煌幻覺。從基輔的任何一個角度看,高達200英尺的"保衛祖國"巨型雕像,都依然矗立在"偉大的愛國戰爭博物館"中央。母親們帶著小孩去參觀,讓他們爬上前蘇聯坦克的炮塔,但這些孩子在學校受到的教育卻是:這些坦克不是前蘇聯的英雄主義,而是烏克蘭被外國占領的象征。20世紀80年代改革時期或其后出生的許多烏克蘭人,對于蘇維埃制度沒有任何概念,但對于俄羅斯"外交"革命給烏克蘭造成的饑荒和政治悲劇,以及20世紀的兩個著名統治者列寧和斯大林卻了如指掌。目前,他們依然被這幫前蘇聯官員排除于領導崗位之外,雖然對這種現狀深惡痛絕,但對烏克蘭作為歐洲國家的未來相當樂觀。正如一位熟諳西歐文化的女大學生所說:"我們需要的不僅僅是選舉,而是一場革命,是用政治意識取代冷漠和恐懼。我們在歷史上根本沒有這些東西,所以需要從歐洲引進。"
在高大的前蘇聯時代外交部大樓里,烏克蘭人正在將他們的國家標榜為歐洲國家,甚至聲稱這個國家的基因代碼都是西方的。政府官員高度重視在西方受過教育的技術人員,同時大力宣揚文學英雄果戈理(Gogol)和布爾加科夫(Bulgakov)的豐功偉績,甚至還把烏克蘭出版的地圖送到了布魯塞爾,以此證明他們已經把烏克蘭標成了與歐洲一樣的藍色。當然,他們指的歐洲是"中歐",而不是"東歐"。"就像你明明有一個老大哥,但他卻竭力要投靠別人家,"一位高級外交官解釋道,"在過去的1000年間,該死的地理位置給烏克蘭帶來深重的災難!"
歐盟的"亡羊補牢"的做法也許會改變這種局面。就連庫奇馬也表達過烏克蘭最終加入歐盟的愿望。然而,歐盟顧慮重重,對烏克蘭高度脆弱的農業憂心忡忡,擔心它會與法國和西班牙展開對農場主的補貼競賽,并且還擔心它那數量龐大的青年人口會威脅西歐的就業穩定。盡管烏克蘭加入歐盟的道路上依然困難重重,但橙色革命消除了歐盟拒絕烏克蘭入盟的借口。對于加入歐盟來說,烏克蘭確實太大又太窮了,但它已經沒有那么重的前蘇聯色彩了。
第一部分西方的東部 第23節:烏克蘭:從邊界到橋梁(4)
大批游客涌向克里米亞的茂密森林,參觀坐落于懸崖峭壁上的教堂,為其建筑工藝的復雜和絕妙嘆為觀止,這表明烏克蘭人又開始以他們的天主教遺產為榮。俄羅斯一向主張對克里米亞擁有主權,但到了2015年,它將永遠喪失對黑海港口塞瓦斯托波爾海軍基地的租借權。位于雅爾塔的羅曼諾夫王朝利瓦迪亞宮(LivadiaPalace),曾經是斯大林按照前蘇聯的意愿重新繪制歐洲地圖的地方,如今成了召開五花八門的親歐盟會議的場所。"我們現在是IT企業,生產微型芯片,并通過黑海出口到土耳其和高加索的門戶。"一位年輕的企業家在繁華的克里米亞首府辛菲羅波爾自豪地說。歐洲人也從各地趕往克里米亞的海濱,到這里體驗一下通宵達旦的放縱。今天俄羅斯人的一言一行,正好應驗了瓦西里·阿克肖諾夫(VasilyAksyonov)的小說《克里米亞島》(IslandofCrimea)中的一段對話。在這部抨擊時政的長篇小說里,針對共產黨官員堅持由俄羅斯控制克里米亞半島的蠻橫態度,主人公冷笑著回應道:"也許大家都知道這一點,但似乎沒有人去理會它。"
烏克蘭的寡頭們不僅醉心于到法國南部去休閑,而且還如數家珍地談論著《尼斯條約》?!赌崴箺l約》制訂了歐盟的東擴計劃,并決定向東歐提供更多的金融資金。但歐盟的真正用意是提高入盟門檻。真正能促使烏克蘭領導人解散影子內閣、打破壟斷、實現媒體自由、清理銀行系統,并為海外僑民中的人才提供就業崗位的,是提升在歐盟中地位的巨大誘惑力,而不是獲得歐盟成員國資格的事實。要實現清除俄羅斯遺產的目標,即最終使烏克蘭跳出第二世界,朝向真正的歐洲國家邁進,除了大規模的歐盟投資外,采取上述這些措施也是必要的。
歐洲不僅為烏克蘭規劃宏大的愿景,而且還提供務實的解決辦法。美國在烏克蘭促進民主的方法是不遺余力地扶持一個政黨,從而造就了一個頑固不化而且自命不凡的政權;歐洲的議會團體和非政府組織則支持多個政黨,因而有助于培植穩定的民主基礎。因為歐洲的治理體系本身是議會制(這與美國的總統制不同),所以,其戰略從根本上說更有助于實現西方的目標。更進一步講,鑒于美國領導的北約曾經一直是西方之矛的尖鋒,歐盟如果能采取措施讓不完全符合條件的國家入盟,它將進一步增強吸引力,而不是引起更多的爭議。"不僅俄羅斯反對北約東擴,"一位熱衷于捍衛國家主權的總統顧問解釋說,"我們烏克蘭人對于同北約的軍事伙伴關系也存在分歧,因為這種伙伴關系要求我們屈服于美國,與俄羅斯給我們的感覺是一樣的。"然而,就連親俄羅斯的總理亞努科維奇也熱衷于加入歐盟,因為歐盟代表"有史以來最成功的治理模式",俄羅斯議會高級官員弗拉基米爾·雷日科夫坦言。
"烏克蘭已經是一個獨立的國家,這本身就將改變俄羅斯。"美國前國家安全顧問茲比格涅夫·布熱津斯基指出。事實的確如此,如果俄羅斯最終能夠接受烏克蘭的歐洲化,那么烏克蘭將從地理和心理上成為俄羅斯的榜樣。盡管俄羅斯威脅要提高油氣價格甚至中止供應,但它向富裕的西方消費國輸送油氣資源的通道經過烏克蘭,而且歐洲正在采取措施推進能源多樣化,這將與烏克蘭復興核電工業的決心(雖然切爾諾貝利的影響猶在)一起,增強烏歐雙方制衡俄羅斯的能力。今天的烏克蘭已經學會了巧妙地回應俄羅斯的恫嚇。正如一位烏克蘭外交官遮遮掩掩地指出的那樣:"我們告訴俄羅斯人,我們很高興深化與他們的合作,但這種合作必須符合歐盟的規則。"
第一部分西方的東部 第24節:烏克蘭:從邊界到橋梁(5)
東方集團黨
2005年,在反法西斯戰爭勝利60周年之際,拉脫維亞總統瓦伊拉·維基耶-弗賴貝加怒不可遏地說道,前蘇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后占領波羅的海沿岸三國,"意味著奴役,意味著侵略,意味著征服,還意味著斯大林恐怖主義"。西歐的歐盟支柱國有時認為,這種充滿火藥味的反俄立場,對于維持同莫斯科的穩定關系有害無益。然而,對于歐盟更具進取性的"東方政策"來說,歐洲新成員的這種激進立場是一種秘密武器,它可以把同俄羅斯的競爭降低到戰術層面。每隔幾年就會有人談論什么"新鐵幕",但歐洲總能夠以柔克剛,將其消滅在萌芽狀態。
歐盟東擴具有維持生存的性質,這一面通常被人們忽視了。在過去的10年間,從波蘭到斯洛文尼亞,東歐國家競相要求加入歐盟,都自告奮勇地要充當西方的最后邊界,同時減少與難打交道的東面鄰國的聯系。然而,一旦認識到混亂很容易波及邊界以外,它們立即以福音傳道者般的熱情推動北約進一步東擴和民主化,特別是針對它們的鄰國。2004年烏克蘭大選危機期間,第一時間趕往基輔進行調解的正是波蘭和立陶宛總統,這使瞻前顧后的歐盟外交事務負責人賈維爾·索拉納不得不緊隨其后。
一個一再重演的教訓是,第二世界是由同病相憐的國家組成的集團,這些國家有更多的經驗可以相互傳授,而且比來自華盛頓和布魯塞爾的指令更管用。事實上,它們也更愿意接受彼此之間的建議和告誡。如果歐盟恪守其行為的輔助性質,把責任授予最有助于實現其使命的行為方,那么其政策的成效將會得到最大限度的發揮。波羅的海國家總結出的經驗教訓是,如果一個國家把歐盟提出的改革要求束之高閣,直到局勢無可挽回的最后時刻才提上日程,那么,政治崩潰是不可避免的,就像保加利亞和羅馬尼亞那樣。巴爾干和高加索地區的所有國家,已經開始利用歐洲理事會議會(PACE),以及為期數周的議會交流項目,邀請愛沙尼亞和立陶宛來手把手地教它們進行改革,以盡快符合歐盟規定的嚴格條件。由青年退伍軍人發起的"抵抗運動"(Otpor!),2000年在推翻塞爾維亞強人斯洛博丹·米洛舍維奇的過程中發揮了重要作用。2004年,該組織又奔波于烏克蘭國內外,與"行動時刻"(Pora)運動密切合作,促成了橙色革命的發生。
白俄羅斯的情況表明,這種"同病相憐原則"具有前所未有的適用性。前蘇聯消滅民族認同的努力在白俄羅斯最成功。也正是在白俄羅斯,克格勃的創建者費利克斯·捷爾任斯基,這位列寧時代的組織契卡(Cheka)的殘暴頭子的雕像,于2005年被重新樹了起來。出于對西方支持的革命"病毒"的恐懼,白俄羅斯總統亞歷山大·盧卡申科禁止歐洲議員入境。這樣,歐盟和美國人只能完全依靠立陶宛人、波蘭人和烏克蘭人,因為這些國家的人可以把他們偷渡到白俄羅斯,使他們到那里保衛和訓練反對派組織。"把白俄羅斯從俄羅斯的統治下解放出來是我們的責任!"一位立陶宛激進分子慷慨激昂地說。
摩爾多瓦作為前蘇聯的一個共和國,更像是一個非洲式的準國家。歐洲的第二世界引導一個國家執行更加自信外交政策的全過程,又一次在摩爾多瓦得到了淋漓盡致的展現。歐盟向摩爾多瓦首都基希訥烏派出常駐代表時,俄羅斯已經成功地使鬧獨立的德涅斯特河沿岸地區"逐步積累作為國家應有的條件,同時繼續扮演與時代格格不入的前蘇聯歷史殘余角色"。然而,為了向歐盟表明其沖突解決能力,烏克蘭率先采取了邊界管制措施,禁止向摩爾多瓦走私從AK-47步槍到凍雞的一切物品,目的是促使它脫離俄羅斯的軌道。在摩爾多瓦的西邊,羅馬尼亞加入歐盟為俄羅斯人心向歐洲創造了更多的機會。就建立法律和秩序來說,在歐洲帝國內部比在外部世界的情況順利得多。
第一部分西方的東部 第25節:巴爾干:東方問題(1)
一直以來,對歐洲的定義就像喊口號一樣容易:"歐洲就是……非俄羅斯!"盡管波羅的海沿岸三國一度擔心北約向敏感的俄羅斯屈服,但如今它們卻按照"不想成為歐洲東部前哨"的原則與俄羅斯打交道,把這個以前的"大俄國熊"看做借酒消愁的暮年英雄,知道它壯志難酬、痛心疾首。它們明白俄羅斯會驟然暴怒,況且它還控制著它們的大多數能源供應。再者,由于俄羅斯還控制著波羅的海沿岸的加里寧格勒,它們還想與俄羅斯一起向這塊飛地投資,以便把它變成第四個波羅的海共和國,免得再給人以第二次世界大戰猶如昨天才結束的印象。眼見自己的前衛星國一個接一個地投向他國首都-布魯塞爾-的懷抱,莫斯科只能望洋興嘆。
第4章
巴爾干:東方問題
"除非巴爾干成為歐洲的一部分,否則歐洲就永無寧日,"歐盟駐波斯尼亞的高級代表帕迪·阿什頓勛爵斷言,"問題很簡單。歐洲必須設法改善巴爾干地區的穩定狀況,否則,不穩定和犯罪將從這里乘虛而入。"歐盟如果不能穩定巴爾干地區的局勢,把這里視為西方通往外部世界的通道,而非被孤立起來的歐洲一隅,就難以在巴爾干以東聲稱自己是一個超級大國。然而,在前南斯拉夫,這個巴爾干的心臟地帶,冷戰后的民主孕育了一種準獨裁制度,它造成的種族-民族沖突使該地區四分五裂,歐盟對此卻束手無策。在波斯尼亞,除城市之外,處處滿目瘡痍,烏煙瘴氣,一片蒼涼。走在鄉間的小路上,你難以想象下一步將會遇到什么樣的路障,是檢查站還是被炸毀的卡車。巴爾干地區的政治同樣如此。
在整個20世紀80年代,前南斯拉夫的任何一個共和國都比西班牙富有。然而,當西歐在90年代實現一體化時,前南斯拉夫卻走向了解體,殘酷的戰爭使其倒退到第三世界的野蠻狀態,聳人聽聞的大屠殺奪去了50萬人的生命。在全球化時代,在一體化進程中錯失10年(更不用說50年)良機,其后果是殘酷和災難性的。今天的巴爾干是二戰后西歐的一個縮影:四分五裂,互不信任,處于外部勢力的占領之下。"除非同歸于盡,否則我們就沒有自由可言,"在莫斯塔爾附近的一個小村莊里,一位年長的波斯尼亞人激動地說,"如果我們不能很快獲得完全獨立,歐洲人是無法阻止我們重啟戰端的。"
然而,巴爾干近年來的內戰并非不可避免,這一地區也絕非永遠無可救藥。①這里完全可以建立起民主制度和文化。在這一地區經歷了為期10年的失敗之后,只有歐盟有能力做到這一點:使之由第二世界重返第一世界。在希臘、斯洛文尼亞、羅馬尼亞和保加利亞,歐盟已經展現了使巴爾干國家脫胎換骨的本領。在旅英僑民游說下搭上馬歇爾計劃的便車之前,現代希臘一直是一個隨時可能爆炸的火藥桶。希臘的獨裁統治一直持續到1975年,它窩藏恐怖主義分子,在塞浦路斯發動政變,并與土耳其和馬其頓斷絕了外交關系。如果扣除從賣淫嫖娼和香煙走私中獲得的收入,2006年的希臘國民生產總值將縮水25%。眾所周知,希臘是歐洲文明的發祥地。同樣眾所周知的是,為了使它遵循現代歐洲國家的行為規則,歐盟花費了幾十年的時間。但似乎直到今天,在羅馬尼亞和保加利亞于2007年加入歐盟之后,從地理上看,這個國家才終于不再是歐盟的一塊飛地。斯洛文尼亞擁有得天獨厚的哈布斯堡王朝遺產,其富有程度目前已經超過了一半以上的歐盟成員國。對羅馬尼亞和保加利亞來說,"第二世界"的說法只不過是一種委婉的托詞而已,目的是回避歐洲存在第三世界國家的事實,因為它們的國民收入還徘徊在歐洲平均水平的三分之一。然而,羅馬尼亞類似于歐洲的阿巴拉契亞①,歐盟的農業技術可以使它由一個農業國變成該地區的糧倉,并成為低成本產業的集散地,而不僅僅以AK-47沖鋒步槍而聞名。②同樣,面對歐盟推遲入盟時間的威脅,一向三心二意的保加利亞不得不著手打擊有組織犯罪和蛇頭網絡,希望能夠借此獲得急需的數十億歐元歐盟補貼。③伴隨著歐盟同意吸收保加利亞為成員國,保加利亞人重新開始在整潔如新的工廠里工作,歐洲嬉皮士成群結隊地驅車或乘低價飛機涌向黑海海濱。"保加利亞就是新太陽海岸!"一位英國游客在布爾加斯贊嘆道。
第一部分西方的東部 第26節:巴爾干:東方問題(2)
鑒于巴爾干在歷史上一向動蕩不安,除非100年前困擾歐洲政治家的"東方問題"得以解決,否則歐洲帝國將永遠是不完整和不堪一擊的。但幸運的是,巴爾干西部和南部其他所有國家,包括塞爾維亞、波斯尼亞、克羅地亞、馬其頓、阿爾巴尼亞,人口總和也趕不上羅馬尼亞,其中任何一個國家的人口也沒有曼哈頓多。由于地理上緊密相連,它們足以將該地區的任何新生國家吞噬掉,而且各自一小口就足夠了。然而,巴爾干領導人有時并不知道自己的利益所在,經常為一己之私而發動戰爭。歐盟和巴爾干國家之間的愛恨情仇依然緊張并具有爆炸性,即使在該地區國家對歐盟旗幟趨之若鶩的情況下依然如此。
