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免费人成视频在线观看,国产极品粉嫩馒头一线天AV,国产精品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亚洲 古典 另类 欧美 在线

首頁 > 文章 > 國際 > 國際縱橫

印度共產黨(馬)綱領

共產黨 · 2006-10-30 · 來源:共產黨
收藏( 評論() 字體: / /

一、前言

    印度共產黨繼承了印度人民追求進步、反對帝國主義的革命傳統。受俄國十月社會主義革命勝利的鼓舞,一小批決心反對帝國主義的戰士于1920年創立了印度共產黨。自成立之日起,黨就把民族獨立和基本的社會轉變確立為自己的目標。黨誓言為消滅階級剝削和社會壓迫、在印度建立社會主義社會而奮斗。

    黨忠于無產階級的國際主義事業,堅持不懈地支持全世界反對帝國主義秩序的民族解放運動和爭取民主制度與社會主義的斗爭,這些運動和斗爭是二十世紀的重要特征。黨堅持以馬克思列寧主義為行動指南,爭取民族獨立,爭取實現社會主義并朝著共產主義的最終目標前進。印度共產黨人在印度第一個提出完全獨立的行動綱領,并在印度國大黨1921年的阿邁達巴德年會上提出該議案。

    印度共產黨人在要求完全獨立的同時,也強調通過明確社會經濟變革的計劃以賦予司瓦拉吉激進的內容,包括消滅地主所有制、結束封建統治、消除種姓壓迫。

  印度共產黨人從一開始就參與了為自由而進行的斗爭。與此同時,黨還努力組織工會中的工人、工農黨中的農民、學生會中的學生以及其他相應群眾組織中的相應群體。有了這些努力,一些全國性的組織,如全印工農黨和全印學生聯合會建立了起來,全印工會國大黨也得到鞏固。印度共產黨人領導建立了進步的文化組織,如進步作家協會和印度人民戲劇協會。

    英國殖民統治者決心要撲滅印度的共產主義。他們對年幼的共產主義組織進行殘酷的鎮壓,禁止共產主義文學作品的出版以防止革命思想的傳播。他們謀害了一系列的共產主義運動年青領袖——皮沙瓦爾(1922);坎普爾(1924)和米魯特(1929)。黨在二十年代成立后不久就被宣布為非法組織,不得不轉入地下工作了二十多年。盡管幾經殘酷鎮壓,黨在動員人民進行完全獨立運動和根本的社會變革方面仍然取得了穩定的進步。

    共產黨一貫積極地反對帝國主義的立場吸引了許多革命志士參加到黨里來。他們中間有旁遮普的格達爾英雄,有巴加特 辛格的同志,有孟加拉的革命者,有孟買和馬德拉斯的工人階級戰士,還有來自喀拉拉、安德拉邦和其他地區堅決反對帝國主義的國大黨議員。全國各地優秀戰士的加入使黨得到了充實。共產黨一方面與印度國大黨,后來是國大社會黨領導的獨立運動密切合作,一方面為把自己建立和鞏固成為獨立的無產階級政黨而堅持不懈地努力。

    第二次世界大戰后,印度人民掀起了洶涌澎湃的反對帝國主義和反對封建主義的斗爭。印度共產黨在全國各地走在前列,領導了這些斗爭。最有效的斗爭是特巴加、潘納普拉、瓦亞拉、北馬拉巴、英勇的土著居民和特里普拉部落的斗爭,最重要的是特侖甘納農民進行的歷史性的武裝斗爭。共產黨在許多爭取土邦自治政府的人民運動中也起了領導作用。黨在組織和支持為法國和葡萄牙所包圍的彭地吉里和果阿兩地的解放斗爭中發揮了積極作用。工人、農民和學生的斗爭浪潮,以及要求釋放印度國大黨犯人的斗爭在1946年的水兵叛亂中達到了高峰。由于國際上法西斯主義的失敗和民族解放運動的風起云涌,國內面臨著群眾運動,英帝國主義和兩大資產階級政黨——國大黨和穆斯林聯盟——達成了妥協。于是,國家被分裂,印度和巴基斯坦成為獨立的國家,由資產階級和地主階級共同統治著。而民族運動受資產階級領導這種事實促成了這種妥協。這樣,全國性的主要是反對外國帝國主義統治的民族聯合陣線走向了解體。

    即使國家獲得獨立之后,共產黨仍然面臨著壓迫。1948年和1952年國大黨統治者的瘋狂進攻,特別是在特侖甘納不斷的鎮壓,西孟加拉、后來是特里普拉的半法西斯恐怖,針對喀拉拉和全國各地區共產黨干部所進行的屠殺。這些都沒能阻止黨進行革命運動。當破壞性的分離主義運動威脅到國家團結時,黨始終處于保衛民族團結的斗爭第一線。成千上萬勇敢的黨員在同旁遮普、特里普拉、阿薩姆、西孟加拉和克什米爾地區的分離主義勢力做斗爭時獻出了自己的生命。

    共產主義運動從一開始就在印度政治生活中起著進步的作用。共產主義運動,由于有廣泛的群眾基礎,受到群眾廣泛的歡迎,實行替代資產-地主階級(bourgeois-landlord classes)政權的政策,所以成為國家政治生活和社會生活中的重要力量。1957年在喀拉拉建立起來的第一個共產黨機構及其后來的接替者印共(馬)和西孟加拉、喀拉拉和特里普拉的左翼政府通過實施傾向于人民的政策而顯示了其偉大力量。為實施替代性的政策,這些政府在現存框架內實行了土地改革,進行權力了下放,恢復了潘查亞特制度,保證了勞動人民的民主權力,鞏固了民主力量。在艱苦的斗爭中,黨取得了實質性的發展。黨堅持自我批評,對成功和失敗進行分析,堅持從錯誤中吸取教訓,提高自己應用馬克思列寧主義于我國社會具體條件的能力。

    印度共產黨(馬)是在與修正主義的長期斗爭之后組成的。它采用了1964年黨綱,捍衛了該黨綱提出的戰略和策略,與修正主義和教條主義的錯誤理解進行了斗爭。二十世紀的最后十年,出現了蘇聯和其他社會主義國家以及世界共產主義運動的倒退。這需要重新評價共產主義運動的國際發展和經驗。我國在獨立后的半個世紀里發生了重要的變化和發展。印共(馬)回顧了1964年以來的發展和經驗,并修改了其章程。

    印共(馬)在印度人民面前提出了革命運動現階段利用革命力量可以達到的戰略目標。黨制定的綱領,將指導工人、農民、所有勞動人民和反對統治階級的進步的民主力量獲得人民民主,實現社會主義社會的目標。

二、當代世界社會主義

    二十世紀是世界發生急劇變遷的時代。反對帝國主義的斗爭進行了整整一個世紀。以1917年的十月社會主義革命為開端,這個世紀經歷了偉大的革命。第二次世界大戰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是一個重大事件,其中蘇聯起著決定性的作用。具有歷史意義的中國革命,隨后越南、朝鮮、古巴革命力量的勝利,東歐社會主義國家的建立,所有這些,都是社會主義和帝國主義劇烈碰撞的結果。這個世紀也是民族解放運動的世紀,這些運動導致了各殖民地的政治獨立。這些勝利標志著世界歷史進入一個新時代,是馬克思列寧主義理論的豐功偉績。革命的發生、科學技術的大發展為人類進步開啟了前所未有的偉大繁榮景象。

    實行社會主義制度的國家為自己開辟了嶄新的道路。隨著蘇聯第一次出現在人類歷史上,勞動人民開始生活在沒有剝削的社會里。迅速的工業化、封建特權的消滅以及經濟、文化和科學領域的全面進步為廣大人民群眾帶來了新生活,使勞動人民掌握了權力。貧困和文盲的消除,失業的消滅,覆蓋衛生、教育、住房等方面的巨大社會保障網絡,科學技術的大發展等等,這些都是社會主義國家所取得的前所未有的成就。這些巨大進步是在資本主義不很發達、社會相對落后的國家里完成的。社會主義克服社會經濟的落后,抵制著帝國主義的入侵、顛覆和威脅,在艱苦的環境中建立了起來。蘇聯的成就對資本主義國家也有影響。統治階級被迫在自己的國家里為公民引進和擴大社會保障,并賦之以福利國家的概念。

    然而,在沒有路標的道路上進行社會主義建設的過程中,蘇聯和東歐其他的社會主義國家都犯了嚴重的錯誤。錯誤在于對社會主義建設的長期性缺乏正確的理解;對黨和國家的作用有著錯誤的認識;在經濟和管理中沒有及時進行變革;沒有在黨內、國家和社會生活中深化社會主義民主;官僚主義滋生蔓延;意識形態的侵蝕。這些都使帝國主義顛覆社會主義的持久努力變得更加容易了。然而,這些并不能否定馬克思列寧主義,反過來只能說明這些國家偏離了革命的理論與實踐。蘇聯和其他社會主義國家的解體以及東歐的倒退導致了一種新情形。二十世紀末,社會主義再一次面臨著帝國主義的猖狂挑戰。印共(馬)相信,雖然出現倒退,但共產主義運動和革命力量將從中吸取教訓,重整旗鼓,迎接帝國主義和反革命力量的挑戰。

    盡管有曲折和挫折,有成功和失敗,但二十世紀的發展,特別是1917年之后的發展反映了社會主義和人民斗爭在人類進步的歷史中有著深刻的影響。革命性變革使歷史產生了質的飛躍,為現代文明的發展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社會解放和向社會主義轉變將是一個長期的復雜的過程。歷史已經表明,資本主義向社會主義的轉變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個長期的經過緊張階級斗爭的過程,即使掌握了國家政權之后也是這樣。

