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塔鐘聲三川聞,膚施雞鳴回城應。”寶塔山古稱嘉嶺山,是延安城最高的山峰,位于延安城東南,延河之濱,因山上有塔,故通常稱作寶塔山。它是延安的象征,延安的化身,延安的“城徽”,更是延安的代名詞。
常有人說:只有登上寶塔山,才算真正到了延安。盛夏的清晨,我一走進這座歷史悠久的古城,就迫不及待地登上了寶塔山。“幾回回夢里回延安,雙手摟定寶塔山”,賀敬之的名句早讓我魂牽夢縈。佇立在晨風習習的山頂,仰望這座平面八角形九層樓閣式磚塔,其實和我往常在江南見過的古塔沒多大區別,也不像我一直想象的那樣高大雄偉。逐層爬上塔頂,打量每塊磚木,并未看出什么神秘。當時是什么力量使之成為如此強大的磁場?是什么力量讓全國的愛國青年冒著炮火硝煙不怕犧牲匯聚在這塔下?是什么力量讓人一見寶塔就雙膝跪地熱淚盈眶?是什么力量打垮敵人的層層封鎖和次次圍剿?是什么力量讓我們黨在此扎根最終打敗強大的敵人奪取政權建立新中國?
帶著心中的疑問,我首站瞻仰了鳳凰山麓革命舊址,這里是毛澤東等中央領導進駐延安的首個落腳點。在此他會見了第一個進入延安采訪的中國新聞記者范長江。范長江在《陜北之行》文中這樣寫道:“他那個窯洞,除了一個大炕之外,還有一張木椅,一張桌子,一條木凳,一盆木炭。他對于窯洞發生了感情,因為它冬暖夏涼、適宜居住。”范長江文中提及的那把木椅,現在陳列在此山毛澤東的舊居。當年,窯主李老太太見毛澤東通宵達旦地工作,卻沒有舒適的座椅,十分心疼,就把自家的一對木圈椅送給毛澤東使用。于是這對木椅伴隨毛澤東在鳳凰山麓度過許多不平凡的日日夜夜,指揮打贏了無數個大小戰役。毛澤東遷往楊家嶺前夕,該椅物歸原主。胡宗南軍進占延安后,該椅被搜擄去。延安光復后,李老太太在敵師部駐地找回這對木椅,送到了紀念館。
在鳳凰山紅軍總參謀部舊址門外,有一株高大蔥郁的槐樹,延安百姓都稱此樹為“愛民樹”。聽講解員介紹,當時騎馬的紅軍干部來此辦事,喜歡將馬拴在這槐樹上,樹皮被馬啃掉一片。朱德見狀,就用毛筆在被啃處書寫“禁止系馬”4字。從此,再無人在樹上拴馬,樹越長越茂盛。
一條渠從書記處院子橫穿而過,這就是可與瑞金紅井齊名的幸福渠。當年黨中央進駐這里時干旱少水,群眾的生產生活十分不便。黨中央就號召機關干部和戰士自己動手,為駐地群眾修建成了一條6公里長的渠,既保障群眾用水,又可灌溉1200多畝土地。旱地變成水田,莊稼連年豐收,群眾就親切地稱它為“幸福渠”。現在渠里仍流水潺潺,滋潤著兩旁田園,它不僅是一個惠澤后世的水利工程,更是當年黨和紅軍順民意、解民憂和惠民生的生動見證。
“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毛澤東在延安吃小米、喝菜湯、穿破衣、住窯洞,與人民群眾“有鹽同咸,無鹽同淡”,尤其是關心群眾疾苦,喜歡傾聽群眾心聲,即使是罵聲,他也以寬大胸懷虛心接受。1941年6月,延川縣代縣長李彩云在開會中不幸被雷擊死亡。消息傳出后,一位來延安趕集的農民就借此發泄胸中的不滿:“老天爺沒長眼,為什么不劈死毛澤東?”公開謾罵毛澤東,有人主張要嚴加查辦。可毛澤東聽到對自己的罵聲后,并未生氣,而是思考我們黨當時的一些政策、做法是否引起了群眾的不滿,他當即指示有關方面進行專門調查。原來,這一年政府向農民預定征收20萬石公糧的任務過重,群眾難以承受,便借雷電擊死人的事發牢騷。毛澤東知道原委后,立馬做出了減少公糧4萬石的決定。與此同時,毛澤東發出了“自己動手,豐衣足食”的號召,組織機關、部隊、學校開展了大生產運動。