塞爾維亞:建在路中間的房子
20世紀90年代初期歐洲阻止巴爾干分裂的做法是注定要失敗的:為分割前南斯拉夫而繪制的地圖根本不像一個政治聯邦,而是更像一個民族間的"跳房子"游戲。當波黑的奧斯曼穆斯林瀕于滅絕的時候,巴黎和柏林的領導人采取了一種觀望態度,并對他們也施行了武器禁運,而塞爾維亞和克羅地亞卻從前南斯拉夫繼承了大量武器,法國和德國的贊助方忽視了其接受方的殘暴行徑。"本來打幾個電話就可以抓獲全部戰犯,"一位年輕的塞爾維亞人權主義者在首都貝爾格萊德的波希米亞廣場透露說,"然而,法國官員雖然胸有成竹,但他們極力避免加劇局勢的復雜性。"毋庸置疑,那一時期,歐洲戰略上的不成熟暴露無遺。
歐盟官員們終于認識到,歐洲與巴爾干國家的利益是交織在一起的。歐盟不想讓這里建立國家階段的幾個血腥世紀再次重演,并把歐洲拖進去,而是啟動了"成員國建設進程",致力于使它們由半占領狀態向共享主權階段過渡,就像"一個青年人由家長嚴密監護向自由自在的婚姻生活過渡"一樣。然而,巴爾干國家的悖論在于:盡管它們作為歐洲的一部分,在實現穩定方面高度依賴歐盟,但又具有最強烈的獨立意識,其中最強烈的莫過于塞爾維亞。眾所周知,在大約100年前,正是塞爾維亞人抵抗奧匈帝國的吞并引發了第一次世界大戰。
在貝爾格萊德總理府的一側,是軍方總司令部的廢墟,在1999年戰爭中被美國的精確制導炸彈摧毀;另一側是一條胡同,該地區二戰以來的首位民選領導人佐蘭·金吉奇-影響類似于塞爾維亞的約翰·F·肯尼迪-于2003年在這里被槍殺,兇手來自忠于暴虐強人米洛舍維奇的部隊。由于人們的委曲求全,早該下臺的米洛舍維奇不僅將其執政時間又延續了多年,而且還在1995年的《代頓和平協定》簽署過程中被稱為"和平之人"。然而,他的同胞們早已忍無可忍。在1996~1997年90天的嚴冬期間,成千上萬的反對派聚集在貝爾格萊德市中心要求他下臺,示威者甚至還揮舞著法國和德國的國旗。"他就是罪魁禍首,是他使失業和腐敗問題日益嚴重,"一位"抵抗運動"積極分子指出,"我們開玩笑說,他一定是西方的一只鼴鼠,是來搞垮我們的,否則,我們的處境怎么會越來越糟糕呢?"塞爾維亞的反對派沒有得到西方的傾力支持,相反,他們的祖國受到了西方的粗暴制裁,還遭受了北約為期88天的轟炸,蒙受了空前嚴重的損失。盡管米洛舍維奇的宮殿有一個沒有受到轟炸,但其原因卻是上面覆蓋了荷蘭畫家倫勃朗的作品。"我們實在想不通,"這位積極分子接著說道,"北約到底是站在哪一邊?"戰爭結束后,塞爾維亞的"政治細菌培養皿"就被遺忘了,聽任惡性犯罪分子繼續恣意橫行、為非作歹。難怪今天塞爾維亞對于加入歐盟持最強硬的不妥協立場。
第一部分西方的東部 第27節:巴爾干:東方問題(3)
像塞爾維亞這樣的小國,經濟總量還比不上許多大公司,其行為方式經常與這些公司相似:剛剛解聘了一個糟糕的首席執行官,緊接著就為替代人選而犯愁。最終發揮作用的不是精確制導炸彈,而是政治戰略家。在2000年的"十月革命"中,塞爾維亞的草根反對派將米洛舍維奇趕下了臺。這次革命也被稱為"推土機革命",因為反對派駕駛一輛推土機,將親米洛舍維奇的塞爾維亞RTS電視臺夷為平地。然而,塞爾維亞激進黨和民族主義者目前控制著該國議會,他們念念不忘事實上從未出現過的"塞爾維亞黃金時期"。這幫人把米洛舍維奇稱為烈士,因為米氏在海牙法庭受審期間死亡。學生中的積極分子開始行動起來,推進修復國家形象的偉大事業。他們就充滿爭議的事件舉辦展覽會,公布記載1995年塞爾維亞在波黑村莊斯雷布雷尼察暴行的檔案,并詰問道:"你們看清了嗎?你們記住了嗎?你們明白了嗎?"在風景如畫的大學城,如尼什,只要領導允許他們自由表達意見,他們就覺得自己像歐洲人。"這么說吧:我們沒有理由不是歐洲人,"一位學生領袖表示,"這種人間地獄還要延續多久呢?如果現任領導人提供就業機會的創造性達到他們經營犯罪公司的一半,我們國家早就是歐盟成員國了。"
在過去的2000年間,貝爾格萊德至少被摧毀和重建過40次。人們常說,塞爾維亞的地理位置"就像建在路中間的房子一樣幸運"。塞爾維亞曾經遭到許許多多帝國的肢解,而歐盟是這一長串帝國名單中最近的一個,這一過程令傲慢的塞爾維亞人感受到切膚之痛。他們輕蔑地把塞爾維亞和黑山組成的"國家聯盟"稱做"索拉尼亞",這是用歐盟外交政策高級代表索拉納的名字命名的,因為是他把這一聯盟強加給塞爾維亞人。"歐盟也許終于卷進來了,但這絕非什么好事,"一位塞爾維亞政治家在他那裝飾豪華的辦公室里義憤填膺地說,"現在黑山已經獨立出去,我們可能還要失去科索沃。我們已經被封死在內陸,形同一只任人宰割的羔羊,除了作為多瑙河的一個通道之外,在經濟上已經無足輕重。"①為了接受無可挽回的既成事實,戰勝"堅韌不拔"的民族性格,即不惜一切代價捍衛集體榮譽的一面,塞爾維亞人需要卓越的領導人,同時也需要優秀的臨床醫學家。貝爾格萊德的富豪們曾為戰前的巴黎式的藝術風格而沾沾自喜,現在卻因陷入歐盟成員國的包圍而郁郁寡歡,因為這些國家過去都曾處于塞爾維亞的統治之下,現在它卻不得不對它們以禮相待,最終也許還不得不向它們屈服。塞爾維亞不可能像以前的瑞士那樣,作為歐洲"圈餅"上的一個漏洞長期存在下去。正如貝爾格萊德一位經濟學家所指出的:"我們的經濟與歐洲領先水平相比要落后10年,現在加入歐元區無異于在一套破屋子里安裝世界上最先進的廚具。"
"沒有一個像喬治·索羅斯那樣富有博愛精神的教皇光顧此處。"一位人權激進分子唉聲嘆氣。對于許多塞爾維亞人來說,用歐洲的實用主義取代受虐狂般的民族主義是一種必然選擇。中歐第二世界的伙伴群體,如波蘭人、捷克人和匈牙利人,正在不遺余力地說服巴爾干領導人:歐洲的治理模式不僅有利于歐盟,而且也符合他們的利益。塞爾維亞正在不情愿地模仿斯洛文尼亞和斯洛伐克的做法:開始按時支付養老金,腐敗的警察受到了管束,越來越多的學生(甚至包括沒有政治背景的學生)接受了高等教育。然而,一位招商官員憂心忡忡地說:"如果能拿到有效的護照,70%的青年人依然會涌向西方。"不過,歐盟的入盟邀請正在把塞爾維亞的基礎設施和地理位置變成資產,菲亞特和微軟公司也來到這里建立地區營銷網絡。盡管米洛舍維奇在海牙時繼續發表慷慨激昂的演說,他那曾遭到北約導彈襲擊的政黨總部已經變成了高高聳立的商務中心。一位塞爾維亞企業家正在從硅谷招攬海外僑民回國創業,告訴他們說大量美女正在國內等待他們挑選。"由于在戰爭中失去了太多的兄弟,我們的性別差距大得驚人!"
第一部分西方的東部 第28節:巴爾干:東方問題(4)
波斯尼亞:同質巴爾干斗士和李小龍
如今驅車行駛在前南斯拉夫地區,依然隨處可見人們狂熱地固守著民族主義陋習,就像意大利電影《埃爾維斯和瑪麗琳》(ElvjseMerilijn)中描繪的那樣:兩位野心勃勃的羅馬尼亞演員奮不顧身地穿越巴爾干戰場,來到位于亞得里亞海沿岸的一個夜總會。夜半時分,當公共汽車行駛到爭議地帶時,檢查站的人會強行將乘客趕下車,寧肯讓他們坐在橋上,也絕對不許他們越過該地帶一步。帶有貶義色彩的疑問"這就是歐洲?"曾被用來嘲諷歐洲,指責它未能有效地干預波斯尼亞局勢,使之免受大屠殺和解體的災難。然而今天,"這就是歐洲"作為一種形象的說法,成了這樣一些國家的唯一共同名稱:它們雖然歷經10年的種族清洗式大屠殺,但依然沒有實現單一民族國家的目標。由于歐盟把支離破碎的巴爾干拼湊成了一幅有意義的圖畫,它正在加速飽受戰爭創傷的波斯尼亞的復蘇進程,并將其作為歐洲東擴的關鍵一環。
造成巴爾干局勢混亂的并不是歐盟,但它卻不得不為巴爾干的混亂局勢買單。在過去的10年間,歐盟作出了大量的外交努力,將巴爾干這個破碎的罐子黏合上,終于消除了它在建立永久性軍事穩定問題上對美國的依賴心理。一位學者將此比喻為"一個受了重傷后長時間離不開拐杖的人"。然而,由于歐洲可調動部隊的一半駐扎在巴爾干南部,號稱"應急力量"的大型新殖民主義工具應運而生,被人們戲稱為"歐洲統治"。這是朝向政治操弄邁出的危險一步,因為它組建后立即解除了幾十個波黑塞族民選官員的職務。為了避免引起未來屬民的仇恨,歐洲人已經認識到,這種越俎代庖的做法后患無窮,今后必須"像防疫一樣堅決避免"。①
然而,未來畢竟還沒有到來。在今天的波黑,部落的影子依然隨處可見。薩拉熱窩以東僅6英里處就是塞族共和國,該共和國以外彌漫著一種肅殺之氣。薩拉熱窩仍然像是巴爾干的波哥大,雖然是名義上的首都,但卻處于三個派別的武裝割據中,每個派別都在各自的占領區內擁有一切大權。相互敵對的犯罪團伙和準軍事組織向人們提供醫療保障和養老金,以此換取人們向他們效忠,但人們依然不知道該信任誰;現在開拖拉機的人,正是不久前的坦克手。神秘的塞族戰犯拉多萬·卡拉季奇是個"波黑殺人狂",至今依然逍遙法外①。"我們希望歐洲把國家的控制權還給我們,而不是還給那幫人,"一位波黑記者在薩拉熱窩的度假酒店里說道。這個酒店曾經年久失修,如今又粉刷一新,金碧輝煌。
離開薩拉熱窩,沿著崎嶇的山路蜿蜒前行,你會發現山體上布滿了累累彈痕。塞族狙擊手正是從那里向干道上掃射,這是拉特科·姆拉迪奇向波黑人施虐,迫使他們就范的罪證之一。老一代前南斯拉夫人對過去持全面否定態度,堅持要求更換波黑國家大劇院牌匾上的文字,因為現有劇院名稱是以塞爾維亞-克羅地亞語的西里爾字母書寫的。與此同時,由于所有權無法確定,市中心的一家購物中心迄今還是一片廢墟。巴爾干各國經濟的共同特點是:龐大的財政赤字、居高不下的通貨膨脹、可靠的就業數據的缺乏,因為太多的人在零星的灰色市場上就業,還有成群結隊的塞爾維亞人、克羅地亞人和波斯尼亞人涌向伊拉克尋求承包工程。行駛在薩拉熱窩狹窄街道上的公共汽車都是歐盟或日本贈送的。
第一部分西方的東部 第29節:巴爾干:東方問題(5)
然而,薩拉熱窩老城區正在大興土木進行重建。薩拉熱窩青年在距離米里雅奇卡河上的大橋幾步遠的地方集會,其場面就像在巴塞羅納和貝魯特一樣。1914年,弗朗茨·斐迪南大公就是在這里遇刺的。不可一世的"同質巴爾干斗士"②猛踩美式肌肉車和摩托車油門,風馳電掣般揚長而去。他們的車都使用歐洲牌照,十有八九是偷來的。但這里最常見的交通工具是灰頭土臉的尤格(Yugo),20世紀80年代前南斯拉夫推出的一款價格低廉的輕型時尚車。夜總會地下室里喧囂的樂曲聲,在街道上聽得一清二楚;室外酒吧遮陽傘上的紅牛廣告,清楚地表明這里的青年人崇尚什么。這里的旅店已經破舊不堪,但店主們每天都守候到薄霧籠罩的次日凌晨,睡眼惺忪地為通宵玩樂的歐洲游客開房間門。"戰爭結束后不久,這里就是這個樣子了,"一位工程師在一家地下迪斯科舞廳里說道,"我們許多人都到德國等地求學,但學成之后都想方設法回到國內。我們不能丟下波黑不管,重建家園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
莫斯塔爾大橋曾經毀于一旦,它是這個國家飽受戰火蹂躪的最好明證,如今一座李小龍雕像矗立在重新修建的橋頭,成為反民族分裂斗爭的象征。由于薩拉熱窩企圖恢復"新耶路撒冷"的稱號,全城大街小巷都在重建清真寺和教堂。正如莫斯塔爾的一個女服務員所說:"我們青年人已經不再為奧斯曼帝國的遺產所困擾。我們不再像過去那樣,在乎彼此信仰什么宗教。"越來越多的塞爾維亞人和克羅地亞人認為自己的未來命運與波黑息息相關,與堅信"歐洲統治"撤離后不會再爆發戰爭的人數一樣,都翻了一番。在《代頓和平協定》簽署10年后,波黑政府已經廢除了三方分割權力的憲法,由一個統一的政治制度取而代之,這個制度不以民族為基礎,因而更適合這個多民族的歐洲國家。許多新建筑物上飄揚著歐盟的旗幟,比波黑自己的國旗還要顯眼。毫無疑問,波黑貨幣這一"可兌換的馬克"將為歐元所取代,歐盟成員國根本就不需要本國的貨幣。
然而,歐盟成員國資格并非什么靈丹妙藥,而是肌體健康的一種證明,表明在其政治、經濟和基礎設施改革達標的基礎上,歐盟的"哥本哈根標準"這只"看不見的手"產生了效果,巴爾干的"四肢"已經與新歐洲的"心臟"聯系了起來。目前,這一機制正在為馬其頓服務:維和部隊已經提前部署到位,防止前南斯拉夫其他地區的戰亂蔓延過來,另有安全部隊在邊界地區維護著這個國家的獨立。就像鐵腕教練馴服難以管教的足球隊一樣,歐盟強迫南巴爾干地區的所有國家簽署了一個穩定公約,目的是創造另一個歐洲次地區伙伴集團,并清楚地告訴它們:在全部達標之前誰也不能入盟。"我們正在按照歐盟方式行事,"一個西方非政府組織辦事處的負責人說道,"我們將各國的未來政治商業領袖集中在一起,而不是逐國進行培訓。"這位負責人是一位波黑海外僑民。
這一為東南歐國家設計的方案與馬歇爾計劃相似,其最后一步是遣返波黑和科索沃難民,并建設從奧地利到阿爾巴尼亞的交通網。①阿爾巴尼亞是歐洲最窮的國家,大多數歐洲人對其一無所知,經常出現在與其相關新聞報道中的,僅僅是從亞得里亞海到意大利遍布的難民,就像海地人和古巴人對于美國一樣。然而,希臘和威尼斯殖民主義的建筑標志尚未銷聲匿跡,歐洲人又聞風而動來到阿爾巴尼亞,企圖將曾經固若金湯的第三世界斯大林式官僚體系轉化為歐洲現代性的載體。在歐盟的帶動下,外國投資滾滾而來,注入阿爾巴尼亞的市場和葡萄園里;寧靜的海濱和物美價廉的啤酒也引來了無數游客,他們把阿爾巴尼亞視為一個獨特的度假勝地。在巴爾干,電影《埃爾維斯和瑪麗琳》中描述的波譎云詭的邊界政治,正逐步為德國的高速內燃機車所取代。"如果我們能乘火車過來,這里就與歐洲融為一體了。"一位意大利游客一語雙關地說。
