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爭稅”能否曲線救國?
作者:劉仰
美國在伊拉克、阿富汗的戰爭已經打了很長時間。奧巴馬競選的時候,結束戰爭是吸引選民的口號之一。但是,迄今為止,美國在這兩個地方的戰爭依然沒有停止的跡象,奧巴馬還在猶豫要向阿富汗繼續增派多少兵力。近日,終于有民主黨議員忍無可忍,站出來說話:如果繼續在那里花錢打仗,美國拯救國內經濟的努力就會失敗。因此,美國多名民主黨議員聯合發表聲明,要求從西元2011年起,向美國民眾征收“戰爭附加稅”。
關于“戰爭附加稅”的聲明有一點具體的內容,比方說911的受難者家屬免征,參戰軍人及其家屬免征,按照不同的收入水平,高收入者多收一點、低收入者少收一點等等。其實,這些細節只是擺樣子,裝腔作勢說說而已。發表聯合聲明的議員未必真的要向美國人征收“戰爭稅”,所以,他們只是搞了一個“聯合聲明”,而不是提案。這個聲明如果要變成提案,甚至進一步在議會投票表決通過,恐怕會引起美國社會的普遍反對,因而它不會走到哪一步。從這個角度說,“戰爭稅”的提出,只是美國政治家的政治技巧。
911之后的戰爭,主要由美國共和黨推動。奧巴馬代表民主黨上臺執政,最初是反對共和黨的戰爭政策。但是,奧巴馬上臺并非像他宣傳的那樣,都是靠普通百姓的小額捐款贏得選戰,他與美國利益集團的瓜葛實際上也是清晰可見。這種瓜葛使得奧巴馬不可能違背利益集團的意愿,早日結束戰爭,兌現自己當初的承諾。奧巴馬已經越來越像一個傀儡,在美國利益集團操縱下,被牽入利益集團事先安排好的政策框架。因此,人們會羅列出一大堆奧巴馬自食其言的承諾,奧巴馬快成為“大話王”了。連關塔那摩監獄也沒能在一年之內撤銷,到底什么時候撤銷,已經變得遙遙無期,奧巴馬在任四年,能否實現這個目標都令人懷疑。奧巴馬自己也“苦不堪言”,一年之內,滿頭黑發已經變得灰白,“變革”即將成為一個僅供回憶的口號。
民主黨議員關于“戰爭稅”的聲明,實際上是對奧巴馬屈服于某些利益集團的不滿和抗議,是民主黨內部對于奧巴馬的“反水”。這種不滿早就存在,只不過這一次,利用“戰爭稅”這樣一個引人注目的東西,試圖喚起美國民眾更大的關注。能否達到目的很難說,因為,即使不征收“戰爭稅”,美國民眾也知道打仗花的是納稅人的錢,反對戰爭的聲音在小布什時期已經很大了。因為沒有效果,才轉向了奧巴馬,以為換一個人就能變換政策。結果發現,奧巴馬依然換湯不換藥。“戰爭稅”的提出,不過是以更加明確的直接“出血”來嚇唬美國百姓。美國民眾現在日子已經很不好過了,再給他們畫一個關于未來的“經濟恐怖”畫面,也許能對美國老百姓反對海外戰爭的意愿有更大的刺激。因此,提出“戰爭稅”實際上是要盡快停止戰爭的迂回手段。
當年,奉行保守主義的共和黨描繪了一個美國外部的假想敵,嚇唬美國老百姓,獲得了美國民眾對于戰爭的支持。如今,民主黨只不過用“戰爭稅”描繪了一個國內的“恐怖經濟”假想敵,繼續嚇唬美國民眾,以換得他們對于結束戰爭的支持。這樣一種政治游戲,一方面說明美國民眾在民主游戲中,很容易被政治家操控,操控民眾也是民主游戲的制勝手段。誰都很難分辨,當年支持戰爭的民主意愿和如今反對戰爭的民主意愿,哪個正確,哪個錯誤?另一方面說明,美國的政治面對利益集團的強大勢力,已經黔驢技窮,內部妥協已很難實現,只能求助于外部民眾,最好再有一些民眾出來游行反對,激發一下反戰的聲勢。因此,“戰爭稅”不過是給現行政策提前描繪了一個更壞的結果,目的還是要反對現行政策,并不是要支持現在的戰爭政策。
“戰爭稅”把對外的戰爭花費與對內的拯救經濟對立起來,實際上也是給美國民眾的一個假象。似乎只要不在國外戰爭上花錢,省下來的錢就能用于國內經濟振興。表面上似乎如此,實際上,美國的國內經濟并不是美國的主要財源,美國的富裕主要靠的是國外財源。對外戰爭實際上是保持美國國外財源安全、可靠、持續的手段。以前,美國靠聯合國、世界銀行等傀儡組織搞一個政策決議就能達到目的,后來不得不靠發動戰爭才能實現意圖。這個變化說明,美國玩“文”的方式已經不能維持穩定的海外財源,只能靠動武了。美國人反對戰爭的心愿是好的,但是,美國人似乎沒有認真想過,沒有了武力手段,美國是否能夠回到幾十年前靠“文”的手段在世界上賺大錢的方式?似乎已經不可能了。其實,那時候只不過把“武力”藏得稍微好看、嚴實一點,現在不得不直接露出黑洞洞的槍口。因此,美國在海外的武力手段一旦結束,美國的海外財源必將迅速萎縮,國內也沒什么像樣的財源,拯救國內經濟只能聊以自慰罷了。
恐嚇性的“戰爭稅”實際上是看到了美國進退兩難的尷尬,但它所希望的反向結果,也就是結束戰爭,大力拯救國內,不可能有起死回生的效果。換句話說,“戰爭稅”想曲線救國,未必真的能救美國。美國實際上已經到了衰落的邊緣。美國的成就,不合世界民意,不合自然規律,因此,它的衰落已經無法挽回,快慢而已。戰爭打下去,也會還能維持一段,但也可能突然衰落得更快;結束戰爭,也許衰落得慢一點,也許同樣會突然跌下去。美國唯一應該接受的真實結局是:美國的好日子到頭了,以后不可能再有過去的好日子了。美國如果能接受這樣的結果,那么,早日結束戰爭,不失為一種體面。但是,即便少數美國人能有這樣的清醒(比方說試圖用“戰爭稅”來改變現行政策的那些議員),對于美國的民眾來說,當“好日子一去不返”的結局真的放在他們面前的時候,他們未必能冷靜地接受。到那時,美國的民主將造成美國政治的混亂。
美式民主建立在愚民和高消費基礎上,這種高消費既是對民眾的小恩小惠,也是全社會政治領域的高消費。而美國高消費的來源,主要靠美國之外的全世界。一旦高消費的來源不可逆地受到阻礙,美國被民主造就的“愚民”將成為美國自己的禍害。因為,美國“愚民”的要求很簡單、很集中、很明確——錢!這是200年來美國民主一直承諾并部分兌現的東西。一旦不能繼續兌現,美國“愚民”不會管什么外部世界的變化和無奈,只會像玩具商店里哭鬧著要父母買玩具的賴皮孩子一樣,給美國政府施加更大的壓力。面對廣告教唆出來的賴皮孩子,美國政府能怎樣呢?日本經濟萎靡不振十多年,社會還基本穩定,這種情況在美國幾乎不可能出現。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