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地:第三世界災難性資本主義
"每況愈下"一語仍難以正確地形容該地震對海地所造成的破壞
威爾-索托(Will Soto)社會主義選擇(Socialist Alternative CWI美國支部)
今年一月十二日,一場地震打擊這個美洲最貧窮國家的都市地區,為這已一直受盡資本主義、貧窮及帝國主義干預所折騰的國家帶來新一輪的蹂躪。「每況愈下」一語仍難以正確地形容該地震對海地所造成的破壞。在當今經常有宗教狂熱份子宣稱世界末日將臨的氛圍下,數百萬頭腦清醒的海地人民也不禁承認,眼前發生的毀滅與苦難可會是《圣經》內預言的一部分。
然而,這次造成巨大破壞與慘重傷亡的災難,并不能簡單以「天災」一詞概括。事實上,海地首都太子港 (Port au Prince) 市內擠擁的貧民窟,眾多倉促馬虎建成的住宅與商鋪,以及緊急救援服務與公共設施的缺乏,均是造成今次地震出現可怕程度的破壞與人命損失的原因。有很多觀察家已經指出,一九八九年在美國舊金山曾發生過與今次海地地震相同黎克特制級數 (Richter Scale) 的地震,當年只造成六十七人死亡;而如今海地地震中的罹難人數,卻已攀升至逾二十萬。毫無疑問,緊隨這次地震之后出現的人道災難,必須理解為是海地國內的新自由主義社會制度所產生之人為結果,而此一制度正是長期由當地掠奪成性的統治階級與美國所支持,最近駐當地的聯合國維和部隊亦有份參與其中。
殘酷而不平等的社會
天災無情,一視同仁(因已經使用成語,故都使用成語對照)。今次地震不僅為太子港內最窮困貧民區、里昂干納 (Leogane)、雅克梅勒 (Jacmel) 及其他城鎮帶來浩劫,連部分身處在豪宅、政府辦公室或超級市場內的富有并具權勢之海地人也不能幸免于難。另外,地震也令一些在首都豪華酒店中的外國人被困及喪生。這次災難中亦有主教遇難,而聯合國特派團的領導人也同樣罹難。據悉,相比起較無能及不受歡迎的總統普雷瓦爾 (René Preval),聯合國穩定特派團 (MINUSTAH) 的首長可能是當地最有政治權威的人物。
不過,在地震災難塵埃落定之時,可清楚見到與以往大致相同的經濟及政治秩序重新出現。于佩蒂翁維爾 (Petionville) 及其他更富裕的鄰近地區,那里眾多宅第與高檔次商店在今次地震中的損毀相對較少。此外,政府援助及數以百萬美元計的慷慨私人捐助已開始源源不斷地送往海地,但毋庸置疑的是,該國企業家、進口商與政治權力代理人這少撮菁英,已對這些援助與捐款的「獵物」虎視眈眈,準備進行分贓。
資本家也是常人。與其他人一樣,他們亦會同情自然災難中的受害者。盡管如此,他們卻不能做任何事情,去消除由其利潤制度每日所不可避免制造出來的苦難。
雖然過去數十年從海地獲利的一些公司,近期放松了它們榨取利潤的「金剛箍」,例如西聯匯款 (Western Union) 暫停向海地匯款服務收取費用,而跨國流動電話營運商T-Mobile直至一月底提供打往海地免費通話的服務,但如此不計利潤的行為可維持多久呢?當塵埃落定之時,肯定可以預期那些大銀行、進口商、聯合國官員、非政府組織、匯款代理機構、旅游區及電訊商會故態復萌;而對海地來說,這正意味著幾乎每個人都處于極度的貧窮中,而少數人卻獨享豐厚的利潤。
殖民主義與帝國主義干預之歷史
一幅幅從海地來的相片在傳媒報導中涌現,都是嚇人的影像-貧窮、接受外國救援人員幫助的海地傷者,以及群眾蜂擁搶奪救援物資。盡管傳媒報導沒實際說明,但至少可令人體會到這次地震為當地所帶來的苦難。不過,恐怕那些新聞報導只是一種建基于別人痛苦的消費行為,以滿足個人對同情心帶來快感的欲望而已;而且報導所帶出的訊息,也正好符合一直以來世界對海地的印象,即它是一個衰敗的國家、是貧窮第三世界的典型例子、是一個經濟落后無助的國家。
