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免费人成视频在线观看,国产极品粉嫩馒头一线天AV,国产精品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亚洲 古典 另类 欧美 在线

首頁 > 文章 > 國際 > 國際縱橫

美國能源戰略與對非能源外交

沈小鈺 · 2010-04-29 · 來源:烏有之鄉
收藏( 評論() 字體: / /

美國能源戰略與對非能源外交

沈小鈺

原載:《當代世界》

   漢斯·摩根索曾說過,石油作為一種不可取代的原料的出現,引起了主要政治大國相對權力的變化。誰能夠將它加到自己原有的原材料資源上,誰就大大增加了自己的資源,并以相應比例剝奪了對手的資源。自20世紀50年代中期美國石油工業蓬勃發展以來,其能源戰略歷經了不同時期的轉變,從最初的保守主義到如今的多元化發展,能源安全始終是美國國家戰略的重中之重。更為重要的是,控制世界主要能源產地和供應線成為當今美國實現稱霸全球的基礎和重要手段。誰控制了世界油氣資源,誰就能有效地“鉗制”對手,正是在此背景之下,非洲成為美國能源外交的戰略重點。
  
  美國的能源戰略演變
  
  在不同的歷史時期,美國能源戰略的重點有所不同,根據其特點,美國的能源戰略可以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保守主義時期。20世紀50年代到80年代初,美國政府出臺了一系列關于石油進口和價格管制的政策。50年代中期,美國從石油凈出口國變為石油進口國,本土石油生產商紛紛要求政府對石油進口加以管制,以免受到進口石油的沖擊。1957年和1959年,美國政府先后頒布了《資源限制石油進口計劃》和《強迫限制石油進口計劃》。1973年和1978年,兩次石油危機爆發,為了鼓勵國內石油生產,減少石油進口,尼克松政府、福特政府、卡特政府先后頒布了《獨立自主計劃》、《能源政策與節約法》、《卡特能源計劃》,以對石油進行價格管制。
  第二階段:市場經濟戰略時期,從20世紀80年代開始到90年代末,美國政府實行了石油市場經濟,放松了對石油產業的控制,逐漸將海外能源視為重點。1980年卡特總統正式將能源安全作為國家安全利益和對外軍事戰略的一部分,他在《國情咨文》中指出,確保海灣石油的供應暢通是美國的“關鍵利益”,任何敵對國家企圖破壞美國在該地區的石油供應安全,美國將使用包括武力在內的一切必要手段予以反擊。1981年就任的里根總統認為,任何行政手段都不如市場機制有效,因此政府應該只提目標和原則,掃除阻礙市場運作的障礙。老布什上臺后,進一步強調市場的作用,1991年頒布的《國家能源戰略》就反映了這點。1992年克林頓上任,基本沿用了老布什的能源政策,并提出擴大天然氣利用的政策。
  第三階段:多元戰略時期21世紀初,具有能源行業背景的喬治·w·布什入主白宮,上任的第二周就指示成立由內閣官員和有關專家學者共14人組成的國家能源政策小組。2001年5月公布了題為《為美國的未來提供可靠的、可負擔的及環境許可的能源》的國家能源政策報告。報告指出,隨著美國經濟的發展,能源需求將不斷擴張,而儲備能源匱乏,能源安全問題愈發嚴重。美國只有增加國內能源產量,實現能源品種多元化;控制海外石油資源,實現能源來源多元化,增加石油戰略儲備,才能確保美國的能源安全。2009年初就任的奧巴馬總統,更把能源問題提到了空前重要的地位上,甚至明確指出要讓新能源帶動經濟復蘇。
  