    世界資本主義不能解決影響人類發展的基本問題。運用科學技術進步而帶來的生產力的極大增長,導致了發達資本主義國家的經濟增長,但卻沒有就業的增長,反而凸顯了收入與財富的巨大不平等。通過剝奪提高了的剩余價值率加重了對工人的剝削。科學技術的進步使財富永久地集中在少數個人和跨國公司手里。歷史已經證明,帝國主義具有掠奪性和破壞性。二十世紀里,帝國主義使人類經受了兩次野蠻的世界戰爭災難,奪去了億萬人的生命。軍事工業已成為發達資本主義經濟不可缺少的一環,導致軍火總需求居高不下。主張國家不干預經濟的新自由主義大規模地削減了工人階級和普通公民的社會保障和社會福利。失業增加、勞工傷亡、收入和財富差距的擴大都是明證。發達資本主義國家金融體系的虛假繁榮,經濟發展的遲滯和低增長率,資源利用中日益增長的非理性和浪費行為都是資本主義制度內在危機的表現。跨國公司貪婪的趨利性和富裕國家的過度消費破壞了環境,嚴重威脅著人類的生態環境,特別是第三世界的生態環境。資本主義日益擴大的社會化大生產和不斷增加的剩余價值私人占有之間的根本矛盾變得更加尖銳。

    金融資本的集中和國際化在現代資本主義階段已經達到前所未有的程度。全球活動的金融資本正在侵蝕著國家主權,不可遏制地追求著經濟上的超額利潤。支持金融投機的帝國主義制度在全球的每一個角落為自由流通掃除了一切障礙,為投機資本創造了有利的條件。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世界銀行、世界貿易組織等維持著這種不公正的后殖民時代的全球秩序。投機資本的新霸權導致發達資本主義國家的增長緩慢。對第三世界來說,它導致了剝削強化和債務不斷增加的惡性循環。商業貿易、工農業生產、技術轉移、欠發達資本主義國家的服務部門都被迫服從于帝國主義資本的利益。帝國主義制度把世界分成兩部分:富裕的發達資本主義國家和人口占絕大多數的發展中國家。富國與窮國之間的差距在20世紀最后二十年急劇擴大。隨著帝國主義驅動的全球化的啟動,差距進一步拉大了。

   隨著蘇聯解體,自殖民體系瓦解后就在追求新殖民戰略的帝國主義加緊進行全球統治。美帝國主義正利用其經濟、政治和軍事實力向全球擴張,建立其世界霸權。北約東擴和全球的軍事干預,支持著帝國主義發動的全球化,意在推行帝國主義秩序。面臨著軍事關系變遷所帶來的不利條件的中國、越南、古巴、朝鮮和老撾等社會主義國家堅定不移地進行社會主義建設事業。帝國主義竭力顛覆現存的社會主義國家,在意識形態、經濟和政治領域對這些國家進行著殘酷的戰爭。控制著國際傳媒的帝國主義利用全球傳播媒介極力侮蔑和壓制反資本主義思想和社會主義。

    雖然二十世紀末的國際力量對比有利于帝國主義,資本主義通過先進的新科學技術力量繼續發展生產力,但帝國主義仍然是一個壓迫、剝削、不公正和充滿危機的制度。代替資本主義制度的唯一制度就是社會主義。因此,這個時代的主要社會矛盾仍然是資本主義與社會主義之間的矛盾。帝國主義國家與第三世界國家之間的矛盾在新自由主義全球擴展的背景下迅速激化,正在趨于白熱化。只要存在著資本主義的不平衡發展,帝國主義國家之間的矛盾就會繼續存在。勞動與資本之間矛盾加劇,并具有上述特點。所有這些矛盾繼續尖銳化,并在全球發揮它們的作用。

    工人階級及其政黨必須在理論上、政治上和組織上武裝自己,發動一場反對帝國主義及其剝削制度的無情斗爭。全世界的左派、民主進步力量必須聯合起來同帝國主義作斗爭,打敗努力維持現存不公正的全球秩序的統治階級。作為建立在無產階級國際主義基礎之上的政黨,印共(馬)致力于反對帝國主義霸權的斗爭,團結全世界所有反對帝國主義全球化經濟秩序、為和平、民主、社會主義而戰的力量。

三、獨立與獨立以后

   廣大的印度人民群眾積極參與自由斗爭并已經獲得成功。愛國主義激勵著人民,他們期望著自由的印度和新生活。他們期望結束貧窮與被剝削的悲慘生活。對人民來說,獨立意味著土地、食物、公平的工資收入、住房、教育、醫療保險和就業。自由意味著從種姓制和教派仇恨等社會邪惡中解放出來,在民主制度中滿足人民的文化需要。

    由于工人階級、農民、中產階級、知識分子、婦女、學生和青年廣泛參與,民族獨立運動獲得了勝利。但領導權掌握在資產階級手中。領導新國家的大資產階級拒絕完成民主革命的基本任務。印度社會的再生之路在于打破對生產力的阻礙。寄生的地主階級必須被消滅,土地要分配到農業工人和貧窮的農民手中。不受外資控制的工業發展將為我國發展成為自給自足的先進工業國家奠定基礎。由于懼怕徹底的民主革命帶來的后果,大資產階級同地主階級建立了同盟,同帝國主義達成妥協。國大黨統治者的政策就反映了這種資產-地主階級同盟。統治階級的性質決定了獨立后幾十年的資本主義發展道路的特點。

    印度擁有足夠國家全面發展所必需的巨大自然資源,擁有大量的可耕地和灌溉潛力,各個地區都有種植各種農作物的有利條件,還擁有豐富的礦產資源和巨大的發電潛力。印度的人力資源,印度人民的科學技術、管理技術和智慧構成了發展的巨大能源庫。掌握國家權力的大資產階級,不是發展這些能力,而是進行了有利于自我狹隘利益的資本主義式的發展。

    獨立之后,資產階級的兩面性在與帝國主義的沖突和勾結中暴露無遺。掌握了國家政權的大資產階級采取了特殊的資本主義發展道路。它與帝國主義相妥協,維持著與地主階級的聯盟。它利用對國家權力的控制加強其統治,一方面鎮壓國內人民,一方面通過壓力、討價還價和相互妥協,努力解決與帝國主義和地主階級之間的沖突和矛盾。在這一過程中,它與外國壟斷資本家建立了鞏固的聯系,與地主階級分享權力。通過自由化,大資產階級堅決支持對外國資本的經濟開放,同國際金融資本建立鞏固的聯系,這是他們支持公營部門及所有經濟部門私有化的主要動力。

    印度獨立后的初期,由于受到西方國家的不公正對待,印度資產階級轉而求助于蘇聯。他們采用國家資本主義方式發展資本主義。他們開始利用兩大陣營——帝國主義和社會主義——的存在,同雙方進行討價還價以鞏固自己的地位。經濟計劃也用來作為發展資本主義的一部分。預算和總體經濟政策主要根據剝削階級的狹隘利益來決定。在私營企業不能提供大量投資的重工業和基礎設施領域,發展起公營部門。而這些公營部門的建立在某種程度上有助于實現經濟的工業化,克服對帝國主義壟斷經濟可憐的依附。

    在印度這樣的欠發達國家中,經濟計劃得到資產階級掌握的國家權力的支持。在政府政策的限制下,許多可利用資源可以得到更有效地利用,這肯定能夠給資本主義經濟發展帶來一定速度和方向。這些計劃最突出的特點在工業發展中,特別是在國有/公營部門中某些重工業和機器制造業的建設中可以看得清清楚楚。這些成就由于在社會主義國家,主要在蘇聯的穩定支持下成為可能。國有部門由于財政部門像銀行、保險、石油、煤礦的國有化而得到擴大。

    其他政策措施,雖然有點半心半意,但也促進了工業化發展。比如重視研究與開發、采用《新專利法案》,限制外國產品和外國資本的進入,保護小工業。在印度過去的發展中,所有這些措施在某種程度上都克服了經濟的落后和對帝國主義勢力可憐的依附,并為工業化創造了科技基礎。

  伴隨著公營部門和國家有限計劃干預的發展,歷屆政府所實行的政策都加快了財富的集中和壟斷的迅速增長。在大資產階級的領導下,公營部門本身成為建立資本主義的工具。公營金融部門的大部分信貸為大資產階級所壟斷。歷屆政府的預算和稅收政策都是用來把資源從人民手中轉移到少數資產-地主階級手中的工具。大規模的偷漏稅行為產生了巨額的黑錢,成為促進私人資本積累的主要手段。普通群眾、工人、農民和中產階級在資助資本主義發展計劃的名義下遭到殘酷的剝削。由于缺乏基本的土地改革,國內市場仍然有限,國內工業在沒有外國資本的支持下就難以發展和擴大。巨額的國內外借貸支撐著這種形式的國家資本主義。壟斷的增強和外國金融資本的日益滲透成了這種發展道路的明顯特征。

    統治階級從五十年代開始采用的這種特殊的資本主義發展道路注定是危機重重,并終于陷入僵局。大資產階級與地主階級的勾結導致國內市場的萎縮,因為農民的購買力沒有得到充分增長。為了支持工業化和國家開支而日益增加的對國內外信貸的依賴導致了一場國際收支平衡和財政赤字的嚴重危機。財政危機最后導致國大黨政府接受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和世界銀行的條件。印度資產階級試圖通過與外國金融資本的緊密聯系和經濟的對外開放來解決這一危機。

