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丹的解體與美國南北戰(zhàn)爭的啟示
——統(tǒng)一,是國家、民族的命根
2011年1月9日,蘇丹南部地區(qū)舉行了公投,據此將決定是否從蘇丹分離。
其實,從2005年1月在美國的干預下,蘇丹各方達成《全面和平協議》的那天起,蘇丹被肢解的命運就已注定。(因為在這個“協議”里,巴希爾總統(tǒng)最終同意在經過6年過渡期后,允許南方就是否獨立舉行南方全民公決)。盡管結果需到2月份初才能揭曉,然而,全世界除了儍瓜,誰都知道:蘇丹必然解體。所謂的“公投”,不過是一種“走過場”的形式罷了。
蘇丹是非洲第一大國,面積250萬平方公里,近代史上長期受英國的殖民統(tǒng)治,1956年獲得獨立。蘇丹居民分兩部分,北部為信奉伊斯蘭教的阿拉伯人和和黒人;南部為信奉傳統(tǒng)宗教及基督教的土著黑人。由于殖民主義長期對蘇丹采取分而治之的政策,加上民族與宗教(殖民主義帶去了基督教)形成的分歧,從獨立時期起,南北之間就爆發(fā)了長期內戰(zhàn)。
第一次內戰(zhàn)始于1955年,止于1972年。后又因抗議尼邁里總統(tǒng)在全國實行伊斯蘭法,1983年5月,以約翰•加朗為首的一些南方官兵發(fā)動兵變,成立蘇丹人民解放軍,開始武裝推翻政府的活動,爆發(fā)第二次內戰(zhàn)。在蘇丹內戰(zhàn)中,美國和整個西方國家、猶太復國主義支持蘇丹南方;阿拉伯伊斯蘭世界則支持蘇丹北方。第二次內戰(zhàn)持續(xù)22年,到2005年結束。
蘇丹的內戰(zhàn),說到底是一個國家的內政問題。如果沒有外部力量的介入,內戰(zhàn)不可能延續(xù)這么長的時間。
長期內戰(zhàn)奪走了約200萬蘇丹人的生命,造成400萬蘇丹人流離失所。內戰(zhàn)還摧毀了蘇丹經濟,給蘇丹人民帶來了無比巨大的災難。
美國和西方國家介入蘇丹內政,打著“自由”、“人權”的旗號,大造輿論,把內戰(zhàn)的罪責全部加在政府一邊,進行強烈譴責。
1993年美國將蘇丹列入“支持恐怖主義國家”名單,并自1997年開始對蘇丹實施全面經濟、貿易和金融制裁;2007年因蘇丹南方達爾富爾地區(qū)沖突,又對蘇丹實施新一輪制裁;2009年3月4日,西方控制的國際刑事法院以涉嫌在達爾富爾犯有戰(zhàn)爭罪和反人類罪為由,對巴希爾發(fā)出逮捕令(這是國際刑事法院自2002年7月成立以來首次對一國在任國家元首發(fā)出逮捕令)。
美國和西方通過國際刑事法院對蘇丹總統(tǒng)巴希爾發(fā)出通緝令,試圖打擊巴希爾,促使蘇丹國內政治發(fā)生變化,但結果未能如愿。為此,美國不得不調整政策,才采取軟硬兼施的辦法,其目的還是為了施壓。最終就是為了像南斯拉夫那樣肢解蘇丹,削弱這個美國所不喜歡的非洲最大的阿拉伯國家——誰讓蘇丹富有石油儲存又反猶又不親美。
《聯合國憲章》第一章第二條第一款規(guī)定:
“本組織系基于會員國主權平等之原則。”又在第一章第二條第四款明確指出:
“各會員國在其國際關系上不得使用威脅或武力,或以與聯合國宗旨不符之任何其他方法,侵害任何會員國或國家之領土完整或政治獨立。”
如果依照《聯合國憲章》原則,蘇丹的事情應由蘇丹人民自己來解決,其他國家無權干涉。可是在當今世界,美國霸權主義盛行,這些國際關系準則早已成為一紙空文。
由于歷史的復雜原因,世界上的許多國家都存在著民族、宗教的多樣性,因而也普遍地存在著這方面的矛盾與斗爭,存在著主權國家內某個部分的分離主義傾向。比如在西方國家,也存在著像英國的北愛爾蘭共和軍問題,西班牙的巴斯克地區(qū)問題,土耳其的庫爾德人問題,法國的科西嘉問題,加拿大的魁北克地區(qū)問題,等等。如果沒有外部勢力介入,這些問題都是可以自行解決的。
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在對待這類分離主義問題時,往往依據自己的政治需要,采取實用主義的政策,搞雙重標準:對自己和盟友國家,堅決反對分裂;對自己所不喜歡的國家,則強行介入,公然采取支持分裂勢力的立場。