  非洲成為美國能源外交重點
  
  在美國能源戰略中,控制中東地區的油氣資源曾一直是其重心。通過兩次海灣戰爭,美國掌控了世界第二大儲油國伊拉克。其后,美國插手中亞,與俄羅斯展開爭奪。通過阿富汗戰爭,美國打破了俄羅斯對里海石油出口的壟斷。然而,由于長期以來海灣地區領土爭端、民族矛盾和教派沖突不斷及“9·11”后恐怖主義的不斷進犯,使得尋求新的安全、穩定的油氣供應渠道,成為美國能源戰略的當務之急。占世界石油探明儲量10%的非洲大陸逐漸凸顯了其在世界能源格局中的重要性。小布什上臺后,美國加快了能源多樣化步伐,進人多元戰略時期,對非洲國家發起了一場全方位能源外交攻勢。據能源專家預計,到2015年,非洲石油將占美國石油總輸入的25%甚至是35%,從而超過整個波斯灣地區。美國將能源戰略重心轉移至非洲,主要有以下原因:
  第一,非洲能源儲量豐富非洲石油資源主要集中在北非撒哈拉油區、蘇伊士灣油區和西非幾內亞灣油區。2008年,非洲已探明石油儲量近1256億桶,占世界總探明儲量的10%,剩余探明天然氣儲量14.65萬億立方米,占世界剩余探明儲量的7.9%。非洲平均日產原油1028萬桶左右,約占全球原油日產總量的12.57%。非洲主要產油國有13個,其中,尼日利亞是非洲第一大產油國,2008年日產217萬桶,占非洲總產量的2.7%,其他依次為安哥拉(2.3%)、阿爾及利亞(2.2%)、利比亞(2.2)和埃及(0.9%)。國際能源署預計,隨著國際投資的增加和勘探技術的進步,非洲石油儲量還會有大的增加。
  第二,非洲能源出口量大,占比遠高于產儲,且質量上乘2008年,非洲石油出口量占世界總出口量的14.3%。其中,尼日利亞出口石油中的44%,約99萬桶每日,阿爾及利亞出口石油的34%,利比亞出口石油中的7%輸往美國。同時,非洲石油大多為優質輕原油,含硫量及礦物成分極低,容易提煉和加工質量上乘,很適合生產汽車燃油。
  第三,非洲能源易于開采,穩定安全。由于非洲油田大多遠離大陸,在幾內亞灣發現的大量新油田,被國際能源界視為最具發展潛力的油氣儲藏帶。海上石油的開發不僅可以躲避一些國家的政治或社會動亂,而且易于從陸上油港或海上油碼頭外運。由此,也使得非洲石油較于海灣地區相對穩定。此外,非洲產油國為了使地下“黑金”成為挑動經濟的“杠桿”,紛紛制定優惠的政策引進國外資本與技術以開發石油礦產資源,為跨國石油公司大開方便之門。喀麥隆修訂了與外國公司聯合開采油氣的有關條款,允許外國合伙人拿走40%的產量,在國外銷售并把所得收益保留在國外。赤道幾內亞實施了新的《石油開采法》,以原油償還外商投資。
  由于歷史原因,歐洲與非洲一直維持著特殊的關系,自20世紀50年代法國的石油公司在非洲發現并開采石油以來,歐洲石油公司一直在非洲石油開采中占有重要地位。比如幾內亞灣地區大多是前法國殖民地,除尼日利亞外,法屬石油公司在地區擁有幾乎全部的石油開采權。同時,第二大石油進口國的日本,在非洲的石油戰略也可謂步步為營。為了保障其能源安全,日本一直堅持“寸土不放”的能源外交政策,深入貫徹“走人非洲”戰略。此外,印度、韓國、越南、馬來西亞等亞洲國家,也紛紛登陸非洲石油區,展開激烈爭奪。對于各國在非洲的能源爭奪,美國政府長袖善舞,從政治、經濟、軍事三方面對非洲能源進行戰略部署,開展了多元化、全方位的能源外交。
  