    大資產階級,由于其資本基礎比較薄弱而支持國家干預建立資本主義發展框架,幾十年中積累了足夠的資本,依靠國家支持的發展和補助養肥了自己。八十年代中期,大資產階級準備進入國家保留的核心部門,接管了公營部門,并通過與外資的合作進而擴展到新的領域。伴隨著國家資本主義道路危機的這一過程構成了國內自由化的基礎。而外部,蘇聯的解體加速了政策轉變和對國際貨幣基金組織與世界銀行指示的接受過程。

    從拉吉夫·甘地執政的八十年代中期起,經濟開放和自由化的壓力已經帶來了經濟政策的轉變。進口自由化和不斷增加的短期債務導致了巨額財政赤字。這和變化了的國際環境一道造成的結果是,為了得到結構性調整貸款,1991年國大黨政府接受了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世界銀行的條件。自由化政策在印度人民黨掌握政權時進一步推進。1991年以來歷屆政府追求的自由化和結構調整政策,已經導致了經濟上的對外國資本的開放、公營部門解散和進口自由化。長期為國有/公營部門保留的領域已經向外國資本和印度壟斷資本開放。為了清償公營部門的債務,公營部門的股份被減持,以低價賣給了私人壟斷資本。通過降低進口稅,本國新產品被外國貨物所替代,導致大規模的企業倒閉,成千上萬的工人被拋到失業大軍中去。國際金融資本為了打開財政部門而不斷地施加壓力。銀行業的私有化和保險部門的開放已經得到了優先考慮。1994年關稅和貿易總協定的簽署使印度不得不接受世界貿易組織的體制。《專利法》的變化和服務部門的開發都是服務于帝國主義的資本利益。所有這些都導致了經濟主權的被侵蝕。

    自由化和私有化道路已經使大資產階級得到巨大的利益。新的商業家族的進入進一步提升了資產階級的地位。排名前22位的壟斷家族的總資產從1957年的312.63千萬盧比上升到1997年的1,58,004.72千萬盧比,增幅達五百倍。在自由化政策下,通過所得稅率的降低和其他稅如財產稅的免除,主要的受益者是大商業家族和富裕階層。這些政策使富裕階級更加富裕,并擴大了他們所需的奢侈品消費市場。為了滿足這一需要,商品由國內與外國資本合作的企業生產或者直接進口。不加選擇地引進外資正在影響著國內工業的命脈部門。跨國公司正在全面收購印度公司。即使一部分非大資產階級似乎情愿同外國資本合作,但大部分的中小資本家則遭到自由化的沉重打擊。

  自由化時期出現了內債外債的增加。主要的財政開支是用來支付利息。公共投資和開支每況愈下,影響了各種發展性活動和扶貧項目的進行。自由化政策嚴重加劇了社會、經濟和地區發展的不平衡。即使根據官方統計,那些生活在貧困線以下的人口也在不斷增加,在農村地區尤其如此。生活必需品的價格不斷上漲,特別是食品價格,最為嚴重地打擊了窮人,尤其是在削減公共分配體系的背景下。對教育、衛生、就業和福利等社會部門開支的削減給勞動人民帶來了災難性的影響。

    工人階級承受著資本家和政府帶來的沉重負擔。不斷上漲的物價使工人的實際工資收入沒有提高。隨著工業危機的加深,工人們面臨著工廠倒閉和被辭退的沖擊。本為保護工人權利的勞動法漏洞百出,即使這樣也沒有得到實施;企業主的違法行為司空見慣。通過秘密投票承認的工會和集體討價還價的權利遭到否定。自由化和私有化的攻勢已經使成千上萬的工人失業,而且沒有任何社會保障可以依賴。勞動力市場的無規則是自由化政策的一部分。工人通過斗爭獲得的利益和權利逐步喪失。長期性工作變成了契約式或短期性工作。女工工資低下,而且在解雇工人時首當其沖。童工不斷增加,并屈服于最惡劣的剝削形式。那些非組織部門中成千上萬的工人得不到勞動法的保護,甚至被剝奪了國家規定的最低工資標準。非組織部門中男女工人的窘境只是悲劇的一幕。他們為微薄的收入進行著長時間的工作,常常處于沒有社會安全保障的危險境地。正是工人的不懈的勞動和對工人階級的殘酷剝削為資產階級、大承包人和跨國公司提供了利潤。

    農業問題一直是擺在印度人民面前的最重要的國內問題。農業問題的解決要求革命性變革,包括激進而徹底地在農村中進行消滅地主階級、高利貸剝削、種姓和性別壓迫的農業改革。資產階級和地主階級的聯合統治在印度的破產到處可見,因為它不能用進步的、民主的方式應對農業問題,更談不上解決這些問題。

    獨立之后,國大黨統治者不是消滅地主階級,而是實施把半封建的地主轉化成資本主義地主、發展富農階層的農業政策。為清除封建地主而制定的法律卻允許他們獲得高額補償并保留大量土地。租佃法律的實施,讓地主以自耕為借口重獲土地,卻導致了數百萬佃農失去土地。土地最高限額法為保有大量土地留下了足夠的漏洞。上百萬英畝的剩余土地既沒有被收回,也沒有分配給農業工人和貧苦農民。國大黨的這種行徑是對農村變革歷史機遇一次最大的背叛。現有法律框架內的土地改革僅在以印共(馬)為首的左翼政府領導下的西孟加拉、喀拉拉和特里普拉地區得以完成。

    國大黨政府及其繼任者的農業政策在投資和政府貸款的資金分配上都是有利于地主和富農的。銀行與聯合信貸為他們所壟斷。從六十年代末,科技的應用,小麥、水稻等高產新品種的引進和化肥的投入大大提高了糧食和非糧食作物的產量。伴隨著農業增長的是更大的不平衡。雖然印度生產了更多的糧食,能夠做到自給自足,但成千上萬的人仍然沒有充足的糧食,處于饑餓和營養不良的狀態。
在農業生產關系上,主要趨勢是農村資本主義生產關系的發展,并具有以下特征:大量的鄉村農民無產階級化,作為農村人口一部分的農業工人數量大大增加;農民的分化加速;為市場進行生產;持有傳統租地關系的佃戶被大批地驅離土地;鄉村富人,特別是地主,提高了對農業及其相關活動的再投資水平,從而為資本再生產以前所未有的規模發展打下了基礎。

    如果農業資本主義生產關系的發展是全印度發展的明顯趨勢,那么同樣清楚的是,農業關系具有較大的地區和次地區差異,資本主義生產和交換關系的發展具有不平衡性。而另一些地區的農業資本主義較發達,商品性農業和現金交易主導著農村經濟;有些地區舊式封建生產關系、租賃關系和古老的勞動服務、奴役和依附關系仍然是農業生產關系的重要內容。而且,在全國范圍內,種姓分化、種姓壓迫、惡劣的性別壓迫和高利貸者與商業資本對窮人的盤剝毫不減弱。印度農業中資本主義的發展不是建立在對舊式生產關系的徹底破壞上,而是疊加在各種前資本主義生產關系和社會組織形式之上。“現代”的發展并不排除古代的繼續存在:對于資本主義以多種方式滲透于農業和農村社會這一規律,印度便是一個巨大的活例證。

    獨立后的五十年中,由于資產-地主階級的農業政策,70%的農村居民是缺乏生產資料、低收入、過著悲慘生活的窮苦農民和農業工人。印度農村的普遍貧困是世界上其他國家所沒有的。印度獨立后五十年,即使依據官方統計,也有285,000,000鄉村人處于貧困線以下。而且貧困有各種情形,不只是收入貧困,對于民眾來講,貧困表現在許多方面。鄉村窮人得不到土地或其他生產資料。土地集中和所有權的不平等沒有大的改變。水利資源同樣集中在鄉村富裕者手中。農民和農業工人得不到利率合理的貸款,深深地陷入高利貸債務之中。低工資和不利于婦女的工資歧視是一個主要特點。農業工人的年平均就業天數少于180天。50%以上的農村人口營養不良,農村識字率過低,農村窮人居住在沒有飲用水和衛生設施、衛生條件極差的住房中。

  多數農村地區出現了地主-富農-承包商-大商人的強有力的權力紐帶,他們是農村富有者。除了左派領導的邦以外,他們支配著潘查亞特機構、合作社、農業銀行和信貸機構,控制著資產-地主階級的農村領導權。這些階層所榨取的剩余價值用于貸款、投機活動、房地產開發,并建立以農業為基礎的工業。農村地區的統治階級利用種姓關系爭取支持,并訴諸暴力恐嚇窮人使他們服從。由于地主的反對,即使憲法宣傳了五十年,也沒有一屆政府采用中央立法的形式來保證農業工人的最低工資,并提高農業工人的生活條件與社會保障。

    隨著農村經濟的迅速商業化,糧食和農產品市場急劇擴大。對農業生產的壟斷經營權被逐漸收緊。隨著自由化的發展,利用高科技與世界市場接軌的跨國公司對農產品價格進行有力的直接控制。通過不平等交換和價格的頻繁浮動加深對農民的剝削程度已經是主要特點。結果,作為農產品賣方和工業品買方的農民受到雙重剝削。