加拿大存在著魁北克地區(qū)分離主義傾向,為維護國家的統(tǒng)一,加拿大政府通過立法措施,規(guī)定魁北克地區(qū)如要獨立,必須獲得全國各省的一致同意,這就從根本上剝奪了魁北克地區(qū)通過區(qū)域公投實現獨立的途徑。一向熱衷于干涉他國內政、支持“獨立”運動的美國,因為加拿大一直是其親密的盟友,就公開表態(tài)反對魁北克的獨立運動。又如土耳其是北約盟國,當士耳其采取越境進入伊拉克打擊庫爾德工人黨獨立勢力時,美國就不認為這是對伊拉克主權的侵犯,反而公開表示支持。
相反,對所有他不喜歡的國家,美國拉著西方國家?guī)缀跻粺o例外地支持這些分離主義運動。如對前南斯拉夫各加盟共和國分裂(包括科索沃的分離);對俄羅斯的車臣恐怖主義分離勢力;對中國的藏獨、疆獨和臺獨,它們都扮演了不光彩的角色,力圖通過支持這些分離主義勢力來削弱這些國家。
顯然,在如何對待各國的分離主義問題上,美國和西方國家已把它當作一種霸權主義政治斗爭的手段,作為肢解別國的一種利器。在霸權主義的眼里,《聯合國憲章》里“會員國主權平等”、“領土完整”和“不干涉”的原則,早已蕩然無存。
“既要做婊子,又要立牌坊”。這就是西方以美國為代表的霸權主義的行事方式,這次霸權主義要肢解蘇丹,打的就是“人權”、“自由”的幌子。因為只有戴上了這些面具,才能在“人權高于主權”的強盜邏輯下,站在“道德”制高點上,“名正言順”地踐踏《聯合國憲章》了。
這不由使人想起了150年前發(fā)生在美國的南北戰(zhàn)爭,它可以讓人們明白:美國是怎樣對待分離主義的?
1861年美國爆發(fā)了著名的內戰(zhàn)——南北戰(zhàn)爭。這場戰(zhàn)爭的起因,看似為了“要不要廢除黒人奴隸制?”問題,其實,卻是為了“要不要維護國家的統(tǒng)一問題?”。正是因為這場戰(zhàn)爭維護了美利堅國家的統(tǒng)一,才有美國后來的發(fā)展和今天的強盛。
1776年美國建國后,歷經了近一個世紀的領土擴張過程:從大西洋沿岸十三州越過阿巴拉契亞山脈,一直向西、向南、向北,先后從英、法、西(班牙)、墨(西哥)、俄等國,通過軍事的、政治的、經濟的、外交的手段,獲得了900多萬平方公里的領土,成為一個東接大西洋、西鄰太平洋,橫跨北美大陸、面積為半個北美洲的大國。
到19世紀中期,美國的領土擴張基本完成。在牧歌式的“西進運動”中,美國佬(歐洲殖民者)屠殺了數以百萬計的印第安人,這些北美土地的主人——印第安人基本上被滅絕,從此淪為美國的少數民族。當時美國實行著兩種經濟制度:北方實行資本主義經濟制度;南方實行種植園奴隸制經濟。在新擴張的廣袤的西部地區(qū),究竟要推行什么樣的經濟制度?南北之間產生了深刻的分歧。
1860年11月,美國例行總統(tǒng)大選。共和黨的競選綱領是:不再讓給奴隸制度一塊新土地;制定自由土地法;實行保護關稅政策。選舉結果,共和黨候選人阿伯拉罕·林肯當選。
林肯出身貧苦農民家庭1847年當選國會議員,曾在國會中反對奴隸制的擴展,主張把西部土地無償地分給居民使用。但為了避免國家分裂,他不主張立即廢除奴隸制。可是林肯當選后,南方奴隸主開始制造國家分裂。先是1860年12月,南卡羅來納州宣布退出聯邦;以后,又有喬治亞州、阿拉巴馬州、弗羅里達州、密西西比州、路易斯安娜州、得克薩斯州等六州相繼退出聯邦。1861年2月初,南方分裂各州,公然推舉代表在蒙哥馬利城召開會議,建立分裂政權,自稱“邦聯”,制訂新憲法,并選出戴維斯為“總統(tǒng)”。
3月,林肯宣誓就職,為了謀求和平,尋求妥協,一再勸告“懷有不滿情緒的同胞”不要破壞國家的統(tǒng)一,力主談判解決問題。可是南方奴隸主堅持分裂立場,這才迫使林肯于4月15日正式宣布:南部各州陰謀叛亂,號召人民為恢復聯邦統(tǒng)一而戰(zhàn)!在內戰(zhàn)初期,為了尋求統(tǒng)一,林肯甚至念念不忘與南方妥協:只要放棄分裂國家,保證繼續(xù)維持奴隸制度。他的宗旨是:維護憲法和國家的統(tǒng)一。1861年8月,他甚至撤換了堅決主張廢除奴隸制度的將領——密蘇里戰(zhàn)線指揮官佛利蒙將軍。
可見,在林肯的心目中,國家統(tǒng)一,這才是他要進行這場戰(zhàn)爭的最終目的。
經過長達4年的血與火的戰(zhàn)斗,北軍終于攻克南軍老巢里士滿,南北戰(zhàn)爭以北方的勝利結束。然而,這場戰(zhàn)爭的代價是巨大的:
死亡軍人62萬,平民10萬;傷殘58萬,總計死傷達130萬!占其總人口3100萬的近1/20。另外,戰(zhàn)爭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高達66億美元!
