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國看來,中日兩國在有限范圍內的交惡將有利于東亞的均衡,符合其“平衡手”式的領導全球戰略
“平衡手”戰略可以使美國超然于地區爭端之外。美國只需要在最關鍵的時候出手干預,恢復地區平衡即可
在任何一個涉及重大國家利益的問題上,美國絕不會放棄其“參與者”的領導全球戰略,比如反恐戰爭、國際制度的重大調整等
想讓每一個潛在挑戰國都生活在鄰國的制衡中
對美國總統布什剛結束的東亞之行,輿論大多停留在中美關系的層面進行分析,卻忽視了一個重大的變化,即美國領導全球的戰略側重點正在經歷從“參與者”到“平衡手”的悄然轉變。
從美國近幾年在全球的戰略新部署看,這種轉變已非常明顯。在歐洲,通過北約東擴和重新調整軍事部署,美國欲以所謂的“新歐洲”平衡“老歐洲”;對俄羅斯,美國試圖通過支持外高加索和中亞國家的親美勢力,削弱俄羅斯在該地區的影響;在中東,除了繼續依靠傳統盟友以色列制衡阿拉伯國家,美國將通過扶植伊拉克新政權制衡伊朗;在南亞,美國在拉攏印度,其用意不僅在于維持南亞次大陸印巴之間的均勢,還在于一箭雙雕地牽制中國;在東亞和太平洋地區,美國開始逐漸疏遠澳大利亞和韓國,因為它們都曾表示不會在可能的臺海沖突中支持美軍行動。與此同時,美國強化了與日本的軍事同盟,把日本打造成美國在太平洋西岸的代理人,以制衡中國,維持地區均勢。更耐人尋味的是,布什此次東亞之行有意抬高蒙古地位,更是加大了在東亞地區制衡中國的比重,使該地區的地緣政治格局變得更為復雜。歸根結底,美國正在全球大搞“平衡術”,試圖讓每一個潛在的挑戰國都生活在鄰國的制衡中。
試圖打造平衡的新布局
先前美國充當“參與者”的領導全球戰略,實際上主要是指冷戰結束以后的“軸心-輪輻”戰略。所謂“軸心-輪輻”,即在世界政治中,美國是惟一的“軸心”,其它各國都是圍繞“軸心”運轉、但彼此缺乏有效溝通的“輪輻”。這樣,任何“輪幅”要想解決與其它“輪輻”的關系,必須經過作為“軸心”的美國的參與。
歷史上,“軸心-輪輻”式的領導全球戰略曾幫助羅馬帝國維持了在西方世界300多年的有效治理。喜歡以羅馬帝國再現自詡的美國,自然對這種戰略布局情有獨鐘。比如,在東亞,日本、韓國同為美國的軍事同盟國,但日韓之間非但不是盟國,關系甚至緊張。日韓之間任何重大問題(如關于獨島的領土爭議)的解決都得需要美國的插手。
“軸心-輪輻”戰略需要三大基礎,一是“軸心國”與“輪輻國”間的巨大實力差距;二是兩者之間的向心力,即“輪輻國”愿意跟隨“軸心國”;三是“軸心國”必須要有強大的全球事務的參與能力。
但是,近幾年來,世界政治格局正在悄然變化。隨著歐洲、印度、俄羅斯、中國等經濟的增長,美國實力相對衰退,冷戰結束初期形成的實力差距已大大縮小。同時,美國過多地介入全球事務,既使其喪失了霸權的合法性,也使其在領導全球事務時顧此失彼,更使許多國家不愿意讓美國過多地介入或干涉其地區事務。
在這種背景下,美國試圖在諸多地區事務上超越“軸心-輪輻”式領導全球的戰略,打造一種平衡的新布局。此次亞洲之行,布什在中日之間大搞平衡就是“平衡手”戰略的集中體現。美國通過強化美日軍事同盟的方式,將日本緊緊地拉住。這樣,美國一方面可以控制日本的軍事化進程,抑制其成為挑戰美國的力量,進而打破現存的東亞地區均勢;另一方面,也可借日本遏制中國。這就可以理解,為什么美國對中日歷史問題的隔閡,既采取了提醒日本、防止事態擴大的方式,又擺出置身事外的態度。歸根結底,美國認為,中日在有限范圍內的交惡將有利于東亞的均衡,符合其“平衡手”式的領導全球戰略。
