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無處不巧合,我的生日居然是5月16日,當然今天出生的人是多如牛毛,但是一個80后談論文革,尤其在今天這個特殊的日子多少還是有些特定的意義。
在曾經的同學和身邊的朋友看來,我似乎開始變得“異類”起來。這或許要歸功于我過去對歷史的學習與喜好吧,雖然說不上出類拔萃,但每次應付歷史考試倒也是綽綽有余;這或許要歸功于我不同的人生體驗與經歷,我始終不會忘記那些曾為我父親提供無私援助的父老鄉親……因為喜歡歷史,所以樂于思考現實。因為常懷感恩之心,即便現實讓我無以為報父老鄉親如山似海的恩情,但我寧愿“朝飲寒露夜枕書,卻付沉浮予江湖”,亦不愿“今始入秦,即安其樂”,這也是我雖然頻頻被看好卻又主動放棄的原因,我可以不從善,但我絕不能為惡。
因為喜歡歷史,所以對文化大革命這個神秘禁區就更多了些質疑和研究的動機,隨著收集史料的增多和國外相關資料的積累,我才發現了這是一段被顛倒的、被歪曲的和被惡意丑化的歷史……都說拋磚能引玉,對于歷史或許今天我也只能言及于此,但對照現實的思考卻無法讓我停止。
今天所謂之“改革”仿佛一條逃往西方的“避難船”,在每一次巨浪來臨前,為了保住船上那些高貴血統的人之安全,都以所謂“市場化改革”的名義,根據規模大小或親疏遠近將視之為包袱的“群體”掀下了航船,將其推入了市場化的風暴中,并允諾到岸后再將其打撈上岸……或許今天舵手們發現,拋棄的人雖然越來越多,但海里的風浪是越來越大,翻船或許只是時間問題,如何救命才是根本,要么將船拆掉一些做條救生艇,要么直接去剝些人皮來做些救命的皮閥子。
可惜今天還有很多被沉重鎖鏈桎梏的民眾,他們終日面臨生不如死的現實,但卻又害怕觸及自己靈魂深處的歷史;他們想著官僚之所想,他們愛著官僚之所愛,他們害怕著官僚之害怕,他們恐懼著官僚之恐懼;但他們卻不是官僚,而且他們甚至他們的子子孫孫也終究成不了這些官僚,但他們似乎比官方更恐懼談論文化大革命。
這是魯迅先生諷刺的哀其不幸,怒其不爭?
今天倒是有一批衣食無憂的中國人,一批過得頗有些小資范的中國人,一批有良心的中國人開始杞人憂天起來……能夠幸運地被一個“岳不群式”的偽君子稱為“文革余孽”,這本身就是一種潛在的認可和道義上的凱旋。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