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益民:中國車不能再當日本“殖民地”
文章來源:【白益民產業經濟研究所】http://www.baiyimin.com/ 出處:環球時報 2011年8月期
作者:白益民,作者系著名產業經濟學家 社科院“全國日本經濟學會”理事著有《三井帝國在行動》、瞄準日本財團》等
《瞄準日本財團》電子版下載:http://blog.sina.com.cn/s/blog_4c87b7290100kgn8.html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近日對2011年下半年我國汽車市場的預測是:下半年,我國汽車市場發展仍面臨著較大不確定性,影響上半年發展的諸多不利因素仍然存在,短期內總體發展環境難有較大的改觀。受全球經濟危機和日本地震波及,我國的汽車零部件市場也受到極大沖擊。
從汽車配件產業版圖看,中國的汽車配件市場早已淪為日本的“殖民地”,不但生產規模完敗,就連合資企業的高科技本土汽車零配件也是寥寥無幾。日本很多產業因地震受到不小的沖擊。日本進口車、日系合資車,甚至包括一些歐系車、美系車都受到零部件供應的影響,全球產生“車荒”。
日本在產業鏈上進行的是整體競爭,而不是品牌競爭。品牌競爭已經過時。幾十年前索尼、松下、豐田進行品牌競爭,后來因美日貿易摩擦而受到美國保護措施的打擊。此后,日本便不再硬碰硬地一定要把本土生產的汽車打進美國市場,而是在美國開始建立自己的合資企業、制造企業,甚至扶植當地的品牌。這套新產業競爭模式不僅是在汽車產業發揮作用,還被應用于電子產業。
過去十幾年中,日本顯示出衰退的表象,但實際上日本很多利益都藏在其他國家品牌的背后。日本在中國有一萬多家企業,在全球更多。“日貨”和“中國制造”的定義需要更新,中國品牌產品的核心零部件如果不是自己的,可以被稱為“Made in China”(在中國制造),卻是“Made by Japan”(由日本創造)。人們應當醒悟,并不是日本依賴中國的市場,而是中國甚至歐美都在依賴日本的技術,特別是高端技術。
中國不能以成為世界第一大汽車市場而沾沾自喜,更多應是從這次“車荒”事件中得到一些警示。以此為契機,中國能反省、重新借鑒日本綜合商社和財團模式的成功經驗,并指導中國下一步的經濟發展。中國亟須做自己的綜合商社、自己的財團,進行產業鏈的競爭,并打造中國獨立自主的產業體系,爭取在產業鏈上有更多的話語權。
作者:白益民,作者系著名產業經濟學家 社科院“全國日本經濟學會”理事著有《三井帝國在行動》、瞄準日本財團》等
《瞄準日本財團》電子版下載:http://blog.sina.com.cn/s/blog_4c87b7290100kgn8.html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