第一部分西方的東部 第30節:土耳其:左右逢源(1)
然而,歐洲的邊界正在沿著公路向外擴展。從布達佩斯出發,沿著新修的公路驅車向東,過了貝爾格萊德之后,往南可到馬其頓的斯科普里和希臘的薩洛尼卡,繼續向東可達保加利亞的索非亞和土耳其的伊斯坦布爾。這些公路幾乎可與拜占庭帝國時期連接貝爾格萊德和君士坦丁堡的御道相媲美。德里納河曾經于公元4世紀將羅馬帝國一分為二,使西羅馬帝國和拜占庭帝國彼此隔絕。如今它東西兩岸的公路又重新對接了起來,這是朝向實現地區和解和歐洲聯邦興起邁出的歷史性一步,具有重大的象征意義。如此一來,解決東方問題的路徑發生了轉向,這是任何人也不曾預料到的。更確切地說,要最終實現巴爾干的歐洲化,希臘和土耳其的合作是至關重要的。歐洲和土耳其為控制巴爾干廝殺了幾個世紀,如今卻為拯救巴爾干團結了起來。
第5章
土耳其:左右逢源
維納斯·威廉姆斯在這里打網球,戴維·庫特哈德駕駛F1賽車從這里呼嘯而過。博斯普魯斯大橋于1973年,即土耳其共和國建立50周年之際建成通車。這座大橋有一英里長,看上去像超薄的餅條一般,凌空橫跨歐洲和亞洲。伊斯坦布爾和土耳其是連接歐亞兩大洲的門戶,這座大橋正是這一獨特地理位置的象征。
土耳其的地理位置極其重要,其重要性使兩大洲的獨特性蕩然無存。在長達11個世紀的時間里,君士坦丁堡一直是拜占庭帝國的首都,后來更名為"伊斯坦布爾"。它是奧斯曼帝國權力的載體,全盛時期統治著從巴爾干、小亞細亞到中亞的廣大地區,并且勢力范圍于1687年擴展至維也納城下。①由于橫跨達達尼爾海峽,土耳其扼守歐亞兩大洲之間的東西方交通要道,以及黑海和地中海之間的南北方航運樞紐。曾經是奧斯曼帝國"安那托利亞核心"的土耳其,在冷戰期間成了北約的"東方之島",發揮著前哨基地和監聽站的作用。土耳其的黑海北岸領土與烏克蘭接壤,使之成為歐洲伸向東方的兩把"尖刀"之一,同時也是通向危險地區敘利亞、伊拉克和伊朗的門戶。土耳其極大提高了歐洲的戰略地位:如果歐洲找不到利用土耳其戰略能量的途徑,那么它在東部的觸角就只能止于巴爾干地區。
土耳其的重要性始于保加利亞。保加利亞作為一個歐盟成員國,人口已經減少到接近500萬,所以更需要一個強大的市長而非總統。保加利亞作為一個國家,正在成為大城市伊斯坦布爾的郊區。兩者相結合可以稱為"伊斯坦保加利亞",已經成為從布達佩斯到巴庫這一廣大地區的主要商業樞紐。土耳其商人為了娛樂的方便,把索非亞的旅館改為娛樂場所,此舉正在改變著這個城市的面貌。土耳其平坦的TEM高速公路在埃迪爾內省跨越邊界。這條公路本來是作為北約戰斗機的緊急降落跑道而修建的,如今成為奔馳和寶馬車隊的檢閱場。土耳其人興高采烈地駕車往返于本國和西歐之間,并悠閑地在沿途的"土耳其車站"停車就餐。
土耳其的重要性不僅在于其地理位置,還在于其國家性質,即伊斯蘭世界最強大、最民主、最世俗的國家。正如雷杰普·塔伊普·埃爾多安總理2005年所警告的:"(歐盟)要么表現出政治上的成熟性,進而成為一種全球性力量,要么永遠充當一個基督教俱樂部。"就在這一年,土耳其獲準與歐盟開展入盟談判,展示了真正對不同民族和文化兼收并蓄的決心。土耳其也只能如此,因為伊斯坦布爾氣勢磅礴的圣索非亞大教堂先是拜占庭帝國的基督教教堂,然后成為奧斯曼帝國的清真寺,如今依然是基督徒和穆斯林的共同朝拜場所。伊斯坦布爾儼然是一個"新柏林",到處是外國商品專賣店、新潮的美術館和飄香的桑拿浴室,而柏林的克羅茨堡區也有"小伊斯坦布爾"之稱。伊斯坦布爾一位精明的夜總會老板伴著激揚的音樂自豪地說:"一位歐洲的流行音樂節目主持人,如果沒有光顧過伊斯坦布爾,就不可能是一流的。"當土耳其越來越歐洲化的時候,歐洲也越來越土耳其化。
第一部分西方的東部 第31節:土耳其:左右逢源(2)
如今的關鍵問題是,在歐洲和新奧斯曼諸文明之間,最終是將形成一種同盟關系,還是會陷入持續的緊張。自從奧斯曼帝國包圍維也納以來,土耳其與歐盟的關系變得文明多了,盡管其規模仍然是獲得歐盟完全成員國資格的障礙。土耳其擁有7500萬人口,平均生活水平比歐洲人差得多。然而,形式遠沒有功能重要。當40多年前歐洲共同體開始與土耳其進行準入談判的時候,談判的焦點是如何使土耳其經濟與歐洲接軌,而沒有過多地涉及治理問題。當時歐洲共同體也尚未形成共同外交政策。這實際上是北約的職責,因為土耳其早已經是北約的成員國了。然而,當歐盟致力于集中行使成員國的主權時,這些做法必須同樣適用于土耳其,除此之外別無選擇。
作為一個幾乎與所有鄰國都進行過戰爭的國家,今天的土耳其的外交政策是脫胎換骨的一個絕好案例。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前,土耳其宮廷,即所謂的奧斯曼帝國宮廷,巧妙地縱橫捭闔于德國、英國、奧匈帝國、俄國和法國大使之間,而不對任何一方承擔義務。到1913年,在俄國的支持下,希臘、塞爾維亞和保加利亞的東正教民族都廢除了奧斯曼統治者。第一次世界大戰后,土耳其共和國的開國之父和世俗先知穆斯塔法·凱末爾奉行"內求和解、外求和平"戰略,他的這一思想是今天土耳其"全方位"外交的源頭。凱末爾對土耳其共和國的內政外交都作出了杰出貢獻,于1934年被大國民會議授予"阿塔圖爾克"(Atatürk)稱號。在這一高明外交戰略的指導下,土耳其同時與歐洲、美國、前蘇聯、高加索國家、伊朗、敘利亞和以色列實現了和解。當年阿塔圖爾克在加里波利領導的解放戰爭,就是為了抵抗英國糾集的侵略軍。而在100年之后的今天,英國成了土耳其獲得歐盟完全成員國資格的主要支持者。就連希臘也樂見土耳其加入歐盟,希望能借此促使其放棄對北塞浦路斯的領土要求。①
"目前,我們東部邊境地區非常不安寧,所以,我們利用全球化的東風,與阿拉伯和波斯鄰國建立友好關系。"一位老到的土耳其外交官在安卡拉解釋道。由于奧斯曼帝國的殖民歷史,阿拉伯國家對土耳其一向深惡痛絕,但盡管如此,近年來土耳其與摩洛哥、利比亞和埃及的貿易額增長了兩倍。土耳其最近幾位外交部長都能講流利的阿拉伯語,阿拉伯國家也羨慕土耳其在歐洲的市場經濟地位。"當敘利亞人和黎巴嫩人真的想賺錢時,他們不僅把商品賣到我們這里,而且還要與我們建立伙伴關系,通過我們再把商品出口到歐洲去。我們比他們專業得多,而且擁有近水樓臺的優勢。"伊斯坦布爾一家新開張的女裝專賣店老板說道。按照中亞和阿拉伯國家的標準來衡量,伊斯坦布爾無疑是個地地道道的歐洲城市。但從另一方面看,土耳其人不是罪惡累累的基督教十字軍侵略者,阿拉伯人對他們并非深惡痛絕。事實上,阿拉伯人和土耳其人都把美國的干涉主義視為"新暴政",而不是一種雙向對等的安排。"阿拉伯人對于土耳其實現道德準則和世俗主義的融合非常贊賞,"一位半島電視臺駐伊斯坦布爾記者說道,"土耳其和阿拉伯媒體之間的交流比以往任何時候都要廣泛,我們雙方對西方的許多政策都表示懷疑。阿拉伯人非常清楚,他們對土耳其模式敬而遠之的根源在于民主赤字。"土耳其早在1949年就承認了以色列,并與之保有長期的外交和軍事關系。在波斯語中,"土耳其人"(Turk)一詞有"野蠻人"或"流浪者"之義,但巨額貿易和能源協定的簽署,加之鎮壓庫爾德分離主義的默契,使土耳其一向與伊朗保持著密切的關系。
第一部分西方的東部 第32節:土耳其:左右逢源(3)
土耳其將奉行廣交朋友的全方位外交,原因很簡單:它能夠做到這一點。與俄羅斯進行聯合軍事演習最充分地表明,土耳其將與它想結交的任何伙伴打交道,無論美國和歐盟作何反應。幾個世紀以來,俄羅斯一直企圖控制土耳其的黑海沿岸地區,并奪取達達尼爾海峽,以獲得進入地中海的通道。然而今天,這兩個國家找到了共同語言,那就是在黑海海底修建通往土耳其港口薩姆松的藍溪管線。俄羅斯已經成為土耳其的第二大貿易伙伴(僅次于歐盟):土耳其建筑公司正在參與重建百廢待興的俄羅斯,而俄羅斯的天然氣也成了土耳其經濟的助推劑。土耳其黑海沿岸港口特拉布松,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曾被俄羅斯占領過。然而,如今在這里的鄉間貿易中心,沒有人關心俄羅斯游艇和其他運輸工具在他們風景如畫的港口裝卸什么。俄羅斯的"斯拉夫娜塔莎"號貨輪就經常開進來,將這里的貨物運到遙遠的迪拜去。
"美國和歐洲都應當更明智一些,而不僅僅是向我們提供資助,"一位伊斯坦布爾學者呷一口國產咖啡,信誓旦旦地表示,"我們可以拒絕它們任何一方的要求,在這個問題上絕不含糊。"20世紀90年代,美國和歐盟為了贏得土耳其的忠誠而展開了拉鋸戰,但2003年的伊拉克戰爭使天平向歐盟大幅傾斜。美國本以為土耳其會支持它對伊拉克的入侵,但土耳其議會出于對后薩達姆時代伊拉克庫爾德民族主義、本國領土上的外國軍事存在,以及旅游收入損失的擔憂,拒絕了美國使用其軍事基地的要求。當美國依然固守過時的習慣,寄希望于土耳其軍方的時候,土耳其文職領導人關心的卻是按照歐盟的民主可信度標準行事。伊拉克戰爭爆發后,土耳其人的歇斯底里迅速升溫并達到了無以復加的程度:在2005年出版的驚險科幻小說《鋼鐵風暴》(MetalStorm)中,土耳其諜報組織頭目在華盛頓上空引爆了原子彈,以報復美國占領土耳其。這本小說令人毛骨悚然,但在土耳其卻十分暢銷。從那以后,美土關系一路倒退,雙方無非是重復些關于"戰略伙伴關系"的陳詞濫調,而同期土耳其與歐盟貿易額每年遞增的速度比美國快10倍。"美國人自以為通過向歐盟施加壓力,已經使我們加入歐盟的事情泡湯,但他們所作所為的后果卻是:歐盟更加迫切地想接納我們,"安卡拉的一位分析家說道,"我們再也不想讓美國為我們撐腰了。"說穿了,歐盟對土耳其有著更大的影響力,而對那些支持美國入侵伊拉克的成員國倒影響甚微。①
在土耳其人心目中,歐洲后來居上,其地位已經超過了美國。但要贏得土耳其并不見得是什么好事,反而是一種更大的挑戰。盡管阿塔圖爾克表示,土耳其共和國將永遠"堅定不移地沿著從東方向西方的……道路前進",但在冷戰時期,西方是土耳其人所能選擇的唯一方向。土耳其再次擁有一支該地區最強大的軍隊,而且它也意識到了這一點。"自從奧斯曼帝國時代以來,該地區的政治版圖就是由我們劃定的。我們統治伊拉克長達4個世紀,"一位土耳其將軍在安卡拉狂妄地說,"土耳其永遠不會像波蘭那樣溫順。"政治精英中出現了一個新"青年土耳其黨",也將目光投向共和國之前的歷史,用輝煌的過去來無限放大自我優越感。對西方的這種新奧斯曼式無所謂態度,決定了土耳其在社會、政治和外交上可以向西方屈服的程度。一些土耳其人正在煞有介事地大談特談一種"B方案",這一方案的目標不是成為歐盟的正式成員國,而是尋求獲得一種像英國或俄羅斯那樣的"特權伙伴關系"地位,只有在符合其利益的情況下才與歐盟進行合作。
第一部分西方的東部 第33節:土耳其:左右逢源(4)
經歷了1963年以來尋求加入歐盟的痛苦過程后,土耳其可以向其他尋求入盟的國家傳授忍耐的好處。然而,即使沒有獲得歐盟成員國資格,通過歐洲關稅聯盟這一渠道,土耳其經濟40年來也已經從貿易和移民中受益無窮。在最早尋求融入歐洲時,土耳其農民穿著運動夾克在地里干活,以使他們的言行舉止向歐洲靠攏,舉國上下一致贊同繼續這一進程。第一代不識字的"海外打工者"將掙到的血汗錢匯回安納托利亞的村莊;第二代"歐洲土耳其人"已經成了老板,他們回國創辦工廠和學校,用財富和技能回饋祖國。在安納托利亞中部的開塞利省,他們創辦的貿易中心批量生產優質地毯,以造福當地農業。如今的第三代海外土耳其人遍布從柏林到比什凱克的廣大地區,他們向國內投入了大筆資金,幫助縮小貧富差距。目前,土耳其的貧富差距與巴西、中國和美國相當,在世界上名列前茅。"盡管是移民,但我們的生活非常穩定,所以非??释絿鴥茸咭蛔?。"一位德籍土耳其人在由安卡拉驅車前往開塞利途中休息時深情地說。事實上,目前土耳其經濟正朝著自我可持續方向發展。
在17世紀,全歐洲的力量聯合起來,才抵擋住了土耳其人的進攻。今天,當土耳其人再次放眼世界時,歐盟不僅在經濟上,而且在心理和政治上,都是土耳其的必然歸宿。然而,土耳其人的自命不凡,又對此構成了非常嚴峻的挑戰。有這樣一種說法,你即使扇土耳其人10個耳光,他都不會有任何反應,但當你扇他第11次時,他就會要你的命。當歐洲游客來到土耳其,聲稱自己來自"歐洲",而不是某個具體國家時,千萬要當心挨打,因為土耳其已經是一個歐洲國家,并且向來以"歐洲國家"自居。在博德魯姆海濱,乘噴氣式飛機旅行的土耳其富豪們對醉醺醺的歐洲人極其謙讓,讓他們盡情地徜徉在風景旖旎的愛琴海灣黃金地段。"土耳其知識分子陶醉在美不勝收的愛琴海里,根本無暇顧及影響歐洲公眾輿論的問題。"在不久前一個宜人的夏日里,一位報紙專欄作家筆墨辛辣地寫道。伊斯坦布爾的小康居民充分享受著歐洲的優越生活和高水平教育,他們往往在歐洲還有另外一個家。
盡管土耳其人信心十足,但歐洲的無形殖民活動仍在繼續。正如美國五角大樓一樣,歐盟委員會的計劃一旦提出,就幾乎不可能再停下來。盡管法國總統希拉克在2005年宣布,土耳其要想成為歐洲國家,就必須進行一場"文化大革命",但歐盟委員會已經義不容辭地著手改造這個國家了。在20世紀90年代后期,土耳其可能已經對歐洲在其入盟問題上如此較真大為惱火,但歐盟的反應是堅定地要求其必須達到歐盟法典全部35章規定的標準。這些標準不僅比對其他國家的要求多了4章,而且即使土耳其最終完全達到標準的要求,也不能確保獲得入盟資格。在19世紀初葉,奧斯曼帝國維齊爾①穆斯塔法·拉希德·帕夏曾試圖仿效歐洲的政治體制。然而今天,歐盟已經對土耳其(幾乎照搬過來的)拜占庭式銀行和公共服務體系進行了大規模重組,以幫助其清理廣泛存在的黑市和尚未定型的企業文化,同時對其許多大型商業企業的發展提供支持。歐洲的資金支撐著伊斯坦布爾繁華的市容市貌,歐洲的管理方法也提升了土耳其的勞工標準和產品質量。這種用"堅忍的愛"促進土耳其改革的方法,遠比美國促進墨西哥(美國的土耳其)轉型的做法高明。
