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文昌雕像 資料圖片
《谷文昌的故事》 張紅 著 海峽文藝出版社
【讀書者說】
我懷著十分崇敬的心情讀完《谷文昌的故事》,浮想聯翩。一個共產黨員究竟怎樣為共產主義事業奮斗終生?怎樣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谷文昌的全部工作和生活,做出了響亮的回答。
一
谷文昌,太行山的兒子,河南省林州市人,1944年入黨,同時參加革命工作,擔任過區長、區委書記。1949年響應黨中央“打過長江去,解放全中國”的號召,積極南下。1950年5月隨軍渡海解放東山島,先后在這里擔任城關區委書記、縣委組織部長、縣長、縣委書記,1964年調任省林業廳副廳長。“文革”期間下放寧化縣農村勞動,1972年曾任龍溪(今漳州市)行署林業局長、農辦主任、副專員。
東山島位于福建省南段,自古風、沙、旱、海潮“四害”肆虐,明清年間先后掩埋了11個村莊,“狂風起,風沙揚,掩田園,埋村莊,東山人民苦斷糧,賣兒女,下南洋,漂泊海外舍爺娘……”國民黨潰逃臺灣時從島上擄走4520名青壯年,千百個家庭支離破碎,這無異于雪上加霜。東山島孤懸于東海,出島進島非常困難。清朝曾淹死過辦案的縣令和衙役。解放前群眾到大陸收柴,因木船被風浪打翻,發生過九死十命(一婦女懷孕)的慘案。
谷文昌來到東山,把群眾的困難看在眼里,記在心頭。首先帶領群眾向風沙宣戰。但是東山不同于林州,沿海不同于平原,多次種樹種草,風吹沙起,一次又一次失敗。谷文昌毫不動搖,組成干部、群眾、技術人員三結合的試驗小組,終于找到了最適宜東山防風固沙的樹種——木麻黃。60年過去了,東山的木麻黃,已長成參天大樹,為沿海筑起一道道綠色“圍墻”,沙漠變良田,綠蔭成為人們休閑品茶的樂園。“看到木麻黃,想起谷文昌”,這是群眾共同的心聲。
谷文昌把“不帶私心搞革命,一心一意為人民”作為自己的座右銘。他把群眾的困難和要求,牢記在心,一件一件去辦。東山多旱缺水,經常大雨成災。他就帶領群眾開渠挖井防旱,筑渠排澇,建壩修堤以防海潮,興修公路、興建鹽場、改進漁船漁具、抓科技,促進增產增收。他又抓教育、建劇團、建電影院和廣播站,活躍農村文化生活。他把被敵軍抓走的青壯年家屬,從“敵偽家屬”改為“兵災家屬”。他說群眾的親人被抓走了,心急如焚,我們還稱他們“敵偽家屬”,這不是向群眾傷口上撒鹽嗎?在群眾生活困難的1960年,他又帶領群眾修起千米長的海堤,解決了群眾千百年出海進海的困難……這一樁樁一件件的實事,感動了這里的老百姓。谷文昌去世后,每逢敬宗祭祖的節日,群眾總是“先祭谷公,后祭祖宗”,這已成為東山當地習俗。沒有谷文昌就沒有東山島的今天。如今的東山島,已成為“國家級生態示范縣”“全省環境最佳縣”“全省經濟發展十佳縣”,人民群眾得到了實實在在的福利。東山縣在赤山林場建起了紀念館,作為紅色教育基地,供群眾參觀瞻仰。
谷文昌牢記理想信念,牢記為人民服務,從不計較個人得失。“文革”期間,谷文昌遭受錯誤批斗,全家被下放到三明地區寧化縣禾口公社紅旗大隊(今石壁鎮紅旗村)當社員,并規定三年后取消干部身份轉為農民。谷文昌與愛人面對挫折,卻樂觀地說:“我們當年不就是農民嗎,讓我們再來一次兄妹開荒吧!”谷文昌把自己的遭遇置之度外,積極參加農業生產,幫助生產隊改進耕種方法,選擇優良品種,帶頭積肥造肥,千方百計發展生產,使畝產從400多斤躍上千斤。群眾看到金燦燦的稻谷滿囤滿倉,把谷文昌親切地稱為“谷滿倉”。