  伴隨國家資本主義發展失敗的自由化政策,導致二十世紀最后十年農業和農村發展政策走向危險和反動。這些政策包括對農業、水利和其他基礎設施公共投資的下降;沉重打擊了貧困農村家庭的正規部門信貸的急劇降低。農村就業和扶貧計劃被削減。出口導向型的農業政策使土地利用和種植結構只是為了滿足帝國主義國家的要求。淡化糧食生產以及對印度自給自足的糧食生產的破壞直接威脅著國家主權。在世界貿易組織的體制下,所有對農產品的進口限制已經消除,嚴重影響了農民的生活。壓力不斷升級,要國家淡化對土地的最高限額,把土地租給印度大商業集團和外國農商集團。跨國公司正進入種子、牛奶和其他農業生產領域。在世界貿易組織和跨國公司的壓力下,出現了出賣生物資源的獨立開發權和取消農民與育種農戶權力的政策。國家扶持的農業研究與擴展體系也被消弱。

    國家支持的農業資本主義的發展,導致地主、資本主義農場主、富農和他們的同盟者等農村富人與農業工人、貧農和手工業者等廣大農民之間的深刻分化。隨之而來的農業自由化政策進一步增加了農村窮人的負擔。正是這種剝削體制導致了大眾貧困。只要不打破土地壟斷、結束貧農和農業工人的債務負擔,就不會建立起國家經濟和社會轉變的基礎。

    帝國主義推動的全球化和印度統治階級實行的自由化政策加速了帝國主義向我國各個領域的滲透。對跨國公司和帝國主義金融資本的經濟開放是他們滲透和影響印度社會各領域的基礎。官僚政治、教育制度、傳媒和文化領域正在受到帝國主義的滲透。

    社會主義的倒退改變了世界力量的對比,不斷加強的原教旨主義和反動的種族沙文主義也對印度產生了影響。帝國主義努力利用這些勢力的抬頭來削弱國家的統一,從而使其影響和控制得到鞏固。跨國公司控制的國際傳媒力量的壯大使帝國主義能夠直接干預和影響社會文化生活。通過跨國媒介提供的消費觀念、利己主義和頹廢的價值觀直接對我國的社會產生影響。大資產階級和其他商業利益群體系統控制的印度傳媒也在系統地傳播同樣的價值觀。健康、民主和世俗的價值觀的發展要求同這種倒退的趨勢作斗爭。

    1950年頒布印度共和國憲法規定了國家遵守的一系列指導性原則。它們包括:每個公民有充足的生活資料和工作權利;不會導致財富集中的經濟制度;教育和兒童免費義務教育的權利;工人的生活工資保障和男女同工同酬。這些原則沒有一條得到實現。憲法理念與資產階級統治之間的巨大差距是對獨立后建立的資產-地主制度的強烈控訴。

四、對外政策

    任何國家和政府的對外政策歸根到底是國內政策的一種延續,毫無疑問,它主要反映的是領導政府和國家的階級的利益。印度政府的對外政策自然也反映了資產階級的兩面性,表現了與帝國主義妥協、合作與反對的對立。五十年的外交政策史充分說明了這種兩面性。自獨立之初到五十年代中期,印度政府采取一種取悅英國和其他帝國主義國家的懦弱政策。但是,從五十年代中期以來,有了新的政策取向。世界分成了帝國主義和社會主義兩大陣營,脫離帝國主義陣營的趨勢明顯出現。對外政策的變化朝向有利于不結盟、反對軍事集團、爭取和平、支持殖民地民族解放斗爭的方面發展。

    這一政策形成了與蘇聯和社會主義國家的友好關系。然而,1962年與中國發生邊界沖突,印度為要尋求軍事援助,轉而與美國和西方力量合作。這一時期過后,對外政策又朝向反帝國主義的方面發展。1971年對孟加拉國解放斗爭的支持、與蘇聯簽署的友好條約則標志著新的發展階段的開始。七十年代在支持民族解放運動和世界和平過程中,印度在國際舞臺上發揮著積極作用。

    在對外政策的背景下,印度資產階級同帝國主義之間的矛盾在克什米爾問題以及美國利用巴基斯坦作為軍事基地的戰略上表現得很清楚。作為新獨立國家中的大國,印度資產階級率先提出了不結盟政策,基本上符合國家的利益。但由于統治階級的階級性,這種政策顯得搖擺不定。支持外國資本的國內政策和獨立的外交政策之間的矛盾永遠存在。

    隨著蘇聯解體和國內政策的自由化,對外政策在二十世紀最后十年進入一個新階段。長期堅持的不結盟和反對帝國主義的對外政策在納拉辛姆哈·拉奧政府期間開始逆轉。自力更生政策的轉變和求助于外國資本與自由化的行為使帝國主義能夠進一步壓制印度,這在幾種對外政策立場上有清楚的說明。九十年代,印度政府與美國簽署了關于軍事訓練和聯合軍事演習的軍事合作協議。1998年印度人民黨領導的政府上臺,傾向帝國主義的趨勢進一步加強。印度人民黨政權試圖成為美國小伙伴的政策標志著巨大的轉變。為了滿足美國全球政策的需要,政府已經放棄了許多長期堅持的不結盟立場。當美國長期醞釀的要把印度拉進反對中國和俄羅斯的戰略同盟當中的全球計劃實現時,對外政策就出現了真正的危險。建立在不結盟運動和反對帝國主義基礎之上的、能夠一貫真正地有利于印度人民利益的對外政策,不可能得到領導國家實行傾向于帝國主義經濟政策的大資產階級的貫徹與保證。

    1998年5月在帕克蘭進行核試驗以后,印度人民黨政府決定發展核武器標志著印度對外政策和核政策走向一個危險的新階段。由于印度的核試驗,在南亞次大陸形成了與巴基斯坦進行核軍備競賽的局面。侵略主義的核政策損害了長期堅持的不結盟與和平政策。這使印度在以美國為首的帝國主義的壓力面前更加軟弱。
左派和民主力量面臨著一場艱巨的斗爭,來抵制那些傾向于帝國主義的外交政策,并確保外交政策能擺脫帝國主義的壓力,重新回到不結盟的基礎和方向上來。只有這樣,才能使印度重新獲得世界事務中的獨立角色,保護經濟獨立。

五、國家結構與民主

    當前印度國家是大資產階級領導的資產階級和地主聯盟進行階級統治的工具,為了資本主義的發展他們與外國金融資本的合作越來越密切。階級本質決定國家在國家生活中的地位和職能。

    印度名義上是聯邦制國家結構,而實質上多數權力和資源都集中在中央政府手中。雖然資產階級開始拒絕以語言為基礎劃分邦界,但群眾運動和騷亂的強大壓力迫使他們同意建立語言邦。而印度人民黨領導的政府卻又重新對語言邦原則進行攻擊,他們支持管理方便的小邦的原則。這會進一步弱化聯邦結構。中央一再利用反民主的憲法第356條解散選舉出的邦政府和邦議會,那些條文成為推翻聯邦制度并攻擊邦自治的主要工具。各邦享有很少的權力,這使它們不得不依賴中央政府,從而限制了各邦的發展。

    很自然,在這種狀態下,中央政府與各邦之間的矛盾日益增大。在這些矛盾之下,常常存在著大資產階級與包括這邦或那邦資產階級和地主在內的廣大人民群眾之間的矛盾。由于資本主義經濟的不平衡發展,這一矛盾不斷惡化。說明這一政治現象的是地方性政黨的出現,它們反映著這些邦人民的語言-民族感情,總體上代表著該地的資產-地主階級。

    鑒于獨立后資產-地主階級執行的政策,民族團結問題也日益惡化。東北地區是大量少數民族和種族的故鄉,但卻由于資本主義發展所導致的不平衡而受害最重。這為極端分子的滋生提供了肥沃的土壤。他們支持分離主義,為帝國主義代理人所利用。極端主義的暴力活動和種族沖突嚴重阻礙了發展事業和民主活動。
根據憲法第370條,查謨和克什米爾地區有著特殊地位和自治權。過去幾十年中,自治權被削弱,該邦人民同國家的疏遠情緒日益增長。這已經為巴基斯坦支持的分離主義力量所利用。以美國為首的帝國主義利用這一爭端壓制印度,并加強對這一地區的干預。克什米爾問題和東北地區的問題一樣,均說明資產-地主階級沒有以民主方式處理民族團結這一關鍵問題。

    有著七千萬人口的土著民和部落民,成了殘酷的資本主義和半封建剝削的犧牲品。他們被趕出土地,被剝奪了森林資源權,成為承包人和地主的廉價勞動力。在一些邦存在著某些語言和文化部落,獨立地居住在狹小地區。部落人產生了新的意識,即保衛他們發展的權利,以維持其民族身份和文化。由于相信其身份和生存受到威脅,而且資產-地主階級統治者采取無情的政策,分離主義趨勢在部落中逐漸形成。相鄰地區和種族聚居區,地區自治能夠保護他們的權利,所以成為民主和正當的要求。資本主義-地主-承包人的相互關系不斷地破壞他們的傳統團結,離間他們的領袖,拒絕他們的合法權利,用野蠻的手段壓迫他們。

    世俗原則是憲法規定的,世俗民主價值是領導國家的大資產階級宣布的。但是資產階級的世俗實踐卻漏洞百出。他們企圖歪曲世俗主義的整個概念。他們要使人們相信沒有完全的宗教與政治的分離,相信世俗主義表示所有宗教信仰都有干預國家事務和政治生活的自由。對于反世俗主義趨勢,資產階級不是與其斗爭,而是經常對其做出讓步并使這一力量越來越強大。對世俗主義基礎的威脅已經很危險,并出現了以國民志愿團為首的法西斯教派勢力的崛起,而且在中央擁有權力。系統的緊張使國家機構、管理機構、教育制度和媒介教派化。多數派的教派主義的發展會加強少數派的教派主義,從而威脅國家統一。大資產階級對印度人民黨及其教派平臺的支持將給國內民主和世俗主義帶來嚴重后果。

