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歲的李連慶跟你說話時,操著一口略帶京腔的普通話,說著說著不自覺會伸出手朝你揮舞,眼睛瞪得大大的。他的牛場門口掛了一面五星紅旗,旁邊墻上寫著“為人民服務”五個大字,牛場辦公室中央,貼著毛澤東的畫像。從這里,你或許可以感受到一絲曾經毛主席警衛員的氣息。
李連慶在作報告
2008年,荷路村的一位老人到北京探親后,專程上門到李連慶家中敘舊,說起了家鄉山溝里的落后。荷路村是祿步鎮樟路村委會一個只有410多人的村民小組,由于地處山區,前幾年村集體年收入不足3000元,村里沒有出過一個大學生,民風懶散,賭博成風。
當年10月,李連慶回到闊別多年的家鄉荷路村時,當年因貪玩被鄉親稱為“過樹龍”的小伙子已是白發蒼蒼的老者。從此,歸鄉的游子把自己畢生省吃儉用下的近60多萬元積蓄捐給故鄉。也是在那時,他做了個決定,從北京只身回到云浮老家,開始搞起了家鄉建設,辦起牛場,從退休老兵變成了媒體筆下的“牛司令”。
李連慶為牛準備草料
退休后的李連慶在京城過得安逸,可放心不下鄉親。他出招讓村里成立農業經濟社,發展村集體經濟,重新調整土地使用布局。今年春節前,他和村干部一起,從村里20年來沒有分過的耕地中,為每個村民騰出3分好地用于發展種植業,其余全部用來發展村集體經濟。
如今,原來已是危樓的祠堂,改建成為“達道書屋”;原來村中只有一角的空地,成了籃球場和300平方米生態小公園,農忙時可成曬谷場;舊祠堂前的荒地成了荷花塘;4.3千米村巷道實現了硬底化;建起了2.1千米排污渠、2個垃圾屋,消滅了私家糞池,36戶村民進行了改廁,荷路村今天成了廣東省衛生村和生態文明村。
為整治村風,李連慶會同侄兒李卓南和村干部,召集幾位德高望重的村民共同商議了幾個晚上,在村中禁止賭博,立竿見影。
毛澤東叫他“小廣東”
1951年,李連慶應征入伍。李連慶說,怎么能到毛澤東身邊他自己也“糊涂”。就在他服役期滿返鄉前夕,接命令,自己被選拔到北京衛戍區部隊中央警衛團。
在毛澤東身邊當警衛員,李連慶一當就是19年。李連慶也當過葉劍英的警衛員。“小廣東!”是毛澤東對李連慶的昵稱,年近八旬的李連慶說,這個稱呼聽了19年,依然親切。
李連慶說,外界總在猜測毛主席的生活,其實就是“艱苦樸素”四個字。李老告訴媒體,一塊地瓜、一根玉米,主席用火烤一下就吃。主席一雙鞋子補了又補,補了再穿,連補鞋的人都不愿再補了,主席還要說服別人再補一次,直到鞋的膠質變了不能再穿。
毛主席教他做農村調查
2008年春節,當兒時玩伴陳日明和他說起家鄉的凋敝時,76歲的李連慶立即決定,要回到生養自己的土地,親眼見、親耳聽,“搞清楚問題出在哪里”。
“搞農村調查”,李連慶并不是新手。他回憶說,1955年,在中南海的頤年堂前,毛主席親自培養士兵,給警衛團一中隊的干部戰士開了一次全體大會,在會上向大家交代了三項任務:第一個是站崗放哨、第二個是學習文化、第三個是搞農村調查。由于毛主席沒有那么多時間到全國各地,他想了解全國的情況,有時就通過身邊的戰士匯報。
李連慶回憶,當時毛主席要求,回去調查不能透露自己在毛主席身邊工作,不能給地方的干部打招呼,要直接接觸群眾,在閑聊中了解情況。
1957年7月和11月,李連慶帶著任務兩次“秘密”回鄉,去田間調研,找農民交談,收集了許多真實的情況。他和農民泡在一起,卻抽不出更多時間來多陪陪母親。
這次和50年前不同了,回京的李連慶不用再寫匯報,他只是平靜地給妻女做了個簡短的“報告”:“毛主席說,‘一切為了群眾’,我必須‘溜’了,回家鄉做點事情。”
不顧反對獨自返鄉
“活一天,就要發一天光,為人民出一天力。”這是李連慶老掛在嘴邊的話,他說這也是毛主席教給他的。現在的他依舊過得像個軍人,每天早上五點起床,做100個俯臥撐、5分鐘長棍、5分鐘雙節棍,然后給整個牛場的人做早飯。大清早他會守在電視機旁邊,看《人與自然》電視節目,他說人和動物的世界一樣,弱肉強食。開始跟他談到曾經在毛主席身邊做警衛員的日子,他會略顯驕傲又感慨,現在的社會風氣比不上從前。
“你是哪兒來的?”“廣東。”1957年,已經入伍當了6年兵的李連慶被選拔到中央警衛團,駐守中南海,第一次見到毛主席時,主席這樣問他。
