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這是一位在工廠的工程師寫的調研報告,在這份調研中,作者明確指出工程師的升職空間很小,也講到了作為腦力無產者的工程師在爭取權益時不如產線工人有斗爭性。在這份調研中,作者還詳細描述了工廠的生產情況,具體描述了工廠是怎么壓迫和剝削工人,以及工人是怎么一步步變成機器附庸的。同時,在調研的末尾,作者還分析了該廠工人行動意愿與所處行業、工作技術水平以及工廠管理制度之間的關系,這尤其可貴。很多沒有進過深入調查研究的朋友,經常想當然的覺得越苦的工人越容易組織起來,這看似成立的邏輯往往與現實不符。本文作者通過調研明確指出,具有一定技術競爭力的工人(因此往往也不是最苦的)更容易組織起來。
正文開始
01
工廠概況
盡管同樣處于被剝削的地位,但不同行業的工人在工作時間、勞動強度、技術門檻(同時也是議價能力)以及社會地位等方面都有著相當大的差別。這些客觀差別在橫向上造成了工人階級中的一些分化和歧視,例如腦力無產者歧視體力無產者、技工歧視普工、高端服務業工人歧視制造業工人等。這些分化和歧視往往也是各行各業的資產階級樂于看到并有意維護的。從英國等工人自發運動開始較早的國家來看,很多工人能在本行業內形成聯合已經實屬不易,而跨行業的聯合——邁向真正意義的”工人階級”則是更加困難的事情。下面我們就以B廠P部門為例來具體做一些介紹。
B廠是J市的龍頭企業,主要生產各類電鍍產品。該廠歷史悠久、資本雄厚,且產品門類齊全,滾鍍、掛鍍、連續電鍍等產品均有生產銷售,因此訂單情況一直比較穩定。即使是在今年疫情期間也沒有受到太大的影響,反而因為5G的更新換代對于各類電子元件市場的拉動而效益更好。電鍍產品的附加值普遍不高,多數產品并沒有太多技術含量,不少技術設備已經十幾年了還在繼續沿用,所以在產品定位上主要是以量取勝。
生產流程。電鍍產品涉及到前后多個工序,簡單而言可分為沖壓、電鍍、后工序和檢查四大部分,沖壓和電鍍是人數最多的部門,在全廠小2000人中約占3/4。而這兩個部門也是工作環境最為惡劣的兩個部門:沖壓車間內主要是噪音污染,因為帶著較厚的隔音耳罩,大家平時交流都是靠吼。
工作條件。在此環境下常年工作,不少工人的聽力受損,而這類工傷鑒定并不容易,公司甚至會勾結醫院篡改體檢報告,該廠數次在明知工人聽力受損時,勾結醫院瞞報檢測結果,讓工人繼續從事沖壓勞動。電鍍車間則更加惡劣些,除噪音污染以外,各種強酸、強堿和劇毒化學品的大量使用都會給工人的安全健康帶來較大的威脅。盡管工廠也會提供眼鏡、口罩、靴子、手套、圍裙等護具,但因電鍍車間由于工藝原因無法安裝空調,夏季時身著護具會很不方便,不少工人并不會規范佩戴,這種無奈之舉給大家帶來了更多的安全隱患。
工資和工時。但即便在如此惡劣的工作環境下,相對穩定的工資收入仍然保障了該廠人員較低的流動性。老員工普遍較多,工齡5年以上據估計占到80%以上。較大的工作強度和惡劣的工作環境導致女工較少,僅僅在檢查等部門有所分布。由于電鍍產品以量取勝,工廠內各部門基本都是采取兩班倒輪休制(即未必以周六日為休息日)、工人換班休息但機器幾乎全年運轉。在這種情況下工人的加班普遍較多,平時加周末加班普遍在80小時以上,多者甚至高達150小時,一線工人工資大致在5000-8000范圍。工人工資主要由底薪、工齡獎和加班費三部分構成,5年以上老員工中,加班費大概占到總工資的1/4-1/3。
02
P部門工程師概況
(一)基本情況
P部門是一個相當龐大的部門,在電鍍各部門中負責連續電鍍產品,相對其他工藝流程自動化程度更高,因此技術人員的占比也相對更高。在直接人員當中,各類工程師、技術員(包含組長)以及調校員均屬于技術人員,占比高達近30%。
