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龍的起源,在經歷了長期的研究和考證后,人們取得了一個較為一致的共識:龍是多種動物的組合體,是原始社會形成的一種圖騰崇拜的標志。 龍,是我炎黃民族進入農耕時代供奉的一種“神物”。它是農耕時代勞動人民因為生產力極其低下,完全靠天吃飯之精神寄托。白居易的《黑潭龍》把這種精神寄托描寫得入木三分、活靈活現: 黑潭水深黑如墨,傳有神龍人不識。 潭上駕屋官立祠,龍不能神人神之。 豐兇水旱與疾疫,鄉里皆言龍所為。 家家養豚漉清酒,朝祈暮賽依巫口。 神之來兮風飄飄,紙錢動兮錦傘搖。 神之去兮風亦靜,香火滅兮杯盆冷。 肉堆潭岸石,酒潑廟前草。 不知龍神享幾多,林鼠山狐長醉飽。 狐何幸?豚何辜?年年殺豚將喂狐。 狐假龍神食豚盡,九重泉底龍知無? 后來,龍的形象從民間口口相傳轉變成民間藝術(繪畫、剪紙、木石雕刻)形象,再后來,又從民間藝術走進文學藝術,繼而最后走進政治,成為最高統治者的象征:“真龍天子”就是例證。秦始皇稱"祖龍";漢高祖是其母感蛟龍而生的,而且生得"隆準而龍顏";王莽要"當仙成龍";漢光武帝"夢赤龍",等等。 既然帝王們稱龍喻龍,他們的后妃稱鳳喻鳳就是很自然的了。帝王衣"龍袞",帝后戴"鳳冠";帝王住"龍邸",帝后居"鳳樓";帝王有"龍火衣",帝后有"鳳頭鞋",等等。這也是符合中國文化的“陰陽之說”的。 我是學法律的,許多事兒總喜歡從法律的視角去分析認識問題,對“龍”也是這樣;我認為,在中國的傳統文化里,“龍”涵蓋了“權威”“禮制”“服從”這樣三層意思。《說文》有曰:龍,鱗蟲之長,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潛淵。“鱗蟲”即水蛇、鱷魚之類。龍平時住在水里,春分時節登天化雨滋潤禾苗。龍的形象相當泛化,但標準的龍形體現在帝王身上:伏羲女媧人首蛇身。“蛇身”即蛇形紋身,是古越族習俗。后世帝王不再紋身,但黃袍上的龍還是細長蟠曲的蛇形之身。《說文》又曰:南蠻、東南越,蛇種。《路史》曰:三皇蛇身。《乙巳占》曰:越云如龍。這些記載都表明帝王身上的龍紋來源于越文化的蛇。帝王是“真龍天子”下凡,或者說“真龍天子”附體,這才有“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的千古禮制!中國的農民的確非常偉大,他們就不信什么“真龍天子”這個邪,認為“王侯將相,寧有種乎”?興你玩虛的,就不興我也玩虛的;秦末的農民陳勝把事先寫好的朱砂帛條放在魚肚子里曰“大楚興,陳勝王”!于是,中國的第一次農民革命就這樣發生了。后來的洪秀全、李自成都照葫蘆畫瓢,如法炮制過“真龍天子”下凡的招兒,這也叫兵不厭詐。 自古又有龍鳳連稱的說法,龍為雨,鳳為風。由此,我認為出自漢·孔鮒的《孔叢子·記問》里說“天子布德,將致太平,則麟鳳龜龍先為之呈祥”,與成語“龍鳳呈祥”的本意應該是“風調雨順”的意思,這樣與《說文》里的解讀“龍平時住在水里,春分時節登天化雨滋潤禾苗”也才是完全吻合的。龍為雨,鳳為風,為人類做好事,福澤炎黃子孫,自然是“呈祥”的了。 把“龍為雨,鳳為風”福澤萬民之龍鳳呈祥之意改為龍鳳呈祥是吉祥如意之意的肇事者當推李蓮英。傳說當年慈禧過生日,李蓮英為了討好主子,在頤和園仁壽殿前的三棵大松樹上掛滿了彩燈。一棵樹飾作龍形,另兩棵樹緊靠在一起,一棵飾成鳳凰頭,一棵飾成鳳翅鳳尾。合在一起稱作"龍鳳呈祥"。