當年他25歲,連拼音都不會。就這樣,他一邊當警衛,一邊參加學習班,學會了普通話,還拿到了高中文憑。1976年,毛主席去世,同一年,李連慶在老家的母親也病逝,他卻因為工作所需無法回家。此后,他擔任葉劍英元帥的衛士長,葉劍英逝世后,被調到中國人民解放軍總政治部工作。
這個土生土長的廣東云浮人,慢慢成了說話帶京腔、在北京安家落戶的北京人了。
2008年,李連慶在北京見到了兒時的玩伴,從朋友口中,他得知了老家的情況。他的老家云浮市樟路村委荷路村,現在只有410多人,村集體年收入不到3000元,與大多數中國農村一樣,青壯年幾乎都外出打工,老年人和孩子留守在村里。
就這樣,他萌發了回老家做點事的念頭。“當時全家人都不理解。但我總感覺家鄉在呼喚我,鄉親們在呼喚我,大家有需要,我就回家鄉來了。”李連慶不顧全家人反對,只身回到了老家。
用光130多萬積蓄
李連慶說,錢財生不帶來,死不帶去,個人的力量很小,只希望為父老鄉親做點事。
如今荷路村村民都知道李連慶,稱他為“亞公”,表示尊敬。他回來之后,村里的老祠堂煥然一新,祠堂前面的那片空地修了一個簡單的籃球場,村前的臭水塘成了一個荷花塘,村中巷道鋪砌了1.3公里,修建了2公里的排污渠和2個公共廁所。這些工程,用了李連慶幾十年積累下來的一百三十多萬元的積蓄。
牛場剛辦起前兩年,李連慶的生活條件并不好。不到10平米的偏屋里只有一張床和一張桌子,地上堆滿了雜物;床頂上用一個木板隔開,搭起了上下兩鋪,何丙泉睡在上面,李連慶睡下面。兩年前,李連慶的女兒李艷第一次來牛場探望父親,看到這樣的環境當場哭了起來。
后來,在牛場辦公室另一側建起了一個小房間,李連慶才有了個自己的單間。“一回去,她就會叫我臭牛糞。”李連慶笑著說,老伴一直到現在還耿耿于懷。
前幾天,他給北京的老伴打了個電話,說自己今年春節回不去了。一間新牛舍要在年底竣工,他說自己得留在這兒。
每年為村民創收30萬
這幾天李連慶很忙。不光忙牛場,前后約著采訪他的媒體已經有十幾家。“我已經拒絕了很多,”李連慶侄外孫、牛場的合伙人何丙泉主要負責他的對外聯絡。
坐輪渡過西江,再走兩公里的路程,跟著指示牌穿過一條曲折的田埂、上坡,這里便是云浮市云城區都楊鎮珠川村的一座山頭,是李連慶和何丙泉創辦的星耀畜牧有限公司的所在地。
李連慶選擇養牛的理由很簡單,因為他小時候在老家放過牛。2010年,他決定和何丙泉把村里閑置的田地租過來,辦起牛場。他們會常年聘用附近村里10余名勞動力,來做一些日常工作。何丙泉說,過去四年,牛場已經為附近村民帶去了每年30萬的收入;同時,牛場每年還會消化100多萬斤農業的秸稈。
冬日的下午,上百頭牛被趕到了前方的田地里吃草。如今牛場占地面積約為300畝,養牛數量達到了300頭左右。
每天早晚,李連慶必做的事情,就是到牛舍挨個巡邏一圈,看看哪里需要填草,哪里需要加水。除此以外,《參考消息》、《新聞聯播》也是他每天必看的東西。
推動調整全村口糧田
“連慶公解決了我們一家人口糧問題,也改變了荷路村!”村民李偉強家中有5口人,當年分田到戶時只定了2口人的口糧田,此后30多年,人口發生了很大變化,但村里再沒調整過土地承包。人多地少,糧食成了李偉強家的大問題。
改革開放后,中央確定了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長期保持不變的政策。但不少村民尤其是承包土地較多的村民,把這一政策理解為“自家承包的土地數量不能變”。而村干部則怕得罪人一直沒能調整。
這一情況并非荷路村的孤例,廣東不少地區也都不同程度地存在。村民陳偉明告訴記者,連慶公向村干部提出調整土地時,部分地多的村民不樂意,甚至說出難聽的話。然而,隨著祠堂修繕、溝渠疏浚,村民享受到越來越多好處,反對聲漸歇。
等到開村民代表會議時,基本上所有村民都支持李連慶的調整建議——口糧田按照各戶人口重新調整,荒廢的農地集中起來統一種植蔬菜副食和經濟作物;同時在這個基礎上成立村農業經濟社,發展村集體經濟。
“開會時,連慶公一句話也沒說。但是大家一看連慶公在,心就定下來了。連慶公為村里做了這么多貢獻,我們都愿意聽他的。”陳偉明說。