從工作職能角度進行區分,P部門可分為生產和工程兩部分,各自由1個部長負責。生產部分部長依次下屬主管、組長、技術員/調校員或操作員,而工程部分部長則依次下屬高級工程師和工程師/技術員。兩部分雖然都有技術員層級,但仍有較大差別。
生產部門人員學歷一般是高中或中專,其中的技術員往往由最底層的操作員經調校員經歷較長時間(普遍超過10年)升職而來;而工程部門人員學歷則更高些,普遍是大專和本科,大專入職便有技術員職稱,有一定工作年限還可升職為工程師,本科學歷入職則直接給予工程師職稱。
(二)工程師的情況
(1)兩種工程師的工作內容和工作強度
工程師隊伍主要分為兩部分,一部分是直接跟進產線生產、及時進行工藝改善的生產工程師,另一部分是負責技術支援和設備維護的其他工程師。
工作內容的區分造成了二者在工作時間和勞動強度上的巨大差別和不平衡,前者的工作場所主要在車間,也沒有自己的固定工位和工作電腦,需要跟著產線其他人員一起兩班倒、輪休和高強度加班(因為要跟進產線且人手有限,生產工程師的安排一般都是提前一個月排好,如果臨時變動就必須得有其他同事頂崗,所以請假相當困難,加班安排上幾無自由);后者的主要工作場所則在辦公室,偶爾出現問題時才會去車間處理一下,固定長白班工作、在加班安排上也比較自由。
生產工程師的工作強度也相當大,絕大部分是體力勞動,需要自己去調整硬件、添加藥水等等,此外還要完成軟件調試、工作總結等腦力勞動。從工作內容上而言,生產工程師與調校員相當類似,同樣都是跟進產線處理突發問題,只是一個負責工藝改善,一個負責模具改善。而且多數情況下勞動強度可能更大,因為每個調校員一般固定負責3-4條產線,生產工程師則要負責多達10條產線。這樣的工作內容導致生產工程師的流動性相當大,剛從學校畢業的本科生多數干不到一個月就會走掉,留下來的一般也都是工作1-2年積累些工作經驗、攢點錢然后另謀出路。產線上的操作員、調校員對此也早就司空見慣,并總結說,一般能在這邊待下去的都是一些家庭條件比較差比較缺錢的大學生,同時私下也會善意勸告他們不要在這里耽誤人生。
(2)工程師升職空間
這種說法并非空穴來風,因為在B廠這樣的大公司,任憑上級領導再怎么畫大餅,升職的希望都很渺茫,歷來都是多年的媳婦熬成婆、一個蘿卜一個坑,如果前面的位置不空出來,后面的人就一直沒有機會。盡管公司希望通過技術、標準文件化等一些措施來保證生產的穩定性,但為了避免新進的人上來擠占自己的機會和資源,老工程師們基本都對自己的經驗嚴格保密,總在提防著怕被新人學了去。B廠有一整套繁瑣細致的考核升職系統,名義上的升職講來也算不少,但除了會增加一點津貼,其實并沒有什么質的變化。以工程師隊伍為例,多年積累下來,負責管理和監督的人員越來越多了,實際在干活的人其實只有下面那么幾個。生產工程師自己也吐槽說“現在TM的基本是一個人干活,五個人在屁股后面監督”、“做的越多,錯的越多,剛來的時候我覺得自己要認真負責點,后來才發現意思意思就行了”。
(3)生產工程師和普工的關系及其意識形態
底層的生產工程師除了在津貼上比技術員、調教員高出一點(一些資歷較老的技術員、調校員可能工資還高一點),在工作環境和內容上其實同他們完全一樣,在日常的社會關系中也和他們打成一片,而明顯將自己與那些坐辦公室的工程師區分開來。但在真正發生勞資沖突時,仍能看出工程師身份對其階級立場的保守影響。在之前一次小規模的集體停工中,很多操作員、調校員都積極參與,但工程師卻都躲去辦公室以劃清界限。上級領導對他們敲打時也會刻意強調“你們是工程師,都是受過高等教育的,要有素質,不要和那些產線上的工人搞在一起、無理取鬧”,并樂于看到且主動制造一些矛盾來增大生產工程師和其他產線人員的分裂,例如要求生產工程師在一些生產問題上不要向其他人員妥協、堅守一些人為劃定的規格標準,或者直接講“你們看哪個操作工做事不踏實、溝通有困難、喜歡搞事情,都可以跟我講,我有的是辦法把他弄走”。