第一部分西方的東部 第34節:土耳其:左右逢源(5)
"從地理上看,我們屬于歐洲……但從政治上看呢?"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奧爾汗·帕慕克百思不得其解。他正在為批評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土耳其對亞美尼亞人的大屠殺而接受審判,被指控的罪名是"褻瀆土耳其"。事實上,在歐洲,土耳其人已經圍繞他們的政治歷史,包括當年對亞美尼亞人的所作所為,以及后來統一塞浦路斯的做法,悄然展開了一場意義深遠的內部爭論。"如果不是歐盟施加壓力,難以想象高等院校增設課程,或者提高婦女社會地位,還會有多長的路要走。"伊斯坦布爾的一位女社會活動家指出。毫無疑問,賦予庫爾德人和非穆斯林族群更多的權利,是歐盟向土耳其提出的最富爭議的要求。土耳其庫爾德人大部分居住在東南部與伊拉克接壤的地區。在土耳其政府軍和鬧分裂的庫爾德工人黨(PKK)血腥沖突20多年后,政府采取的改進措施使全國1000萬~1200萬庫爾德人的社會、經濟和政治整合度得到了提高。在聚居者主要是庫爾德農民的迪亞巴克爾地區,高失業率依然是人民生活的真實寫照,就在土耳其人歡度2006年努魯茲②時,這里爆發了農民起義。然而,曾經用來清剿庫爾德工人黨的軍用道路,現在成了改善同敘利亞和伊朗貿易關系的橋梁,客觀上使庫爾德農民從中受益。如果不是為了加入歐盟,土耳其要到幾十年后才能廢除死刑,包括赦免庫爾德恐怖主義精神領袖阿卜杜拉·奧賈蘭。圍繞加入歐盟的問題,土耳其展開了一場激烈的爭論,爭論既是政治性的也是情感上的,但以前則完全是情感上的。
在位于安卡拉的阿塔圖爾克陵墓,衛兵們一如既往地表演著盛大的正步換崗儀式,表達對這位開國之父不可動搖的忠誠。凱末爾作為世界上罕見的領導人之一,在國內外均受到廣泛的尊敬。土耳其軍方作為凱末爾主義的捍衛者,曾經多次動用武力行使神圣的干預權。最近的一次是1997年發動的"后現代主義政變",推翻了反西方、親伊斯蘭的內吉梅丁·埃爾巴坎總理。①然而,土耳其政治家的勢力已經與軍方旗鼓相當,甚至還在歐盟的支持下取得了超過軍方的影響力,從而得以把國家安全委員會置于文職官員的領導之下,而且委員會基本上是由文職人員構成。如今,土耳其的文職和軍方精英都自覺地扮演現代化推動者的角色,他們相互制衡并努力遏制土耳其社會的伊斯蘭化。最為重要的是,無論世俗精英、軍方領導人還是伊斯蘭主義者,都認為實現歐洲化比軍方行使干預政治的權利更重要。②歐盟幫助土耳其把它自己馴服了。
與此同時,土耳其依然是最好的榜樣,它昭示了伊斯蘭教和現代性不僅可以共存,而且還能同步興旺發達起來。在土耳其的科尼亞,隨處可見托缽僧翩翩起舞,表演著催眠的梅芙萊維教團旋轉儀式,以紀念蘇菲派神秘主義詩人魯米。就在令人昏昏欲睡的旋轉之間,他們彰顯了精神力量對于土耳其社會內部所發揮的凝聚作用,就像地緣因素促使其朝著兩個不同方向分裂的力量一樣強大。土耳其人竭力將土耳其伊斯蘭教標榜為遜尼派和什葉派之外的獨立教派,不遺余力地捍衛著"土耳其人第一、穆斯林第二"的原則。土耳其人廣泛信仰伊斯蘭教中的阿拉維和蘇菲派,兩者都堅持阿塔圖爾克大力提倡的世俗主義原則,就連遜尼派的正義與發展黨(AKP)也堅持這一原則。正義與發展黨是一個極端親歐洲的政黨,它的許多知識分子黨員向來以"保守的民主主義者",而非"被改造的伊斯蘭主義者"自居,樂此不疲地展現其對民主的信仰,最近一次是在事關信仰何去何從的2007年議會選舉中。目前,婦女在政府機關和高等院校戴面紗是非法的,除土耳其外只有法國采取了這一措施。土耳其既是世界上最大的女式內衣生產國,也是名列前茅的常規伊斯蘭泳裝設計者。清真寺號召祈禱的鐘聲敲響時,如果正值足球比賽進行期間,飯店的顧客就會把電視機的音量調高,以免祈禱聲打擾了他們看比賽的雅興。土耳其社會中同時存在三種潮流:發展、民主化和現代伊斯蘭教,這正是美國和歐洲不遺余力地想在阿拉伯世界推廣的。
第一部分西方的東部 第35節:土耳其:左右逢源(6)
然而,伊斯蘭文化運動聲勢日益高漲,這也是土耳其社會不容否認的現實。從伊斯坦布爾人滿為患的臨時住宅區(都是違章建筑),到東部的廣大農村地區,星星之火大有燎原之勢。現任總理雷杰普·塔伊普·埃爾多安就是伊斯蘭文化運動的支持者,他以前曾任伊斯坦布爾市的市長,伊斯坦布爾仍然是其支持者的根據地。從科尼亞向東,無論文化還是風土人情,歐洲特色越來越少,亞洲風味則日漸濃厚。麥田、西瓜攤、路邊的汽車修理站、迷路的牲畜,以及滿地的垃圾,這一切都在展示著一個別樣、更大的土耳其。當你驅車沿著望不到頭的小路蜿蜒前行,會發現鄉間交通工具由汽車變成了拖拉機,敞篷貨車的喇叭聲像在中亞地區一樣此起彼伏,街道名稱稀奇古怪,令人感到莫名其妙。許多婦女都戴著頭巾,每年都會發生數以百計的"榮譽謀殺案",簡陋的塞爾柱堡壘和清真寺講述著當年突厥人向西遷移的艱難歷程。
東部一望無際的松林和波瀾不興的湖泊凸顯了土耳其的戰略重要性,也是使歐洲人不能無動于衷的地緣政治資產。歐洲越來越離不開土耳其,因為它既是歐亞大陸的能源之橋,將俄羅斯、里海和伊朗的石油和天然氣源源不斷地輸送到巴爾干,也是穩定高加索局勢的關鍵所在。然而,即使政府能夠奇跡般地穿越重重巖石,用橋梁和隧道將全國各個角落連接起來,土耳其的地理和文化也決定了它不可能完全融入西方。"歐洲超級強權"必須成為一個"歐洲-土耳其超級強權"。
黑海:歐洲之湖
野心勃勃的俄羅斯、奧斯曼和波斯帝國覬覦黑海長達幾個世紀,一次又一次地在黑海的平靜水面上掀起爭奪霸權的驚濤駭浪??死锩讈喿钪匾目脊呕厥俏挥诮裉烊咚雇胁柦紖^的古羅馬前沿哨所克森尼索,其名稱取自希臘語的"半島"(peninsula)一詞。公元988年,沙皇弗拉基米爾大公在這里接受了皈依基督教的洗禮,拜占庭帝國從此走向衰落,坐視東正教的勢力擴展到基輔和莫斯科。就連熱那亞人也于14世紀短暫地統治過兵家必爭的克里米亞。在中世紀,黑海是世界的商業中心,將威尼斯與蒙古和中亞的突厥部落連接起來。在奧斯曼帝國統治的300年間,歐洲商人將黑海稱為"土耳其湖"。但在19世紀,黑海一下子跌入了地緣政治旋渦中:為了控制博斯普魯斯海峽,歐洲列強最初企圖肢解奧斯曼帝國,但當尼古拉一世統治下的俄國摧毀了奧斯曼艦隊之后,英國、法國和奧地利的立場發生逆轉,竭力阻止黑海變成"俄國湖"。正是在這種背景下,克里米亞戰爭成了英俄在中亞"大博弈"的西方戰線。
今天的黑海被戰略分析家稱為"百慕大三角",它位于歐洲、歐亞大陸和近東安全空間的邊緣,但不是其中任何一方的核心利益所在。然而,如今在歐洲聯邦的框架下,黑海沿岸國家正在重新形成一個有機的多元統一體。例如,基輔獨立廣場是烏克蘭橙色革命的發生地,它的名字就取自波斯語,意思是"舉辦節日慶典和進行貿易的多功能空間"??死锩讈喴廊皇墙?00萬韃靼人(蒙古游牧民族的后裔)、伏爾加河流域的保加利亞人,以及分布于伏爾加河和頓河盆地的突厥部落的家園??死锩讈啽欢韲滩⒅?,克里米亞汗國地跨黑海兩岸并與土耳其接壤,其境內的許多韃靼人也把克里米亞視為故鄉。烏克蘭的另一個黑海港口敖德薩,是由法國、奧地利和英國建筑師及貴族于19世紀修建的,如今成了一個走私物品中轉站:西歐的物品被走私到這里,然后遠銷到遠東地區,從而又恢復了其最初的地緣地位。
第一部分西方的東部 第36節:高加索走廊(1)
一個無可否認的事實是,歐洲越來越多的能源進口來自黑海以東地區。20世紀90年代中期,為了削弱俄羅斯在該地區的影響力,并恢復彼此之間的兄弟情誼,格魯吉亞、烏克蘭、烏茲別克斯坦、阿塞拜疆和摩爾多瓦組成了一個地區外交集團。但遺憾的是,由于烏茲別克斯坦的退出,該集團只能稱為"古阿姆聯盟"(GUAM),它是成員國名稱首字母的集合。另一個更具戰略性的步驟,是黑海經濟合作集團(BSEC)的成立,成員國包括羅馬尼亞、保加利亞、烏克蘭、土耳其、格魯吉亞和阿塞拜疆。通過黑海進行的貿易額正在快速增長。土耳其每年向烏克蘭投資20億美元,幫助其復興搖搖欲墜的造船工業。伴隨著沿岸國家日益加強的歐洲化,黑海正在成為一個"歐洲之湖",西方國家由它的東岸進入了高加索地區。
第6章
高加索走廊
高加索就像安納托利亞一段幾乎可以忽略不計的延伸。作為黑海和里海之間崎嶇不平的帶狀區域,這里永遠處于陰魂不散的土耳其、俄羅斯和波斯帝國陰影籠罩下。然而,西方為了確保里海和中亞石油管線的安全,甚至有必要將管線所經的格魯吉亞、亞美尼亞和阿塞拜疆殖民化,否則這些前蘇聯的袖珍共和國就沒有任何希望。高加索國家目前不知道該何去何從,現有發展水平和腐敗程度使它們更接近第三世界而非第一世界。歐洲人雖然認識到了這一點,知道這些國家必須進行大刀闊斧的變革,但卻沒有很好地加以利用。盡管歐洲的民主化戰略可以說與擴大戰略一脈相傳,但歐盟之所以制定出臺哥本哈根標準,就是要使現有成員國同意接納不符合條件的國家,比如高加索國家。"地理審美學也影響著我們的思維方式,"一位歐洲外交官承認,"對于土耳其以東的事情,我們是眼不見心不煩。""非西方"始于高加索地區。
然而,由于獲得里海能源的需求比這些國家的遙遠入盟前景更加迫切,西方正在花大力氣調整對高加索國家的政策思路,試圖把它們從俄羅斯新帝國主義的陰影下解放出來。在20世紀90年代初期,歐洲和美國外交官出于對俄羅斯的信任,曾經放手讓它去公正地管理前蘇聯地區事務,一個殘存的大國似乎也只能這樣做。但那個時代已經一去不復返了。事實證明,由于它自己的帝國也已經支離破碎,俄羅斯更善于肢解它以前的共和國,而不會經營一個真正的獨立國家聯合體。俄羅斯把高加索國家稱為自己的"公寓":當它推行慣用的"分而治之"大戰略遭到挫敗時,可以繼續到這里來把臟衣服清洗干凈。俄羅斯首先挑起沖突,然后乘機進行干預,聲稱它是唯一能夠將這些吵架的孩子拉開,進而使他們相安無事的國家。為了打破這一怪圈,西方國家的新戰略是孤注一擲,將高加索國家從俄羅斯的卵翼下解放出來,直接變成歐洲的"近鄰國家"。如果這一戰略能夠成功,高加索國家就有望從第三世界中解脫出來,西方的能源安全也很有可能得到保障。
格魯吉亞:令歐洲牽腸掛肚
請看這樣一個國家:到處是撂荒的村莊和倒塌的房屋,被砸毀的卡車發出難聞的氣味,婦女在路邊叫賣糧食,兒童在日趨干涸的河里洗澡,形容枯槁的乞丐在首都沿街乞討。特別需要注意的是,這個國家的公民還是白種人。
實踐證明,在所有關于改變命運的說法中,革命所起的作用更多的是撕裂社會,而沒有什么與生俱來的好處。格魯吉亞比任何國家都更明顯體現了這一點。它的領導人堅信格魯吉亞是西方國家,因而幾乎不采取任何做法去證明這一點。格魯吉亞人也許是基督徒,但他們從任何意義上講都不是歐洲人,無論他們多么狂熱地在首都第比利斯插滿歐盟的旗幟。他們的國家至多是一個"高加索古巴",這里有棕櫚樹,在車胎隨時可能被扎破的公路上,人們進行著緩慢的障礙滑雪。而且,與相對較大的巴爾干國家不同的是,在格魯吉亞,由于私欲膨脹的老一代領導人遭到了清洗,只能由年輕的新教徒來組建政府,過于年輕的他們甚至沒有作好接管政權的準備。格魯吉亞廣泛存在侵犯人權、市場管制和任人唯親的現象,除非改變現狀的迫切性到了壓倒一切的地步,否則這種狀況將永遠持續下去,選舉民主向自由國家轉型的希望非常渺茫。在這個問題上,格魯吉亞與烏克蘭和塞爾維亞是一樣的,而且,在未來幾年可能突然出現政權更迭的任何國家,情況大概都是如此。令歐洲人憂心忡忡的是,格魯吉亞將會患上一種"革命疲乏癥",就像拉丁美洲的第三世界同類國家一樣,陷入欠發達和不穩定的惡性循環難以自拔,在發展和進步方面卻難以取得任何進展。尤其令人不安的是,這種擔憂已經得到了充分的證實。
第一部分西方的東部 第37節:高加索走廊(2)
在格魯吉亞的占領者當中,蘇聯人可以說是最仁慈的,特別是與阿拉伯人、蒙古人和波斯人相比更是如此,他們都先于蘇聯人來到這里。格魯吉亞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損失慘重。斯大林出生于格魯吉亞中部的格里鎮,也是在那里長大的,他對家鄉的庇護使這個共和國可以上繳很低的稅賦,所受優待使其儼然是"蘇聯皇冠上的寶石"。在20世紀90年代,愛德華·謝瓦爾德納澤當局就像一個填不滿的黑匣子,再多的歐洲援助都能被它吞噬殆盡,它同時也是一個腐敗的無底洞。"因為謝瓦爾德納澤作為前蘇聯的最后一任外交部長,將德國統一這份厚禮送給了我們,所以我們后來給予他慷慨的支持,允許他實行長時間的專制統治。"一位德國外交官直言不諱。在格魯吉亞這個國家,人們有三種謀生方式:將偷來的貨物拿到黑市上出售,開出租車,或者走私,要么就是三者兼而有之。在格里鎮,亞洲式三輪人力車依然是主要交通工具。