二
1970年7月,谷文昌被任命為隆陂水庫總指揮,他和民工一起,吃住在工地。當大壩即將合龍時卻下起了大雨,他不顧感冒到工地指揮。當別人勸他下去時,他說:“困難的時候,領導在場與不在場不一樣”。他用發燙的手緊握著喇叭,拄著木棍,用嘶啞的聲音現場指揮,“現在到了最危急的時候,水庫能不能建成,全靠大家今晚的努力了。為了子孫后代的幸福,我們要咬緊牙關,堅持、堅持、再堅持!”他不僅參加背土抬石,還拿錢讓炊事班買來紅糖、大姜煮水,一碗一碗端給工人。全體民工在沉沉的黑夜背著一袋袋沙土飛跑,拼命向龍口填土,大水一點點低下了頭,龍口終于勝利合龍。經過360多個日夜奮戰,一座庫容1700多萬立方米的水庫終于建成了,禾口人民結束了缺水少電的時代。40多年來,水庫在防洪、抗旱、發電、改善生態環境、群眾飲水等方面,發揮了重大作用。人們對谷文昌始終念念不忘,在大壩旁修建了一座“谷公亭”,辦起了展覽,供后人紀念緬懷。
谷文昌關心群眾生活無微不至。他在紅旗村勞動時,每逢生產隊殺豬分肉,誰家的工分不夠,他就拿錢買肉,讓困難戶能夠吃上肉。逢年過節,誰家的孩子穿不上新衣,他就給誰家送錢扯布添衣。他說群眾辛苦一年了,應該讓每個人都高興。相反,他對自己的要求卻是非常嚴格。女兒結婚,他的家屬沒有購物券,托關系買了二床絲綢被面,他立即讓家屬退回。孩子有時騎他的自行車也不行,食堂改善生活多買些菜也不準。他調到省林業局后添置了幾件竹制桌椅,他說這是為了避嫌。
1981年,谷文昌的生命走到了盡頭,在病重彌留之際,他深情地說:“我喜歡東山的土地,東山的人民。我在東山干了14年,有些事情還沒有辦好。死后,請把我的骨灰撒在東山島,我要和東山的人民、東山的大樹永遠在一起!”
三
大地埋忠骨,高山作豐碑!誰把群眾放在心上,群眾就會把誰舉過頭頂!幾十年來,越來越多的人知道了谷文昌,越來越多的人自發地來到他的墓前祭奠。這是一種什么樣的力量?是他對黨的事業鞠躬盡瘁、死而后已的無限忠誠,勇于擔當、開拓進取的膽識,實事求是、按規律辦事的務實作風,心系群眾冷暖、一心為群眾謀利益的公仆情懷,淡泊名利、胸襟坦蕩、樸實無華的共產黨人的人格魅力。榜樣的力量是巨大的,2008年谷文昌被評選為新中國的100位英雄模范人物。榜樣的事跡需要生動的事例才能深入人心。《谷文昌的故事》的作者張紅同志是福建日報原常務副總編輯,多年來一直關注著谷文昌的先進事跡,多次深入實地采訪,發表了大量紀念文章。經過多年積累,她在掌握大量第一手素材的基礎上撰寫了《谷文昌的故事》一書。她用68個故事串聯起谷文昌的一生,通過對人物形象、動作、語言的細膩刻畫,原汁原味地再現了當年的場景,再現了生動現實的谷文昌,是一本“兩學一做”教育的生動教材。
每一位黨員干部都應當看看這本書,并作為尺子、鏡子量一量、照一照自己,永遠以谷文昌為榜樣,不忘初心、繼續前進,像谷文昌那樣為共產主義奮斗終生,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勇于擔當、勇于創新,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新長征路上,做出無愧于歷史、無愧于人民的業績。
(作者:張全景,系中央組織部原部長)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