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需要中方安全部門加強防范,更需要每一名中國公民提高防范意識
8月4日,加拿大公民凱文·高和朱莉亞因涉嫌從事竊取我國軍事和國防科研秘密的活動,被遼寧省丹東市國家安全局依法審查。不過,西方媒體一致為這對夫婦“叫屈”,好像國外情報機關從來就不曾對中國做過什么。實際上,作為全球軍事政治經濟情報價值最高的熱點之一,中國已然成為外國情報機關的首批目標。近年來,國外情報黑手幾乎無孔不入,竊密手段無所不用其極。而斬斷國外情報機關伸向中國的黑手,既需要中方安全部門加強防范,更需要每一名中國公民提高防范意識。
直接滲透直抵禁區
境外情報機構竊取中國軍事機密最直接的辦法,就是向中國派遣經專業訓練的情報人員,他們的掩護身份形形色色,一些國家的駐華武官就擔當了這種不光彩的角色。
2002年10月,日本駐華大使館一名武官因私闖中國軍事禁區而遭拘捕,后在中國政府的要求下被迫離開中國。據日本媒體報道,此人為日本海上自衛隊上校武官天野寬雅,是日本駐華使館的第一武官,于2000年4月到北京述職。2002年10月26日,天野寬雅在寧波軍事禁區內被擔任警戒的海軍官兵逮了個正著。他也是日本二戰后第三個被逐回國的武官。據《日本時報》披露,1987年和1996年,日本駐莫斯科和北京的武官因竊取軍事機密分別被蘇聯和中國驅逐出境。在1996年的那次事件中,一名美國武官和一名日本武官到中國海南省,企圖搜集中國海軍新型潛艇的情報,結果被中國安全機構逮到,從兩人身上搜出了有關軍事機密的照片和錄像帶。
除了這種以半公開身份搜集信息外,還有一些間諜利用更為隱蔽的身份進行情報搜集工作。2009年6月初,在日本暢銷的名為《自衛隊秘密諜報機關———被稱為青桐戰士》一書,披露了日本自衛隊向中國派出間諜,刺探軍情的內幕。該書作者是滲透中國達37年之久的日本間諜、日臺經濟人協會理事長阿尾博政。書中講述了他經受特種訓練,然后被派往中國大陸,以經濟學家為身份掩護進行竊密的情況。該書披露,從1982年開始,他為日本陸上幕僚監部呈報了150篇關于中國情況的報告。
當然,對于情報機關而言,更多是招募本國公民,擔任兼職廉價的間諜。日本《產經新聞》2006年2月21日報道,一名自稱受到日本外務省指使進行對華間諜活動的男子向其透露,他1999年與身為日本在華遺孤的母親一起回到日本,日本外務省國際情報局官員隨即委托他從事對華間諜活動,而后該男子利用出差等機會,搜集中國情報多達十余次,并悉數交給日本外務省,每次獲酬勞10~20萬日元。他交給日本外務省的資料包括新華社的內部機密文件———經濟決策情報、內部參考和國際內參等。日本外務省曾許諾,如果被捕,外務省會通過外交途徑解救他。但后來該男子被捕時,除了日本駐北京使館一職員看望過他之外,日本外務省沒有提供任何幫助。
此外,還有一些外籍人士來華從事帶有擦邊球性質的非法信息搜集工作。從2007年國家測繪局公布的數字看,該局在2006年執法檢查1709次,發現測繪違法案件759件,幾乎每兩次檢查中就有一次發現違法;其中外國組織和個人來華違法測繪的事情一再發生。
策反黑手無孔不入
直接派遣本國情報人員存在相當風險,而且有的機構和領域境外情報機構進不去,在這種情況下,境外情報機構深知“堡壘最易從內部攻破”,策反、雇傭中方人員就成為他們的慣用伎倆。而且,被策反的人員呈現出多樣化趨勢,既有中國智囊成員,也有軍工院校研究人員,既有高校學生,也有普通軍事愛好者。
據新華網8月6日報道,在不到兩年時間里,哈爾濱一大學航天專業碩士研究生常某某由于擋不住金錢的誘惑,為境外人員搜集情報及內部資料50余次,接受“經費”20余萬元。實際上,境外情報機構的“黑手”早已伸向高校學生。國內媒體的統計表明,2012年以來,僅由某一家境外情報機構實施、證據確鑿、被國家安全機關依法審查的網絡策反境內高校學生案件就有數十起,遍及中國大陸十余省市。
遭到策反的,還包括一些核心部門的關鍵崗位人員。路透社報道稱,中國社會科學院辦公廳主任助理陳輝,2006年6月被宣判泄露國家機密罪名成立。報道稱,陳輝任職時一直能接觸到機密文件,他將有關中國對日外交政策的國家機密,賣給一名日本外交官。而在他被捕之前一個月,中國社會科學院公共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陸建華遭國家安全機關逮捕。社科院負責紀檢的領導曾在講話中公開指出,社科院存在受境外勢力滲透問題。
