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疫情已經接近尾聲,現在是嚴防倒灌。而國外疫情勢頭仍如洪水猛獸,讓人看不到希望。在我們國家疫情發展迅猛的一段日子里,我們有全國自上而下的重視動員積極戰疫,有全國4萬余名醫護人員的持續馳援,有中華醫藥戰勝瘟疫的寶貴經驗等等,凡此種種,讓疫區的人們讓全國的人們看到了希望,走出了至暗時刻,并可以向全球輸出中國經驗。
回顧國內抗疫的過程,不難發現,我們也曾經歷諸多困難時刻,經歷諸多灰暗時刻,但這其中又不乏諸多感人瞬間,諸多深刻啟發,如疫情下的中醫醫護人員和患者之間的關系以及中醫西醫之間的關系。
一、從絕望到希望
這個故事來源于同有三和的劉力紅教授。劉老師的團隊是作為民間的中醫力量進入前線的,2月24日,他們進駐武漢市八院病區,收治了20多位病人。劉老師團隊參與診治之前,這些病人已經經過了10幾天的治療,主要是抗病毒藥物。每天醫護人員會給患者發藥,但是患者的癥狀并未出現多少改善,病房中靜悄悄的,彌散著焦慮的情緒。對于患者來說,已經習慣于靜靜地等待。
劉老師團隊第一天查房診治時,患者的態度是“不主動理睬”,護士們做完例行工作后,也即離開了。因為穿著厚厚的防護服、護目鏡,帶著3層手套,手機、紙筆等不能帶出病房,這些都給中醫的診斷及治療帶來一些阻礙。比如,針灸,用的是一次性的毫針,要把針取出來,帶著手套也是不方便的,且還要十分注意不要劃破防護手套。克服這些困難后,劉老師團隊給患者施針,效果卻是立竿見影的。有胸悶癥狀的患者反饋:“怎么會有這么神?!胸完全打開了,不悶了!”,還有惡寒的患者,針刺后溪后,就不感覺冷了,等等。劉老師團隊將之前的思考:針藥并用,落到了實處,且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
因為癥狀有了明顯改善,病房中的氛圍很快有了改變,第一天,是“不主動理睬”,靜悄悄的,焦慮的;到了第二天,病房中有了聲音,不再靜悄悄,患者們會交流自己接受中醫治療后的變化;第三天,病房中有了歡聲笑語;再后來,患者們會跟護士們說中醫好,有療效,開始盼著中醫來;再后來,醫院的其他醫護人員也會在中醫團隊給患者施治時過來幫忙;再再后來,除了給病房中的患者針藥并用施治,出了病房,醫院的其他醫護人員也等著劉老師他們給把脈開方扎針來調理預防……
劉老師還說了一個現象:到了最后,病人已經達到了出院的標準,但是有好些病人不愿意出院,他們說,好不容易碰到這樣的治療,想多治幾天,甚至有病人哭著請求不要讓他出院。
這樣的轉變,恰似從寒冷的冬天走到了春暖花開,而轉變的關鍵是中醫的診治給病人帶去了希望,讓他們走出了至暗時刻。
二、從拒絕到深度信任
這個故事來源于廣東省中醫院中醫經典科主任顏芳。2月10日,廣東省中醫院援助武漢漢口醫院的中醫小分隊抵達后發現果然困難重重,他們接管醫院的中藥房完全停擺。好在出發之前,對此情況有所預估,廣東省中醫院領導決定將舉全院之力予以支持。
在漢口醫院,他們已經幾乎看不到輕癥患者了,最后確定的思路是,在傳統經典藥方基礎上進行適當加減,此后再根據病人具體情況隨時調整方案。
然而,當前期準備一切就緒,中醫隊卯著勁兒想用中醫幫到武漢老百姓時,卻在診療時遭遇了尷尬的拒絕。病人一開始以為是西醫查房,當聽顏芳等介紹自己是廣東過來的中醫,要給大家開中藥時,一位男患者當場就拒絕了,說:我們不吃中藥。
但,到第三天,中藥還是送到了病人手上。從2月13日開始,漢口醫院的隔離病區已陸續有患者反饋療效很好,并很快在病房間傳播。病房中的口碑相傳,讓那些起初抵觸拒絕中醫藥的患者也主動要求用中醫治療了。