要成為一個快樂的旁觀者,而非不幸的參與者
從“參與者”到“平衡手”,美國調整領導全球的戰略布局實際上體現了其戰略理念和戰略原則的某種轉型。美國許多著名學者為這種戰略轉變提供了解釋。最主要的代表是芝加哥大學的米爾斯海默教授和哈佛大學的沃爾特教授。
米爾斯海默認為,大國維持霸主地位最有效的戰略就是“平衡手”戰略(多稱為“離岸平衡”戰略)。19世紀,“平衡手”戰略幫助英國成為完全的海洋主宰,將歐洲大陸各國置于彼此牽制的境地,并使大不列顛獲得了史無前例的全球影響力。20世紀,美國的崛起同樣得益于“平衡手”戰略。不論一戰,還是二戰,美國都只有在非參戰不可,不參戰便無以維持歐亞均勢的情況下,才進入戰爭。跟米氏一樣,在布什第二任期之初,沃爾特專門撰文建議布什政府,天然的地緣優勢使美國有條件成為超然的全球霸權。通過扮演全球“平衡手”的角色,美國可以借助地區盟友的力量阻止地區霸權的崛起,讓地區大國相互擔憂、彼此制衡,而不是在對抗美國上找到共同點。在東亞,他也建議,美國應維持甚至加強在該地區的軍事存在,對中國進行制衡。
在這些學者看來,“平衡手”戰略可以免除先前美國無法“事必躬親”的尷尬,無須將世界各個地區置于自身的直接控制之下。相反,通過提升地區“親美”勢力,以平衡潛在威脅國的實力。這樣,美國就可以超然于地區爭端之外,只需要在最關鍵的時候出手干預,恢復地區平衡即可。
當前,越來越多的學者都推崇“平衡手”戰略,比如《美國新保守派》雜志最新一期就撰文說:“(平衡手戰略)可以使美國成為一個快樂的旁觀者,而非不幸的參與者。”從當前美國正在進行的全球戰略部署看,很大程度上正是印證了米爾斯海默等學者們的構想。
稱霸世界的根本戰略目標沒有改變
不論美國全球戰略如何演繹,其稱霸世界的根本戰略目標都沒有改變,也不會改變。連米爾斯海默自己也承認,不論一戰、二戰、還是冷戰,不論在歐洲,還是在亞洲,美國充當全球“平衡手”的目的不是為了世界和平或某個地區安全,而是為了遏制任何新興力量挑戰美國。
從美國的戰略本質上看,趨向于“平衡手”的調整只是意味著當前美國領導全球戰略的側重點發生了變化。在任何一個涉及重大國家利益的問題上,美國絕不會放棄其“參與者”的領導地位,比如反恐戰爭、國際制度的重大調整等。換句話說,美國當前“平衡手”的戰略選擇,只是源于美國當前實力的相對頹勢。一方面,美國深陷反恐陷阱和伊拉克戰場,無暇直接參與更多的地緣政治事務;另一方面,新興大國的相互競爭使美國的“平衡手”戰略有了可乘之機。有的地區大國為了獲得地區主導地位,借助于美國力量,企圖遏制與其競爭的國家。日本當前緊跟美國的外交戰略就是典型。事實上,這正中美國“平衡術”的下懷,無怪乎當前美國輿論對日美同盟評價甚高,認為這是近期美國外交的一大成功。因此,對于和平發展的中國來說,美國從“參與者”到“平衡手”的領導全球戰略的側重點的轉變,將是一個需要認真思索的問題。
「 支持烏有之鄉!」
烏有之鄉 WYZXWK.COM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注:配圖來自網絡無版權標志圖像,侵刪!
聲明: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烏有之鄉
責任編輯:銀湖碧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