(三)其他補充情況
在工程師群體中生產工程師處于最底層的位置,身份上也更接近于體力無產者,除了自己的工資之外并沒有其他的收入來源,別說肉吃不上,就連湯也難分上一口。而騎在他們頭頂的高級工程師、部長和經理卻完全不一樣。考慮到一年到頭產線一直不停轉,日常的原材料消耗就已經達到相當龐大的數目,在其中如果能夠掌握一點權力,就足以觸摸到相當大的利益空間。高級工程師級別在原材料(如化學品、消耗性硬件)以及檢測設備的采購上都有一定的話語權,部長和經理更不用提。大家在平常也會聽到一些傳言,雖然難以了解個中細節,但從前任經理的主動辭職移民海外、前任部長的經濟犯罪立案被捕等切實消息也能看得到其中的冰山一角。
竊鉤者誅,竊國者侯。工人當中雖然也偶有偷盜原材料的情況發生,但相比于這些身居高位、所謀甚大的大盜也只能算得上是小偷而已了。公司方面對于這樣的情況雖然嚴防死守,但也抵不住巨大利益的驅動,于是所謂腐敗與經濟犯罪層出不窮、屢禁不止。但談回“公”與“私”,公司之“公”豈不也是公司董事會、一眾高層之“私”嗎,這樣的腐敗問題究其本質不過是資產階級內部的分贓不均罷了。一切新增價值歸根結底來自于工人階級創造的剩余價值,以公司為形式的資本主義生產與分配其實都是一種更加隱蔽且被合法化的面向工人階級的偷盜。
03
P部門底層員工的工作與生活
(一)P部門各工種主要職責
P部門所有人的共同目標都是為了讓產線順暢地跑起來、穩定運轉。
操作工。操作工負責一些最基本的操作,比如掛貨、收貨、駁片,開機、試機,產線設備的日常檢查和保養等等。這些內容聽起來也許簡單且不多,但一般也需要一兩個月的上崗培訓才能獨立進行操作。而且很多內容每天都要重復多次,畢竟產線跑的速度很快,同一款產品即便訂單很多長期在跑,也要定期掛貨、收貨和駁片;如果遇到很多小批量的產品,就要不斷的轉貨、駁片、試機,工作量要比穩定生產時增加很多。產線設備的日常檢查和維護也不是可以輕易逃避的工作,哪怕很多區域已經檢查過多次了,但只要出了問題還是會追究操作員的責任,上級領導也會不定期調取各處的攝像頭錄像來監督操作員的執行情況。由于設備的陳舊老化,火災風險成為較為頻繁出現的安全隱患,設備的更新換代需要巨大成本,而讓人多跑幾趟還不用加工資顯然更合算些,于是這樣的壓力又繼續增加了他們的工作負擔。
調教員、技術員和工程師。他們的職責則主要是負責解決轉貨、試機階段和生產中途出現的各類問題。其中調校員和部分技術員負責模具相關的問題,而工程師和部分技術員則負責工藝相關的問題,如果轉貨較少大家都會比較輕松,而轉貨較多、生產一些較為復雜特殊的產品時則要一直忙個不停,許多問題可能要試機多次才能解決或者勉強過關。這當中也會出現一些責任的推脫、工作中的矛盾,但由于多年的默契配合一般也不至于特別激化,大家日常也都朝夕相處并保持著較好的關系。
(二)勞動環境
惡劣的工作環境對于所有人都是巨大的挑戰。
首當其沖的是高溫環境,J市地處南方,夏季可以持續半年多,由于電鍍產線上很多位置需要使用高溫加熱,車間就沒有辦法安裝空調。一些位置雖然也有安裝電扇,但吹出來的也都是熱風,形同虛設。而許多工作都要在產線上、尤其是一些加熱區域進行,所以大家基本都有過被汗水浸透的經歷,忙碌的時候可能汗水會浸透好幾遍,下班時可以看得到工衣上析出的層層鹽花。
其次是有毒有害的化學品。這是要格外留意的,各種強酸強堿和劇毒品的使用都要格外小心,但所幸公司一直有強化這方面的安全教育,并給大家配備了手套、眼罩、口罩、圍裙等護具,所以這些年來直接因化學品導致的工傷并不多見,但也有聽說被堿液灼傷眼球和被硫酸燒傷手部的案例。在安全措施方面,大家普遍都比較關注,可護具的佩戴無疑使得炎熱的天氣更加難熬,在這種工作環境下大家只能做出兩難抉擇。