類似的案件不勝枚舉。據新加坡《聯合早報》報道,1992年10月,新華社原編輯吳士深將內部傳閱的黨和國家領導人《在中國共產黨第十四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私自復印,攜帶回家。吳士深的妻子馬濤將該報告提供給香港《快報》記者。《快報》全文刊登了這個報告,比黨和國家領導人正式在十四大上宣讀這份報告要早一個星期。之后,北京市中級人民法院判處吳士深無期徒刑,判處馬濤有期徒刑6年。
在策反對象的選擇上,不僅包括高學歷人員,也有有案在身的底層人員。2006年9月7日,贛州市中級人民法院審理了張曉星、鐘莉萍夫婦涉嫌間諜罪和非法經營罪一案。張曉星于1999年在贛州從事非法傳銷,因涉嫌詐騙批捕在逃,8月負案偷渡去臺灣,2001年7月被臺灣警方查獲。其間,他被臺灣間諜組織“約見”,答應為其搜集祖國大陸的政治、經濟、軍事情報。2002年4月~2006年期間,張曉星與鐘莉萍向臺灣間諜組織人員傳送了數份政治、經濟、軍事情報,并收受間諜經費3456美元及1000元人民幣。
據網絡上流行的《中國公民防間諜手冊》一文披露,經過幾十年的實踐總結,境外情報機構已形成了一整套招募發展外國間諜行之有效的方法。美國中央情報局CIA將其概括為4個字母表示:MICE,即金錢、意識形態、個人表現和道德壓力。這套法則幾乎在世界范圍內都屢試不爽,這也是中方人員被國外情報機關拉下水的重要原因。
網絡竊密成新趨勢
隨著時代的發展,網絡竊密日益成為國外情報機關獲取中國秘密信息的主要渠道。手法也是花樣眾多。
策反這個傳統的諜戰手段,通過與網絡相結合,效果成倍增加。今年5月4日,廣東省破獲了一起境外間諜機構通過網絡策反境內人員的案件,案犯李某泄露機密級軍事文件13份、秘密級軍事文件10份,被判處有期徒刑10年。案中策反李某的境外間諜“飛哥”,僅2007年以來在全國20多個省策反40余人,其中不乏未成年人和青年學生。從近年的多起案例看,該境外機構以20歲左右的在讀高校生為主要目標,借助網聊工具、校園論壇、招聘網站等物色“調研員”,甚至冒充美女拉人下水。“受聘”學生先做一些搜集、整理、匯總的活兒,即便提供的信息不具價值,也會定期收到數百或數千元酬金,然后慢慢發展走上犯罪道路。
除了監聽、拉攏、策反之外,一些境外間諜長期潛伏于網絡,不斷從各大論壇、軍事網站以及網絡聊天中刺探情報。在網上橫飛的一塊塊所謂“某某部隊不堪一擊”“某型裝備性能較差”的網貼背后,可能就躲藏著一個間諜,妄圖引誘部隊官兵發帖回擊,道出部隊真實情況和裝備性能。
也有愛好軍事的網民因此觸犯刑法。2005年11月2日,《檢察日報》報道稱,軍事愛好者張某因偷拍訓練中的軍用飛機,并在網上傳播圖片,被法院一審以非法獲取國家秘密罪,判處有期徒刑一年。張某是一名軍事愛好者,搜集軍事資料是供自己收藏,在其他軍事愛好者中傳播這些資料,則是為炫耀自己軍事知識豐富。2003年2~10月間,張某先后8次帶著攝影器材前往某軍用機場旁,對正在訓練的軍用飛機和軍用機場設施進行偷拍,共拍下486張照片。2003年6月,張某選了比較滿意的18張照片,以網名“老Z”傳給宜賓的一個網友。后經鑒定,張某拍攝的軍用飛機照片屬于軍事機密和國家秘密。
木馬病毒“技術埋伏”
網絡技術竊密更成為網絡諜戰的主要手段。一位國家有關部門人士透露,目前境外有數萬個木馬控制端IP緊盯著中國大陸被控制的電腦,數千個僵尸網絡控制服務器也針對著大陸地區,甚至有境外間諜機構設立數十個網絡情報據點,采用“狼群戰術”“蛙跳攻擊”等對我進行網絡竊密和情報滲透。
2006年,一個境外間諜機關對我國某科工集團總部發動網絡攻擊,竊取情報。相關部門對該集團總部的內部工作網進行專門安全技術檢測發現,其中要害部門和領導層的電腦被廣泛植入境外間諜部門的木馬。
很多網絡間諜攻擊和高級黑客一樣,會采取“蛙跳”的方式,就是用像木馬、僵尸這樣的程序工具先控制某個網上主機,把它作為跳板,操縱它來攻擊真正的目標。這樣做可以掩護攻擊者的真實身份,同時還能借跳板的身份來麻痹對方。
針對一些與互聯網進行了物理隔絕的內部工作網,境外間諜部門專門設計了各種各樣的擺渡木馬,并搜集了我國大量保密單位工作人員的個人網址或郵箱,只要這些人當中有聯網使用U盤等移動介質的,擺渡木馬就會悄悄植入移動介質。一旦這些人違反規定在內部工作網的電腦上插入U盤等移動介質,擺渡木馬立刻就感染內網,把保密資料下載到移動介質上。
有專家表示,由于中國的互聯網正處在一個普及階段的大規模擴張時期,所以人們的安全意識也跟不上。不少境外情報部門正是看準了這一點,頻頻部署刺探行動。針對這種情況,每一名公民都要提高警惕,而重要崗位的人員更要嚴守紀律,防止發生失泄密情況。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