事實上,大部分海地人會自豪地跟別人說他們的國家并非一直以來就是這樣的。海地這個國家是經歷一七九一年至一八o四年的漫長奴隸革命與內戰才成立起來。那里的奴隸革命不像其他無數同類陰謀與反抗以失敗告終一樣,而是能夠有效廢除了奴隸制度,以及趕走一波又一波歐洲殖民統治的威脅。然而,當時剛獨立的海地,不僅面對從殖民莊園制度的廢墟中重建起來之困難,還被敵對的強國包圍,并且受循環往復的內戰與民眾叛亂所困擾。另外,統治海地的政權常處于不穩及暴虐專橫之中,而且很容易受到外國強權威脅與勒索。最顯著的例子,便是法國屢次威脅要重新征服海地,并于一八二五年強迫海地給予一億五千萬法郎作為賠償。
盡管如此,一八o四年獨立到一九一五年開始被美國首次占領這逾百年期間,很多被稱為「新世界」的土地由殖民者、奴隸主及其制度上的繼承者控制之時,海地卻能夠保持其領土獨立的地位,并為該地區的奴隸解放與反殖民革命作出貢獻。貫穿整個十九世紀,海地以往曾屬于莊園的土地被分割,而當地大部分民眾則成為獨立自主的農民。話說雖然大部分海地人相對生活在貧窮之中,而該國亦困擾于政治沖突與獨裁統治,但不似今天的情況般,當年它能夠自給自足,自行生產糧食,并不需要依賴海外匯款、慈善團體的幫助及外國借貸。
國際媒體經常善于描繪海地是一個如何貧困的國家。在二oo八年金融炒家瘋狂推高糧食價格,而發現有部分海地人出售泥餅以紓緩饑餓問題,相信很少有人會忘記新聞輿論在此問題上的關注度。部分人更說笑稱:「海地,西半球最貧窮的國家」,指它是世界上唯一可以此稱呼來形容的國家。不過,卻是非常少的傳媒或其他人了解得到,為何海地會如斯貧困與深陷危機之中。
其實,在十九世紀大部分時間,在廣泛分布于農村維生生產 (Subsistence Production) 基礎上,海地人的平均壽命 (Life Expectancy) 已遠高于奴隸制時期使凄慘的水平,甚至可能超越現時僅六十歲的這個數字。及后,步入二十世紀的歷史,海地卻與美國建構起一種新殖民主義的關系。于一九一五年,當時著名的小國權益捍衛者美國總統伍德羅.威爾遜 (Woodrow Wilson),下令海軍陸戰隊占領海地。美國對當地的統治,由一九一五年起至一九三四年止;期間更發生美軍鎮壓史稱「卡索叛亂」(Caco Rebellion) 的海地武裝起義。受到在拉丁美洲其他地方投資獲取利潤不斷增加的驅使,美國軍方官員與私人企業便嘗試投資海地的農業。為此目的,一九一八年所訂立的海地憲法推翻于十九世紀該國所有憲法中禁止外國人擁有當地境內土地的規定。在美國占領海地期間曾任海軍副部長的美國前總統富蘭克林-羅斯福 (Franklin D. Roosevelt)承認一九一八年的海地憲法是由他自己本人編寫,而且曾考慮過在當地投資。
于近一百年間,美國擔當了海地政治及經濟民生的支配者角色。美國不僅大力支持有綽號「爸爸醫生」 (Papa Doc) 之稱的弗朗索瓦-杜瓦利埃 (François Duvalier) 及其兒子讓-克洛德-杜瓦利埃 (Jean-Claude Duvalier,Baby Doc) 于海地的獨裁統治,而且在一九八o年代與一九九o年代的革命運動與政治危機期間,更從外交及軍事上干涉當地內政。至于較近期的例子,則有美國在二oo四年強行攆走頗受民眾支持的前總統阿里斯蒂德 (Jean Bertrand Aristide),以及精心安排建立統治當地至今的聯合國政治權威。此外,由于海地的貧窮與危機日益加深,當地數以百萬計的國民便移居他邦,包括加拿大、法國、尤其是美國;而這情況更造就了該國三分之一的國內生產總值 (GDP) 是從海外匯款而來。除了石油、鈾和其他礦藏,以及大部分仍未被發挖的旅游業潛力外,眾多經濟學者均指出海地只有一樣資源實際可用,這便是廉價勞工--無論是該國在海外廣受剝削的移民勞工,或是一九七o年代開始在海地本土出現的進行輕工業組裝的血汗工廠中飽受剝削的工人。
