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一些分析
近年來高校團學改革的一個方向就是項目化。與項目化方向相配合的就是高校團學組織以各種項目劃分業務部門。依筆者理解,以一個項目作為一個部門的重點抑或是全部工作,其最大的意義就在于能夠在一個具體工作之中綜合各種思考問題的角度,實現對項目所在范疇的全面貫通深刻體現。
那么,目前團學組織部門中的這些項目能不能達到上述的要求呢?
筆者所在高校的團委按照以下板塊設置部門:志愿服務,社會實踐與競賽,社團管理,文藝活動,非課程活動信息平臺運營,宣傳工作,團員管理,辦公協助。
學生的認識世界、改造世界的過程實際上包括自主研究(自然、技術與社會)、投入實踐(交流自然研究成果、開發技術與產品、介入社會事務),這是一組有著很強聯系的過程,而這個過程的核心目的是“解決中國問題/解決別國問題”。
競賽不能做到順應這個過程,相反,它力圖創造一種不同于這個過程的過程(競技技巧、與他人競爭),以競爭為主導實際上扭曲了自主研究、投入實踐的過程。
為了順應真正的自主研究、投入實踐的連貫過程,團學組織應該把這個過程作為若干個項目,這類項目的每一個項目都應該完整體現上述連貫過程。為了達到這一點,可以從不同的入手點出發確定項目,這樣每一個項目雖然入手點不同,但落腳點有可能是交叉的。學生在參與這些項目的同時結合問題對一些本來是理論課的知識進行學習和理解。例如:設置“居民吹哨我報到”項目,以居民(村民)的生活需求為出發點,然而居民(村民)的生活需求有可能最終落在自身(如家庭室內),也可能最終落在更廣的范圍內(某城市/某鄉鎮/某縣/某一個或幾個省/全國/多國/全球/太空【衛星空間站等】);再例如,設置“從人民中看中國”項目,從民眾的具有小局部/廣域社會意義的任何一種現象入手,對其的研究可能導向社會問題(如中國的主導生產關系/法律帶路黨問題/政權機關專業化加劇是反群眾路線的這種問題等),也可能導向技術問題(創造新生產力鞏固公有制)。這兩個項目的實施憑借和參與者的落腳點就是交叉的(既有可能是社會問題也有可能是技術問題,既有可能要求社會性解決方案也有可能要求技術解決方案【類似中醫與公共衛生】),但是由于入手點不同,因此有分設的意義可言。現有的項目如“挑戰杯”等聚焦社會重大需求,因此也有分設意義,但是參與者邊研究邊學習的就是不一定是本科專業知識了。無論如何,在這些項目中,都應該使每一個參與者(而不僅是獲大獎者)共同得到的收獲占總收獲的絕大部分。因而甚至在某些項目中不應強調評獎。應該強調的相應變為每一名參與者的研究過程。
顯然,這些項目也同時包含了技術與社會實踐——技術本就應該為社會(人民和社會主義)服務。
社會實踐自己本就是一個完整的過程。實際上它已經包括了目前團學改革意義上的社會實踐與志愿服務。目前這種社會實踐集中在假期,實際上它也應該包括在學期之內(因而在學校附近,是經常的、貫穿于整個學期的)。為專門的志愿服務設置一個獨立的機構顯然是不妥的。二者都需要對社會的觀察與思考,而這并不因為導向兩種行為而變成兩種事情。經常是學生首先觀察分析社會,然后決定自己是組織社會實踐(目前意義上的)還是組織(注意這個詞)志愿服務。對志愿服務的調查研究本來就是一種社會實踐。同時,在校團委層面對志愿服務與社會實踐部門都缺少總結與改進職能,經常是干完一個具體事情就過去了。
一個項目本身不一定持續很長時間,它的存續期限是不以頂層設計者的意志為轉移的。因此,項目化的部門設置必然涉及部門的撤銷與轉變。此外,一些部門的工作還存在經常性的交叉。例如,社會實踐有時會經常導致校園內的文藝宣傳——例如,解放前宣傳土改,創作者經常需要與深入調查協助土改的本校其他學生一同參加土改工作隊。現在,宣傳社會進程的文藝作品創作同樣是需要深入生活的。因此校團委單獨設置大的文藝部門就容易過分強調自身工作、將其與其他事項相割裂。
最近一輪高校團學改革也提出了“工作人員-志愿者”的理念。很多高校在處理這個問題時,一般將“工作人員”當作一個部門的負責人去看待。這樣,“工作人員”就形成了對“志愿者”的管理關系。那么,“志愿者”在被“工作人員”管理的過程中都發生了些什么呢?下面筆者根據自己在學生組織中擔任志愿者時的經歷來總結。