2003年"玫瑰革命"(RoseRevolution)后的最初幾年,格魯吉亞局勢幾乎沒有得到任何改善。由于管理不善,村莊變成了垃圾場,堆滿了玻璃碴等雜物,像一座座墳塋般陰森森的。如果道路修好了,公民的素質將會隨之提高,但格魯吉亞全國沒有一條像樣的公路。就國家治理來說,情況也別無二致,那就是"千瘡百孔"。衣冠楚楚的年輕總統米哈伊爾·薩卡什維利接受的是美國教育,但他同樣查封了許多反對他的政策的獨立報紙、電視臺和非政府組織。在謝瓦爾德納澤時期,法官因為受賄而有失公正,而在薩卡什維利統治下,法官完全成了政府的擺設,案件的判決結果事先就確定了。格魯吉亞本來沒有總理,但玫瑰革命后增設了這一職位,目的是獎賞二號人物祖拉布·日瓦尼亞,他是玫瑰革命的三位主要領導者之一。然而,薩卡什維利和日瓦尼亞之間隨即展開了明爭暗斗,激烈的斗爭不僅使格魯吉亞政府一分為二(他們兩人分別控制著安全部門和經濟部門),而且導致了日瓦尼亞的神秘死亡。當議會通過的法律違背總統的意愿時,后者無一例外,總是凌駕于前者之上。格魯吉亞沒有真正的政黨,只有電子郵件地址中冠以"gov.ge"的利益集團。難怪為數眾多的民眾越來越懷念共產主義了。
無論何時何地,只要領導人凌駕于制度之上,人民就要遭殃。美國為了爭取格魯吉亞派兵參加伊拉克戰爭,曾大肆贊揚薩卡什維利"預備、射擊、瞄準"式的虛假民主,對其在政治生活方面明目張膽地開倒車卻視而不見。"美國陶醉于玫瑰革命的勝利中,"第比利斯一位政治活動家憤然說道,"我們的人權團體再也得不到美國機構的資助。"事實上,薩卡什維利就是被他推翻的前任培養起來的,他如今竟然把少年兒童集中起來進行軍訓,讓他們用"卡拉什尼科夫"(Kalashnikov)沖鋒槍練習射擊,以此培養忠于他的"少年先鋒隊"干部。一位格魯吉亞分析家怒不可遏地指出:"各部部長依然在上演'搶位子'游戲,一個個鉤心斗角、丑態百出,就像動物園里并非都被馴服了的動物一樣。"
在前蘇聯時代的產業分工中,格魯吉亞只發展釀酒業,治理這樣一個國家確非易事。格魯吉亞也有第比利斯這樣的大都市,但其"中心-邊緣"關系一向非常緊張。①在2004年逃往莫斯科之前,與土耳其交界處的阿扎爾港口區軍閥阿斯蘭·阿巴希澤②將海關稅收席卷一空,而且還在俄羅斯的支持下企圖挑起內戰。與此同時,薩卡什維利為博得首都居民的好感,將全國各地短缺的電力資源輸向第比利斯。他嚴禁第比利斯市長通過競選產生,而是任命了一位親信擔任這一要職。為了籌集啟動資金,薩卡什維利打起了富商們的主意,向他們敲詐公共服務設施建設贊助金,折抵他們從未上繳過的稅款。在第比利斯市中心,一家很有背景的公司用行賄手段驅散難民,然后把難民營改造成公司的辦公場所。在格魯吉亞,精品時裝店和賓館都是洗錢的前哨基地,黑手黨分子每天一大早準時來到這里,把裝滿現金的公文包提走。在第比利斯人看來,如果能駕駛一輛嶄新的黑色奔馳車,而且配上彩色隔熱車窗玻璃和原裝的德國牌照,那無疑象征著世界上最令人羨慕的身份地位。隨著時間的推移,格魯吉亞的腐敗也許會減少,稅收的征繳和警察的執行能力也許會得到改善,但這需要有一種非常強大的外部力量進行干預,而不能寄希望于以所謂的"革命"體現的自由放任思想來實現。
第一部分西方的東部 第38節:高加索走廊(3)
"俄羅斯人真渾蛋!"薩卡什維利怒不可遏地破口大罵,他對俄羅斯一貫支持格魯吉亞境內的分離運動傷透了腦筋。格魯吉亞多次呼吁美國和歐洲進行干預,迫使俄羅斯停止在格魯吉亞境內制造事端,盡量將格魯吉亞從走私武器和用于制造武器的鈾材料旋渦中解放出來。在格魯吉亞和阿塞拜疆邊界地區,一座美國資助興建的海關檢查站拔地而起,并配備了可以有效檢測放射性材料的尖端技術,但依然無法遏制俄羅斯持續不斷的滲透,包括在第比利斯附近投放未經引爆的導彈。失去烏克蘭和格魯吉亞之后,俄羅斯在黑海地區只剩下一個狹窄的沿海地帶,而且由于阿塞拜疆停止向俄羅斯港口新羅西斯克輸送石油,這個地帶的戰略地位已經大大下降。俄羅斯通過拆散歐洲安全與合作組織(OSCE)觀察團,向南奧塞梯人發放俄羅斯護照,支持格魯吉亞西北沿海阿布哈茲地區的分離運動等手段,企圖肢解格魯吉亞進而保持通向亞美尼亞的軍事通道。在亞美尼亞與阿塞拜疆關于納戈爾諾-卡拉巴赫地區的領土爭端中,俄羅斯一向支持亞美尼亞。俄羅斯通過打入格魯吉亞內部的冒牌公司,繼續掠奪其黃金、銅和木材資源,極大地破壞了其本來就捉襟見肘的財政收入,而這些收入對于防止這個已經小得可憐的國家進一步分裂是必不可少的。當格魯吉亞要求俄羅斯撤走軍事基地時,俄羅斯的反應是再次實施"蓋茲普洛姆訛詐",在隆冬時節將天然氣價格提高一倍。同樣的伎倆曾讓烏克蘭深受其害。"對一個小國來說,與一個版圖遼闊的強大國家為鄰是極其危險的,"格魯吉亞學者亞歷山大·隆代利(AlexanderRondeli)解釋道,"這樣的小國犯戰略錯誤不僅太奢侈,而且簡直就是自取滅亡。所以,對小國來說,外交是唯一可行的對外政策工具。"
然而,俄羅斯在該地區的主導權可能毀于自己之手。俄羅斯盡管最終將車臣的起義鎮壓了下去,但依然未能使其在廣大穆斯林聚居地的統治合法化,包括北高加索地區和韃靼斯坦共和國。韃靼斯坦共和國首府喀山有歐洲最大的清真寺,這里至今依然是滋生反俄情緒的溫床。列夫·托爾斯泰在《哈吉·穆拉特》(HadjiMurat)中,曾經生動地刻畫了車臣人強悍的民族性格。在整個歷史上,這種性格讓俄羅斯人付出了沉重的代價,而且將來這一狀況很可能會卷土重來。俄羅斯最近在格羅茲尼建立了一座大清真寺,其規模僅次于喀山清真寺。一位格魯吉亞外交官援引這一事例指出:"他們一直想同化車臣,從來不會輕易退縮,相反,他們寧愿把事情搞糟,搞到不可收拾的地步。"
勢力范圍同時也是"責任范圍",這要求西方必須將能源安全和民主化戰略結合起來,在高加索地區建設另一個歐洲次地區,并敦促俄羅斯的勢力早日從這里撤出。在整個20世紀90年代,能源公司是西方在高加索地區的主要代理人,扮演著營利性但有戰略支持背景的商業外交官角色。它們促成了一筆"世紀交易",即后來所說的"巴庫-第比利斯-杰伊漢(BTC)輸油管線"。這個輸油管線的長度位居世界第二,其吞吐量占世界原油輸送量的近10%。為了避開政治上的敏感地區(包括繞開亞美尼亞),它的大部分管線都鋪設在地下,并且終點被選在土耳其的地中海沿岸。①在2005年舉行的開通儀式上,薩卡什維利宣稱:這是阿塞拜疆、格魯吉亞和西方取得的一場地緣政治勝利,"必將極大地改變地區權力平衡,為該地區國家帶來繁榮,并加強它們的獨立地位"。盡管造價高達40億美元,并且綿延1000多英里,但它為西方贏得了高加索,所以這個代價并不算高。
第一部分西方的東部 第39節:高加索走廊(4)
在格魯吉亞港口巴統附近的邊境地區,笨重的土耳其十八輪貨車在大街小巷隨處可見,格魯吉亞人將下水道的井蓋偷到這里,當做廢鐵賣給中國人。歐盟正在采取補救措施,著手制訂投資數十億歐元,修建經土耳其到亞洲的運輸走廊計劃。該計劃將把格魯吉亞和土耳其的鐵路連接起來,這樣可以使歐洲貨物經伊斯坦布爾運往巴庫,再從里海裝船運往哈薩克斯坦,最終可以到達中國,反過來也是一樣。格魯吉亞由于在格土關系中委曲求全,所以寄希望于同烏克蘭建立一個免簽證的聯盟,從而打通繞開土耳其通往歐盟的交通線。但對于格魯吉亞來說,為了保持與西方的聯盟關系,無論是維護"巴庫-第比利斯-杰伊漢輸油管線"安全,還是清除歹毒的俄羅斯公司,土耳其的幫助都是至關重要的。
"既然西方國家的能源安全依賴于我們的戰略地位,那它們就必須幫助我們來掌控國家的局面。"一位格魯吉亞政府顧問如是說,他的辦公室就是用歐盟援助款裝飾一新的。為了清除蘇維埃統治的殘余,在廢墟上建立一個新格魯吉亞,未來的投入還將達到數十億歐元,但歐盟已經別無選擇。巴庫-第比利斯-杰伊漢輸油管線使格魯吉亞經濟成了阿塞拜疆的附屬物,從交通、通信、賓館、飲食行業的溢出效應中獲益匪淺,就像第三世界的經濟特區一樣。目前,格魯吉亞銀行得到了國際金融公司的援助,而美國和世界銀行每年還要投入近1億美元,按季度從俄羅斯為其購買電力,同時為其興建公路和天然氣加工廠。
由于前蘇聯時代的強制雜居,這里的人口構成形同精神分裂癥,使這一地區陷入了曠日持久的沖突,被普遍認為是"積重難返"。然而,這種說法本身就是一種有害無益的幻覺,它進一步助長了外交上的無所作為。今天的高加索就像10年前的巴爾干:除非西方進行積極干預,否則,敵意的終止只不過帶來一種虛幻的穩定而已。降低沖突激烈程度并非萬能的,阿布哈茲、南奧塞梯和納戈爾諾-卡拉巴赫爭端不可能自動化解,相反,會繼續造成人際隔閡、軍備競賽、走私猖獗和極端伊斯蘭主義的泛濫。高加索地區的新民族主義一刻也沒有消停過,它廣泛利用一切手段,包括格魯吉亞的教堂、奧斯曼帝國對亞美尼亞人的大屠殺,甚至阿塞拜疆的伊斯蘭教興風作浪,各國也都以此為借口持續大幅增加軍費預算。尚未劃界的里海地區也正在軍事化。在波濤洶涌的伏爾加河三角洲地區,俄羅斯正在里海港口阿斯特拉罕發展造船業,并提議與伊朗共同組建里海巡邏部隊。
只有向所有這些據稱"積重難返"的沖突地區派遣維和部隊,北約和歐盟才能從根本上終結俄羅斯和伊朗在這里興風作浪的局面。北約曾經使格魯吉亞和阿塞拜疆通力合作,共同組建并聯合指揮石油管線護衛部隊,而且還資助阿塞拜疆提高海岸警備隊的級別,為遏制俄羅斯和伊朗令人防不勝防的滲透奠定了基礎。歐盟正在穩步推進該地區向外高加索聯邦演化,這種模式在100年前俄國革命后至布維什維克合并前曾經短暫地存在過。塞繆爾·亨廷頓曾經預言,信仰基督教的格魯吉亞和亞美尼亞與周邊伊斯蘭國家之間將會爆發曠日持久的沖突,但事實證明"油濃于血",因為美國和歐盟提供的軍事援助,以及其幫助修建的石油管線和公路像紐帶一樣將它們聯結在了一起。如果格魯吉亞邊界地區的安全得到加強,該國領導人就沒有更多理由拒絕規范自己的行為。祖拉布·諾哈德利總理直言不諱:"將國家建設好了,90%的問題就會迎刃而解。"他的話真是入木三分。格魯吉亞完全可以成為西方能源安全的支點,而不是因為腐敗問題令人羞于啟齒的短處。
第一部分西方的東部 第40節:高加索走廊(5)
由于俄羅斯玩"跳房子"游戲的支點越來越少,西方正面臨千載難逢的大好機遇,可以取代它成為亞美尼亞的保護者。亞美尼亞獨立以來,盡管長期動蕩不安,最近議會又遭到了武裝襲擊,但依靠俄羅斯、伊朗和(特別是旅居加利福尼亞的)海外僑民的投資生存了下來。①俄羅斯和格魯吉亞之間的僵局造成了太多的不確定性,亞美尼亞非但沒有受制于這種不確定性,反而致力于實現與土耳其的關系正?;@樣不僅可以打開西部國門以便更多地與歐盟打交道,而且還能獲得前往圣山-亞拉臘山的象征性通道,因為這座山位于土耳其境內。格魯吉亞和亞美尼亞投向西方的懷抱,最終將把俄羅斯和伊朗納入一個更大的黑海和里海能源框架中。②
由此看來,就連歐盟不太感興趣的地區,它向那里擴張勢力也是有利可圖的。
阿塞拜疆:將里海打開
高加索是歐洲東部和亞洲西部的交會處。①古羅馬百夫長②刻下的拉丁語碑文表明,阿塞拜疆從公元1世紀開始就是歐洲的前沿,但羅馬人也從這里打道回府了,并斷言誰也無法在地獄般的古布斯坦沙漠里生存下去。從阿塞拜疆和格魯吉亞交界處風景宜人的南高加索森林穿過,經過一個100英里寬的炎熱地帶,才能到達阿塞拜疆的首都巴庫,而巴庫就是"太陽風"的意思。阿塞拜疆夾在俄羅斯的高加索和伊朗的塔里什山脈之間。歐洲如果想(與高加索國家)結成共同利益聯盟,而不僅僅在文化上息息相關,阿塞拜疆就是其戰略選擇的最后一環。③歐洲人如果能與亞洲精神協調起來,他們的地緣使命將會大功告成。
阿塞拜疆作為西方的新邊疆,其地位依然可以說是無與倫比的。中世紀的清真寺、前蘇聯時代的簡陋住宅區、玻璃裝飾的摩天辦公大樓,這一切都是巴庫融合東方與西方、過去與現在的象征。來往者曾經絡繹不絕的絲綢和香料商路,就經過巴庫、大不里士、撒馬爾罕和喀布爾,將土耳其、阿拉伯、印度和中國連接了起來。塔里什山脈與克什米爾的神殿極為相似。"從形狀和文化上看,我們的國家就像一只鳥,只有借助東方和西方的翅膀才能自由地飛翔。"一位阿塞拜疆歷史學家意味深長地說。阿塞拜疆的國旗融合了三種顏色:綠色代表伊斯蘭,紅色代表自由,藍色代表突厥部族。1918年,阿塞拜疆成為伊斯蘭世界的第一個民主國家,甚至還給予受過教育的現代婦女以選舉權。盡管800萬人口中大部分都是什葉派穆斯林,但由于突厥民族主義的熏陶和前蘇聯無神論的洗禮,阿塞拜疆是一個極端世俗主義的國家。阿塞拜疆學校里的女生多于男生,巴庫市中心依然矗立著前蘇聯時代的一座雕像,塑造的是一位拒絕佩戴面紗的婦女,位置就在伊朗國家銀行前面。
然而,雖然巴庫的婦女穿超短裙,但在鄰近的納爾達蘭,婦女們還經常頭戴面紗,伊斯蘭教畫像依然充斥著大街小巷。阿塞拜疆與土耳其一樣,這里的伊斯蘭復興運動正在蓬勃興起;該國擺脫了前蘇聯的枷鎖之后,車臣難民開始大量涌入;在貧窮落后的南部邊境地區,伊朗出錢資助清真寺和媒體的發展。這是僅有的一些跡象,顯示這個國家在"發展"。"對我們來說,要想對付伊斯蘭極端主義,唯一的辦法是像土耳其那樣,在政府的監管下傳承真正的伊斯蘭教,"巴庫的一位研究生說道,"否則,許多涉世未深的失業青年由于缺乏明辨是非的能力,就會被極端清真寺宣揚的伊斯蘭教俘獲,就像在阿拉伯國家所發生的那樣。"
第一部分西方的東部 第41節:高加索走廊(6)
茲比格涅夫·布熱津斯基把阿塞拜疆稱為"里海之瓶的塞子"。巴庫有著可觀的石油和天然氣蘊藏量。早在公元前5世紀,拜火教徒就在里海沿岸建造了神殿。到20世紀初葉,巴庫已經是世界上最大的石油生產地和輸出地,諾貝爾和羅斯柴爾德家族投資開采,俄國則從中作梗。后來,俄國牢牢地控制了阿塞拜疆的石油,前蘇聯70%的石油產量都來自這里。阿塞拜疆獨立后不久,前蘇聯就與亞美尼亞緊密勾結,推翻了阿塞拜疆民族主義領導人阿布法茲·埃利奇別伊。作為數十年俄國統治的遺產,前蘇聯時代的石油溫泉依然是阿塞拜疆的一項重要收入來源,令人心曠神怡的天然泉水對許多疾病都有著神奇的療效。