負面形象接踵而至
保守派基督徒兼著名電視福音傳道人帕特-羅伯遜 (Pat Robertson),早前就海地地震所發表的言論而成為新聞人物。他聲稱海地一七九一年至一八o四年的革命,是「與魔鬼訂立契約」的產物,故自此便被詛咒而陷入貧窮與苦難之中,并指當地一月所發生的地震不過是該詛咒中的最新例子而已。羅伯遜的荒謬言論,事實上除了是重彈正值于海地近代歷史之政治經濟困窘絕望中興起的福音派運動調子外,還反映出右翼權威份子及宗教狂熱者中所持的種族主義與瘋狂。
基督教右派并不是唯一以或多或少的種族主義觀點來看待海地情況的群體。美國媒體與美國政府亦對于當地的所謂「安全」與「暴力」問題重復表達出幾分虛偽的關注。美藉海地裔女作家愛維芝-丹蒂格 (Edwidge Danticat) 便觀察到傳媒通常假設了有一大群黑人聚集,就代表無可避免會出現「暴力」或者「搶掠」。正如在卡特里娜 (Katrina) 風災后的情形,美國新聞媒體再次表露它們的傾向,將從災難中生還的黑人標簽成為「搶掠者」。然而,海地地震后的實情其實是頗為和平,數百萬的海地人在努力拯救他們的朋友、家人、鄰居與陌生人,而不是搶劫擄掠。另外,世界各地的人民正確地批評了美國救援行動的軍事化本質。一方面,該國數以千計的海軍陸戰隊能夠迅速地趕赴到當地;但另一方面,海外的救援物資卻要數星期的時間才能送到部分地震災民手上。今次發生的災難并沒有使人忘卻一個事實,便是海地仍被視為一個受傳統帝國主義列強及新興強國所影響的新殖民地。中國的拯救隊抵達當地后,便象征式地迅速插上自己國家的旗幟。而作為聯合國駐當地維和部隊中主要力量是巴西士兵,而這是該國作為鞏固其在拉丁美洲地區經濟及政治影響力的舉措一部分。
此外,海地的國家監獄在今次地震中亦受到嚴重破壞,讓幾千名囚犯成功逃脫。最近有報導及錄像片段顯示當地的警方開鎗射殺囚犯的行為,但這對于一直以來都采取這種高壓手段的民兵敢死隊、警員及在聯合國支持之下的外國軍隊可謂「家常便飯」。雖然今次逃走的囚犯的確有部分可能是冷血兼危險性極高的罪犯,但許多被困在又熱又擠又危險的監獄設施內的人多只是一些犯了輕微罪行的犯人,或是新近被逐出境的人士,又或是以不公與混亂而聞名的海地司法制度下之受害者。
海地與移民的權利
在過去數十年,眾多海地人逼不得已離開自己國家漂泊他鄉。目前的危機明顯驅使更多難民涌向鄰國多米尼加共和國的邊境,而且這場地震以及災難的余波將對海地人移民到外國的嘗試有何影響,仍然有待觀察。顯然地,美國已著手準備好以關塔那摩 (Guantánamo) 海軍基地收容可能大量出現的船民,這正如在一九九o年代初數以千計乘船逃離右翼獨裁統治的海地難民。
于地震后不久,美國便暫緩遞解其境內的海地非法移民,而且它與不少其他國家接收來自海地的部分孤兒及傷者并給予治療。雖然所有這些措施都是好的,但這會帶出一個問題,便是此等特殊措施會何時停止呢?在一九九o年代與二十一世紀初,美國的移民程序愈來愈困難及成本高昂。由于經濟衰退的關系,以及該國政府近期大力搜捕非法移民,并且增加發出社會安全號碼與姓名等于移民局記錄不符的信件 (No-Match Letter),總的來說移民這段時間很難獲得政治庇護、簽證與在美國工作的機會,此情況在海地人之中尤甚。西非國家塞內加爾總統近期拋出一個大膽的提議,表示其國家愿意接收海地難民,還會提供土地予他們。盡管可能并沒有很多海地人會選擇由一個低度發展的國家移居至另一個低度發展的國家,但是像塞內加爾這樣相對貧窮的國家愿意以這么開放態度善待海地難民,這樣反而凸顯出那些收緊了移民政策的所謂發達國家的嘴臉。