    因此,我們黨要發動一場徹底實施世俗主義原則的不可妥協的斗爭。對這一原則哪怕最小的偏離都要進行揭露并與之斗爭。黨要維護每一個宗教團體的權利——不管是少數還是多數——以及那些在思想和行動上沒有任何宗教信仰的個人、維護宗教信仰的自由權利,與此同時,應當與各種形式的宗教對國家經濟、政治和管理生活的滲透做斗爭,堅持文化、教育和社會中的世俗和民主價值。對取得一定地位、基于宗教教派主義的危險的法西斯趨勢必須進行各個方面的堅決斗爭。

    在資本主義剝削制度下,憲法賦予的少數民族的權利也沒有得到實施。在經濟和社會領域都存在著機會的不平等和對穆斯林少數派的歧視。針對穆斯林的教派騷亂和暴力行為經常發生。國民志愿團及其機構不斷地煽動針對少數派的仇恨情緒,他們也打擊基督教團體。在這少數派中間普遍產生了疏遠和不安全感,形成了原教旨主義趨勢,弱化了世俗基礎。少數教派主義者隔離少數民族,阻礙所有被壓迫者的共同活動。保護少數者權利是鞏固民主和世俗主義斗爭中的關鍵問題。

    資產-地主階級制度也沒有結束種姓壓迫。表列種姓承受著最難熬的痛苦。賤民屬于不可接觸者,并受著其他形式的歧視,雖然這些都被宣布為非法。在賤民中間日益增強的解放意識正反抗野蠻的壓迫和暴力。賤民具有民主意義的聲明,反映了社會上最受壓迫者的心聲。在一個種姓占支配地位的社會里,那些落后種姓也紛紛堅持他們的權利。

    同時,還存在純粹的種姓呼聲,總想維持種姓分裂,以達到鞏固選舉基礎并使這些被壓迫者遠離共同的民主運動的狹隘目的。許多種姓領導人和資產階級政黨領導人利用種姓的兩極化來達到狹隘的選舉目的,并對發動所有種姓的被壓迫者的共同運動抱敵視態度。他們無視勞動階層的土地、工資等基本問題和反對地主所有制的斗爭,而這正是推翻舊的社會秩序的基礎。

    種姓壓迫和歧視問題有著長期的歷史,深深植根于前資本主義社會制度中。資本主義發展之下的社會與現存的種姓制度相妥協。印度資產階級本身也抱有種姓偏見。工人階級的團結預示著反對等級制度和對賤民的壓迫,因為賤民種的絕大多數是勞動階級的一部分。通過社會改革運動,為消滅種姓制度和所有形式的社會壓迫而斗爭是民主革命的重要組成部分。反對種姓壓迫的斗爭與反對階級剝削的斗爭是相互聯系的。

    在印度獨立過程中,印度婦女同樣參與了自由斗爭,她們希望從幾百年舊的封建和性別壓迫中解放出來。但是,不管社會如何進步,五十年的資產-地主階級的統治在各個領域仍然保留著父權制。不論作為女人、工人還是公民,婦女在各個方面都受著剝削。自由化過程在經濟和社會領域帶來了新形式的性別剝削,導致了更多的針對婦女的暴力。經濟獨立和在社會政治生活中的獨立角色是婦女進步的基本條件。反對這種不平等地位和婦女爭取平等運動就成為社會解放運動的重要部分。

    資產-地主階級五十年的統治侵蝕了所有國家權力機構。反映資本主義發展的管理體制建立在高度集權的官僚制基礎之上,權力集中在上層,由特權官僚所支配,這些人脫離人民群眾而只服務于剝削階級的利益。官僚隊伍的逐漸擴大,與統治階級的穩固聯系和到處蔓延的官僚腐敗都使民主的社會結構軟弱無力。
司法在反對工人、農民和其他勞動群眾中舉足輕重。雖然在形式上,富人和窮人在原則上是平等的,但司法制度實質上卻服務于剝削階級的利益,并鞏固他們的階級統治。即使資產階級關于司法脫離行政的民主原則也不能得到一貫堅持,司法從屬于行政的影響和控制。堅持民主原則和憲法基本權利的司法判決也被統治階級所推翻。沒有任何有效機制能夠保證法官的責任,某些腐敗行為在司法部門中也有發生,這打擊了人民對司法的信任。

    獨立印度的軍隊結構仍然具有殖民統治時的特征。軍事本來是保衛國家疆土的,但統治階級在自己的利益同被剝削群眾的利益發生公開沖突時,就會越來越多地依賴武裝力量和準軍事力量。武裝部隊中的士兵來自于農民和勞動群眾,他們不得不執行艱苦的義務。統治階級把普通士兵與人民群眾隔離開來,并剝奪他們的民主權利。警察也是用來鎮壓人民運動的工具。他們成為政治控制和腐敗的工具,在許多地方,他們是反對窮人的剝削機制的組成部分。

    與工人階級、農民和中產階級相比,資產階級和它的地主階級同盟只占全國人口的少數。而他們可以通過自己對土地、資本和所有生產資料的占有對前者進行統治和剝削。資本主義國家權力及其政府,即使在議會民主制度下由多數投票選舉出來的,也仍然代表著少數人的政治經濟權力。

    印度共和國憲法規定了以成年人公民投票權為基礎的議會選舉制度,肯定了人民的某些基本權利。但許多權利都被國家當局所曲解、扭曲甚至侵犯。只要發生工人、農民和其他民主的群眾運動,他們的基本權利事實上就被停止了。集會自由在包括數十萬人民的整個地區遭到禁止,人民被置于某些禁令之下,有時長達數月和數年。當工人、農民和其他民主群眾保衛自己的政治和經濟權利與要求時,國家暴力機關就成了鎮壓人民的工具。不經審判而進行監禁的法官和法律比比皆是。同樣,憲法規定的國家緊急狀態法遭到濫用,而成了鎮壓民主斗爭的法令。1975年宣布的國內緊急狀態是對民主的最嚴重威脅。

    在民主運動的壓力下,政府被迫通過立法把中央權力下放到潘查亞特和地方機構。西孟加拉、喀拉拉和特里普拉左派政府為保證權力下放和權力向潘查亞特三級制度轉移采取了重要措施。但除了左派領導的邦之外,潘查亞特制度的機構不是用來擴大民主而是用來維護農村中地主、高利貸者和承包人的權力。

    資產-地主階級幾十年的統治阻礙了印度人民的文化發展。在傳統和宗教的名義下,消極的習慣和觀念得以保留,這種習慣和觀念貶低婦女和被壓迫種姓的地位。進步和健康的文化遺產被教派觀念所毀滅。資產階級文化保留了反啟蒙主義和種姓制的許多內容。國家對識字率顯出頑固的漠視,更不用說為人民提供健康有益的文化生活了。新聞、集會和宣傳自由被剝削階級和帝國主義代理人充分利用,他們控制著印刷和電子媒介、電臺和電視網絡。勞動群眾不能占有這些巨大的資源,也就不能行使法律所賦予每一個人的這些權利。

    資產-地主階級國家的墮落表現到處可見,巨額黑錢在社會上盛行,腐敗現象日益增多。自由化過程在最高層增加了大規模的腐敗活動。公務員、高層官僚和資產階級政治家構成了腐敗的軸心,他們破壞法律,輕而易舉地掠奪公共資金。這給民主和公民權利以極大的嘲諷。金錢政治的巨大增長,政治犯罪的增加和暗箱操作對議會民主制造成了嚴重威脅。

    不過,為了保衛人民的利益,成人普選權,議會和國家立法也可以成為人民進行民主斗爭的工具。當出現對議會民主制的攻擊,比如宣布國內緊急狀態時,人民也采取措施反對當局政策。印度現行議會制度雖然是資產階級的階級統治,但也包括人民的進步要求。它為人民保衛自己的利益、在一定程度上參與國家事務、為民主和社會進步進行斗爭時動員大眾,提供了一定的機會。

    對議會制度和民主構成威脅的不是勞動人民及代表他們利益的政黨。而是來自于剝削階級。是他們把議會制度變成了維護自己狹隘利益的工具,從而內外破壞著議會制度。當人民利用議會制度推進自己的事業,消除大資產階級和地主的影響時,這些階級毫不猶豫地把議會民主制度踩在腳下,就像中央多次解散民選的邦政府那樣。西孟加拉和特里普拉的準法西斯恐怖、所有這些邦赤裸裸的違憲是統治階級所能達到的惡劣程度的活生生的例子。擬議中的總統治理的實行和議會民主的削減都是獨裁的表現,而這些在自由化的體制下和國際金融資本的壓力下呈增長的趨勢。有鑒于此,為了人民的利益,捍衛議會制和民主機構,與上述威脅作斗爭,巧妙地利用這些機構,結合進行議會活動,就成了我黨的頭等大事。