  美國對非的全方位能源外交
  
  一、美國對非能源外交的政治手段
  自“9·11事件”以來,美國政要頻頻造訪非洲,拉近與非洲關系。2002年,時任美國國務卿的鮑威爾訪問加蓬和安哥拉。次年7月,小布什總統在非洲訪問了塞內加爾、南非、博茨瓦納、烏干達和尼日利亞五國。2008年,時任國務卿賴斯訪問利比亞四國。2009年,奧巴馬總統在上任半年內便成功訪問了非洲,而僅過三周,其國務卿希拉里又對非洲七國進行訪問。美國政府首腦頻繁訪問非洲產油國,極力拉攏其親美,負責能源方面的官員更是鱗次櫛比地造訪非洲,這在美國外交史上都是罕見的。為了培育非洲成為美國進口石油多元化戰略的重要基地,關于非洲,美國官員公開談的話題往往是:如何幫助非洲國家政府結束地區沖突、減少腐敗、推進民主建設和人權狀況、改善學校教育設施、提供經濟援助貸款、加強清潔能源合作等等。但是,正如英國《經濟學人》周刊所指出的那樣,原來越多的美國到訪非洲的真正目的只有一個:石油。。
  除加深與尼日利亞、阿爾及利亞、埃及等傳統產油國的關系,美國還十分重視與乍得、赤道幾內亞、喀麥隆等新崛起產油國的發展,擴大其在非洲的能源外交。為拉攏安哥拉,美國同意其加入《非洲增長與機會法案》和獲得世界銀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貸款。在赤道幾內亞,美國對其關閉的領事館恢復開設。對于石油儲量位居非洲第四的蘇丹,美國努力緩和雙邊關系,積極準備介入該地石油勘探開發。在利比亞,2004年4月美國宣布放寬對利比亞實施的長達18年的經濟制裁,為其控制利比亞石油資源鋪平了道路。
  
  二、美國對非能源外交的經濟手段
  在經濟上,美國及其跨國石油公司投入巨資開發非洲的油氣資源。對幾內亞灣沿岸的西非國家,美國投入了約100億美元年的巨額資金。埃克森美孚公司計劃在未來10年內投資500億美元,用以開發非洲的油氣資源。美國第二大石油巨頭雪佛龍公司則計劃在今后5年內投資200億美元,擴大其在非洲的石油生產能力。美國埃索石油公司在安哥拉的3個深海石油開采項目,總投資約100億美元。埃克森美孚、雪佛龍等美國主要石油公司已經在非洲站穩腳跟,壟斷了不少國家的石油開采項目,康菲、赫斯(HESS)、丹文等石油公司也繼續活躍在非洲石油上游業務中。
  赤道幾內亞、安哥拉、加蓬、剛果(布)和科特迪瓦等國的油氣資源已經基本上被美國公司掌握。美國安納達科(Anadarko)石油公司是阿爾及利亞和埃及最大的外國石油生產商。尼日利亞和安哥拉已分別成為美國第五大和第七大石油供應國,每年分別向美國供應3.6億桶和1.17億桶原油。2007年,埃克森美孚在尼日利亞的日產量75.5萬桶,約占尼石油產量的35%,成功超越了殼牌集團,2007年雪佛龍公司在石油領域投資的25%投入了非洲,投資額超過10億美元的石油天然氣開發項目有30多個,其中8個就在尼日利亞。埃克森美孚石油公司耗資37億美元在西非地區鋪設了一條長1000多公里的輸油管道,將乍得的石油輸往喀麥隆的大西洋沿岸。在利比亞,美國西方石油公司擁有5個油田的勘探開采權,雪佛龍石油公司獲得黎波里南部Marzouk勘探許可權;美國赫斯石油公司(Hess)也占有一項開采許可權,幾乎壟斷了利比亞的石油開采市場。
  
