忍辱發憤,堅韌不拔,是司馬遷極力弘揚的精神,也是《史記》的美學風格之一。在介紹《史記》創作緣起和寫作動力時,司馬遷指出:“夫詩書隱約者,欲遂其志之思也。昔西伯拘羑里,演周易;孔子厄陳蔡,作春秋;屈原放逐,著離騷;左丘失明,厥有國語;孫子臏腳,而論兵法;不韋遷蜀,世傳呂覽;韓非囚秦,說難、孤憤;詩三百篇,大抵賢圣發憤之所為作也。此人皆意有所郁結,不得通其道也,故述往事,思來者。”(《史記·太史公自序》)
所謂“思來者”,就是跟后世溝通。這種溝通當以民族文化的傳承性、民族性格的一慣性為前提。司馬遷明確交代,他是自覺地用民族精神中最為強大、光輝的因素,來鑄造華夏大族的精神文化。
越王勾踐不聽范蠡諫阻,貿然伐吳,慘敗。越王擔心從此滅國,無以復興。大臣文種云:“湯系夏臺,文王囚羑里,晉重耳奔翟,齊小白奔莒,其卒王霸。由是觀之,何遽不為福乎?”(《史記·越王勾踐世家》)這是換一個語境把司馬遷自序的話重復強調了一遍。
商湯、文王、齊桓公、晉文公、越王勾踐、孔子、屈原、左丘明、孫臏、呂不韋、韓非,均是深刻影響中國歷史的大人物,然而他們無不經歷過困辱磨難。他們的成就,正是經由曠世困辱磨難的鍛壓、塑造與考驗,才爆發式地噴涌直上、光昭日月。
判斷一個人能否開創功業、登高至極、成賢稱圣,只要看他如何面對厄運、屈辱與磨難。在司馬遷看來,人所受的困辱磨難,與他們所創造的精神財富和歷史貢獻,具有內在的關聯。是君子就不應該被困辱磨難所摧毀,而必須愈挫愈勇,愈辱愈堅,愈磨愈銳。上述圣賢之士,固然人人如此,《史記》中其他許多人物,皆為此屬,名單可以列得很長。
少年韓信,曾受胯下之辱,青春張良,曾在橋頭忍受一老頭無理支使。秦相百里奚混跡于奴仆之中,季布將軍以奴隸身份戴枷勞作于田頭,而且隨時有砍頭之憂。趙武、伍子胥、張儀、蘇秦、范雎,都是受過大磨難,而又能夠堅忍不拔,奮然崛起的。范雎的遭遇,比較典型。
范雎家境貧寒,曾周游列國謀求富貴,未得手,乃返還魏國,在中大夫須賈門下當差。他隨須賈出使齊國時,齊國知道他智慧過人、口才出眾,就派人給他贈送十斤黃金以及牛肉美酒之類,范雎不敢接受。須賈認為,范雎很可能是把魏國的機密出賣給齊國了,才得到齊國饋贈。回國后,須賈將此事報告給魏國宰相魏齊。魏齊大怒,命令左右對范雎用刑,打得范雎脅骨折了,牙齒斷了。
范雎承受不住酷刑,乃裝死。魏齊派人用席子卷著,把他扔在廁所里。并讓宴飲的賓客,輪番往范雎身上撒尿。
范雎苦苦哀求看守說:“請您開恩放我走吧,日后必定重謝。”
看守對他的遭遇很同情,就向魏齊請示說:“我想把席子里的死人扔掉。”
魏齊宴飲已久,正醉著呢,隨口答應說:“行啊,扔了吧!”
范雎因此才得以逃脫。
魏齊醒酒之后,忽然明白過來,馬上派人去搜捕范雎。范雎則更名改姓,開始了一場恐怖大逃亡。
久經磨難,范雎終于逃到秦國,有幸得到秦昭王賞識。范雎提出,應該改變外戚魏冉近交遠攻國策,實行遠交近攻戰略,侵伐鄰國擴張國土。他還提醒秦昭王,當下太后和貴族權力太大,王權偏弱,不利于國家發展。秦昭王幡然醒悟,趕緊廢太后,免宰相,外遷貴族,拜范雎為相,勵精圖治,遂達民富國強。
范雎在秦昭王支持下,上承孝公、商鞅圖強之志,下開秦皇、李斯統一帝業,是秦國歷史上富國強兵、攻城略地的一代名相,為秦始皇最終滅六國、一統華夏打下堅實基礎。李斯在《諫逐客書》中高度評價范雎的貢獻:“昭王得范雎,強公室,杜私門,蠶食諸侯,使秦成帝業。”二十余字的概括,極其準確。
范雎功勛昭彰,恰是忍辱發憤的典范。
舉大事沒有不遭挫折的。只有忍辱發憤,堅韌崛起,才有大成。忍辱的過程恰是磨礪自己的過程,崛起的過程,更是修煉提升自己的過程。
越王勾踐失敗之后,臥薪嘗膽,謀求復興的故事,婦孺皆知。他究竟如何忍辱負重的呢?司馬遷有一段描述:
越王勾踐反國,乃苦身焦思,置膽于坐,坐臥即仰膽,飲食亦嘗膽也。曰:“女忘會稽之恥邪?”身自耕作,夫人自織,食不加肉,衣不重采,折節下賢人,厚遇賓客,振貧吊死,與百姓同其勞。(《史記·越王勾踐世家》)
中國古代所奉圣人,限于華夏核心地區,諸如堯舜禹湯、文武周公。至于南越北狄,有待圣教風化,何圣之有?然而這段文字,與《五帝本紀》、《夏本紀》中描述舜和禹的文字,文化基調、感情色彩完全一致。越王勾踐臥薪嘗膽、發奮崛起的精神,完全是圣人精神。他在忍辱發憤的過程中,把自己塑造為堯舜禹湯那樣的圣人。這是忍辱負重的最高境界。
