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本的問題是為什么人服務
聽雨齋
毛澤東指出“為什么人的問題,是一個根本的問題,原則的問題。”⑴“任何一種東西,必須能使人民群眾得到真實的利益,才是好的東西。”⑵
為最廣大的人民群眾服務,是毛澤東歷來考慮文化審美問題的基本出發點,是規范審美、藝術取向的根本原則。從毛澤東早在1938年講新文化應具有“新鮮活潑的、為中國老百姓所喜聞樂見的中國作風和中國氣派”,到1940年1月在延安《中國文化》雜志創刊號上發表《新民主主義論》,為文化取向上的“中國何處去?”指出正確方向,發展民族的、科學的、大眾的文化,“它應為全民族中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工農勞苦民眾服務,并逐漸成為他們的文化。”到1942年5月他的體系化的美學論著《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進一步提出文藝為最廣大人民群眾、首先為工農兵服務,以及建國以后關于文化、審美問題的一系列重要論述,都鮮明地貫穿著人民本位的價值立場。
毛澤東人民本位的審美取向或價值論原則的核心、基礎,是他的歷史觀,特別是歷史唯物主義的人民觀。是他的重民和新民思想在美學問題上的具體體現。
重民,即肯定人民群眾是歷史的主體和創造者,是唯物史觀與唯心史觀的根本分野。重民思想在審美領域中合乎邏輯的展開,必然是重視作為歷史的主體的人民群眾在審美領域中的主體地位,這種主體地位的現實地、全面地實現,是文化革命和文化建設的目的;它首先著眼于審美客體——從整個審美文化形態到具體現象的價值屬性的社會性質,即對人民利益的客觀關系。馬克思主義第一次科學地揭出物質生產實踐在歷史上應有的權威,物質資料的生產方式制約著整個社會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必然也由此得出,歷史是人民群眾創造的,人民群眾是歷史的主人的結論。只有建立在這樣一種歷史觀基礎上的美學理論,才能科學地揭出審美發生發展、在社會中的地位和作用及其歷史趨勢,審美關系不能脫離其意識形態的內容,帶有階級關系的投影和制約,并且隨著社會歷史進程和社會關系的變化而發生變化。“藝術屬于人民。它必須深深地扎根于廣大勞動群眾中間。它必須為群眾所理解和喜愛。它必須從群眾的感情、思想和愿望方面把他們團結起來并使他們得到提高。它必須使群眾中的藝術家產生出來并使之發展。”⑶從而使這種審美理論具有鮮明的階級性、廣闊的人民性和現實實踐性的品格。作為偉大的無產階級革命家和文化戰略家的毛澤東,運用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站在時代的高處,把握文化與政治、經濟之間,審美領域與社會變革的歷史巨流之間的辯證關系,思考中國文化革命的豐富經驗和歷史走向,他指出:“一定的文化(當做觀念形態的文化)是一定社會的政治和經濟的反映,又給予偉大影響和作用于一定社會的政治和經濟;而經濟是基礎,政治則是經濟的集中的表現。這是我們對于文化和政治、經濟的關系及政治和經濟的關系的基本觀點。”⑷他詳細地研究了中國社會的結構、它的基本構成和各種社會力量的對比關系,這個社會戲劇中一切當事人的“傳記”,以及他們在戲劇的每一幕中所扮演的角色,清楚地揭出誰是革命的主體和根本力量。“革命的主體是什么呢?就是中國的老百姓。”“什么是人的根本力量,是革命的骨干呢?就是占全國人口百分之九十的工人農民。”他反復強調:“群眾是真正的英雄”;“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創造世界歷史的動力”;“人民群眾是無限的創造力”。他的美學理論是在領導中國革命和建設的過程中產生的,并且成為對革命實踐進行理論論證的一個必要方面,人民的利益自然地占據他的審美思維的中心。審美、藝術的發展必須是為著滿足人民群眾的精神文化需要,人民大眾“要看書、看報”、“要看戲、看畫、唱歌、聽音樂”⑸,需要有一種真實的表現他們的感情、思想和意志,新的精神理想、道德理想和審美理想的藝術,并幫助他們推動歷史的前進。“革命文化、對于人民大眾是革命的有力武器。革命文化,在革命前,是革命的思想準備;在革命中,是革命總戰線中的一條必要和重要的戰線。”⑹同時,也正是人民群眾作為歷史的主體而實際的確證和實現自己在審美、藝術領域中的(表現、接受、創造)主體地位的積極努力,為審美、藝術揭出新的社會發展前景。