再次是夜班和超長的工作時間。這對于許多人簡直是一種煎熬。不停運轉的產線綁架了工人們只能跟著它一起運轉,在工作時間上幾乎沒有什么自由支配的空間,連去上個廁所都要特別叮囑工友先幫忙照看下自己負責的產線,否則出了問題就會是自己的責任。有些工友并不喜歡上夜班,因為每一次轉班過來基本都需要一周的時間才能調整好自己的生物鐘,剛轉班過來時大家個個都是紅著眼睛,但也只能強撐著去完成自己逃不掉的任務。
也有些工友會講自己更喜歡上夜班些,因為組長之外的其他領導都是長白班,夜班的管理也就相對松懈一些,至少忙完了可以好好歇口氣,不像白班時只要被領導看到閑著就會挨叼。但夜班的產量要求其實也是和白班一樣的,從工作量上來說其實并不更輕松。
由于B廠的訂單長期穩定,產品就像怎么也做不完似的。工人們的加班也幾乎達到了極限,除了每周休一天,大家每天幾乎都要上滿12個小時。在人手沒有那么充足時,甚至連每周休一天也得不到保證,有些工友可能要連續上十幾二十天才能休息一下。由于流水線的工作性質,要求不加班和申請請假也都是極其困難的事情。
(三)工人成了機器的附庸
制造業工友們的886和程序員們的996聽起來好像差不多,都是每天上滿12個小時,而且工廠里還有加班費可以拿,仿佛工廠里的待遇還要好些似的。但顯然沒有多少程序員愿意拋棄寫字樓的生活來下工廠,我們姑且不談實際工資水平、年終獎和社會地位這些,同樣的工作時間,制造業工人顯然有著更大的勞動強度,在自己的工作時間上也完全沒有支配的自由,似乎也只是一臺不知停歇的機器、流水線的附屬物罷了。而他們的不知停歇何不又是一種無奈,因為如果不服從領導、不去加班掙取加班費,僅憑一點點底薪恐怕連一家老小的溫飽都難以維持。
產線工人的個人生活幾乎被壓縮到了極致。加劇這一點的是他們的輪休制度,即出于生產需要大家無法在周末統一休息,而要在一周當中輪著休息。這一點導致了他們的個人生活極其有限、社會關系也非常狹小,幾乎陷入了一種與外部社會隔絕的境地。假設你每周還算能幸運地休息一天,但只能休周三,你休息時別的朋友在上班,別人休息時你又在上班。不要說公司外的朋友,就連本部門的同事如果休息不在同一天也難得能夠一起聚一下。年輕工人會講“我其實是不怕苦不怕累的,但這樣下去別說找對象了,怕是女生都見不著”,年紀大些的工友則會講“我們沒什么個人生活的,每天其實就跟坐牢差不多,坐牢干的活其實也比我們輕松,至少環境要好吧”。
04
日常管理
惡劣的工作環境、超長的工作時間和有限的個人生活對于不少工友而言也還算可以習慣的。他們說,生活就是如此,不習慣也沒有辦法,特別是自己年紀大了,又沒有別的一技之長,出去也難找到一份同等工資的工作。但來自于物的壓迫或許是看得到頭的,來自于人的壓迫卻仿佛永無止境。
(一)加速再加速
流水線就是工廠的生命線,伴隨著流水線滾滾而下的是工人們的勞動和新增的價值,是財務報表上老板永不滿足的利潤。所以在車間生產的量化管理當中,最核心的指標就是產量和停機時間。產量越高越好,在保證質量的前提下流水線跑得越快越好,于是從經理到部長到主管再到組長,提高產量的目標被一層層壓下來,每個坐辦公室的都高喊著“加速,加速!”停機時間當然越短越好,一旦一條產線停下來,動態指示圖上的對應圖標由綠變紅,在辦公室遙控的老板就開始皺眉頭,時間過長了還要親自過來了解情況,看看有沒有人在偷懶。
B廠的管理一貫采取簡單粗暴的作風,往往大領導一句話下來,下面的小領導就會搞點動作以示誠意,完全不管基層員工的感受。最典型的一個例子莫過于“撤凳子”事件,有一天經理來車間巡視,看到許多工人沒有那么忙,很多人坐在產線一端的凳子上休息,回去后就跟生產部長講了這個情況。生產部長如臨大敵,第二天就下了命令,要求撤掉一半的凳子,好像大家沒地方休息了就有更多的活需要去做似的。
