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了《打工女孩》。在讀的過程中一直在想作者想表達什么思想。作者的調查是深入的,態度是認真的,記錄是真實的。可以探求作者用意的是那些滲透在字里行間的描述方式和評論。而真正讓我了解作者思想的是作者那段在TED大會上的視頻。
從她的演講中,我了解了她的本意:
美國和世界的iPhone用戶,不用覺得內疚,沒有美國人對商品的追求,就不會給中國打工者逃出農村進而在城市打拼的機會。無論這些打工者的生活工作境遇多么悲慘,都要感謝我們這些被消費主義驅使的美國人和追求利潤的資本家。
《打工女孩》作者張彤禾演講
這里有很多矛盾、糾結和悖論。有這樣一個讓人迷糊的邏輯:如果我們的生活比過去好了,如果我們有了更多的就業機會,那么我們就要感謝改革開放,就要感謝外商投資,就要感謝資本家。
這個時候,我才突然理解了《漫長的革命》中威廉斯為什么用“共同體”這個概念。社會是一個共同體,當這個社會積累財富的時候,絕對不是哪一個人和哪一個群體的貢獻,是參與其中的所有人的共同努力。社會中的人與人本來就是相互合作和相互依存的關系。
但是,當少數人為了獲取更大的利益的時候,就不會把人作為社會發展和財富增長的目的,而且會為了達到個人目的,去分裂人與人的關系,貶低人的價值。當人的價值,特別是普通勞動者的價值被貶低了以后,資本家就成了養活工人的大恩人。
那么如何判斷今天的改革開放?估計不能簡單地用好和不好來判斷。我們不能因為改革開放給經濟煥發了活力就不去批判資本對勞動的剝削;我們不能因為改革開放給社會帶來了稍多的自由空間就不去批評官商勾結、喪失商業道德和職業道德給社會和人民造成的巨大損失和傷害。
其實,改革開放30后的今天,我們真該總結一下,我們的日子到底哪里好了,哪里糟了;我們真該反思一下,哪些人獲得了無邊的自由,哪些人卻無法擁有最起碼的權利。
資本主義最成功的思想戰略是:讓個人奮斗深入民心。
在東莞、在打工的世界里,打工者是非常孤獨和孤單的。雖然打工者人數眾多,但是,工廠、宿舍、打工者居住區,全都是“陌生人組成的世界”。在這樣的一個世界里生存,只能遵循“叢林法則”。只要這樣的文化狀態持續下去,資本的邏輯就會一如既往地所向披靡。去宣揚個體在這樣的法則下的個性和堅持,表面上顯得很“人性”,其實很殘忍。
資本主義最成功的心理戰略是:讓每個人都相信可能性;
就是說:我可能和別人不一樣,即使別人都失敗了我也可能成功。這一心理戰略就如同毒品一樣,的確可以讓人即刻興奮起來,但是,長久下去,讓人的整個機體失去生命力,并最終喪失靈魂。
這樣去判斷,我心中也有遺憾,其實我認同可能性,每個人都是一種可能性,但是,當資本的邏輯利用這一點的時候,它調動的是一個人急功近利、個人主義、言行不一這些東西。資本的邏輯動用所有的手段就是讓人們忘記人的尊嚴,讓人們忘記人與人之間是可以達到共贏的。我們不得不承認,資本的邏輯到現在為止總是節節勝利的。
新生代打工者的確主動選擇在城市工作和生活,但是,這并不意味著這是資本家的恩賜。首先,資本家如果不需要勞動力,那么才不會給工人任何恩賜;其次,國家和政府有責任、有義務滿足全體人民的物質和文化生活需要,國家和人民的共同體應該共同去為每一個人和全體人民著想。
由于我們懼怕了沒有自由,所以我們就不顧一切地擁抱自由,而失去了對什么是真正的自由的判斷力。因為對中國現狀的不滿,所以我們中國人,從大學生到打工者都在做美國夢。這樣的毒害是:我們不是立足現實,而只是追逐蜃樓。
我對美國只有粗淺的了解,2011年7月我在美國紐約工作了一個多星期,探訪了社區機構、勞工團體和打工者個人。美國工人的惡劣現狀讓我瞠目結舌。這里就不詳談了。
但是,讓我體會最深的是對“付小費”這種文化現象的感受,在餐廳、賓館、商場,顧客和服務生的關系就是“小費”關系,我感覺在這樣的關系下,消費者和服務生的人格都受到極大的侮辱,但是,所有人都司空見慣。
這就是資本的邏輯的成功,讓我們每個人都去侮辱別人,然后不以為然。我很高興,美國的“小費”文化還沒有傳到中國。不要讓服務的關系完全降低到金錢的關系,不要讓人生活的目標完全降低到只為了掙錢。
呂途,北京工友之家工作人員,
已出版:《中國新工人:迷失與崛起》、《中國新工人:文化與命運》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