當毛澤東以人民本位的審美取向去審視傳統的社會文化結構時,強烈的憤懣和對它進行革命性改造,便是自然而然的了。在剝削制度的社會,勞苦群眾的悲慘的生存處境,除了政治上被壓迫、經濟上被剝削,還有與之交織在一起的精神桎梏和文化貧困。“中國歷來是地主有文化,農民沒有文化。可是地主的文化是由農民造成的,”勞動創造了美,卻為勞動者創造了畸形。在脫離人民的舊文學舊藝術中,作為歷史的創造主體的人民群眾,卻不能成為表現和服務的對象。毛澤東既從這種“顛倒”的社會文化結構中,揭出它的不合理性,也從這里看到群眾中蘊藏著的巨大的反抗意識和創造潛能,將這種歷史的顛倒“再顛倒”過來,恢復歷史的面目,是審美藝術發展的必然趨勢。而這種扭轉乾坤的“再顛倒”,又首先是價值觀的重構,是審美取向的革命性轉變。
毛澤東從審美事實出發,反對超功利主義態度,注重審美、藝術性同社會功利之間的內在聯系和辯證關系。這為“純審美”、“純藝術”論者最疾首蹙額。但是,面對生動的實際的審美事實,他們或者視而不見,或者陷入無法自圓其說的窘境。這種觀點的古典代表康德,提出美感是“非功利”的不計較利害的,但是,美和理想之間的內在聯系,使他只好提出“純粹美”和“依存美”,并且經過嚴格鑒定之后,純粹美被保留得極少,絕大部分的美都是依存的,從而不能不與真、善發生關系。毛澤東指出,世界上沒有什么超功利主義,“我們是無產階級的革命的功利主義者,我們是以占全人口百分之九十以上的最廣大群眾的目前利益和將來利益的統一為出發點的⑺,審美關系不過是價值關系的一種特殊形式,并且處于更廣闊的價值關系及其相互作用之中。它和作為價值關系的其它形式如經濟、政治、道德關系一樣,在這種關系中包含和體現客體、現象對一定主體、這個或那個社會階級或階層的意義。無產階級革命功利主義,則要求審美、藝術反映和服務于人民的利益。與這種功利態度交織在一起的是平民美學精神。他反對文化為少數文化圈中的人所獨享。他具有最精致的審美、藝術文化的深湛修養,但他不滿于不同文化階層之間的差距,并且終生為縮小這種差距而奮斗。他的充滿平民情趣的個人生活方式,是富于深意的提示。
新民思想,也是毛澤東形成人民本位的審美取向的動力機制。它所指向的是社會主義審美意識的人格化和人自身的審美化,即培養和造就新的人并促進個性的和諧發展。人民不僅是歷史的主體、創造者,也是不斷的自我完善者。如果說重民思想體現在審美價值取向上主要著眼于審美客體的社會功利性質,那么這里則著眼于審美主體即人民大眾自身的精神發展,包括形成正確的價值定向,以及審美需要和審美能力的發展。審美關系中的這兩個方面是緊密聯系在一起的,歷史過程本身就是不停頓的辯證運動過程,人們“在這個過程中更新他們所創造的財富世界,同樣地也更新他們自身”⑻。毛澤東早在創建第一個革命團體時就以“新民”命名。用馬克思主義指導的無產階級意識形態去變化“民質”,改造“人們的心理狀態”、“塑造現代中國的民族精神、培養和造就千百萬無產階級革命事業的接班人”,一直是毛澤東所特別關注的一個重要問題。他十分重視歷史進程中人的因素,反復強調“人人都需要改造”,認為無產階級和革命人民改造世界的斗爭的任務,不僅改造客觀世界,而且改造主觀世界,改造主觀世界同客觀世界的關系。他從客觀世界的改造、更新,也從主觀世界的改造、更新,即人自身的改造、更新方面,考察社會歷史的進步和時代生活的發展,“世界到了全人類都自覺地改造自己和改造世界的時候,那就是世界的共產主義時代”⑼革命和建設事業能否勝利前進的主觀方面,是群眾政治上的成熟和階級自覺程度,積極性、創造性程度。顯然,人民本位的審美取向,是同藝術具有幫助最廣大的群眾形成正確的價值定向和社會審美理想,用社會主義教育人民,培養和造就內化了社會主義審美意識形態的新人,從而能最大限度地抵制、排斥對立階級意識形態的侵襲和影響的宣傳、教育、認識作用分不開的。先進的思想體系只有當它掌握了群眾,才會變成現實的力量。這種新民思想同樣體現在毛澤東對農民的認識上。毛澤東的農民觀,是對中國革命的杰出貢獻。他通過對中國社會各階級的分析,指出中國無產階級的最廣大和最忠實的同盟軍是農民,農民是中國革命的主要力量,從而解決了中國革命中最主要的同盟軍問題。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就是這種理論正確性的輝煌證明。在文化問題上,毛澤東同樣關注農民,指出農民是文化運動的主要對象,“大眾文化實質上就是提高農民文化”。但是,無論是在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還是在社會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建設時期,毛澤東都一再指出要“用社會主義教育農民”,“嚴重的問題是教育農民”。把毛澤東的文化、審美思想說成是農民思想,是毫無根據的。