與此同時,在阿塞拜疆,就連環境污染都是旅游景觀,這在世界上是絕無僅有的。巴庫所在的里海沿岸微型半島上,布滿了已經生銹的石油管線,海面上還點綴著廢棄的鉆井平臺。阿塞拜疆政府對此束手無策,所做的無非是盡量減少原油泄露,以及出售到舊鉆井平臺上參觀的直升機票。如今,阿塞拜疆又開始虔誠地祈禱能源之神的保佑,在海岸邊生銹的油井鉆塔上建造了比比·海巴特清真寺。這是阿塞拜疆政府出資興建的唯一一座清真寺。這座清真寺的特殊性在于,它曾經被斯大林下令摧毀,從那之后,這個共和國的石油產量就直線下降。巴庫以前的馬克思紀念碑所在地,如今變成了阿塞拜疆石油公司(Azpetrol)加油站。
一些阿塞拜疆人希望將他們的國家建設成"高加索的科威特",并對此津津樂道。由于在歐洲石油供應中所占的份額越來越大,阿塞拜疆已經成為高加索最富有的國家。阿塞拜疆政府的海關部長創辦了一家"六星級"怡東酒店(ExcelsiorHotel),并根據著名的"迪拜塔"之名,將其稱做"巴庫塔"。①巴庫市中心是歐洲人于19世紀末建造的,如今他們依然不甘落后,重量級的歐洲建筑師和石油大亨重返巴庫,在海市蜃樓般的懸崖峭壁上建造高樓大廈。在它的帶動下,巴庫郊區的開發正在有條不紊地進行。
阿塞拜疆雖然有豐富的石油,但石油并不等于智慧。關鍵問題是,在未來的20年間,當石油開采完的時候,這個國家能否積累起足夠的智慧。強人政治依然在阿塞拜疆居于支配地位,它的政治秩序都是由一個人創造并為他服務的,這個人就是蓋達爾·阿利耶夫。阿利耶夫是前克格勃頭子,也是蘇共中央政治局中第一個和唯一一個穆斯林。作為一個袖珍國家的強大領袖,他個人的性格毫無疑問就是國家的性格,甚至可以說使國家性格黯然失色。領導人更替是阿塞拜疆改變統治模式的唯一機會。阿利耶夫死后,為了讓他的兒子伊爾哈姆接班,阿塞拜疆舉行了一場假選舉,對內定的結果進行確認。"要說誰將贏得2003年的大選,這取決于你問誰。"一位反對派人士憤然說道,他一向致力于將國內外的支持者團結在一起。在阿塞拜疆,阿利耶夫父子的語錄滿天飛:父親蓋達爾·阿利耶夫強調獨立、主權和英雄主義;兒子伊爾哈姆則重視財富和發展,推動國家朝著實現穩定的方向轉型。但這只是表面現象。要想將反動的老一代頑固勢力從領導崗位上清理出去絕非易事,況且他們還具有年輕官員所缺乏的治國經驗。父親蓋達爾·阿利耶夫死后,巴庫機場的代碼依然是"GYD",暗含的意思是阿塞拜疆仍是他個人的國家,即使他死了也依然如故。
第一部分西方的東部 第42節:高加索走廊(7)
"腐敗就是道德意義上的戰爭,它吸吮著阿塞拜疆的血液。"一位流亡國外的阿塞拜疆商人痛心疾首地說。許多有良知的海外僑民都深有同感。讓人感覺巴庫的旅游機構和流通部門腐敗的,恰恰是這些行業過于秩序井然:如果一切都那么井井有條,肯定有一只看不見的黑手在作怪。阿塞拜疆最富有的30個人中,大多數都是政府部長或議會議員。阿塞拜疆與伊朗一樣,把議會叫做"馬吉利斯"(Majlis)。這些人之間唯一的政治競爭是在揮霍錢財方面互相攀比,比如購買官職花了多少錢,建造了多少別墅,誰在倫敦的寓所更大。他們通過設在倫敦的寓所,將財富轉移到貌似合法的公司。警察過來把嶄新的寶馬車開走,是他們當中每個人都曾有過的經歷。(注:這絕不是說他們慷慨地捐獻德國轎車。)阿利耶夫王朝為形勢所迫,在一系列問題上作出了妥協。為了保護日益減少的鱘魚資源,阿塞拜疆正式出臺了魚子醬貿易禁令,但結果卻使走私活動更加猖獗,伊爾哈姆的親信們也更加有利可圖。在"阿拉伯-突厥-東方世界",人們對于裙帶關系見怪不怪,雙重標準是主導的為人處世方式。事實上,文化腐敗越是嚴重,裙帶關系就越能找到借口。"兒童不會考慮退休的事情,"在巴庫精英們舉行的一次露天花園聚餐會上,一位阿塞拜疆外交官扼腕嘆息道,"你的舅舅也許是個壞人,但他畢竟是你母親的兄弟。"在巴庫這個國際性大都市,家家都在向官員行賄,為的是讓孩子進入好學校;而這些孩子又繼續行賄,為的是不學習也能畢業。
然而,阿塞拜疆是走挪威式的石油拉動發展的道路,還是像尼日利亞那樣為"該死的資源"所累,抑或是成為俄羅斯式的石油官僚國家,這一切都取決于政府如何管理豐厚的石油收入。在俄羅斯,石油部門和銀行機構狼狽為奸,"政府-寡頭軸心"操縱著市場,使石油價格和利率都維持在高位。①很少有人關心非石油部門的發展,除巴庫之外的許多地方還沒有開發,甚至連正常的電力供應都難以保障。"一個盛產石油的國家竟然出現能源短缺,這是經濟管理不善的最好明證。"一位歐洲外交官在該國與伊朗交界的南部諸省份旅游時指出。在阿塞拜疆國內,納戈爾諾-卡拉巴赫爭端已經造成100萬人無家可歸,其中許多人擠在巴庫的居民區里,甚至還強占了一個大學的宿舍,但政府好像對此熟視無睹。
在阿塞拜疆,石油和民主沒有很好地結合起來,因為石油供應非常有限,當石油生產達到極限時,賺錢的欲望就壓倒了一切。伊爾哈姆解除了幾位頑固派部長的職務,因為他們資助反對派,還涉嫌參與一起針對他的未遂政變,同時,他以"偷稅漏稅"為由,逮捕了另外一些人士。這兩個舉措表明,在他看來,控制日益增長的國家財源遠比民主化重要。只有在那些做賊心虛的政權統治下,才會出現防暴警察比抗議者還多的情況。伊爾哈姆有時允許群眾集會,但有時粗暴地驅散他們,這最清楚地表明公共關系只不過是其掌中玩物而已。
無論對阿塞拜疆還是歐洲來說,阿利耶夫當局的政治和經濟腐敗都是一種難言之隱。毫無疑問,正因為這種政權能擺平一切,俄羅斯和伊朗還對它情有獨鐘。阿利耶夫當局采取欺騙手段,將一家土耳其公司排除在改造國家電網的合同之外,從而為俄羅斯獨家壟斷南高加索的電力供應大開方便之門。由于阿塞拜疆依然是一種單一經濟結構,旅居俄羅斯的200萬阿塞拜疆人寄往國內的匯款就成了其第二大收入來源。在阿塞拜疆與俄羅斯和伊朗交界處,由于有政治背景的團伙撐腰打氣,毒品走私活動異常猖獗。這使俄羅斯得以繼續左右阿塞拜疆的外交政策,伊朗也繼續對阿塞拜疆境內的什葉派穆斯林施加影響。北約曾經提議在阿塞拜疆建立軍事基地,并由美國租用俄羅斯設在加巴拉的雷達站,以對里海地區和伊朗進行監控。但一位阿塞拜疆分析家表示:"我們本身已經問題成堆,不需要美國再來渾水摸魚。"由此看來,阿塞拜疆人的傾向與他們的字母表一樣搖擺不定。僅僅在20世紀,阿塞拜疆的字母表就在阿拉伯字母、西里爾字母和拉丁字母之間改來改去。
第一部分西方的東部 第43節:高加索走廊(8)
1959年,美國常駐聯合國代表小亨利·卡伯特·洛奇提出了這樣的問題:"美國可以贏得戰爭,但能贏得革命嗎?"伊爾哈姆解散了2005年選舉產生的議會,并聲稱其"影響不了政府的路線"。盡管他的所作所為違反了歐洲安全與合作組織的標準,但美國還是認可了這一結果。然而,如果能培植一個更加可靠的反對派,同時支持體系內的議會改革者,美國和歐盟將能更好地實現它們的利益。東歐的第二世界伙伴集團在阿塞拜疆的活動步履維艱,它希望阿塞拜疆政府能像一個叛逆的孩子一樣,更多地傾聽朋友而不是家長式大國的意見。無論革命是否伴隨著政變、人民起義或軍事入侵,只有當人民有辦法迫使當權者開放政治體系時,民主才能得到鞏固。如果實現了這一目標,"西瓜革命"或"魚子醬革命"就沒有必要再發生,而一種親西方的政治體系也將順利地建立起來。
"只要不是'前蘇聯',無論貼上什么標簽,我們都將欣然接受!"一位年輕的外交部官員如是說。阿塞拜疆很少有人確切地知道歐盟為何物,但由于確信它有利于受俄羅斯控制的獨聯體國家,甘愿被排除在歐盟之外的人就更少了。然而,阿塞拜疆已經是歐洲的一部分。盡管阿塞拜疆的釀酒、柑橘、棉花等非石油部門的發展依賴于歐洲的投資,但成千上萬的歐洲能源部門員工(從鉆井工人到行政人員)也依賴于在巴庫的高薪工作。正是得益于他們的工作,石油管線從里海南岸開始,沿著古老的商路向西延伸。高加索也許是"西方的東部"最遙遠、最麻煩的角落,但這個角落正是西方國家未來作為自力更生的超級大國賴以立足之處。
結?論
擴展中的歐洲
"共同歐洲家園"的建設遠遠快于歷史學家艾倫·約翰·珀西瓦爾·泰勒的預期,它已經成為一個由成員國、伙伴國和聯系國組成,享有不同權利、義務和補貼的多層次聯邦。歐洲的血腥歷史絕不意味著它必然有黯淡的未來,因為今天的歐洲已經與任何超級大國一樣繁榮和強大。歐盟正在力所能及的范圍內,日益迫切地推動所有國家實現轉型,而且比其他任何超級強權做得都好。目前在歐洲內部,庫爾德人得到了保護,不再受土耳其人的侵犯;波斯尼亞人和科索沃人得到了保護,不再受塞爾維亞人的侵犯;烏克蘭人和格魯吉亞人得到了保護,不再受俄羅斯人的侵犯。與此同時,歐盟還推出一些過渡性的制度,讓這些國家初步嘗到一些甜頭,從而將它們團結在自己周圍。歐盟堅持嚴格的入盟標準是正確的,但在自身取得的成果充滿吸引力的情況下,特別是在東歐新成員國的強烈要求下,歐盟已經不再坐等他國來學習"歐洲性"了。
然而,當歐洲領導人將他們的集體帝國從大西洋擴展到里海時,他們耳邊回響起了蕭伯納的《人與超人》(ManandSuperman)中西班牙游客門多薩那惡魔般的惡毒警告:"先生,生活中有兩種悲?。阂环N是萬念俱灰,另一種是豪情萬丈。"盡管在20多個成員國的首都,歐盟領導人對于歐洲計劃的定義和目標有著高度共識,但是,一旦這種共識在厭倦心理的侵蝕下土崩瓦解,對于同世界上最不穩定的地區親密接觸的憂慮壓過了勃勃雄心,歐洲人就會在享受最輝煌成功的同時喪失進一步擴張的戰略胃口。盡管布魯塞爾的廚房里有那么多的廚師,但關于究竟哪個菜譜略勝一籌,依然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然而,不擴張的代價遠遠高于擴張的負擔。因此,歐洲的帝國主義擴張同樣遵循牛頓的慣性定律:動者恒動。我們可以這樣推理:歐洲必須避免靜止下來,因為這會導致孤陋寡聞,進而招致外部威脅。這樣一來,"帝國過度擴張"的邏輯就顛倒了過來,因為不擴張就會立即陷入停滯。如果歐盟停止擴張,歐亞大陸西半部就將呈現四強并立局面,分別處于倫敦、布魯塞爾、安卡拉和莫斯科的統治之下,但這四個輪子并非總是以同樣的速度前進。然而,在它們共同的西方領地之外,四方-再加上美國-面臨著一個更大的挑戰。這個挑戰來自歐洲東部以東地區,那就是中亞。
第二部分心臟地帶 第44節:絲綢之路與大博弈(1)
第二部分心臟地帶
第7章
絲綢之路與大博弈
1891年,在帕米爾山脈頂峰,勇敢而年輕的英國探險家弗朗西斯·楊哈斯本遇上了老謀深算的俄國上校亞努夫。兩人都在考察那里蜿蜒起伏的地形,這里的戰略地位因為對方的覬覦而越發顯得重要。對亞努夫的宏偉計劃略有所知之后,楊哈斯本驚呼:俄國人"正張著血盆大口撲面而來"。亞努夫則回敬道:"這只是個開端而已。"誰能將中亞擺平,誰就能征服帕米爾。
中亞西瀕里海,東臨地勢較高的蒙古大草原,北起西伯利亞,南接阿拉伯海。這片廣袤的土地干旱少雨,幾乎長年灰蒙蒙的。世界上最高的山脈縱橫交錯,將中亞分割為不同的地區,最高峰是2500英尺高的過加爾莫山,位于塔吉克斯坦境內的帕米爾山脈,不久前的名稱還是"共產主義峰"。白雪皚皚的天山山脈,經吉爾吉斯斯坦和哈薩克斯坦,蜿蜒伸向中亞東北端;冰雪覆蓋的喜馬拉雅山脈和昆侖山脈,從中國、印度和尼泊爾境內,延伸到中亞東南部;貧瘠的興都庫什山脈,將阿富汗與中亞西南部連成一片。在這片充滿敵意的土地上,日出日落同樣撲朔迷離,無論誰來到這里,最終都會變得慘無人道。
"在整個歷史上,我們的位置比身份更重要。"在塔什干,一位烏茲別克斯坦歷史學家坐在鑲有精美金色花紋的桌子前說道。中亞在歷史上向來是一個"下水道",周邊所有的地區和文化都在這里交會,使這里經常泛濫成災。中亞夾在斯拉夫、阿拉伯、波斯、印度和中華文明之間,見證了從希臘到蒙古的征服者在這里縱橫馳騁,以及從意大利到朝鮮的商人在其綠洲上鉤心斗角,任何一方都在這里深深地打上了自己的烙印。直到今天,從哈薩克斯坦到阿富汗,都沒有清晰的民族界限:無論是歐洲的土耳其人,還是亞洲的蒙古人,抑或是位于兩地中間的任何民族,都能在這里找到他們的影子。據說,10%的亞洲男性都是成吉思汗-歷史上生育最多的征服者的后裔。
如今,所有中亞國家的名稱都以"斯坦"(-stan)結尾。"斯坦"是一個波斯語后綴,意思是"土地"。前蘇聯解體以后,各個中亞國家都深鎖內陸,但它們的土地下面都有儲藏量豐富的石油和天然氣,特別是哈薩克斯坦和土庫曼斯坦;與此同時,武器、毒品、伊斯蘭戰士,甚至石油,都通過阿富汗和巴基斯坦流進流出。這一切對于認識中亞都至關重要。許多觀察家都在談論一條動蕩不安的"不穩定弧",它從西非一直延伸到東南亞,中亞正位于這條"不穩定弧"的頂端。也有人干脆把中亞稱為"歐亞大陸的巴爾干",或者更直白地叫做"特拉什干尼斯坦"(Trashcanistan)①。毫無疑問,這些原始國家中,除阿富汗外,歷史沒有超過一個世紀的。如何經營自己的被支配地位,將決定它們未來屬于第二世界還是第三世界。
第二部分心臟地帶 第45節:絲綢之路與大博弈(2)
塑造全球秩序的最根本問題正在中亞地區浮出水面:中國是一個可信賴的歐亞大陸領導者嗎?俄羅斯還是一個歐亞大陸強國嗎?美國和歐洲會在各自的地區之外進行合作嗎?當需求超過供給時大國還會共享能源嗎?盛產石油的窮國會成為穩定的民主國家嗎?如何制裁一些國家的邪惡領導人,而又不傷害和開罪其人民呢?
