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在線報道(記者 李姍姍):在即將過去的2011年,世界發生了復雜而深刻的變化。西亞北非地區的政局與戰火、歐美的債務危機和社會騷亂,讓世界充滿了動蕩與不確定性。但也就在這一年,拉美最大的區域組織——拉美和加勒比地區共同體宣告成立,這是拉美一體化進程中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一步。
“今天我們在這里筑下了團結、獨立和發展的堅石。動搖就會失敗,我們會堅定不移地沿著這條團結之路前進,團結、團結,唯有團結能為我們帶來自由和獨立。”這是12月2日委內瑞拉總統查韋斯在拉美及加勒比國家共同體成立大會暨首屆領導人峰會上的呼吁地區內國家保持團結的講話,它得到了共同體成員國首腦和代表的高度響應。作為發展中國家又一次重要的區域聯合,拉共體的成立使拉美和加勒比地區所有33個國家第一次聯合起來,同時也表明,面對當前各種錯綜復雜的全球性問題和挑戰,團結合作、共謀發展已成為發展中國家的必然選擇。
事實上,拉美是啟動地區一體化進程較早的地區之一,二戰結束后陸續成立了數量眾多的次區域一體化組織,但始終未能實現地區的“大一統”。另一方面,由于歷史原因,美國一直將拉美和加勒比地區視為自家后院,對于這一地區的國家也保持著長期的政治和經濟影響力。但近年來,隨著大批中左派政黨在阿根廷、烏拉圭、巴西等國大選中勝出,拉美一些國家出于對本國利益的考慮,不愿再對美國唯命是從,美潛心多年策劃的“美洲自由貿易區”也在多國反對下擱淺。在這種情況下,政治理念共識、利益需求接近、發展問題近似,促使拉美國家在地區一體化之路上努力前行。2010年在墨西哥舉行的里約集團峰會首次提出了“拉美及加勒比國家共同體”這一概念,經過一年的努力,拉共體正式宣告成立,徹底結束了拉美沒有獨立、統一、完整的地區組織的歷史。
觀察人士指出,新成立的拉美及加勒比國家共同體的最顯著特征,就是將美國和加拿大這兩個美洲的發達國家排除在外。這顯示出該地區國家看清國際形勢,發現以美國為首的歐美“老大”不再可靠后展現出的前所未有的團結決心和共同發展的雄心。但實際上,對于美國,各國的態度不盡相同。墨西哥國立自治大學地緣政治研究員安娜·塞塞尼亞就表示:“這一地區的情況非常復雜。雖然各國都認同也希望由他們自己來定義‘拉丁美洲’,但各國的差異是無法忽視的,比如在美國的問題上,有的國家更傾向美國,有的國家對美國抱有對抗的情緒,等等,各國都有自己的主張,這導致在統一共識時必然會遇到很多困難。”
也有專家認為,建立一個專屬于拉美和加勒比的、排除美國的美洲組織本身沒有什么不對,但若因此就徹底否認美國和拉美地區的密切聯系則未免自欺欺人。拉美國家和美國的貿易規模要比歐洲和中國的貿易規模大得多,美國仍是不少拉美國家的最大貿易伙伴。
其實,相對于外界關注的“排美”態度,拉共體成員更關注這一共同體是否能給各國發展帶來實際效益。駐拉美地區記者李姍姍介紹說:“目前美歐正在經歷危機,拉美和加勒比國家在歷次危機后總結了自己的經驗,地區內國家經濟交往大幅增長。2010年,拉美和加勒比地區平均經濟增長率達到4.9%,是全球經濟增長最快的地區之一。共同體外長認為拉美和加勒比國家共同體為地區內國家抱團度過危機、共商發展大計提供了及時、強有力的支持。”
正如李姍姍所說,拉美各國希望拉共體能帶領大家走出目前的經濟危機,但有分析認為,拉共體類似一個缺乏經濟同盟的政治同盟,區域內經濟一體化程度并不高。沒有經濟同盟作支撐的政治同盟,更容易因經濟問題發生摩擦,影響政治團結。為此,阿根廷總統克里斯蒂娜就呼吁各成員應想出切實有效的措施,推進地區間國家的一體化進程,關注地區內的現實議題,使共同體更具有指向性。“目前我們的國家幾乎只關注與其他地區的貿易,如我們的進出口額中只有16%是與地區內國家進行的,其它的84%都存在于地區外。所以,我覺得談一體化的問題,應先想想這些數字。我建議為了今后的各個地區會議開得更有成效、更有執行力,我們應更多地討論現實的議題,使共同體更具有指向性,以此實現其作為一體化機制的意義。”
除了區域一體化程度不高,缺少“領頭羊”也是這個新生共同體面臨的挑戰之一。委內瑞拉總統查韋斯曾表示,希望由智利、古巴和委內瑞拉組成“三駕馬車”,共同領導這一新的多邊機制,但各成員國對此反應并不積極。人們擔心,區域內位列前茅的經濟體巴西和墨西哥、老牌南美強國阿根廷這些“重量級”國家沒能成為“領頭羊”,會使這一共同體缺乏前行的動力。
作為西半球最大的地區一體化組織,拉共體的成立有助于提升拉美的國際地位,擴大影響力,但其發展依然面臨許多挑戰。拉共體要在地區政治、經濟、文化生活中確立權威地位,仍然任重而道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