要的是賠償 不是施舍
自海地地震后,全球各地勤奮的人民捐出堆積如山的捐款予災民,這又多一個例證顯示出人類天性并不完全自私或貪婪的。如果慈悲之心或良知就能足以解決經濟和政治災難,海地或者決不會成為一個最貧窮落后的國家。事實上,海地不僅是世界上其中一個最貧窮國,而且比起其他任何國家,它擁有更多的非政府組織(NGO)。雖然這可以作為證據證明非政府組織確實是名符其實的慈善團體而聚集于最貧窮的國家;不過同樣可以肯定一樣事情,就是它們很難有能力去扭轉第三世界國家資本主義的危機。
無論如何,雖然一眾帝國主義列強愿意給予多樣的援助,但它們仍無意愿去推翻或矯正那個令窮國繼續窮下去的全球政經秩序。同樣,盡管有數以百萬計的捐款流入海地,包括國際貨幣基金組織 (IMF) 的一億美元貸款,然而這些金錢仍難以彌補過去逾兩個世紀以來以賠款及償還債務形式送給富國之全部金錢所帶來的損失。
于二oo三年,阿里斯蒂德政府曾聘請一些精算師,計算當年一八二五年法國強迫海地賠償的一億五千萬法郎所生成的利息究竟有多少;根據計算結果顯示,利息大概約有二百一十億美元。阿里斯蒂德于二oo四年被美國強迫下臺前不久,其政府曾向法國索償有關款項。雖然令人驚訝的,目前法國尚未支付該款項,但眾多海地人將這筆款項視為一個開始,是其前奴隸主與帝國主義列強欠下他們歷史債務作出補償的開始。
比起以往任何時候,今天都需要勞工與貧民群眾建立群眾替代力量以對抗少撮富豪菁英。當前的災難以及在腐敗統治菁英與地區資本主義列強支持之下的「重建計劃」,將會凸顯出海地群眾對民主控制社會資源的需要。于資本主義的基礎上,廣大的人民將只會繼續處于貧窮、失業、文盲與饑餓的境況,以及住在沒有電力供應的貧民窟和農村之中;而這種勉強活命的生存狀態,正意味著廣大的人民于「自然災難」中非常容易受到打擊,就好像最近地震的情況。工人與貧民們需要有自己獨立的階級組織-工會與群眾性政黨-一個會為真正的根本改變而奮斗的社會主義替代力量,并向遍及加勒比海地區及整個美洲的勞工階級與貧窮人民發出呼吁。
為應對地震緊急情況,工人國際委員會 (CWI) 呼吁:
- 實時對地震災難的救濟及重建提供大量資助
- 民主控制所有援助與緊急救援;援救、救濟與重新安置受影響的民眾;
- 透過由每個地區的工人、農業勞工與貧窮民眾所選出的委員會,進行龐大的重建計劃
- 建設質素良好的房屋、醫院、學校、道路與基礎建設,以及其他必須的公共資源和服務
- 取消一切外國債務
工人國際委員會 (CWI) 的立場:
- 終止世界銀行 (World Bank) 與國際貨幣基金組織 (IMF) 的不公平貿易政策及強迫性的政策
- 對掙扎求存中的小農戶提供國家補貼
- 給予所有人工作與保障生活的工資
- 恰當地資助教育及公共醫療服務
- 將經濟的資源與主要支柱行業置于公共擁有之下,由工人民主控制及管理
- 聯合國部隊撤出海地-終止帝國主義干預
- 建立屬于工人階級與貧民的新群眾性政黨,并推行社會主義政策
- 支持建立一個社會主義的海地,由勞動人民控制及管理民主運作的計劃經濟,以成為自愿而平等的加勒比海地區社會主義聯盟的一部分
本文由“社會主義者”翻譯,如希望索取免費2010年最新一期的《社會主義者》雜志(PDF版本),請電郵[email protected]
“21世紀應該是社會主義的世紀;假如不是,那么在滿目的戰爭、饑荒、剝削、壓迫、災難和環境破壞之后,這也許將成為人類社會宣告自我解體的世紀。”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