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七月,我國16到24歲的人口調查失業率(即青年失業率)提升至17.1%, 比上個月增長了3.9個百分點,達到了今年的最高點。同時25-29歲的失業率也輕微上漲0.1個百分點,達到6.5%。城鎮總體的調查失業率達到5.2%,上漲0.2%。
統計局表示上漲屬于季節性上升。從去年12月開始,統計局修改了青年失業率的計算方式,在校學生不再納入失業的統計范圍。而七月份是大部分學校的畢業季,所以青年失業率出現上升是意料之中的。如果和前兩年比的話,今年的青年失業率還是相對比較低的。2023年6月份達到了21.3%,從2023年7月,統計局暫停了青年失業率的數據公布。而2022年7月份達到了19.9%。
可見,今年的失業率并沒有前兩年嚴重。但是,要考慮到的是,這個數字依然是維持在高位的,并沒有根本性的改善。況且,隨著這個數據越來越難看,相關部門已經采取了很多措施,在紙面上改善數據。所以實際情況可能要比數據反映出來的更嚴重。
失業率高企的原因
1. 整體經濟增速放緩
近年來,國家整體經濟增速放緩,失業問題逐漸成為一個結構性現象。企業在經濟擴張階段更愿意投資和增加工作崗位,但當前經濟增長乏力,公司在擴招方面十分謹慎。許多企業面臨成本上漲和需求不足的雙重壓力,不得不收縮用人規模。由于企業對經濟前景的信心不足,導致新的投資和招聘計劃被迫擱置,這直接造成了就業崗位的減少。
2. 企業家信心不足
雖然政府試圖通過刺激經濟來提升企業的活力,但許多企業家對未來市場環境依然充滿不確定性。這種不安直接影響到他們的投資決策,企業因缺乏信心而不愿意增加資本開支和擴大招聘。這表明,光靠政策導向無法根本改善失業問題,實質性的企業信心恢復也同樣重要,因此,政策制定者要重視增強企業家信心,同時創造更為穩定的商業環境。
3. 勞動供給不平衡
近年來,我國高校大幅度擴招,導致勞動力市場供給過剩。盡管大量的大學生和高學歷人才進入市場,但實際經濟需求多為藍領和服務業從業者,尤其是出口導向型的行業亟需大量的技術工人和服務人員。然而,大學生們相對較少愿意從事這些藍領工作。這種供給與需求之間的矛盾,進一步加劇了青年失業率的上升。
4. 企業雇傭關系零工化
伴隨著經濟形勢的嚴峻,許多企業為了保持利潤水平,傾向于采用靈活的用工方式,如臨時工、派遣工等。這種“零工經濟”使得正式員工的比例持續下降。在這種背景下,企業能夠更容易地控制用工成本,且在經濟不穩定的情況下,更愿意選擇能快速調整的用工模式。這一趨勢不僅削弱了正式崗位的數量,也造成了更大的就業不穩定,使得許多人處于沒有保障的工作狀態。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