這樣的壽禮使慈禧心花怒放,重賞了李蓮英(拍馬屁也是要講究“創新”的);還傳旨在全園各大殿都裝上電燈,這也是中國最早使用電燈的歷史記錄。 龍,是最高權力的象征物。老百姓是不能染指的。唯一的一個例外發生在儒家的二個掌門人身上。孔子用“龍”比老子,在孔子看來,龍升天潛淵,靈異善變的神性,與老子靜動自如的神采,和縱橫天地不拘一格的思辯才能十分契合。老子用“鳳”比孔子,同樣是因為在孟子的眼里,鳳親德嘉仁的神性,與孔子的智善和悅的品性,和仁愛為本、律己惠人的圣德如出一轍。 明嘉靖九年(1530年),尊孔子為"至圣先師",意指孔子已達做人的最高境界是世人學習的楷模。清順治二年(1645年)更尊孔子為"大成至圣文宣先師"。所以"大成至圣文宣先師"是清代順治皇帝為孔子欽定的尊號,也是滿人奪取漢人江山后表示“親漢和諧”,以夷制夷的一個政治策略。后多簡稱"大成至圣先師"(《清史稿---禮志三》)。后來,洋人的“以夷制夷”大抵也是從這里拿去的。 龍,有正統與非正統之分。螣蛇沒有腳而能飛(見《荀子·勸學》);有鱗的叫“蛟龍”,無角的叫“螭(chi)龍”,有角的叫“虬(qiu)龍”(見《離騷》洪補引《廣雅》)。有翅膀的叫“應龍”(《天問》王注)。蛟龍、螭龍、虬龍、應龍,都不是龍的正統,龍的正統叫做“蒼龍”。毛澤東有“今日長纓在手,何時縛住蒼龍”的詩句。在已經出土的中國商周戰國青銅器上我們可以看到這些不同種類的龍的藝術形象。 在文學家和詩人那里,龍也未必專指帝王,也可言用來指人間英雄人物。《三國演義---青梅煮酒論英雄》中,曹操對劉備曰:“龍能大能小,能升能隱;大則興云吐霧,小則隱介藏形;升則飛騰于宇宙之間,隱則潛伏于波濤之內。方今春深,龍乘時變化,猶人得志而縱橫四海。龍之為物,可比世之英雄......”。甚至說“龍之上還有更為完美至今不知道的“領導者”,成語“群龍無首”的意思即是。《增廣賢文》上有“龍游淺水遭蝦戲,虎入平原受犬欺”,也是把英雄人物比作龍的。 一般而言,但凡沾“龍”(包括黃顏色)都與老百姓無關,更不能染指。但是,也有特例、特區:“舞龍”“賽龍舟”即是。 龍是中華民族的吉祥之物,在節慶、賀喜、祝福、驅邪、祭神、廟會等時間段,民間都有“舞龍”的習俗。 “龍”是中國炎黃子孫世世代代崇拜的圖騰。自古以來,炎黃子孫就把自己稱作是“龍的傳人”。 早在漢代(公元前206——公元220),就有“雜記”記載人們為了祈雨保豐收,身穿五彩衣,跳“龍舞”。農耕時代以后,在喜慶的節日里,人們更是通過“龍舞”來表達著歡樂、幸福、祥和的情緒。 賽龍舟是端午節的一項重要活動,在我國南方十分流行。傳說最早是古越族人祭水神或龍神的一種祭祀活動,起源于原始社會末期。據可靠史料,“龍舟競渡”在戰國時代就有了。在急鼓聲中,由多人一起竟劃“龍形的獨木舟”,以競技游戲的形式娛神與樂人,帶有半宗教性、半娛樂性的性質。也有史書記載,賽龍舟是為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而興起的.一種民間活動。雖然有關“舞龍”“賽龍舟”的起源和意義史料上有一點點出入,但是,二者流傳至今是一個不爭的事實;與時俱進,添加一點心的順乎時代潮流的新內容,也是很正常的,有關“起源”上的一點點瑕疵也就不是那么重要了。 “龍文化”作為中國傳統文化的一個細胞把它傳承之是必要的;如果搞的太玄乎也就沒有什么必要了。 |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