如今,走在荷路村村道上,李連慶當年的努力已經開花結果:7畝土豆田已經結薯,每畝產量高達5000斤;20多畝黃梔子也進入了掛果期……
“就是來幫鄉親們做點事”
“連慶公啊,有面!”在聽說了李連慶的事跡后,“獨臂將軍”葉選寧作出如是評價。李連慶聽后嘿嘿笑了。
荷路村村民豎起大拇指說:“連慶公肯吃虧呀,捐了自己的財產做好村里的公益事業不說,凡事親力親為,一絲不茍,令人肅然起敬。有這樣一位老黨員帶頭在先,我們這些后生能不擁護、響應嗎?”
與李連慶聯合創業的侄外孫何丙泉回憶說,為了村里的公共事業,連慶公一共花了130多萬元。然而,在祠堂重建完工后,連慶公堅持要把全村老少銘刻下來,連出錢只有50元的老人家都刻了名字和捐款數。而作為發起人的李連慶,出資最多,卻沒有刻下錢款數。“連慶公淡泊名利的品德,永遠值得我們學習。”
他全心全意為群眾服務的態度感染了很多人。在創辦養牛場的過程中,缺錢,啟動資金不夠,好心的老板多次注資,連張收據都不要。缺醫,云浮市畜牧獸醫漁業局原副局長、高級獸醫師陸敏志愿加入了養牛隊伍,每周都到農場“報到”。缺人,周邊城鎮的工廠自動組織職工來幫忙挖番薯、割番薯藤。他的牛場已經開始惠及周邊的農民。去年,為了擴大養殖規模,資金并不充裕的高要市祿步鎮宏旭肉牛專業合作社張北宏找到何丙泉,希望賒購牛犢。連慶公聽說后,二話沒說,立即答應。在李連慶公司的幫助下,張北宏的合作社養牛規模已發展到100多頭,價值上百萬元。
盡管已經擁有云浮市數一數二規模的養牛場,董事長李連慶卻不喜歡別人叫他“老板”。“我不是老板,就是個干活的工人,來幫鄉親們做點兒事。”李連慶指著公司總經理何丙泉說,“養牛要是為了發財,就不干了。這個養牛場,我不可能傳給兒女,要靠這里的后生仔來干”。
“我不是老板,我是農民的兒子”
“我是農民的兒子。”在連日來的采訪中,李連慶嘴里不時會蹦出這樣一句話。李連慶表示,作為一個老黨員,跟在毛主席和葉帥身邊多年耳濡目染下,幫助群眾多做好事實事,已成為最基本的政治自覺。
“這次回來不是為了光宗耀祖,也不是為了享受清新的空氣,而是為了在有生之年給鄉親們做點事情。”李連慶說。
他曾經離開這片土地。無論是每天必看《參考消息》、《新聞聯播》的習慣,還是辦公室門口迎風飄揚的五星紅旗,都顯示了他過往生活的烙印。
濃重的鄉音、滿是老繭的大手、“叭叭”揚起趕牛鞭桿告訴我們,他仍然是那個鄉親們熟悉的“過樹龍”。
他從廣東山區走來,從農民中走來。而最終,他又回到了農民當中。
家鄉的山山水水賦予了他永遠的“農民氣質”:樸素、務實、勤勞。同時,他的“農民氣質”又團結了更多的鄉親,并為鄉親做了更多的好事實事。
這讓記者深深地感到,這是一曲“我是誰,依靠誰,為了誰”的贊歌,回蕩在青山綠水之間,久久不絕。
(報道綜合自南方都市報、南方日報等)
附文:
南方日報評論員:矢志為民服務的“牛司令”激勵南粵
近日,南方日報隆重推出“走轉改”活動的升級版——大型主題采訪系列活動并開設“行進中國·精彩故事”專欄,首個子系列《老兵新傳》“牛司令”的故事引發強烈反響。故事主人公是一位滿身散發著牛糞味的老漢,名叫李連慶,他曾經在毛主席身邊當了19年警衛員,后來又當了葉劍英元帥10年的衛士長。6年前,離休多年的李連慶放棄在北京的舒適生活,毅然回到廣東老家。在一舉改變老家“臟亂差”的面貌后,又來到小河對面的云浮山區創辦畜牧公司。
在鄉親們的滿懷期待和家人的擔憂中,82歲的李連慶已經在廣東山區堅持了6年。他的目標是改變家鄉這片貧窮的土地,而支撐他的是對老一輩革命家的深深懷念,對他們一生所信奉“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堅定踐行。這位老人見證了新中國60多年來的風風雨雨,中國奇跡又是怎樣震撼世界,其愛國、愛鄉、忠誠的精神底色,始終激勵著他不畏艱辛守候在鄉土旁、蝸居在農舍里,只為了鄉親們改變貧窮落后的呼喚。“人生一世,草木一秋。活一天算一天沒意思,活一天,要為人民出一天力。”樸素的話語說出了不平凡的情懷,毛主席“為人民服務”的勉勵是李連慶珍重一生的精神財富,也同樣是所有黨員干部應該始終牢記于心的人生信仰。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始終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是我們黨始終得到人民擁護和愛戴的根本原因。