“志愿者”在實際中一般是“工作人員”的學弟學妹。因此在日常工作中,往往會體現出一種“志愿者”對“工作人員”的的順從關系。“工作人員”也往往是抱著一種居高臨下的態度看待“志愿者”。“志愿者”設置的本意是吸收盡可能多的同學參與自主管理。既然是學生的自主管理,那么“志愿者”與“工作人員”之間就應該是一種平等的關系。目前來看,二者簡直是奴隸與奴隸主之間的關系。
學生組織的工作實現主要是通過“工作人員”給“志愿者”分配任務完成的。一般“工作人員”與“志愿者”對接工作的形式是詢問“現在有某事項,有誰愿意干”。在這個過程中,看不到一點有助于“志愿者”獨立思考、交流意見的跡象,“志愿者”根本不能獨立自主,受到尊重地表達自己對于工作的看法——每周例會開成了單向的布置會。
二、團學組織目前面臨的緊迫任務
項目組織的好不好、對學生內在發展有沒有好處,普通學生自己最有發言權。因此,團學組織項目化改革必須依靠廣大的普通學生。而普通學生是經過十幾年應試教育上來的,大部分還不具備真正的自我發展意識(而這大部分當中不是娛樂至死者就是精致的利己主義者),因此需要持續深入地進行思想工作,才能使普通學生正確認識自身合理訴求(費盡心思“往上爬”在社會主義社會顯然不是合理訴求)。這樣,普通學生才能分析這些項目的特點和項目是否全面、深刻的促進了包括自己在內的所有學生的顯著的、差異較小的正面發展,從而將自己組織為一個整體推動進行項目的優化與調整。志愿者不是團學組織工作人員的奴才,而是代表所有普通學生參加自主管理,因此,理應強化團學組織志愿者與全體普通學生的實際聯系,以全體普通同學的力量監督團學組織工作人員(學生骨干)正確履職、通過長期艱苦的過程實際地反對內部官僚主義。目前“骨干動腦,志愿者動手”的現狀是對志愿者獨立負責精神的不尊重,必須得到改變。
三、團學組織如何實現上述任務?
(1)在一個體系內實現共青團和學生會具體改革的普通學生參與——校級學生代表大會與團代會聯席常設論壇
常設論壇由學生委員會主辦,聽取非骨干普通學生對團學組織項目與志愿者工作體驗的
意見與建議,所有學生都可以參與。應該注意的是,討論過程中應有一些原則內容,如團學組織項目化的方向是什么、如何衡量它對普通學生的作用等。如果涉及到對這些原則內容的質疑,應該即時組織全校學生充分討論。在這些原則下展開的討論也應該使表達意見者充分發表自己的意見。除卻特殊情況外,對應團學組織及其部門負責人必須到場當面接觸表達訴求者并與之交流。討論結果應當及時向全校(全社會)公布。團學組織及其部門必須執行討論結果,執行不力者可以監督和處分。應通過校媒實行公開監督,處分主體應為普通學生,可能的實現形式包括撤職等(如何實現是一個問題)
常設論壇的最長開會間隔應結合考試安排確定,一般應為兩到三周。開會形式應該親近學生,最好開成茶話會的形式,因而會場布置要講究。這種會可由學生委員會委員主持。
除此之外,還應定期組織對本單位學生骨干的整風會。
(2)校級學生骨干問題
應當改變校級骨干加分做法和行政保研待遇。現在的加分與行政保研待遇是一種將學生骨干與廣大普通同學區分開來的做法,這兩種待遇的存在實際上已經使學生骨干在一定程度上脫離了普通同學。離開了黨的群眾路線,取得再大的工作成績,也是根本錯誤的。因此,應當將黨的群眾路線作為學生骨干入職培訓的第一議題。學生骨干在團學組織工作時,應該將自己的職能轉變為總結志愿者的工作觀點、結合自身工作經驗加以升華并引導志愿者對自身工作形成深刻理解等內容。在轉變職能中,必須尊重志愿者的人格尊嚴、(從而)保護激發志愿者的工作熱情。
骨干培訓的時間實際上十分緊張,為了用好寶貴的課程時間,就應當將行政能力課程改為《黨的群眾路線》課程并改革上課形式與方法。
(3)《黨的群眾路線》課程的一種設想