人的改造、更新,即人自身的審美化,還包括發展人的審美需要和審美能力,促進人的個性的和諧發展。早在青年時代,毛澤東就在論證人的存在的統一性的基礎上,表達自己的人格理想,即人的“心身并完”、“充分發達吾人身體及精神之能力至于最高”,乃“人人應為期向者也”。亦即“實踐具足之生活”,使“內而思維,外而行事,皆達正鵠”。他既重視人的感性、感官生活,以及感性生活的特殊性和多樣性,同時肯定“普通法則”即理性普遍性是“具足生活所必不可缺之條件”。他更重視精神方面,但這里精神不只是指理智、抽象思維,也包括感覺、情感、意志、想象等方面,是作為一個完整的社會人的和諧發展。此后,毛澤東把審美視角轉向無產階級和人民大眾及其所展示出來的人格美、人性美,崇高的審美理想,高尚的道德情操,樂觀的生命情調,艱苦奮斗的革命精神,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積極地、自覺地和有效地改造世界多方面的創造能力,和個性的和諧發展。在毛澤東雄奇、瑰麗的詩詞藝術中,“馬蹄聲碎”、“蒼山如海,殘陽如血”的悲壯、激越的旋律,“為有犧牲多壯志,敢叫日月換新天”的豪邁氣概,“亂云飛渡仍從容”所表現出的創造主體的自由意識,在詠梅中對一種高尚人格的熱情洋溢的贊頌,以及對人的“心身并完”、文武兼備,風流美俊的描繪,等等,就是這種新人的美學肖像的藝術表現。
毛澤東的人民本位的審美取向,與他的人民觀相聯系,還具有這樣兩個基本特征:與人民——大多數相聯系而表現在數量方面的審美參與的廣泛性,最廣闊的人民性;與人民——無產階級及其先鋒隊領導的綜合體而表現在審美藝術文化質的規定性方面的馬克思主義的指導地位,和作為審美媒介的社會審美理想的崇高性。
人民是歷史的范疇。毛澤東說:“人民這個概念在不同的國家和各個國家的不同歷史時期,有著不同的內容。”⑽但有一點是不變的,即人民群眾始終是占全人口的最大多數,是中華民族的最大部分。為多數人還是為少數人,既是毛澤東評價實踐運動、政治社會的價值立場,也是他評價文化運動、審美、藝術價值的根本原則。因而這種審美、藝術文化具有歷史上未曾有過的最廣闊的人民性,吸引了最廣大的參與者。表現出社會政治方向的一致性和人們審美選擇的多樣性。同時這種審美藝術文化也因此能空前地表現出自己的社會意義,積極地、廣泛地參與和影響社會進程。人民是一個綜合體。在現代中國,在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在社會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建設時代,它是在工人階級和共產黨領導之下進行革命和建設的主體。工人階級的社會生存條件關系以及由此鑄成的階級品格,使它在這個綜合體中居于“盟長”的地位。毛澤東突出強調了工人階級的“盟長”地位和作用,工人階級是“中國新的生產力的代表者”,是最先進的社會階級,工人階級及其先鋒隊是革命和建設事業的領導力量。這種“盟長”地位和作用在社會意識形態和審美領域中的具體實現,就是馬克思主義指導地位的確立。工人階級作為新的世界觀和審美觀、藝術觀的體現者,在領導人民大眾追求經濟、政治的解放,也同時砸碎精神、文化壓迫的沉重鎖鏈,創造新世界的過程中,使屬于自己的文化、藝術繁榮發展起來,“居于指導地位的是共產主義的思想”。也只有堅持馬克思主義的指導地位,才能有真正屬于無產階級和人民大眾自己的文化、藝術的繁榮發展。馬克思主義或共產主義思想的指導地位,是這種審美、藝術文化的本質特征,是審美、藝術活動所體現的并且作為活動中介以及審美范型和標準的審美理想具有崇高性的根本原因,使其在思想精神境界上超越過去的時代。
注釋
⑴⑵⑸⑺⑽《毛澤東著作選讀》下冊,第534、542、526、542、756頁。
⑶列寧對克·蔡特金的談話,轉引自《藝術論集》第279頁。
⑷⑹⑼《毛澤東著作選讀》上冊,第350、399、136頁。
⑻《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下冊,第226頁。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