我們任何時候都必須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把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作為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就是要使全黨同志牢記并恪守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密切聯系群眾,以優良作風把人民緊緊凝聚在一起。在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與人民群眾同呼吸共命運的立場不能變,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不能忘。對于這一信仰,“牛司令”李連慶堅守了一生,哪怕如今已是耄耋之年仍常懷“奉獻”之心,凡事以鄉民利益為重。廣大黨員干部在工作中,要以人民群眾利益為重、以人民群眾期盼為念,真誠傾聽群眾呼聲,真實反映群眾愿望,真情關心群眾疾苦,要堅持工作重心下移,深入實際、深入基層、深入群眾,做到知民情、解民憂、紓民怨、暖民心,更要以這位老人家為鏡,照照自己身上衣冠是否端正。
樹高千尺,落葉歸根,所謂“根”無疑是濃濃的鄉情。自古以來,“故鄉”永遠都是心靈的寄托。63年前,李連慶離開故土,63年后,他又懷著改變家鄉貧困面貌的夢想,回到了家鄉的青山綠水之間。他的決定與努力改變了生他養他的村莊,曾經臟亂差的荷路村已經成為“廣東省衛生村”、“廣東省文明村”。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我們的奮斗目標,傳承著幾代中國共產黨人的使命意識。在新的時代條件下,我們的人民熱愛生活,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穩定的工作、更滿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會保障、更高水平的醫療衛生服務、更舒適的居住條件、更優美的環境,期盼著孩子們能成長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正是為了實現人民的這“十大期盼”,習近平總書記提出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并通過深入開展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責無旁貸地承擔起實現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的歷史重任。這是共產黨員應有的本色,正因這一代代的傳承與升華,本應安享晚年的李連慶始終不忘桑梓之情,當故土需要的時候,深深的鄉土情懷、為老百姓服務的情操激勵著他作出慷慨的奉獻。
在李連慶身上,我們讀懂與領悟的應有更多。從敏捷不遜年輕人的身手到毅然離京返鄉的決定,再到“移軍”云浮山區創業的激情,處處提示我們:創業者永遠年輕。創業者可以恢宏龐大,也可以如李連慶般發揮余熱進行力所能及的開拓。毫無疑問,哪怕已是耄耋之年,只要心懷創業精神,情懷便永遠不老;只要仍然愿意拼搏,便總能擁有一份屬于自己的事業。創業者要不斷激發自身的創業活力,培養堅忍不拔的品德意志和積極進取的精神狀態,成就萬事百業,勇于創造。可以說,沒有堅忍不拔的意志,便無法在超越自我、超越困難的征程中不斷前進。
對為人民服務宗旨的矢志堅守、對故鄉熱土的無限熱愛、發揮余力艱苦創業的精神,成就了今天依然在路上奔忙的李連慶。他平凡的言行中閃現出來的偉大精神力量,正激勵著無數人奮發向上,為美好的生活、強盛的中國而拼搏前行!
相關閱讀: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