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4日,引得全球各大媒體關注的黎以沖突,隨著聯合國的“停火決議”而暫時告一段落。回顧這場接近于黎以全面戰爭式的沖突來看,對沖突雙方都造成了相當嚴重的損失,直接沖突的雙方沒有勝利者,留下的只有數千無辜者的鮮血與大量金錢的揮霍。這起發生于開始為8人死亡2人遭俘的事件,以至于最后導致了雙方共計有數千人死于戰火的殘酷事實,并且有上百萬無辜的人民流離失所,大量的建筑與基礎設施遭到毀壞。戰爭是罪惡的,挑起戰爭、激化矛盾、升級戰爭的政客們雙手沾滿了那些無辜者的鮮血,那些政客腳踩血海渡仕途,以痛飲那些失去家園與親人的民眾眼淚為樂,那些靠民眾眼淚與鮮血茍活的政客可曾被良心拷問?當然,作為經常分析國際問題的我,并非想對這場沖突的雙方作一道德審判,此文歸于正傳,就是想總結一下沖突雙方的得失與未來該地區的軍事及其政治勢力的發展趨勢。
就當前停火來看,以色列沒有達到自己的預定的戰略目標,黎巴嫩真主黨幾乎保持完整,除了消耗掉真主黨一部分的軍火庫存外,我沒有看到真主黨具有實質性地被削弱。所以以色列沒有達到自己的既定戰略目的,真主黨的實質威脅依然存在。也就是說,如果真主黨想攻擊以色列,今后也可以隨時隨地地發動。以目前狀況來看,以色列打的這場戰爭完全是無謂地犧牲了自己的士兵與人民的生命。根據媒體報道,以色列共計消耗了51億美元的戰爭開支,共計約有近百名軍人死亡,數百位平民傷亡。戰爭中高達百萬的以色列居民被轉移到地下掩體,數百幢建筑被摧毀,以色列北部地區大部分商店被迫關門,并有幾十萬的人民逃離家園。戰果與損失比起來是顯得如此地微不足道,鮮血與硝煙中茍安的以色列只供給了全世界人民看了一場戰爭大片,以我觀察這場戰爭中真正獲取暴利的恐怕只有媒體,全世界范圍的各個媒體報道此次戰爭的熱情見漲,想必其中增加了不少收入。
由于力量的懸殊,黎巴嫩損失當然地在以色列之上,上百萬黎巴嫩人民淪為難民,大批的村落夷為平地,戰爭中死亡的民眾高達數千,水電供給設施、橋梁、公路被摧毀大半,基礎設施遭到了毀滅性破壞。
除了損失,被摧毀的建筑與無辜人民的鮮血與眼淚,這場戰爭顯得是毫無任何地意義,停火之后又將恢復到原先狀態。按照停火協議,真主黨將撤離黎巴嫩南部,由黎巴嫩政府軍取代真主黨撤離后的真空,但國際危機組織最近發布的報告中提及道:“以色列和美國希望真主黨勢力能夠迅速得到削弱,希望黎巴嫩政府能夠對付真主黨,而同時人民把真主黨棄之一邊。”但這一切都顯得非常地不客觀,是一種不符合事實的單方面美好想象。真主黨在黎巴嫩國會擁有23席的席位,具有廣泛的民意基礎,國際危機組織的報告中指出,“真主黨代表了一批重要的選民,而且勢力遍布黎巴嫩各階層,包括政府內部。黎巴嫩政府現在不會,近期也不可能對這個組織采取行動。”
由此可見,真主黨在黎巴嫩的勢力難以被削弱,更加不可能依靠黎巴嫩政府或者民眾讓真主黨削弱。令人納悶的是,盡管親近美國的黎巴嫩總理西尼烏拉也放言道,“受到敘利亞和伊朗支持的真主黨該放下武器了。”但幾乎所有的國際問題專家都不認為這個可能性是現實的,哪怕政府軍挑頭繳械或者打內戰也是難以發生,因為黎巴嫩境內根本就沒有一支武裝組織可以與真主黨匹敵,真主黨已然是這個國家里面最強大的武裝。
聯合國維和部隊進駐扎黎巴嫩南部,也不會對真主黨產生任何的削弱作用,因為真主黨除出約600名正規軍事人員外,其余數千名均為亦工亦兵的武裝人員,也就是說平常他們是生活在黎巴嫩南部的老百姓,聯合國維和部隊總不可能把生活在黎巴嫩南部的人民給趕跑吧?所以這場戰爭如果是以削弱真主黨為目的,則完全已經導致了失敗。而同時黎巴嫩無辜的人民與以色列的無辜人民卻為之付出了令人揪心的代價。
這場戰爭沒有勝利者,如果硬是要排列出幾個利益獲得者的話,那么第一就是全球性的媒體機構,他們從新聞中獲取了暴利。第二為美國,他們向以色列可以推銷出不少軍火。第三為伊朗,他們借用真主黨的手教訓了以色列。除出三者具有稍微獲利的嫌疑之外,就顯得毫無一絲的意義,且是以如此眾多的生命與物質損失為代價,令人聞之心寒。自此,這個世界歷史中將會有這樣的一段描述,“有兩個傻瓜妄圖以戰爭解決恩怨,然而他們什么都沒有撈到。”
佰驥稿于2006年10月5日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