一直以來,中亞既是連接東西方全球化的絲綢之路,也是帝國主義進行赤裸裸爭奪的大博弈實驗場,這兩個比喻既是對該地區的過去,又是對其未來的生動寫照。毋庸置疑,21世紀的中亞將是兩個方面兼而有之,因為兩者具有相互促進的內在屬性。在這一長期封閉的地區,當四面八方的大國蜂擁而至,攫取新發現的油氣資源時,東西方管線、公路和貿易網絡爭奪戰的序幕就正式拉開了。在當今的全球化時代,這些地緣政治通道是至關重要的。
歷史上,各大帝國來去匆匆,風馳電掣般地橫掃不適合居住的遼闊中亞,但大都很快消失得無影無蹤。公元前329年,亞歷山大大帝翻越興都庫什山脈,攻占了阿契美尼德帝國東部的繁華都城馬拉坎達(今撒馬爾罕)。盡管他在那里建立了"極東亞歷山大城"(意為"最遙遠的亞歷山大城",即今塔吉克斯坦胡占德市)衛戍區,以抗擊群情激奮的當地部落,保護希臘文化在中亞地區的傳播,但是,這一東西方交通要道還是很快就落入了信奉佛教的貴霜游牧民族之手,他們以今巴基斯坦、阿富汗和中國交界處為據點向外擴張。隨后,薩桑波斯人、匈奴人、阿拉伯人(最遠于714年抵達中國新疆的喀什噶爾①)和薩曼人接踵而至,在中亞建立了各具特色的繁華據點。布哈拉成了伊斯蘭世界的東方支柱,成千上萬的學生云集在金碧輝煌的馬德列賽(Madrasah)②里,聆聽薩曼王朝的埃米爾③們吟詩誦經。
中亞地區你來我往的帝國更替表明,空間真空與權力真空同樣可怕。"我奉上天之命來清算你們的罪惡。"成吉思汗于1221年率領他的游牧部落洗劫布哈拉時,這樣不可一世地向塞爾柱土耳其人叫囂道。利德爾·哈特(B.H.LiddellHart)寫道,"蒙古治下的和平令羅馬帝國和亞歷山大帝國相形見絀",它對絲綢之路的管理為傳說中的馬可·波羅周游列國創造了條件。14世紀,當一場瘟疫奪去中亞地區許多人的生命后,帖木兒征服了從喀什噶爾到高加索的廣大領土,他的孫子巴布爾還在印度建立了莫臥兒王朝。然而,沙皇俄國為了彌補在克里米亞戰爭中的失敗,以及因為美國內戰而銳減的棉花進口,于1865年派兵奪取了塔什干,并且一路攻城略地,最遠侵占了中國西部的伊寧。慘無人道的俄國將軍斯科別列夫仿效成吉思汗的做法,宣稱:"你對他們的打擊越沉重,他們馴服的時間就越長。"鐵路出現后,歐洲列強得以深入大陸腹地:法國人侵占了北非,英國人奪取了蘇丹,俄國人攫取了中亞。哈爾福德·麥金德最早采用"心臟地帶"和"歷史的地理樞紐"的概念,描繪這一作為控制歐亞大陸關鍵的"高度機動的……草原區"。令他擔憂的是,鐵路和通信網將使俄國得以"步步為營地擴展勢力",從而挑戰英國基于海上力量的全球支配地位。①所以,當俄國人向南推進的時候,大英帝國立即從印度向北擴張。兩國隨后在從克什米爾到西藏再到帕米爾山脈的廣大區域展開了一場大博弈,俄國人將其稱為"影子決斗"。在這場大博弈中,英國人和俄國人寸步不讓,他們拉攏這里的諸汗國,還在歷次英阿戰爭中通過代理人進行較量。①楊哈斯本、亞努夫以及信奉佛教和共產主義的神秘主義畫家尼古拉斯·羅耶里奇,都神不知鬼不覺地卷入了這些各方都全力以赴地進行的戰爭。他們參與制訂作戰計劃,繪制欺騙性的假地圖,并將"東方外交"的溜須拍馬發揮到極致。老奸巨猾的羅耶里奇甚至可能同時充當了三方的代理人。被俄國征服和吞并后,這一地區的人民和牲畜都被綁上戰車,投入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洪流中去。俄國強制他們批量生產服裝和食品,并通過環里海鐵路運往俄國。俄國內戰結束后,這些中亞國家得到的回報是集體化,以及隨之而來的饑荒和瘟疫。在隨后的70年間,這里的處女地成了生產第二次世界大戰軍事裝備的后方基地,并承受了執行棉花種植計劃釀成的生態災難。
第二部分心臟地帶 第46節:絲綢之路與大博弈(3)
伴隨著前蘇聯的解體,歐亞大陸的同盟關系急劇轉變,各大國在中亞地區都進行了淋漓盡致的表演。前超級大國俄羅斯企圖維持對其"近鄰國家"的影響力;現超級大國美國進行著轟轟烈烈的"全球反恐戰爭";歐盟國家到這里來獲取能源,同時推廣它們的法律和信仰。②然而,與歷史上的全面勝敗更替不同的是,今天中亞地區的微觀較量更像是集體擊劍,多名擊劍手不停地出擊、躲避,各有得失、互有勝負。各主要大國都心照不宣地悄然貫徹著自己的意圖:俄羅斯繼續大規模地出售軍火,同時在這里進行能源基礎設施建設;美國維持其"池塘中睡蓮葉"般的前沿軍事補給基地網,同時為其巨型石油公司開拓市場;歐盟作為另一大能源投資方,致力于這一地區的經濟和制度現代化;中國的低成本商品如潮水般涌來,并且在當地基礎設施升級方面走在了前列。
北約已經越過了歐亞之間的里海分界線,將其觸角伸進了中亞地區,并與上海合作組織產生了接觸、碰撞和摩擦。與建立北約的《華盛頓憲章》一樣,"上海合作組織"的名稱清晰地表明,中亞地區的另一面處在哪個國家的主導下。美國領導的北約和中國領導的上海合作組織在此進行的角力,集中體現了現實主義的權力算計,兩國在第二世界進行外交的差異也在此體現得淋漓盡致。20世紀90年代,美國奉行"俄羅斯優先"政策,除了從哈薩克斯坦運走前蘇聯核彈頭外,幾乎完全忽視了中亞地區。時至今日,美國仍然只提供有限的軍事支持,以及有選擇性的民主和市場化改革計劃,在實踐中似乎也都收效甚微。相比之下,中國開展的"共同發展外交"卻顯得無懈可擊。當美國國務院還在考慮由哪個區域-歐洲還是南亞-負責中亞事務時,中國迅速劃定了與中亞新獨立國家的邊界線,以及與俄羅斯的2600英里的邊界。為了約束鄰國并使其向自己靠攏,中國隨后推出了"新安全觀",倡議在上海合作組織的創始國"上海五國"(中國、俄羅斯、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和塔吉克斯坦)之間采取建立信任的措施,并且共同打擊分裂主義、恐怖主義和極端主義這"三股勢力"。與北約在高加索地區的做法一樣,上海合作組織制定了共同的海關和邊界檢查規則和程序,著手改造古代貿易通道沿線的公路,并聯合開展打擊毒品走私行動。該組織開始只是一個表達反美意見的論壇,現在已經有人把它視為"東方的北約",或者一個盛產石油的國家組成的能源俱樂部。
"上海合作組織不會聽任北約為所欲為的,"一位積極參與了上海合作組織進程的烏茲別克斯坦官員警告說,"我們的領導人始終保持著聯系,我們的防務官員也進行著良好的合作。"盡管尚未建立起北約式的集體安全同盟,("人人為我,我為人人!")但中國密集的魅力攻勢已經初見成效,上海合作組織的職能擴展到了能源投資、跨銀行交易和文化對話領域,不過依然不涉及民主化的問題。中國不僅扮演了一個協商式的領袖,而且通過向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提供越來越多的貸款(將近10億美元),成了商業事務標準的制定者。這些做法是明朝時期"后蒙古絲綢之路戰略"的翻版。當時,中國的明王朝允許中亞諸汗國由本土人進行統治,同時加入以中國為中心的朝貢體系,與當時在東南亞實行的體系一模一樣。
第二部分心臟地帶 第47節:今非昔比的俄羅斯(1)
中國的經濟、人口和外交影響力決定了它將取代俄羅斯成為該地區的主導者。然而,正如希特勒和斯大林都把美國視為其主宰歐亞大陸的障礙一樣,俄羅斯和中國今天依然在上海合作組織框架內干著同樣的事情,那就是阻止北約的亞洲化。"如果俄羅斯的圖謀獲得成功,中國的利益也將得到促進;但如果它遭到失敗,俄羅斯人將惱羞成怒,中國的仁慈大國形象卻進一步得到彰顯。"一位常駐哈薩克斯坦的歐洲外交官指出。該地區的貿易之所以會蓬勃發展起來,不僅是因為這些國家在經濟機遇面前自然而然地聞風而動,而且也是擴張中的中國通過大量投資和上海合作組織領導地位注入動力的結果。盡管上海合作組織的多數事務都是通過俄語開展的,但前蘇聯時代培養的那代領導人正在退出歷史舞臺。對俄羅斯來說,正如法國在歐洲一樣,依賴語言這種權力符號,并不能確保影響力得到有效發揮。建立集體安全條約組織,是俄羅斯謀取地區領導地位的最新努力,但效果與失敗的獨聯體相比也沒什么兩樣。"如果一種事物在現實中并不存在,我們又如何討論其未來呢?"一位年輕的哈薩克斯坦外交官不屑一顧地說道。
第8章
今非昔比的俄羅斯
俄羅斯的兩大亞洲板塊西伯利亞和遠東合起來比其歐洲部分大5倍,這使俄羅斯成為最終決定北約和上海合作組織誰將主宰中亞事務的"搖擺國家"。西方如果得不到俄羅斯的支持,就沒有問鼎傳說中歐亞大陸心臟地帶權力寶座的陸上通道,無論其原因在于不穩定也不可靠的盟友(阿富汗和巴基斯坦)、敵對國家(伊朗)還是地理障礙(里海)。①西方如果不能成功地贏得俄羅斯的信賴,中國就將成為這場新的大博弈的贏家。
目前,俄羅斯的許多農村地區都是"一個首尾顛倒的世界,廣大農民成了政府的棄兒,他們相依為命、自生自滅"。幾百年來,俄羅斯的邊界極不穩定,擴張和收縮的幅度達數千英里。盡管它那廣闊而脆弱的版圖急需一個獨裁政權來捍衛,但這個國家從未能直接控制廣大俄羅斯人的生活。公路和鐵路交通將西伯利亞各族人民與西部地區聯系起來,這也許可以使他們輕而易舉地進入各地的市場,但同時也使他們可以非常方便地走回頭路。前蘇聯計劃制訂者強制推行的運動本來就步履維艱,而一旦它的各族人民選擇退出,這種運動將不可避免地功虧一簣。許多前蘇聯時代與外部世界隔絕的城市,如今都在走向沒落,就像全國各地破產倒閉的企業一樣。
像俄羅斯和中國這樣,一個地廣人稀的國家虎視眈眈地與一個人滿為患的國家比鄰而居,在世界上是絕無僅有的。俄羅斯人在用他們的腳進行投票,一波又一波地持續向西遷移。與此同時,在北京以北,每年有許多人向北涌入人煙稀少的俄羅斯遠東地區,目前,俄羅斯遠東地區僅剩下700萬人,而中國僅東北幾省的人口就超過了1億。如此嚴重的人口失衡,加之蒸蒸日上的中國與日俱增的能源需求,使得一些根本性問題被提上了議事日程:俄羅斯還能維持下去嗎?現有政治邊界的慣性能保持多久?國家主權能否實現便捷化,隨著公民的流動而擴展?
這些問題在實踐中比在理論上解決得更快。俄羅斯為防止中國完全占領西伯利亞和遠東地區,干脆將部分主權租借給了這個人滿為患的鄰居。隨著中國的財政收入越來越雄厚,俄羅斯石油公司(Rosneft)等石油企業與中石化(Sinopec)簽署的聯合勘探協議越來越多,中國對石油流向的影響力隨之大為增強。俄羅斯的遠東處女地還擁有豐富的鋅、鎳、錫、鉆石、黃金等礦產以及魚類和林木資源,這一切都對世界上最大的原材料進口國具有強大的吸引力。目前,心臟地帶被俄羅斯衛戍部隊嚴密地守護了起來,已經成為麥金德所說的"天然堡壘"。然而,在波濤洶涌的勒拿河以東,中國的公司對俄羅斯的針葉林進行砍伐,將木材裝船后從太平洋沿線的海路行程約1000英里運回中國。像中國這樣人口規模如此龐大的國家,絕不可能放過資源如此豐富的荒涼之地。
第二部分心臟地帶 第48節:今非昔比的俄羅斯(2)
遠東已經成為俄羅斯的一場噩夢:中國以令俄羅斯無能為力的方式對遠東進行開發。①在地圖上看像是俄羅斯的地方,從人們的臉上看更像是中國。中國公民(和當年被斯大林驅逐出境的朝鮮人)到中國人開的診所就醫,中國男子甚至娶西伯利亞婦女為妻,她們的前夫要么是終日酩酊大醉的酒鬼,要么已經因為酗酒而一命嗚呼。甚至早在冷戰時期,蘇聯人就開玩笑稱,想離開蘇聯的人必須學英語,而留下來的人則要學漢語,并且面無表情地說,"中芬邊界平安無事"。在西伯利亞的凍土層隨著全球氣候變暖而融化的同時,中國對俄羅斯遠東地區的人口、經濟以及最終的政治控制似乎已經確定無疑了。100年前,中國工人建設了俄羅斯的符拉迪沃斯托克城,俄羅斯同時還奪取了中國的滿洲。符拉迪沃斯托克的俄文意思是"東方的主人",如今東方的主人成了中國。
中國還在用悄無聲息的商業活動建立與蒙古的新型關系。蒙古人曾經確立過對中國的統治,但如今這個貧瘠的國家只有300萬人口。內蒙古自治區橫貫遼闊的戈壁沙漠。一些蒙古人饒有興致地說,他們的國家正在興起一種現代淘金熱,從而使蒙古獲得了"曼-古利亞"(Mine-Golia)的美稱,然而,戈壁大沙漠的礦產資源,以及蒙古國的農業和北部森林,大都歸中國的公司所有。在蒙古礦山(礦產資源占該國出口額的70%)里勞作的是中國工人,蒙古首都烏蘭巴托的市政建設也都歸功于他們。鑒于美國在蒙古的軍事存在,蒙古人把美國稱為"第三鄰國",但軍事防御網卻無法阻止中國將蒙古"買走"。
以上海合作組織和雙邊"特殊關系"為載體,中國和俄羅斯多次進行大規模軍事演習;與此同時,中國成為俄羅斯武器的最大買主,使世界上最龐大的軍隊擁有了越來越先進的科學技術。然而,中俄之間的權宜婚姻很可能會以不歡而散收場,況且這也不是第一次了。1969年,中蘇之間發生了一連串沖突,一直蔓延到.3.遙遠的符拉迪沃斯托克。中蘇之間的分歧一發不可收拾,雙方都輕易地斷定對方是"主要敵人",甚至還超過了美國。后來,克格勃決定把中國只稱為"主要敵人之一",但中國卻堅定地認為蘇聯是一個戰略對手。
西方毫不掩飾在東歐取代俄羅斯的意圖,但它是否應該聽任俄羅斯東部地區照目前狀況發展呢?俄羅斯對中國壯大的恐懼遠遠甚于對美國或歐洲的憎恨。所以,盡管中國在俄羅斯展開游說,要求鋪設從俄羅斯境內直達中國黑龍江省大慶油田的輸油管線,但俄羅斯國家石油管線運輸公司(Transneft)正在修建的東西伯利亞至太平洋管線壓根兒沒有從中國境內經過,而是從貝加爾湖以北直達日本海。俄羅斯通過讓日本和韓國公司分享該管線中的石油,確保了石油流量和價格不被中國獨家壟斷。在日本于1905年的戰爭中讓俄國蒙受恥辱100年后的今天,俄羅斯與日本舉行了一系列雙邊聯合軍事演習,并邀請日本幫助開采庫頁島的石油資源,從而在遠東地區保持警鐘長鳴。出于對蒙古人可能第二次征服亞洲的恐懼,一些俄羅斯人目前把遠東地區的中國人視為危脅,俄羅斯軍方還制定了對付中國奪取東西伯利亞和油氣資源豐富的薩哈林島的預案,俄軍在該預案中將動用戰術核武器進行反擊。
與冷戰時期的中蘇友誼一樣,目前的中俄睦鄰友好也難以建立起一種真正的戰略合作伙伴關系,因為中國從中得到的利益遠遠大于俄羅斯。正如20世紀70年代初期,美國總統理查德·尼克松及國務卿亨利·基辛格將中國從傻乎乎地與前蘇聯打情罵俏中爭取過來一樣,今天的美國和歐盟急切地希望改變中俄關系現狀,因為俄羅斯為了在歐亞大陸心臟地帶繼續占有一席之地,簡直是在向中國投懷送抱。今天倡議修建長達68英里的白令海峽海底隧道,將俄羅斯遠東地區與美國阿拉斯加連接起來的,正是時任尼克松政府內政部長的沃爾特·希克爾。這一想法最早是由沙皇尼古拉二世提出來的。但無論怎么說,日益萎縮的俄羅斯人口稀稀疏疏地分布在廣袤的領土上,對這個國家來說人口似乎已經失去了意義,其版圖在未來幾十年內也很可能發生于己不利的變化。目前在高校歷史系任教的前蘇聯問題專家警告說:俄羅斯以現有形態繼續存在下去的權利并非神圣不可侵犯。
第二部分心臟地帶 第49節:今非昔比的俄羅斯(3)
斯坦國之家,還是紙牌壘起的房屋?
2006年,哈薩克斯坦中央銀行發行新版貨幣時,鈔票上的"銀行"一詞竟然拼寫錯了。發生這一重大事故的原因在于:經歷了長期的俄羅斯統治后,當這些新獨立的中亞國家恢復自己的認同時,它們將本民族的突厥語由西里爾字母改成了拉丁字母,但其中許多詞匯在前蘇聯時代之前并沒有書面拼寫形式,所以造成了各種意想不到的結果。
對于這些"蘇維埃東方"共和國來說,防止國家認同再次遭到鎮壓或者被取代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在前蘇聯統治時期,它們遭受的鎮壓使一些共和國對于實現獨立望而生畏:由于不知道在沒有前蘇聯為其做主的情況下該如何維持一個共和國,它們在1991年甚至支持了反對戈爾巴喬夫的政變,并且投票贊成繼續留在事實上已經不復存在的蘇聯的范圍內。由于它們被蘇聯化之前只是一些汗國或者部落聯盟,拋棄前蘇聯遺產也就意味著必須否定現有的種族和民族屬性。自從莫名其妙地實現獨立以來,這些斯坦國的人才流失嚴重,德國人、猶太人和俄羅斯化的知識分子紛紛離境。它們只有前蘇聯時代陳舊落后的衛生和教育體系,有的國家甚至連陳舊落后的體系也沒有,但卻遭受著日益嚴重的艾滋病毒侵襲和艾滋病危機。
在許多方面,這些斯坦國仍然像列寧和斯大林要求的那樣考慮問題:"民族主義的形式和社會主義的內容"。雖然它們的法律淵源包括伊斯蘭教法典以及蒙古人、帖木兒和俄國的法律,但它們的政治屬性主要受蒙古-突厥部落等級制和前蘇聯極權主義命令的支配,并且兩者經常是密不可分地交織在一起。這些國家都沒有能夠超越卡夫卡筆下自私而荒誕的法律制度,它們盛行亞洲式的裙帶關系,同時又有將一切(哪怕是為了否認)都記錄在案的前蘇聯官僚主義傳統,這些共同造就了一種連進博物館都需要同意、批準、送禮和批條子的制度。在塔什干和比什凱克,殘存的前蘇聯建筑因為年久失修而千瘡百孔,但亞洲式的臨時簡易住房仍然是按照前蘇聯模式搭建的。
"中亞人與俄羅斯人一樣,只不過他們人更好!"一位經常訪問這些斯坦國的美國學者語出驚人。但他指的不是該地區的前蘇聯領導人。所有斯坦國實行的都是超級總統制,刻意使議會形同虛設,寡頭們以家族勢力為后盾,通過贊助控制國家經濟命脈。政治和經濟權力不僅密不可分,而且簡直就是一回事兒。中亞領導人推崇東南亞的柔性權力主義模式,對歐洲式的民主制度則沒有什么興趣。但事實上,他們是曼瑟·奧爾森(MancurOlson)所說的"慣匪",通過曇花一現的經濟增長使其盜賊行為合理化。他們聲稱推崇革新而不是革命,但當他們年老體弱或者地位衰落時,權力繼承危機就會爆發,他們的統治也將壽終正寢,正如以前所有的王朝統治一樣。①在前蘇聯時代隨意劃定的邊界內,這些領導人盡管地位不穩定,但都對鄰國的反對派提供庇護,并以中斷石油和天然氣供應相要挾,從而陷入了相互拆臺的惡性循環中。中亞各國挖空心思地把各政黨人士驅逐出境,迫使他們在國外從事反政府活動。該地區至今不曾發生大的沖突,這實在有些匪夷所思,但這種狀況能維持多久呢?
