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稀土換技術是損害國家利益的怪論
邱 林
日前有消息傳出,監管部門正在召集業界研究者討論一項新政策:以開放稀土資源為代價,吸引國際電子產品制造商和汽車制造商在內的企業在中國建立稀土加工廠,并由此汲取最新的技術。有業內人士表示,稀土高利潤的應用環節是中國所欠缺的,中國現在需要的是先進的應用技術,這也是“稀土換技術”的由來。(8月23日《國際金融報》)
事實上,“稀土換技術”的典范已經有了,包頭稀土高新區作為中國惟一一個以稀土命名的技術開發區,就是為了用“資源換技術”設立的。但這是否是未來的一種新政策,市場還在猜測。據悉,曾有業界人士向國家工業和信息產業部詢問此事,答復是以前中國推行的是“市場換技術”策略,即通過向外資企業提供廉價勞動力并準其進入迅速成長的大陸市場來實現技術引進,而現在則提倡用“資源換技術”,該項新策略也適用于稀土市場。
中國工程院一位官員表示,中國在稀土下游產業高端技術研發方面的投入包括一筆總值人民幣3至4.5億元人民幣的特別研究基金。發達國家掌控的高端技術也很具有吸引力。目前在包頭稀土高新區內運營的外企已有50家,包括法國羅地亞。8月10日,韓國產業銀行與包頭高新區簽署合作協議,將引導韓國電子產品制造商和汽車制造商前往包頭,自主或與中方合伙建立稀土加工廠。
而剛在中國出席稀土資源研討會的美國獨立稀有金屬專家杰克·利夫頓說,中國稀土資源豐厚,但加工技術相對滯后,需要產業更新,增加稀土資源開發的效率。他認為,一些中國稀土公司愿意用稀土作價來支付引進這些技術的費用,現在的談判主要集中在稀土價格問題上。我正同一些西方公司積極合作,他們希望對中國稀土提煉公司所開發并現在依然在使用的稀土分離和加工技術進行投資,中國稀土公司現在積極性很高。
國內外專家對“稀土換技術”觀點的似乎高度一致,這出乎人們意料。然而,用“稀缺換取技術”真的那么有效嗎?回答是否定的。中國汽車業在這方面的教訓是十分深刻的。改革開放之初,中國與西方國家技術差距巨大,西方一些已經落伍的技術在中國則成了先進技術。例如早在1978年就在歐洲淘汰的桑塔納汽車技術,中國當寶貝買過來生產,一度還占了中國市場的“半壁江山”。
當然,“技術換市場”的確成為當初中國汽車業的引進外資的一種期待,早期以各類手段“換來”的技術的確使中國生產力獲得躍進,從而有力地拉動了中國的經濟增長。隨著中國技術水平的提高,與西方國家技術差距的縮小,中國經濟需要的不再是一般的適用技術,而是先進技術、核心技術與關鍵技術。
但是,跨國公司也不傻,他們與中方合作更看重的是中國市場。其結果是,大多數跨國公司并沒有履行“技術換市場”的承諾,帶動中國的科技創新能力,反而對中國本土企業的科技創新造成“擠出”效應,汽車業逐漸演化為跨國公司在中國的代工廠,僅靠合資比例限制坐享合資收益,讓中國汽車業付出了沉重代價。
盡管“市場換技術”的負面影響已十分明顯,再迷戀“市場換技術”,自然也就如刻舟求劍那樣滑稽可笑。但仍有一些人大唱贊歌,并試圖將其引入到稀土產業中來,只不過改頭換面為用“稀土換技術”。
在前一階段,中國對稀土產業進行整合后,取得了一定的定價權。此時,業界有人急忙站出來說話,稱稀土業獲得的話語權并不僅僅是定價權,因為我們的目的并非一賣了之,而是希望通過稀土提高自身工業實力?,F在中國在應用技術上不具備優勢,因此,在控制原料的同時,需要大力發展自己的技術,彌補產業鏈的缺陷。
正是在這樣的情況下,“用稀土換技術”觀點便應運而生了。然而,這是一個損害國家利益的怪論。用“稀土換技術”的路線乃是用目的去交換手段,造成的結果是實現了別人的目的,而自己卻沒有掌握手段。這不得不讓我們懷疑,國內稀土業也像汽車業一樣,不僅滋生了境外利益集團,而且也培育了一批買辦與掮客,他們游走于外資與國內各級政府部門和企業之間,翻云覆雨,獲取巨額收益。用“稀土換技術”似乎是一個相關者都能得到好處,利益均沾的博弈,而輸家往往只有一個,那就是國家。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