美國有兩位叫戈爾丁和劉易斯的學者,曾對這場戰(zhàn)爭作過學究式的研究,結論是:如果算經濟賬,把當時美國400萬黑人奴隸全部折價向奴隸主贖買,其總費用也不過27億美元,故僅為“廢奴”,北方打這一仗實在不值。
然而,南北戰(zhàn)爭實際上是美國的一場反分裂的戰(zhàn)爭,這絕不是一筆經濟賬,而是一本實實在在的政治賬。從這個意義上講,這場戰(zhàn)爭是非打不可的。請設想:
如果美國當初不打這一仗,那么,南方鐵定要從美國分離出去成為另外一個國家,并一定會成為英國的殖民地(南方本來就與英國有千絲萬縷的聯系)。
如果南方真的成為當時世界霸主英國的附庸,就必然成為美國的敵國,鐵定會成為遏制美國發(fā)展的重要因素,會不斷地給美國制造無窮無盡的麻煩。
如果這樣,美國就再不會有一穩(wěn)定的發(fā)展環(huán)境。它不僅失去了南方這一市場、原料基地,還會失去工業(yè)發(fā)展的必要勞動力,更會產生破壞政治穩(wěn)定的先決條件。要是真的到了這一歩,那還會有19世紀后30年美國的騰飛嗎?(1894年美國的工業(yè)生產超過英國躍居世第一)
美國人應該感謝林肯總統(tǒng),因為是他維護了國家的統(tǒng)一,他在美國歷史上的作用應該不下于華盛頓。是華盛頓創(chuàng)立了美利堅合眾國,卻是林肯保證了這個國家的存在與發(fā)展。正是因為林肯進行的這一場維護國家統(tǒng)一的平叛戰(zhàn)爭,才保證了美國的發(fā)展與后來的崛起。林肯總統(tǒng)是英明的,他深深地懂得一條永衡的政治定律,那就是:統(tǒng)一,是一個國家、民族的命根。
一個國家,一個民族,如果沒有了統(tǒng)一,那就是分裂。分裂,就意味著國家喪失賴以生存的領土,喪失領土,最終必然是國家、民族的衰落與消亡。
一個國家,一個民族,如果沒有了統(tǒng)一,必然帶來混亂、內戰(zhàn)或外來入侵,其最終結果同樣是國家、民族的衰落與消亡。
歷史就是那樣客觀地正告后人:誰能制止分裂,誰就是民族英雄。
林肯因用平叛戰(zhàn)爭制止了國家的分裂,保證了美國的存在與發(fā)展;蘇丹少了一個林肯,頂不住外來干涉,屈服了,只能導致國家分裂。
正如毛澤東所講的:“國家的統(tǒng)一,人民的團結,國內各民族的團結,這是我們的事業(yè)必定要勝利的保證。”
我們13億中國人應該擦亮眼睛,保持警惕,牢記這一條歷史公理:統(tǒng)一,是國家、民族的命根。對任何一個國家和民族來說,只有統(tǒng)一才是硬道理,有國家的統(tǒng)一,才可能有發(fā)展和美好的前境。霸權主義口中的所謂“人權”什么的,全是騙人的鬼話!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xiāng)!」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