《史記》所事,在于“罔羅天下放失舊聞,王跡所興,原始察終,見盛觀衰。”在于“稽其成敗興壞之紀”(《史記·太史公自序》)。可見司馬遷著史之旨歸,盡在匡扶社稷,治國平天下。所謂忍辱發憤、堅忍不拔者,即是勿在困厄中意志崩潰而隨波逐流,亦勿在困厄中絕塵遠遁而餐風飲露,唯應在困厄中拔地而起,建功立業,肩負社稷之重。此其所望于同儕、所托于族民者,何其厚也。
建功立業需要忍辱發憤,守成則需要忍辱負重。周公旦事跡頗可為此注腳。
周成王繼嗣武王時,年幼不可親政,由其叔父周公旦攝政。周公以吐哺握發之誠,經天緯地、協和萬邦,遂成一代巨圣。
可當時許多人對他有誤會,謠誣周公要謀逆作亂,說得成王憂心忡忡。周公有口難辯,為了避免矛盾升級,殃及國祚,只能遠走他鄉,自我消失。后來成王在宮廷府庫中,發現周公祀神作法的檔案。那年成王病重,命在旦夕。周公剪下自己的指甲,沉河禱告說:“國君年幼無知,由我當朝理政,若有禍殃,請降臨我身。”古人觀念,均信鬼神靈驗,祀神祭鬼都特別鄭重其事,指甲沉河那就是把自己的生命交出去。成王因此深受感動,立即誅殺誹謗周公的大臣,著人把周公請回王宮。
《蒙恬列傳》和《魯周公世家》中,都詳細記載了這個故事。《蒙恬列傳》中原文是這樣的:
昔周成王初立,未離襁褓,周公旦負王以朝,卒定天下。及成王有病甚殆,公旦自揃其爪以沈于河,曰:“王未有識,是旦執事。有罪殃,旦受其不祥。”乃書而藏之記府,可謂信矣。及王能治國,有賊臣言:“周公旦欲為亂久矣,王若不備,必有大事。'王乃大怒,周公旦走而奔于楚。成王觀于記府,得周公旦沈書,乃流涕曰:“孰謂周公旦欲為亂乎!”殺言之者而反周公旦。(《史記·蒙恬列傳》)
此類事以前也發生過。周族伐紂得勝次年,武王大病,滿朝驚恐。周公于是準備了許多玉璧玉珪,為武王祀神作法,向神靈禱告云:眾多兄弟中,只有我多才多藝,最能娛樂鬼神,神靈要收就把我收去吧。大兄姬發肩負社稷之重,累于安定萬民,并非多才多藝,不善侍奉鬼神。只要你們收我去,我把這些玉璧玉珪,全都送給你們。周公此事時人不知。直到周公辭世之后,天象激變,震驚朝野。成王率百官開金縢書,才看見記錄此次祭祀活動的記錄。(《史記·魯周公世家》)
周公旦雖然未登天子位,但他是歷史上公認的巨圣。古代流行的巨圣排序,是堯舜禹湯、文武周公。文是周文王,武是周武王。七個巨圣,周公是唯一一個無天子身份者。周公當之無愧。
他不但最能忍辱,還最能犧牲自己。為了江山穩固和萬民太平,隨時可以捐身成仁。上述兩個祭祀儀式,都是用己命換天子健康。面對滿朝謠言和猜忌,他不辯不怒,寧愿背負誣陷、犧牲名節,以保大局。
周公故事說明,國祚底定之后,維護大局,保守大業,同樣需要忍辱負重,堅韌曠達。
漢室初興,天下甫定,急需各路王侯和廣大朝臣,跟天子一起同心戮力,穩定大局,建構權力秩序、行政體系和運行機制,帶領社會恢復生機、重返繁榮。原本分散作戰的王侯,要匯聚一起共理朝政,難免有利益紛爭,難免相互懷疑、相互猜忌、相互抱怨,難免經歷磨合的別扭和摩擦的陣痛。這時候,需要像征戰時期一樣具備忍辱負重、堅忍曠達的意志和胸襟,需要克己奉公、共擔天下的理想和境界。
然而,劉邦和他的王侯僚屬,恰恰沒法共度這個難關。各路王侯多想著擴大自己的利益,各自擁兵自重,據國傲世,各逞酒色生殺之快,各享稱孤道寡之榮。中央王朝難于調配天下資源,更難做到令行禁止。長此下去,天下必將重歸動蕩,甚至四分五裂。于是天朝與王侯的較量日甚一日,最后爆發了一次次反叛和一次次平叛。初封八王,韓信、彭越、黥布、韓王信、臧荼、盧綰六人,因反叛而當世滅國,張耳多智,維持到二世失爵。唯長沙王番君吳芮,克己制欲,心正道直,以天下為重,傳爵五世,以無嗣斷絕。
為剿滅六王,耗盡天下資財,疲憊天子心力,斫傷高祖身體,導致高祖立國七年即能盡西歸,給呂后亂國留下檔期,漢初社稷和華夏禮法均遭重創。
倘若八王齊心共佐天朝,群臣同德勤勉事政,則種族繁榮在即,社稷血食不絕,天下何幸哉。
蘇軾曾批評高才蓋世的賈誼,“是亦不善處窮者也。”(蘇軾《賈誼論》)漢初韓信、彭越、黥布等,則可謂“不善處達者也”。司馬遷所期于族民者,不但窮時需“忍辱發憤,堅忍不拔”,達時亦須“忍辱負重,堅忍曠達”。此種精神如果被一個社會廣泛認同,就會內化為民族性格。司馬遷之望,在于斯也。
(原載經崖國學教育網)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