(二)其他情況
B廠的主管掌握著車間內的實質權力,可以安排大家的加班、決定大家的獎金和年終獎評級,因此平時也是和大家直接沖突最多的。但主管以上的部長和經理則會更多地來車間巡視,日常抓生產任務和現場紀律。特別是日本廠出身的新經理更重視工作現場的整潔整頓,桌面上的東西擺放只要不合他的胃口便會被勒令整改,一時間搞得大家苦不堪言。
就主管而言,除了暗中對加班、評比等情況進行操作之外,也會采取一些直接的措施來針對他眼里的“壞員工”,其中最常用的就是調崗和增加工作量。各條電鍍產線因設備情況和產品情況的區別往往在勞動強度上也會有所差異,把人調到“爛產線”去成了一種明目張膽的懲罰措施。
05
出路何在
面對這樣一些不公平的待遇,不同工人的反應程度不同,有些拿出玩命的姿態拒不服從還表示“下班路上你給老子小心點兒的”往往就不再那么多被針對,而那些逆來順受的聽話工人卻往往在這種處境中越陷越深,似乎主管已經拿準了你不敢吱聲不敢反抗才會這樣挑軟柿子捏。有些頭腦靈活就開始以一種比較消極的方式來“抵抗”,例如并不和主管撕破臉,而是去各種軟磨硬泡,說好話、送禮以表現出討好的姿態,而這似乎也需要較為高超的技巧,多數工人很難學會。
日常的壓迫只是預演,在之前發生的小規模集體停工中,出現的情況也是類似的。其中跳的最高、鬧得最厲害的很快就被公司以雷霆手段“無條件開除”,說是一分錢都不會賠,但實際上已經私下給了足夠的封口費、據說還簽了保密協議。而現場參與的其他人則被各種威逼,當時是被威脅停工期間不會給支付工資,事后則紛紛被評最低等獎金。這種殺雞儆猴無疑也是有效的,斗爭很快被平息,敢于出頭的人少了,說風涼話的卻越來越多。
B廠工人的維權意識和行動意愿仍然有待提高,造成這一點的原因可能是多樣的。首先,就行業而言,B廠的工人雖然需要一定的技術水平和較長的培訓周期,但B廠的很多產品則屬于較小的門類,即便在整個電鍍行業可能沒有幾家同類型的,這就導致許多工人在這里積累的技術經驗幾乎僅在這里適用,一旦出了廠就很難找到同等工資水平的工作,而且工齡5年以上的老員工占多數,基本都有著較大的生活壓力,所以他們考慮自己的工作穩定會更加保守。其次,B公司較為復雜的升職體系和其他措施客觀上造成了工人當中的身份差別,成功導致大家被分化較多而難以聯合。以電鍍產線的調校員為例,他們雖然也都是做了很多年的操作員熬上去的,但是他們意識里一直把自己和操作員嚴格區分,日常也會對操作員說“你要好好干,東西都學會了,以后我這個位置就是你的”,而其他技術員、工程師雖然平日里也都和大家和和氣氣、打成一片,但在沖突和斗爭中往往會更加明確自己的特殊身份而不會去和底層操作員站在一起。
和J市的其他很多高污染企業一樣,B廠的搬遷也只是時間早晚的問題。B廠的工人們雖然也開始有所擔憂,但卻并不知道自己除了任人宰割外還能夠去做些什么。面對公司管理層的種種破壞和分化措施,B廠的工人們一直還沒有多少清晰的概念,即便有些工友已經意識到自己只有更廣范圍地團結起來才有可能爭取到自己應得的合法利益,但也覺得在這種氛圍之下寸步難行,不僅看不到多少希望反而有很大風險背后挨刀子。然而未來的情況仍是存在不同可能的,當大家發現自己已經無路可退時一定會更多地思考自己的處境和唯一的出路。從意識的覺醒再到行動的聯合誠然絕非一蹴而就的事情,哪怕是從失敗的教訓當中也一定會有不少工友學到寶貴的經驗。當今中國的工人階級仍是一個年輕的階級,哪怕前途艱險我們仍能看得到那光明的前途。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