在延安有個毛澤東當年為老人祝壽的故事,至今一些老人提起此事,都深感親切幸福。那是一個元宵節的前一天,毛澤東到棗園外邊散步,與幾個在地頭休息的老農親熱地拉起了家常。在交談中,毛澤東知道有兩位老人年紀都在60歲以上,而且都是正月十五的生日。毛澤東聽了笑著說:“那很好呀!你們都是年逾花甲、德高望重的人,應該給你們祝壽才好!”兩個老農說:“咱們這些窮人家,從來都沒有人給祝過壽。”毛澤東說:“如今咱們翻了身,生產又搞得這么好,人壽年豐嘛!明天正好是元宵節,請你們到我那里去坐坐,咱們大家一起來賀個壽,把村里所有的老年人都叫來,千萬不要客氣。”第二天下午,毛澤東派人請來了棗園鄉24位60多歲的老年人,親自把他們招呼到中央書記處小禮堂,與大家一起吃壽飯,并親自為老人們祝酒。老人們臨走時,毛澤東給每人送了一條毛巾和一塊肥皂,作為他賀壽的禮物。
在王家坪毛澤東舊居前高大的柳樹下,有張毛澤東和兒子毛岸英的合影照甚是吸引游人的眼球。門前有張石桌,是他與其長子毛岸英談話的地方。當年毛岸英從蘇聯回國,在石桌旁向父親匯報學習情況。毛澤東聽后說:“你已經大學畢業了。但學的是書本上的知識,只是知識的一半,你還需上一個大學——‘勞動大學’,在與人民群眾同勞動和同生活中,你可以學到許多書本上學不到的東西。認識革命,就要從認識農民和土地開始。”1946年春節剛過,他做出了一個出人意料的決定:讓毛岸英當農民,師從勞動英雄吳滿有,并特別囑咐,要自帶行李和口糧,和農民同吃同住同勞動,皮膚要曬得像農民一樣黑、鞋子上要沾層土、手上要有層厚厚的老繭才能畢業。
吳滿有家住在延安寶塔區柳林鎮吳家棗園村,離市區有七八公里。我一路打聽,才在山溝深處找到吳家。當年吳滿有是個勞動英雄,在延安家喻戶曉。如今,吳滿有的侄子吳凌云2004年自籌資金將早年毛岸英在吳家住過的窯洞翻建一新,還在自家院子門口辦一個“延安毛岸英青少年教育中心”。吳凌云告訴我,當年毛岸英在延安生活了14個月,其中有 7個月是在吳家度過的。毛岸英和吳家的兒子晚上擠在一個炕上,白天一起勞動,一起吃粗糧小米,從不搞什么特殊,有空還幫吳家推碾子,教村里的小孩識字,與棗園的鄉親們結下了深厚的情誼。他走的時候鄉親們都依依不舍,十里相送。毛岸英在吳家懂得了農民出身的父親對農民的理解、認同與敬重。吳滿有也從毛岸英身上看到了共產黨人的理想和信念,更看出了偉人毛澤東是真心實意拜群眾為師,身體力行地向群眾學習。
有研究中共黨史的外國學者這樣評價:群眾路線是“延安道路”的精髓,是我黨在理論上和實踐上最有威力的創造。
史料記載,整個延安古城呈“王”字格局,前面兩道大抵相平,后一道呈弧形,是個底座。我在延安的走訪中驚奇地發現,南川河與延河在寶塔山下交匯,形成一個巨大的“人”字,而這個“人”字正好頂在“王”字的上面,也許這僅是大自然的一種神奇巧合。“意莫高于愛民,行莫厚于樂民。”可我覺得當年偉人毛澤東早就發現領悟這一玄機,形象地把人民比作“土地”,共產黨人比作“種子”,沒有土地的滋養,再好的種子都無法長成參天大樹。他為一個因燒炭犧牲的普通戰士張思德召開隆重的追悼會,首次提出“為人民服務”的光輝思想,并將此確立為我黨我軍的宗旨,并化為行動指南。
告別延安時,我回望寶塔山,古塔在陽光的照耀下煥發出一輪輪璀璨奪目的光芒,猶如山之巔立著巨大火炬,照亮我們前行之路,照亮我們民族復興強大之路!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