"盡管我們都已經是主權獨立的國家,但我們依然清醒地認識到,一場新的大博弈正方興未艾。所以,眼下的當務之急是實行地區主義以維護我們的共同利益。"一位哈薩克斯坦外交官說道,他對任何可能的外來征服都保持著高度警惕。中亞斯坦國都深居內陸,這一地理位置決定了它們將永遠依賴外國商品和投資,特別是這一地區大都是干旱少雨的沙漠和草原,本來就稀缺的水資源向來又被大量地揮霍浪費。即使資源豐富、最具致富潛力的國家,如哈薩克斯坦、烏茲別克斯坦和土庫曼斯坦,也只有依賴俄羅斯、中國、美國和歐洲,才能將資源開采出來,進行加工提煉并投放到市場中去。這些斯坦國已經擺脫了相互指責的怪圈,開始在烏茲別克斯坦和土庫曼斯坦與吉爾吉斯斯坦和塔吉克斯坦之間談判簽署貿易協定,前兩者擁有豐富的天然氣資源,后兩者位于該地區水源的上游,控制著分水嶺。
第二部分心臟地帶 第50節:西藏和新疆(1)
獨立對這些斯坦國無疑是彌足珍貴的,但最有助于捍衛獨立的莫過于參與到目前這場大博弈中去,進而結成一個任何超級大國都難以主宰的地區集團,也把自己從此前幾百年的汗國命運中解放出來。哈薩克斯坦和烏茲別克斯坦在北約和上海合作組織之間游刃有余:作為北約的和平伙伴關系成員國,它們從軍事現代化和訓練中獲益匪淺;與此同時,作為上海合作組織的成員國,它們又得到了抵制西方的民主化要求和美國建立軍事基地權利的保護傘。"我們從本國的經歷中認識到,外國不可能把我們的利益放在心上。"前文提到的那位哈薩克斯坦外交官斷言。這些斯坦國的領導人越是清醒地認識到這一點,它們就能越快地團結在一起,而不再像紙牌壘起的房屋一樣轟然倒塌。
第9章
西藏和新疆
在西方國家,總有一部分支持西藏獨立的人。然而,美國人會允許得克薩斯或加利福尼亞獨立嗎?對中國來說,這場大博弈既非未有窮期,又不可能一無所獲,這是俄羅斯和英國所望塵莫及的。事實上,中國是這場博弈的大贏家。1895年和1907年的邊界協定將帕米爾山脈劃給了俄羅斯,并使瓦罕走廊成為英國的一個緩沖區。瓦罕走廊是阿富汗的一個舌狀狹長地帶,它向東突出并與中國接壤。但英國不僅不同意把東突厥斯坦(即維吾爾斯坦)劃歸俄羅斯,還對中國收復失地的行動提供資助。中國在這些失而復得的領土基礎上組建了"新疆",意思是"新的疆土"。在西突厥斯坦已經并入蘇聯內陸斯坦國的情況下,中國一再重申它自古以來對新疆和西藏的統轄。目前,新疆和西藏是中國兩個最大的省級行政區域。中國如果沒有這兩個自治區,就像美國沒有洛基山脈以西的領土一樣:大陸國家的榮耀和太平洋國家的地位將不復存在。
因此,新的大博弈和新絲綢之路始于中國對西部邊緣地帶的統率,以及中國的統率對這一地區戰略地位所發揮的提升作用,這一過程對中亞其他地區的未來有著重要意義。新的大博弈就是為陸上通道而斗爭。自古以來,陸上通道就是"歷史的工具",帝國主義擴張正是以它為基礎進行的。穩定了新疆和西藏之后,中國也在進一步發展,采取了"五管齊下戰略":一是意在與俄羅斯的西伯利亞大鐵路競爭的"歐亞大陸橋";二是橫跨哈薩克斯坦全境、通往里海的鐵路管線;三是翻越崇山峻嶺、從吉爾吉斯斯坦通往烏茲別克斯坦塔什干的公路,目前已經翻修一新;四是經塔吉克斯坦和阿富汗到伊朗和土耳其的公路運輸線,這條公路的路況非常好;五是現有喀喇昆侖公路的西延工程,經過巴基斯坦全境直達阿拉伯海深水港瓜德爾,一切費用均由中國承擔。
毋庸置疑,西部地區的繁榮是"天定命運"。西藏和新疆都擁有豐富的資源,并且處于中國沿海地區獲取所需資源的通道上:西藏擁有豐富的木材、鈾礦和黃金;新疆的石油、天然氣、煤炭、鈾和黃金儲藏量均居全國首位。而且,這兩個自治區合在一起,構成了中國與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和巴基斯坦之間,對外開展貿易和向內輸入能源的地理門戶。幾十年來,中國軍隊和大批工人付出了艱苦的原始勞動,幫助西部地區發展。高海拔的青藏鐵路已于2006年開通運營,預示著中國對西藏的領導地位會更加穩固。
第二部分心臟地帶 第51節:西藏和新疆(2)
如今,西藏和新疆為一個多民族國家的復興提供了舞臺。今天中國人關于自己"文明使命"的觀點,也與當年的美國定居者如出一轍:他們帶來了發展和現代性。亞洲人、信奉佛教的西藏人和突厥人以及維吾爾族穆斯林,都已經從第三世界中脫離了出來。他們擁有了公路、電話線、醫院和工作。為了促進基礎教育,國家減免甚至取消了他們的學費。中國民族主義的新神話不以消滅少數民族為基礎,而是賦予它們與其他民族一樣的地位:維吾爾人和西藏人被告知說,他們都是中國人,盡管他們不是漢族人。中國有著豐富多彩的語言和方言,包括蒙古語、(采用阿拉伯字母的)維吾爾語、藏語和壯語,這些語言和方言彼此沒有任何聯系,普通話是各民族之間的唯一共同語言。西藏和新疆雖然在地理上連為一體,但它們彼此之間的文化并不完全相同,也相對較為閉塞。
"蘇聯之所以走向解體,是因為它在沒有實現各民族融合的情況下,就草率地實行了'公開化',"上海的一位中亞問題專家指出,"我們不會再犯同樣的錯誤。"
中國已經對西藏的發展項目投入了數十億美元的資金,希望能夠以此幫助當地人民,并改善為數僅有300萬的西藏人的生活水平。在拉薩,許多破爛不堪的石頭營房已經被拆除,取而代之的是一家一戶的堅固住宅。這些住宅建在街道兩旁,將拉薩市與剛投入使用的火車站連為一體,西藏與內地的聯系更為緊密。
比起西藏,新疆面積更大、人口更多,這里有豐富的石油資源、廣闊的沙漠和層巒疊嶂的山脈。伴隨著20世紀50年代"開發西部"運動的興起,漢族人在"生產建設兵團"的支持下開始大舉涌入新疆。時至今日,經過長期的累積過程,努力已經收到成效:一條鐵路和公路干線橫穿塔克拉馬干大沙漠,源源不斷地運送著煤炭、流動人口和貨物,為各民族的融合創造著條件。
新疆仍然有不少人整天騎在毛驢背上,他們對于新疆的發展最為熟悉。數百年來,新疆的農業游牧民依靠同西部的突厥-穆斯林兄弟開展貿易為生。目前,新疆是中國發展最快的省份。維吾爾族男子相互打招呼的方式是穆斯林式的握手,即雙臂抱在一起,然后輕微地鞠一躬,并將右手貼在心臟部位。許多婦女依然佩戴頭巾。葉城的清真寺與烏茲別克斯坦的清真寺一模一樣,巴扎里的金箔《古蘭經》和五顏六色的帕庫爾帽①引人注目。
無論是伊寧,還是傳說中絲綢之路的熔爐喀什(位于中國與吉爾吉斯斯坦交界處),都已經成為中國的大城市,由生意興隆的低級巴扎城鎮搖身變成了主要商業樞紐。20世紀80年代末期,漢族拓荒者開始來到喀什,標志著中國在大博弈中取得了勝利。前英國和俄羅斯領事館改成了該市兩個最受歡迎的旅游賓館,其中英國領事館更名為"其尼瓦克賓館"(ChiniBagh,意思是"中國花園")。在市中心的人民廣場上,聳立著一座毛澤東雕像。這座雕像高達100英尺,揮起右手指著北京方向。喀什的居民包括維吾爾族、塔吉克族、柯爾克孜族和漢族人,但身著藍色校服的兒童進入學校后,都一律用普通話上課。
新疆首府烏魯木齊成了北線絲綢之路上的上海。從俄羅斯到巴基斯坦以及中間的各斯坦國,商人們一窩蜂地來到烏魯木齊,采購中國貨,運回國內后出售賺錢。
第二部分心臟地帶 第52節:哈薩克斯坦:希望系于縱橫交錯的管線(1)
隨著時間的推移,西藏人和維吾爾人會比他們的第三世界鄰居——蒙古人、吉爾吉斯人、塔吉克人、阿富汗人、巴基斯坦人、印度人和尼泊爾人——更加繁榮富足,他們的興旺發達將使中國更加強大。
出于對任何有能力統一歐亞大陸的國家的擔心,麥金德曾經寫道:"誰統治了世界島,誰就將支配全世界。"但事實上,世界島更多地是一個統一體。人們很快就可以通過泛亞鐵路網,實現從阿伯丁到新加坡或者首爾的旅行。自從20世紀60年代以來,這個鐵路網的許多路段就一直在建設中。歷史上的蠻族人在從遼闊的草原上撤退過程中,曾經眼睜睜地看著比他們強大的敵人因為遠離自己的核心區而遭到削弱。然而,今天中國的勢力沿著它的基礎設施軸心不斷向外擴展,并且穩妥而自信地在中亞的地緣政治空間施加影響。
第10章
哈薩克斯坦:希望系于縱橫交錯的管線
到過哈薩克斯坦的人當中,沒有一個是沖著那里的氣候去的。然而,正如主要商路在幾百年前賦予它地緣政治優勢一樣,今天的石油和天然氣管線又為它帶來了巨大的經濟收益和政治資本。里海地區的石油蘊藏量估計超過2000億桶,僅次于波斯灣地區已經探明的6000億桶,這使之成為另一個不可或缺的石油來源地,對東方和西方來說都是如此。因此,哈薩克斯坦與沙特阿拉伯一樣,成了所有超級大國不能不爭取的另一個能源寶庫。哈薩克斯坦是世界上最大的內陸國,其國土是一望無際的貧瘠草原,所以,成吉思汗當年輕而易舉地就征服了這里。盡管這里沙塵暴和暴風雪不斷,但在這場新的大博弈中,所有博弈方都競相在此修建輸送石油的"新絲綢之路"。
長期以來,哈薩克人與烏克蘭人一樣,認為他們的地理位置非常糟糕,而豐富的自然資源只能使其他國家掠奪他們國家的胃口進一步膨脹。前蘇聯人把哈薩克斯坦看做"南西伯利亞",把這整個地區稱為"中亞和哈薩克斯坦",主要用來開采礦產資源和建設工廠,就像在西伯利亞一樣。①然而,哈薩克斯坦自獨立以來,將其地理位置和地質條件都轉化成了得天獨厚的資產,取得的成功令失敗的南面各鄰國唏噓不止。哈薩克斯坦與土耳其一樣,扼守著東西方之間的交通要道,因為與各方面都保持著密切關系而受益匪淺,同時盡可能地避免與任何一方走得過近。哈薩克人稱這是一種"全方位"戰略。哈薩克斯坦近年來最具影響力的外交部長卡西姆卓馬特·托卡耶夫是一位漢學家,他對美國人頤指氣使的外交方式深惡痛絕,對于務實的歐洲人和彬彬有禮的中國人則推崇有加。"哈薩克"(Kazakh)在土耳其語中是"自由"的意思,今天的哈薩克斯坦不想再依附于俄羅斯,不想屈從于中國,也不想聽任美國人指手畫腳或建立基地。不過,當哈薩克斯坦的石油供應趨于緊張時,那些鉤心斗角的帝國會不會把它給肢解了呢?
新的大博弈主要不是圍繞領土擴張展開,而更多地是為了爭奪油田和往外輸送石油的管線。哈薩克斯坦官員一向腳踩多條船,要求各國在哈薩克斯坦修建貫穿東西南北的管線。這些管線可以分為三類:一是現有管線;二是正在建設和擴建的管線;三是正在各國首都秘密策劃的新管線,但建成的希望非常渺茫。石油管線就像光纖電纜一樣,幾乎成了全球化的又一基礎,也為地圖增加了新的交通網,體現著諸多發展良好的雙邊友誼。與在阿塞拜疆一樣,西方商業公司已經打入哈薩克斯坦,通過收購股票控制了哈薩克斯坦國內最大的田吉茲油田(Tengiz)和卡沙甘油田(Kashagan),充當了滿足西方利益的急先鋒。正如高加索地區的巴庫-第比利斯-杰伊漢管線刻意繞開俄羅斯和伊朗那樣,美國、歐洲和中國擬議中的新哈薩克石油管線根本不經過俄羅斯。"幸福在于管線多元化。"克林頓政府駐阿拉木圖官員發放的減震器標簽上寫道。如今,在里海東岸港口阿克陶,新的油輪排成了長龍,將哈薩克斯坦的石油運往巴庫,再通過巴庫-第比利斯-杰伊漢管線輸送到歐洲。哈薩克斯坦為了促進與西方的貿易發展,還提出了修建里海-黑海運河的倡議。
第二部分心臟地帶 第53節:哈薩克斯坦:希望系于縱橫交錯的管線(2)
長期以來,俄羅斯以哈薩克斯坦的保護者自居,并且保有使用前蘇聯拜科努爾(Baikonur)大型太空發射基地的權利。然而,對于哈薩克人來說,俄羅斯只不過是中亞棋局上的另一個棋手而已。"迄今為止,我們抵制俄羅斯的保護已經長達一個多世紀。"一位哈薩克斯坦外交官懶洋洋地說道。為了保護駛往巴庫的油輪的安全,并防止俄羅斯控制里海,哈薩克斯坦通過"和平伙伴關系"計劃,與北約進行了密切的合作。然而,今天的哈薩克斯坦已經非常富有,使得西方無法通過收買手段在哈薩克斯坦建立軍事基地,進而削弱其與俄羅斯和中國的關系。盡管哈薩克斯坦和俄羅斯(通過俄羅斯天然氣工業股份公司)簽署了將兩國的天然氣管線網絡連接起來的新協議,但與俄羅斯經過烏克蘭的管線一樣,現有石油管線的歸屬關系受到了人為的干擾,也就是說,俄羅斯國家石油管線運輸公司從中作梗,要求這些管線在俄羅斯的控制下先行重新國有化,然后才能進行擴建。
哈薩克斯坦與俄羅斯的密切能源關系不再像以往那樣,以犧牲同中國的關系為代價,因為中國是一個遠比俄羅斯更為重要的客戶。就中國目前的強大實力來說,過問里海地區能源設施事務面臨的挑戰,來自外交而不是物質層面,因為這畢竟是一個主權問題極為敏感的地區。"中國人私下已經明確地告訴我們,他們的能源需求是大量而迫切的,并愿意出高價來購買。"一位哈薩克斯坦官員在風景如畫而寧靜的首都阿斯塔納說道。與美國的能源公司不同的是,中國的石油企業擁有政府的公開戰略支持,因而在股東方面沒有后顧之憂。而且,中國對邊界事務有著嚴密的控制,進口石油也無須經過馬六甲海峽,這對哈薩克斯坦來說極具吸引力。
哈薩克斯坦最大的城市阿拉木圖,曾經是俄羅斯在天山腳下的一個前沿堡壘,如今成為中亞地區最國際化的大都市。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的辦事處,位于阿拉木圖市中心的一個繁華街道上,那里戒備森嚴,宛若第二個中國大使館。該公司與哈薩克斯坦當局的能源交易,在作為公開新聞報道之前,已經在這高聳的大樓里策劃多年了。近年來,中國投資興建了長達625英里的阿塔蘇-阿拉山口石油管線,將哈薩克斯坦的石油輸往中國西部的石油管線網。當該管線于2005年年底開通時,努爾蘇丹·納扎爾巴耶夫總統宣稱,它進一步鞏固了哈中"戰略伙伴關系"。中石化還獲得了田吉茲油田附近幾個主要區域的勘探權,并正在就修建一條通往中國西部的跨界天然氣管線進行談判。該管線將綿延2500英里,與新疆西部的天然氣管線連接起來,并從塔里木盆地直通上海。
然而,當該地區的主要能源供應國(俄羅斯、伊朗和中亞國家)與消費國(歐洲國家和中國)之間的相互依存日益增強時,它們彼此之間發生沖突的危險也在逐漸加大。哈薩克斯坦雖然巧妙地周旋于西方和中國的利益之間,但這種平衡只有在其石油供應源源不斷的情況下才能奏效,而且雙方現在就已經開始不斷產生棘手的摩擦。例如,當2005年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以遠遠高出市值的價格收購哈薩克斯坦石油公司(PetroKazakhstan)時,哈薩克斯坦政府在美國和俄羅斯的支持下宣布該公司是戰略資產,接著對其冶煉和生產部門進行重組并延期出售。席卷阿拉伯世界的國有化運動,幾十年來讓西方深受其害,未來可能成為打擊中國的有力武器。因此,中國外交面臨的真正挑戰是如何繼續做哈薩克斯坦一個有吸引力的伙伴,但這一目標的實現是高難度的。中國雖然努力避免給哈薩克斯坦造成受控制的印象,但事實上避免控制與實施控制一樣艱難。
.....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