當時間過去一個多月,在診療過程中,顏芳等中醫與漢口醫院的患者彼此建立了深厚的信任,每當他們拎著藥袋查房時,病床上的患者都會親切地說:“中醫來了!”患者甚至要求多給幾盒藥備用,還有的患者想去“搶”他們手上拎著的藥盒。
中醫從被拒絕到獲得深度信任,患者從寧愿無望地等待到期盼多備幾盒中藥,這樣一個過程,就像是冰雪融化、守得云開。
三、從各自為政到統一戰線
這個故事來自四川援鄂醫療隊扈曉宇教授。1月25日,扈曉宇作為四川省第一批援助湖北的中醫醫療隊成員,進駐武漢協和新冠肺炎重癥患者收治病區為患者開展中醫診療工作。
同樣的,在武漢協和這個重癥病區,中醫藥也經歷了從最開始的被排斥到懷疑到信任到最后的認可這樣一個過程。
在這里,除了醫生和患者關系的磨合,還有醫生和醫生即中醫和西醫的磨合過程,顯然,后者之間的磨合更為艱難。
這個隊伍中,中醫大概10名,西醫80名,扈教授說這10個中醫當中,面對新冠重癥患者,能獨立開方的基本只有3位,并且一開始,中醫沒有處方權。
早期的時候,隊伍中的中醫和西醫是有隔閡的,很多時候大家相互看不上,也看不慣。最開始時,西醫跟中醫講,跟患者講,中藥會吃壞肝的,于是患者就不吃了。
他們管理的病區有兩層樓,有一層有中醫,有一層是純西醫,有中醫的那層樓患者的情況非常好,而純西醫那層樓的患者一個個都蔫蔫的,呼吸困難一天天加重。
10天過去之后,那些吃了中藥的患者和不吃中藥的患者有了明顯的差別。
對患者的病理現象,西醫大夫們也經歷了一個重新認識的過程。因為長期用抗病毒和抗生素藥物,患者出現了腹瀉。但因為存在同時用西藥和中藥,西醫大夫們一開始便認為是中藥導致了腹瀉,還有出汗的現象,西醫大夫們覺得是用了麻黃就出汗。但到后面,大家就會思考,到底是藥物的問題還是疾病的問題。
在事實的教育下,西醫大夫們變了,他們開始對患者說:你們可以試著吃吃這個中藥。過了20天,中西醫和諧了很多,西醫每天把需要開中藥的病人情況發群里,寫得非常清楚明白,他們變得主動要求了:趕緊給患者開中藥,趕緊開中藥。這種和諧和解讓救治過程變得順暢而高效,帶來了最終的勝利。
到最后定點醫院要關閉時,這個病區一共收治了200來個患者,只有2例死亡,轉院的有30來個人,其他所有人全部出院。截止3月11日,出院患者當中包括56個重型和危重型患者,全部轉輕型,并且氣管插管是0例,使用有創呼吸機0例,使用ECMO也是0例。對于重癥病區來說,這是個非常驚人的成績,優于同天開科的其他外省的援漢醫療隊。當他們把這個成績報到四川醫療隊時,其他醫生都不信,覺得之所以取得如此成績,是因為多是輕癥,這回團隊中的西醫也不干了,直接拿出數據,找他們理論,說是中醫起了很大的作用!
在這個中西醫混編的醫療隊中,中醫西醫經歷了一個艱難的磨合,但療效是硬道理,治病救人是第一要務,在事實面前,西醫同道們認可了中醫,統一了戰線,實現了1+1>2的療效,扈教授說,這是中西醫結合的一個偉大的試驗。
四、結語
“辦法總比困難多”這種不畏困難樂觀積極的精神,筆者在廣東省中醫院援鄂的中醫們身上頻頻看到。逆境之下,迎難而上,不忘初心,大醫精誠,這是筆者在所有奮戰在一線的中醫人身上看到的希望曙光。
是我們傳承幾千年的中華醫藥經驗給了中醫人信心和力量,讓他們帶著這股力量給了患者生的希望,給了患者至暖真情,讓西醫同道認可,讓所有人攜手共度時艱,走出了至暗時刻。
這種寶貴的經驗,也促使我們思考疫情過后,如何協調發展兩個醫療體系,如何維護醫患之間的關系。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