  三、美國對非能源外交的軍事手段
  在美國對非的全方位外交中,加強軍事存在以控制非洲的石油資源是其十分重要的一環。2005年,美國先在西非幾內亞灣進行海上軍事演習,后與西北非八個圍家聯合舉行軍事演習,通過演習成功演練了其控制原油開采地區海上和空中走廊、監視原油通往世界市場運輸路線的能力近年來,美國增強了在鄰近尼日利亞、安哥拉、加蓬水域的海軍力量。在非洲東北部的吉布提擁有軍事基地后,又在圣多美和普林西比建立了軍事基地。圣普位于西非幾內亞灣,鄰近美在該地的重要石油產地,能避開非洲大陸本土,并與東非美軍形成夾擊之勢,在軍事上控制非洲的資源運輸通道。
  此外,美國打著反恐的旗號,加強在非洲的軍事行動,其根本目的還是為了石油利益。2007年10月,美國成立了一個單獨的非洲司令部來指揮美國在非洲的所有軍事行動。眾所周知,非洲司令部建立的根本目的不是為了消除恐怖主義,也不是為了所謂的人道主義救援,而是為了控制非洲的石油資源,通過利用非洲司令部,打壓和制衡其他國家在非洲的活動,增加其在非洲的影響力。可以看出。美國正是通過其多元化能源戰略,展開全方位的能源外交,全面介入非洲事務,力圖排擠英法等國在非洲的傳統勢力并消解亞洲國家在非洲日漸擴大的影響力,以實現其在非洲乃至全世界的石油霸權地位。

「 支持烏有之鄉!」

烏有之鄉 WYZXWK.COM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注:配圖來自網絡無版權標志圖像,侵刪!
聲明: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烏有之鄉 責任編輯:heji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收藏

心情表態

今日頭條

點擊排行

  • 兩日熱點
  • 一周熱點
  • 一月熱點
  • 心情
  1. 反抗吧,我的人民,反抗吧
  2. 毛主席,為什么反不得?
  3. 為什么總有人把毛主席放在后四十年的對立面?
  4. 劉繼明|隨想錄(20)
  5. 吃飽了才會有道德嗎?
  6. 美化軍閥是嚴重錯誤,整改批判應一視同仁
  7. 孫錫良 | 圓圈里的天才
  8. 由“高考狀元”想到了毛主席教育革命
  9. 從‘10塊’到‘400塊’:新農合背后的沉重與希望——請對農民好一點
  10. 子午:請珍惜我們的社會主義傳統
  1. 孔慶東|做毛主席的好戰士,敢于戰斗,善于戰斗——紀念毛主席誕辰131年韶山講話
  2. “深水區”背后的階級較量,撕裂利益集團!
  3. 大蕭條的時代特征:歷史在重演
  4. 央媒的反腐片的確“驚艷”,可有誰想看續集?
  5. 瘋狂從老百姓口袋里掏錢,發現的時候已經怨聲載道了!
  6. 到底誰“封建”?
  7. 兩個草包經濟學家:向松祚、許小年
  8. 該來的還是來了,潤美殖人被遣返,資產被沒收,美吹群秒變美帝批判大會
  9. 掩耳盜鈴及其他
  10. 小崗村分田單干“合同書”之謎及其它
  1. 北京景山紅歌會隆重紀念毛主席逝世48周年
  2. 元龍:不換思想就換人?貪官頻出亂乾坤!
  3. 遼寧王忠新:必須直面“先富論”的“十大痛點”
  4. 劉教授的問題在哪
  5. 季羨林到底是什么樣的人
  6. 十一屆三中全會公報認為“顛倒歷史”的“右傾翻案風”,是否存在?
  7. 歷數阿薩德罪狀,觸目驚心!
  8. 陳中華:如果全面私有化,就沒革命的必要
  9. 我們還等什么?
  10. 只有李先念有理由有資格這樣發問!
  1. 車間主任焦裕祿
  2. 地圖未開疆,后院先失火
  3. 孔慶東|做毛主席的好戰士,敢于戰斗,善于戰斗——紀念毛主席誕辰131年韶山講話
  4. “當年明月”的病:其實是中國人的通病
  5. 何滌宙:一位長征功臣的歷史湮沒之謎
  6. 央媒的反腐片的確“驚艷”,可有誰想看續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