六、人民民主及其綱領

    歷史經驗表明,人民沒有希望從資產-地主階級統治下的落后、貧困、饑餓、失業和剝削中解放出來。獨立以來的大資產階級一直掌握著國家權力,利用國家權力鞏固他們的階級地位,犧牲廣大人民群眾的利益,同時與帝國主義和地主所有制進行妥協和討價還價。在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資本主義從前資本主義社會的死灰中誕生出來,崛起的資產階級徹底破壞了舊的制度。與此不同,印度的資本主義是對前資本主義社會的一種疊加,殖民統治時期的英國統治者和掌權后的印度資產階級都不想打碎它,打碎舊制度乃是資本主義自由發展的重要前提條件。因此,現代印度社會是占支配地位的壟斷資本主義與種姓制度、教派制度和部落制度的奇異混合。因此,歷史賦予工人階級及其政黨的使命是:團結一切愿意打碎前資本主義社會的進步力量,鞏固內部的革命力量,完成民主革命,為向社會主義的過渡奠定基礎。

    印度共產黨(馬)堅定不移地堅持其建立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的目標。顯然,這一目標不可能在現有國家和大資產階級領導的資產-地主階級政府領導下得到實現。真正的社會主義社會的建立只有在無產階級領導下才能成為可能。印度共產黨(馬)在我國致力于建立社會主義的目標,考慮到經濟發展狀況、工人階級及其組織的政治意識成熟度,人民的直接目標是建立以工農聯盟為基礎、工人階級為領導的、聯合所有真正反封建、反壟斷、反帝國主義的力量聯合為基礎的人民民主。這首先要求用人民民主國家代替現在的資產-地主階級國家。只有這樣,才能完成印度革命未完成的民主革命任務,為把國家引向社會主義鋪平道路。

    人民民主所要執行的任務和綱領是:
    
國家結構

    印度共產黨(馬)在各民族真正自治與平等的基礎上,維護和促進印度聯邦的統一,發展聯邦民主國家結構,內容如下:

    1)人民是主權者。所有國家權力機關將對人民負責。行使國家權力的最高權威是人民代表,他們是在成年選舉權和比例代表制的基礎上選舉出來的,并隨時能夠撤換。中央實行兩院制——人民院和聯邦院。保證婦女的充分代表權。

    2)印度聯邦各邦擁有真正的自治和平等權力。人口種族結構和社會文化條件比較特殊的地區和部落將享有國家指導下的區域自治權,其發展將受到全面援助。

    3)各邦不設上院,也不設國家任命的總督。所有行政管理服務將受到各邦或地方機構的直接控制。各邦內一律平等對待印度公民,沒有任何種姓、性別、地區、教派和民族歧視。

    4)議會和中央政府實行所有民族語言的平等。議員有權使用自己的民族語言,并提供其他所有各種語言的同聲翻譯。所有法律、政府條例和決議將提供所有民族語言版本。印地語是唯一的官方語言,但不是強制性的。只有為其他語言提供了平等權,印地語才能成為全國范圍的交流語言。到那時,將廢止現在印地語和英語同時使用的安排。保證人民有運用自己的母語在各種教育機構直至高等教育機構中受教育的權力。保證特殊語言邦語言運用于所有公共行政和國家機構中。如有必要,除了邦語言之外,少數民族和地區少數人的語言也將得到使用。烏爾都語及其文字要受到保護。

    5)人民民主政府將采取措施鞏固印度的統一,培養和促進各邦之間、各邦的人民之間在經濟、政治、文化領域的合作。民族、語言和文化的多樣性要受到尊重,要采取措施加強多樣性中的統一性。人民民主政府要特別注意經濟落后的邦、地區和地方,通過財政和其他扶持手段幫助他們迅速脫離落后局面。

    6)人民民主國家在地方將保證村以上的地方機構網絡由人民直接選舉產生,并賦之以足夠的權力和責任,提供足夠的財政支持。要千方百計地使人民積極參與到地方機構的運轉當中。

    7)人民民主國家將在所有社會和政治機關灌輸民主精神。在國家生活的各個層面擴大民主參與和管理形式。其中,政黨、工會、農民和農業工人聯合會以及其他階層和勞動人民的群眾組織將發揮重要作用。政府將采取措施,使國家的立法和行政機制能夠不間斷地反映人民的民主愿望,保證人民群眾及其組織積極參與國家的管理和其他工作。政府將在國家部門和行政部門中肅清官僚作風。

    8)人民民主國家將打擊黑錢;清除腐敗,嚴懲公務員的經濟犯罪和腐敗行為。

    9 )司法行政也要進行民主過渡。保證迅速而公平的司法判決。為需要的人民提供免費司法援助和咨詢,以使他們容易得到司法救濟。

    10)人民民主政府要對武裝部隊官兵灌輸愛國主義、民主和為人民服務的精神。使他們有較好的生活條件和服役條件,為其子女提供文化設施和教育。鼓勵所有身體強健的人參加軍訓,培養民族獨立和保衛民族獨立的精神。

    11)保證全面的公民自由權。人身和居住權神圣不可侵犯,未經審判不得拘禁任何人,保證公民有不可妨礙的思想自由、宗教信仰自由、言論自由、新聞自由、集會自由、罷工自由,組織政黨和結社的權利,遷徙和職業自由,發表不同政見的權利。

    12)保證每個公民工作的基本權利;保證無論各宗教、種姓、性別、種族和民族的公民都享有平等的權利和同工同酬。逐步縮小工資和收入上的巨大差距。

    13)消滅種姓間的社會壓迫和不可接觸制度,所有社會歧視行為將得到法律制裁。在服務和其他教育方面,為表列種姓、部落和其他落后階層提供特殊的便利。

    14)消除針對婦女的社會不平等和歧視,在繼承遺產方面,包括土地,要給予婦女同男子一樣的平等權利。有所有社會團體中基于婦女的平等權利強制執行保護性的社會、經濟和家庭法律。保證婦女獲得就業和服務。對育兒和家務要給予適當的制度支持,使之成為家庭結構民主化目標的一部分。

    15)保證國家世俗性。禁止宗教機構對國家事務和全國政治生活的干預。宗教少數派將得到特殊的保護,禁止任何針對他們的歧視行為。

    16)公共教育體系將得到發展,提供全面的各個層次的科學教育。保證中學以下的免費和義務教育以及教育的世俗性。高等教育和職業教育實行現代化,與時俱進。通過全方位的科研機構促進科學技術進步。實施廣泛的體育政策,加強體育運動。

    17)建立廣泛的衛生、醫療和產婦的免費服務機制;幼兒園和托兒所,工人活動中心和老年撫恤金將得到保證。人民民主政府要推動非強制性的計劃生育政策,提高男子和婦女的計劃生育意識。

    18)采取廣泛的措施保護環境。發展項目要考慮到保護生態平衡的需要。全國的生物多樣性和生物資源將免受帝國主義的開發。

    19)保證殘疾人作為完整公民的生活權利,使他們融入社會。國家要關心老年人過上有尊嚴的生活的權利。總之,作為基本權利的社會權利構成了人民民主的基本原則。

    20)人民民主國家和政府培養民族的創造力,發展具有民主和世俗世界觀的進步的民族文化。采取必要措施發展文學、藝術和文化,豐富人民的物質文化生活。幫助人民擺脫種姓、性別偏見、地區偏見、奴役和迷信思想。促進科學世界觀的形成,幫助每一個語言民族包括部族發展他們特有的語言、文化和生活方式,并從整體上使他們與國家民主民族的共同理想趨于一致。教育人民同其他國家的民族保持兄弟情誼,拋棄種族和民族仇恨觀念。

    21)大眾傳媒也將得到發展,注重電子媒介的公共廣播制度。不允許媒介財產在私人手中的集中和外國對印度媒介的所有權。保證民主控制和責任。

農業和農民

    印度是一個農業國,70%的人口居住在農村。因此,發展農業,提高農民的生活水平是經濟全面發展的關鍵。
    
    為了達到這一目標,人民民主政府應該:

    1)徹底實行土地改革,消滅地主所有制,把土地無償地分給農業勞工和窮苦農民。

    2)廢除窮苦農民、農業工人和小手工業者欠高利貸者和地主的債務。

    3)發展國家主導的市場經濟體系,保護農民免受商人、跨國公司和價格波動的侵害。保證農民、手工業者和農業工人獲得長期低利率的貸款和農產品的公平價格。

    4)最大限度地發展灌溉和電力設施,做到對灌溉和電力設施的恰當和平等利用;促進農業部門的本土研究和發展;幫助農民提高種植技術,利用優良品種和現代科學技術提高生產效率。

    5)保證農業工人有足夠的工資、社會保障措施和生活條件。

    6)促進農民與手工業者在自愿基礎上進行生產和其他服務方面的合作。

    7)引進廣泛的公共分配制度,廉價地為人民提供糧食和其他生活必需品。

  印度是經濟發展水平多樣和多種社會經濟模式共存的大國。因此,為了發展經濟并穩步改善人們的生活條件,必須大力發展生產力,這就要求人民民主政府通過公有制在經濟關鍵部門起決定作用,而國家則在其他部門中起著調控和指導作用。人民民主經濟是公營部門占支配地位,多種所有制并存的經濟結構形式。鑒于世界經濟的巨大變化,我國在利用國外先進科學技術的同時,堅定不移地努力鞏固自給自足的基礎。

工業和勞動領域

    由于農民的購買力較低,壟斷家族的控制,外國資本的日益滲透和帝國主義代理人在幾乎所有生產領域各種形式的支配,工業發展遭受嚴重摧殘。生產資料的私人壟斷和集中破壞了經濟發展,造成了更大的差距。對外國資本和國際金融資本的依賴更有利于剝削,出現了不能滿足人民需求的扭曲的經濟發展形式。因此,在工業領域,人民民主政府將:

    1)通過適當的措施,包括國家沒收財產,采取步驟消除工業、金融、貿易和服務行業中的國內外壟斷資本。

    2)通過現代化和民主化加強公有部門,使其免受官僚主義和腐敗的侵蝕,制定嚴格的責任制,確保工人參與管理和提高企業競爭力,以便公有部門能夠在經濟發展中處于支配地位。

    3)為了獲得先進的科學技術和提高生產能力,允許某些部門直接引進外資。根據整體經濟利益,調節金融資本的流動。

    4)幫助中小企業的發展,為它們提供貸款,以合理的價格提供原材料,幫助它們進入市場。

    5)為了實現國家經濟的均衡的有計劃的發展,對經濟各部門和市場進行調節和協調。調節對外貿易。

    6)通過下列措施迅速改善工人的生活水平:a)固定的生活工資,b) 逐漸減少工作時間,c)對各種無勞動能力者和失業者給予社會保險,d)為工人提供住房,e)承認通過秘密投票選舉出的工會,以及工人集體談判和罷工的權利。f)禁止使用童工。

    7)從稅收上為工人、農民和手工業者提供最大的救濟;實行農業、工業和貿易多級稅率政策;為了廣大人民的利益有效地執行價格政策。

對外政策

    為了保證印度在維護世界和平、反對帝國主義霸權和國際關系民主化方面發揮應有的作用,人民民主政府將:

    1)在友誼與合作基礎上同所有國家發展關系。鞏固與亞洲、非洲和拉丁美洲所有發展中國家的團結和聯系。促進南南合作,復興不結盟運動,反對帝國主義國家的支配。

    2)發展與社會主義國家和所有愛好和平的國家的友好合作關系;支持所有反對帝國主義、爭取民主和社會主義的斗爭。

    3)促進消除核戰爭的威脅;促進全面核裁軍;清除各種大規模殺傷性武器——核武器、化學和生物武器——禁止這些武器的試驗和生產;要求取消所有外國軍事基地;促進保護環境和生態平衡方面的國際合作。

    4)做出極大的一致努力和平解決與周邊國家存在的分歧和爭端,鞏固與印度鄰國——巴基斯坦、中國、孟加拉國、尼泊爾、不丹、斯里蘭卡和緬甸之間的友好關系。推動南亞合作。

七、建立人民民主陣線

    為了徹底完成印度革命的基本任務,現階段最根本的任務是由工人階級領導的人民民主國家取代大資產階級為首的資產-地主階級國家。

    現階段,我國革命的性質是反封建、反帝國主義、反壟斷的民主革命。革命階段決定了不同階級在斗爭中所起的作用。現在一段時期,在實現社會主義的征途中,無產階級領導民主革命是必不可少的一步。這不是舊式的資產階級民主革命,而是新型的由工人階級組織和領導的人民民主革命。

    人民民主革命的首要任務是完成徹底的農業改革,維護農民利益,打破封建和半封建殘余對農業和工業生產力的束縛。這將必須進行社會制度改革,掃清前資本主義社會的種姓制和其他使農村與舊式落后狀態保持聯系的社會制度的殘余。這一任務與農業革命的完成緊密相聯,事實上,這是人民民主革命的核心問題。第二個亟待解決的問題是人民群眾的經濟、政治和社會生活從帝國主義、跨國公司和各種國際壟斷資本代理人的控制中脫離出來。這也關系到打破壟斷資本勢力這一任務。

    然而,在當前,除非堅決反對大資產階級及其在國家處于領導地位政治代表并與之斗爭,才能完成這些基本和根本的革命任務。為了維護他們的階級統治,他們與地主所有制結成同盟,還運用國家權力保護外國資本,有利于外國資本的進一步滲透。而且,他們通過與外國壟斷資本家的妥協與合作以及與印度地主階級的結盟,瘋狂地追求資本主義的發展,反過來又極大地促使壟斷資本在我國的增長。因此,人民民主革命不僅要與地主所有制和外國壟斷資本主義進行不妥協的斗爭,還要與領導國家并對外國金融資本進行妥協與合作、和地主所有制結成同盟的大資產階級進行斗爭。

  只有在無產階級及其政黨——印度共產黨(馬)的領導下,才能成功地建立人民民主陣線并取得革命勝利。歷史證明,現代社會除工人階級之外沒有任何階級能夠充當這一角色,我們時代的全部經驗證明了這一真理。

    人民民主陣線的核心和基礎是堅定的工農聯盟。工農聯盟是捍衛民族獨立,完成長期的民主變革,保證整體社會進步最為重要的力量。其他階級在革命中的作用主要依賴于工農聯盟的力量和穩定。

    由于資本主義對農業的深刻影響,農民中間出現了明顯分化,不同階層在革命中所起的作用不同。構成農村居民絕大多數并受到地主和資本家的殘酷剝削的農業工人和窮苦農民,將成為工人階級的基本同盟軍。中等農民也是高利貸資本、農村中封建資本主義地主、跨國公司和資產階級控制的資本主義市場盤剝的犧牲品。地主支配著農村生活,用各種方式影響著他們的社會地位,使他們也成為人民民主陣線可以依賴的同盟。

    富農是農民中有影響的部分。資產-地主階級的農業政策無疑有利于滿足他們的部分利益,在獨立后的政權統治下,他們也獲得了好處。由于他們能夠在其農場中雇用農業工人,所以他們傾向于加入資產-地主階級。但由于他們受到價格波動的沖擊,受到壟斷商人和跨國公司控制的市場的掠奪,他們會起來反對資產-地主階級政府。在某些關鍵時期,盡管他們可能動搖,但他們也可以被吸收進人民民主陣線,在人民民主革命中起作用。

    城市和農村中產階級在資產-地主階級的統治下也受到嚴重損害。大批的白領工人、教師、自由職業者、工程師、醫生和新型知識分子成為重要的有影響的力量。隨著資本主義和自由化的進一步發展,中產階級內部的分化也加深了。上層中產階級得到好處,與其他中產階級在世界觀上有所不同。然而,這一部分人中的大多數受到生活必需品價格上漲的危害,受到國家強加的高稅收、尖銳的失業問題和基本生活條件匱乏的影響。這些人也有可能成為人民民主陣線的同盟。要盡一切努力爭取他們參加革命。在動員這一階層參加民主革命事業的過程中,進步的知識分子起著重要的作用。

    印度資產階級作為一個階級,與帝國主義和封建半封建農業秩序存在著沖突和矛盾。但大資產階級和壟斷階層,獨立后利用對國家權力的掌握,通過妥協、壓力和討價還價解決了這些沖突和矛盾。在那一過程中,他們與地主共享權力。它在本質上是反人民、反共產主義的,并且堅定地反對人民民主陣線及其革命目標。

    非壟斷的中小資產階級面臨著大資產階級和外國跨國公司多種方式的不平等競爭。隨著資本主義危機和跨國公司不可阻擋的進入,他們與外國資本之間的矛盾進一步加劇。大資產階級利用其經濟權力和政治領導地位,以犧牲其小兄弟的利益為代價,努力解決這些危機;這一資產階級階層也反對國家權力,他們也可以在人民民主陣線中找到一席之位。但必須牢記,他們仍舊與大資產階級分享著權力,夢想在同一政權中取得進一步發展。無論其客觀進步作用怎樣,由于其相對于印度大資產階級和帝國主義的階級地位較弱,它是不穩定的,在大資產階級與外國資本與人民民主陣線之間搖擺不定。由于其兩面性,作為不穩定的同盟參加革命要看具體的情況,看階級力量關系的變化,看帝國主義、地主階級和人民之間矛盾的尖銳程度,看大資產階級領導的國家與其他資產階級矛盾的加深程度。要細致而具體地研究他們的問題,盡一切努力爭取他們到民主陣線中來。工人階級在反對印度壟斷資本家和外國帝國主義競爭者的斗爭中,不能失去獲得他們支持的任何機會。

    工人階級和印度共產黨(馬),一刻也不能忽視建立人民民主陣線實現人民民主革命的基本目標,也不能忽視不可避免地要與大資產階級領導的國家發生沖突的事實。同時,也要承認,印度資產階級包括大資產階級同帝國主義之間存在著矛盾。印度經濟的開放使跨國公司和外國金融資本不可阻擋的自由進入會加劇這些矛盾。印度共產黨(馬)在認真研究這一現象的同時,努力利用這些差異、分歧、沖突和矛盾孤立帝國主義,鞏固人民爭取民主進步的斗爭力量。在關乎真正國家利益的所有世界和平與反對帝國主義的問題上,在與帝國主義發生沖突的所有經濟和政治問題上,在涉及所有鞏固國家主權和獨立外交政策的問題上,工人階級都會毫不猶豫地全力支持政府。

    即使在獨立后也仍然存在著反動的和反革命的力量。他們通過封建意識的巨大影響利用人民的落后。幾十年來,他們利用人民對國大黨的日益增長的不滿和國大黨的逐漸衰落,努力填補國大黨留下的空白。印度人民黨是一個具有分裂傾向的教派平臺的反動政黨,其反動內容是建立在對其他宗教的仇恨、不寬容和極端的民族沙文主義基礎之上的。印度人民黨不是一個普通的資產階級政黨,它受法西斯的國民志愿團的領導和支配。印度人民黨掌握政權時,國民志愿團也獲得了國家權力和國家機器。印度教意識形態支持復興主義,反對印度的文化多元,目標是建立一個印度教的民族國家。這種教派世界觀的傳播導致少數原教旨主義的發展。這對國家的世俗基礎造成嚴重后果,對左派和民主運動產生嚴重危害。而且,大商人和地主的核心部分,也就是美國為首的帝國主義,正在全力支持印度人民黨。