《黨的群眾路線》課程應當與前述的學代會/團代會聯席常設論壇一樣,都是學生骨干養成自覺踐行黨的群眾路線習慣的憑借。因此,在《黨的群眾路線》課程中,也應該貫穿著學生骨干相信群眾、依靠群眾的實踐。這個課程可以選取近幾年團學組織服務學生的經典案例,邀請當事同學與上課的學生骨干共同復盤。在復盤當中,上課的學生骨干通過案例當事學生的引導(當事學生上課前事先梳理上課學生骨干面對案例時可能的工作思路),將發現自身工作中的一些問題以及自己離黨的群眾路線還有哪些差距。在找到問題與差距之后,案例當事學生、學代會與團代會代表、學生委員會委員、所在部門志愿者以及普通同學將以各自的形式(課上及課下,更多的是在課下)幫助學生骨干從工作和生活內容中分析問題形成的原因,從而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課程也可以邀請近期上課學生骨干所在部門對接工作涉及的普通同學及志愿者對近期工作中當事學生骨干的表現發表意見。
(4)部門與子部門——各部門下不再劃分子部門(太割裂)或直接以子部門為載體建立子部門臨時溝通體系
這里有兩種做法。一種是在現有的大部門之下,不再設置常設的子部門,改為設置臨時項目組。在這種臨時項目組中,各工種處于一組之內,便于溝通與充分交流意見,也有利于各工種站在全局視角分析問題。
另一種是將現有的子部門進行整合,相近職能的子部門只保留一個。在一項具體工作中建立各子部門之間的臨時溝通體系。由于目前的部門設置反應的部分領域之間的聯系明顯較弱,這種設置做法可能有點激進。
四、團學組織實現上述任務的阻礙
頂層設計的執行方式本身就構成一種阻礙。
一部分問題在于上級團組織是否真正理解黨的群眾路線。在團學組織中實行工作人員與
志愿者分離的改革,本身就存在著“工作人員對誰負責”的問題。改革前,團學組織骨干由部門成員內部選舉產生。改革后,作為工作人員的團學組織骨干不再由選舉產生,而是由報名-面試-任命產生。這就產生了“本屆骨干對上屆骨干負責”的荒謬現象。事實上,團學組織骨干理應對全體普通學生負責。只有做到這一點,他們才能真正貫徹黨的群眾路線。
以任命-加分-(行政等類別)推免三個環節為內容的所謂學生骨干“培養”過程實際上正在把學生骨干培養成高踞于普通學生(將來就是人民群眾)之上的精神貴族。這本身就背離了黨的群眾路線。在造就大批違背黨的群眾路線的人的團學改革進程中,我們就不得不懷疑上級團組織是否真正理解黨的群眾路線。
另一部分問題在于高校團學組織面對的是一個沒有反對機會的、來自頂層的標準——各高校兩級學生會每學期都要填一張自評表,而它們只能填寫,根本沒有機會去思考自評表上的標準是否合理、是否符合本校實際。
還有一部分阻礙來自前序教育階段與社會的絕對優勢。
現在的高校本科學生,除了某些城市以外,在升入本科以前經歷的基本都是六年起步(初高中)的極其殘酷、極其喧賓奪主的應試教育。
這帶來的其中一個影響就是其習慣了弱肉強食的叢林邏輯,因而無法提出一個團結的、(社會主義)民主的、進步的方案——甚至是觀點。如果說20世紀50年代之前的革命進程還能夠培育出把資產階級(或者說“全體國民”)作為一個整體的其民主派(提倡整個資產階級聯合起來實行專政),那么當今的中國教育確實沒有培育出什么有廣泛整體意識的人。相反,這些人將身邊的絕大多數同齡人都看作有不共戴天之仇的人(也許是人形動物)。
這些剛剛升入本科的學生(尤其是選擇競爭學生骨干的學生),沒有辨別團學組織體制好壞的能力,面臨一個團學組織,往往是介紹什么就認為是什么,沒有任何冷靜的分析與質疑精神。因而在擔任學生骨干以后,也就不會懷疑自己的作風與集體生態(部長團本身以及主席團-部長團-志愿者三級體系在工作體現的常態)有什么問題。
而社會的示范也帶來了災難性的影響。大多數企業與政府機關(后者的工作氛圍更是家喻戶曉)中上司/上級的霸道姿態(愈發嚴重),文化作品(恐怕是文化垃圾)中滿大街的“霸道總裁”,60后、70后家長(不知今后80后家長補位后會怎樣?)言傳身教的腐朽思想(人性自私——校園霸凌者的家長是否也是腐朽思想布道者?),都使得大多數高校學生不能具備任何一種包含“集體”“平等”這些概念的思想。
結語
從團學改革出發,討論僅僅停留在高校應該怎么做是沒有意義的:要想其做出改變,首先應當讓社會特點發生根本轉變。因此,我們應該分析的便是:如果它不變,我們會變成什么樣?如何在我們變成這樣的條件下,使社會特點發生根本轉變?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