    基于這些原因,印度共產黨(馬)要繼續團結所有意在掃除一切前資本主義社會殘余的愛國力量;以農民的利益為本,完成徹底的農業革命;反對外國資本無休止地進入;掃除阻礙印度經濟、社會生活和文化迅速重建的一切障礙。

    通過一切愛國民主力量以工農聯盟為核心的革命團結實現人民民主革命目標的斗爭是復雜而長期的,要在不同階段根據不同的條件進行。不同階級,同一階級的不同階層在革命運動的不同階段必然會有不同的立場。只有發動群眾運動和利用適當的統一戰線策略實現戰略目標的強大的共產黨才能利用這些變化,使這些力量發揮各自應有的作用。只有這樣嚴以律已和富有革命犧牲精神的政黨才能領導廣大人民群眾度過革命運動事業中必然出現的曲折和挫折。

    為了適應迅速變化的政治形勢,黨必須提出各種過渡性口號。即使在進行驅逐現有統治階級、建立基于鞏固的工農聯盟基礎之上的新民主國家和政府的任務時,黨也將利用一切機會進入現存政府,實施為人民謀福利的計劃,努力在現有條件下提出和執行替代性的政策。這種政府的形成將加強勞動人民的革命運動,加速建立人民民主陣線的進程。然而,它不可能從根本上解決國家的經濟和政治問題。因此,黨應該繼續教育人民群眾,即使在根據具體情況,利用一切機會在各邦和中央建立這樣的政府的時候,仍然需要取代現存的大資產階級領導的資產-地主階級國家和政府,只有這樣才能鞏固群眾運動。

    印度共產黨(馬)努力通過和平方式實現人民民主和社會主義轉變。通過發展強大的群眾革命運動,把議會內外的斗爭形式結合起來,工人階級及其同盟軍將盡最大努力擊敗反動力量的對抗,從而通過和平手段帶來這些轉變。但是,永遠不要忘記,統治階級不會自愿放棄他們的權力。他們極力藐視人民的意愿,試圖通過法律和暴力來倒行逆施。因此,革命力量必須勇敢而堅定地開展工作,才能面對各種突發事件,才能面對國家政治生活中的任何曲折和困難。

八、建立共產黨

    印度共產黨(馬)把建立人民民主的革命綱領擺在了印度人民面前。人民民主革命將開辟通向社會主義和沒有剝削的社會的道路。解放印度人民的革命必須由與農民結成聯盟的工人階級來領導。為了實現這一目標,作為工人階級先鋒隊的共產黨必須領導反對帝國主義、壟斷資本主義和地主階級的軍事斗爭。黨必須通過把馬克思列寧主義的基本原理應用于全國各種具體情況,進行政治、意識形態、經濟、社會和文化等各條戰線上的長期斗爭,直至取得勝利。

    隨著社會主義的倒退,以美國為首的帝國主義進行猖狂的反共產主義運動,與之進行堅決的意識形態斗爭是共產主義者面臨的緊急任務。共產主義者要揭露構成統治階級主要意識形態武器的反共產主義思想,并與之進行斗爭。共產主義者要對封建和資產階級意識形態進行持久的斗爭,使人民免受其影響,提高人民群眾的政治意識;反對一些人對帝國主義發動的全球化、自由化和自由市場經濟所作的宣傳。

  宗教原教旨主義、蒙昧主義、教派主義和種姓制分化人民,阻止他們民主意識的覺醒。與資產階級民族主義和沙文主義一起,它們受到帝國主義支持的反動力量的利用,破壞民主運動的發展。共產主義者必須與這些分離思想和分離勢力進行堅決的斗爭。

    必須在各條戰線上建立群眾性政黨進行斗爭,指導革命運動。這樣的黨必須通過發動群眾運動不斷在群眾中擴大基礎,相應地鞏固其政治和思想影響。這要求建立一個強大的以民主集中制為原則的有紀律的政黨。為了向工人階級和全體勞動人民履行其歷史責任,黨必須不斷地進行自我教育和再教育,提高自己的思想理論水平,增強自己的組織力量。

    人民民主政府的建立,這些任務的成功完成和工人階級對人民民主國家的領導將保證印度革命不只是停留在民主革命階段,而要通過發展生產力進入到實現社會主義轉型的階段。

    印度共產黨(馬)為印度人民制定這一綱領,并宣布當前亟待完成的主要任務,以便他們在為民主民族進步而斗爭時有一個清晰的目標。我們黨要號召那些關心發展真正的民主發展和創造富裕生活的勞動人民、工人階級、農民、婦女、學生、青年、知識分子和中產階級,為完成這些任務、實現這一目標而團結在人民民主陣線里。

  印度共產黨(馬)發揚我國人民的戰斗傳統和我國文化與文明中優秀的有價值的傳統成分。印共(馬)把愛國主義和無產階級國際主義結合起來。在所有活動和斗爭中,黨以馬克思列寧主義科學原理和原則作指導。只有馬克思列寧主義能為完全的解放指明正確道路。黨團結各個階層最先進、最積極、最無私的勞動人民的優秀兒女,堅持不懈地把他們培養成為堅定的馬克思列寧主義者和無產階級國際主義者。黨竭盡全力在民主事業的斗爭中團結所有的愛國民主力量,建立一個強大的人民民主陣線來實現革命綱領。

    以美國為首的帝國主義竭力實現其世界霸權。印度的經濟、政治制度乃至主權均受到威脅。在這種形勢下,工人階級及其政黨的主要任務是廣泛團結所有反對帝國主義的進步力量,迎接這一挑戰。我們只有堅持無產階級國際主義,在思想和行動上努力團結全世界的共產主義力量,正確地吸取共產主義運動在領導革命斗爭和建設社會主義過程中的教訓,分析社會主義遭受挫折的原因,才能盡到我們的革命責任。印共(馬)誓言繼續進行反對右傾修正主義和左傾宗派分離主義的斗爭。繼續在斗爭中發動印度人民改變階級力量之間的相互關系,建立人民民主陣線。

    印共(馬)相信,我國人民,在工人階級及其革命先鋒隊的領導下,在馬克思列寧主義的指引下,一定能夠實現這一綱領。我們的黨相信,我們偉大的國家——印度,一定能夠成為一個勝利的人民民主國家,并前進在通向社會主義的大道上。

「 支持烏有之鄉!」

烏有之鄉 WYZXWK.COM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注:配圖來自網絡無版權標志圖像,侵刪!
聲明: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烏有之鄉 責任編輯:烏有之人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收藏

心情表態

今日頭條

點擊排行

  • 兩日熱點
  • 一周熱點
  • 一月熱點
  • 心情
  1. 胡錫進硬懟平原公子,這釋放了什么信號?
  2. 李克勤|“深切緬懷毛主席,您永遠的學生王光美”:劉少奇的妻子晚年的說法做法意味深長
  3. 郭松民 | 也說“滬爺撐起一片天”
  4. 改開以來民間“順口溜”拾穗(一)
  5. 美國加州大火燒出了房地產金融騙局
  6. 選擇題:到底誰讓老百姓吃飽了飯
  7. 奴顏婢膝的學生與急眼了的老師
  8. 臥龍大橋擴寬:南陽人民的恥辱!
  9. 研究和評價“文革”,是否應該跳出個人恩怨、得失的小圈子?
  10. 否定前三十年,就是在否定偉大領袖毛主席!
  1. “深水區”背后的階級較量,撕裂利益集團!
  2. 大蕭條的時代特征:歷史在重演
  3. 央媒的反腐片的確“驚艷”,可有誰想看續集?
  4. 瘋狂從老百姓口袋里掏錢,發現的時候已經怨聲載道了!
  5. 張勤德|廣大民眾在“總危機爆發期”的新覺醒 ——試答多位好友尖銳和有價值的提問
  6. 到底誰“封建”?
  7. 兩個草包經濟學家:向松祚、許小年
  8. “當年明月”的病:其實是中國人的通病
  9. 該來的還是來了,潤美殖人被遣返,資產被沒收,美吹群秒變美帝批判大會
  10. 掩耳盜鈴及其他
  1. 遼寧王忠新:必須直面“先富論”的“十大痛點”
  2. 劉教授的問題在哪
  3. 季羨林到底是什么樣的人
  4. 十一屆三中全會公報認為“顛倒歷史”的“右傾翻案風”,是否存在?
  5. 歷數阿薩德罪狀,觸目驚心!
  6. 到底誰不實事求是?——讀《關于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與《毛澤東年譜》有感
  7. 陳中華:如果全面私有化,就沒革命的必要
  8. 孔慶東|做毛主席的好戰士,敢于戰斗,善于戰斗——紀念毛主席誕辰131年韶山講話
  9. 我們還等什么?
  10. 他不是群眾
  1. 車間主任焦裕祿
  2. 地圖未開疆,后院先失火
  3. 張勤德|廣大民眾在“總危機爆發期”的新覺醒 ——試答多位好友尖銳和有價值的提問
  4. “當年明月”的病:其實是中國人的通病
  5. 何滌宙:一位長征功臣的歷史湮沒之謎
  6. 央媒的反腐片的確“驚艷”,可有誰想看續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