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
在中國歷史上,占據統治地位的一家思想。但它在先秦時期,百家爭鳴的時代,不過也是一家之言而已。
要正確理解儒家,就要客觀的去看待他的創始人孔子。還有儒學的發揚者,孟子與荀子。
一說到儒家,就必然聯系到孔孟2人,所以我就來詳細分析他們2人。
讀諸子思想,千萬不要把他們的思想,與他們所傳承的思想所等同。大家都知道,自然界沒有一模一樣的東西,所以創始人的思想與繼承者之間,他們關系,只是類同。也就是說繼承者認同部分思想而已。而且不同的繼承者由于時代客觀因素的影響,他們對于思想也有著自己的見解,而不是完全照搬復制。
先來看儒家的創始人孔子。
孔子是圣人嗎?這個世界有圣人嗎?
答案是肯定的,沒有!
那么我們先來看儒家心里的圣人是什么樣的?
圣人:道德高尚到極點,是一切美好形象的化身。
有點智慧的人都知道,這是根本不存在的人,這已經不是“人”,而是人們幻想中的“神”。作為人都是有瑕疵的,有私欲的。
那么為什么歷來都要宣揚孔子是“圣人”呢?這就是所謂的名人效應。儒家必須要打造出一個“神”,然后儒家作為追隨者,自然成了“神”的代言人。一切與他們意志不相符的事物或者言論。都可以用“道德”來定你的罪。
所以孔子只是一位“好心辦壞事”的凡人,孔子的確是看見天下百姓因諸侯爭霸,貴族欺壓而苦難,所以他提出了自己的救世藥方。
先來看兩點,孔子的個人品德與他的就是藥方!
孔子的個人品德:
孔子因其出身并不富貴,他從小也經歷了很多磨難,也因為他自身的刻苦和好學,所以
他懂得很多的生活技能,也有著對當時社會不公一面的憤慨。懷著“以天下事為己任”的心態,他創辦了儒家,開始教學,希望發揚自己的儒家思想去救世。
孔子強調做為一個有道德的人,應該從自身坐起,教別人禮儀,那么自己就要先以身作則,所以孔子身體力行的做榜樣,是令人欽佩的。
孔子的品格在某些方面是很值得繼承的,比如“三人行必有我師”“敏而好學,不恥下問”的好學精神,比如對救世懷著“明知不可為而為之”的執著精神,比如“不義而富且貴,于我如浮云”的人生態度,等等!這些都是我說敬佩的品格。
不過人無完人,孔子自身雖然表現出了“君子”的高尚一面,也有一些他自己認為有理,但站在客觀的立場上來看,蠻不講理的事情。
要弄清這個問題,我們就要先了解孔子的救世藥方是什么?
答案是“仁愛”,孔子的“仁愛”是什么意思?
仁愛,就是叫大家互敬互愛,互相尊重,做天子的要學會尊重臣子,不要拿別人肆意妄為。做臣子的也不要抵觸天子,天子說什么你就做什么。
他其實是為了緩解社會的壓力提出的。在孔子看來,春秋時期,諸侯混戰, 國 君不聽命于天子,大夫不聽命 于國 君,大夫的家臣又不聽命于自家主公,在家庭子女與父母意志相違背的局面在于禮壞樂崩,破壞了周公制定的禮樂制度。要想天下紛爭平息,必須尋回周禮。
孔子的藥方是,以仁德禮儀治國,這里的“禮”是一種制度,是“周禮”。“周禮”是周公為了周王朝能順利統治,所制定的一種強制執行的“制度”。比如臣子跪拜天子的方式,天子座的馬車規格等等,有很多的這種禮儀上的區別,來表示上下的等級關系,形成一種“合理”的秩序。所以孔子強調“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國 君不能橫征暴斂,不能用殘酷的手段對待臣民,要多關愛百姓。而相對應的,作為臣子,作為百姓不能沒有規矩,不能以下犯上。
儒家的“百事孝為先”就是從孔子的這種思想中演變而來。儒家的治國思想時,一個有為的人要治理國家,那么他首先要處理好自己的家庭。如果連自己的家庭關系都搞得不好,這種人根本不可能治理好國家。所以在家里,作為子女是要絕對順從于父母的,父母說什么就得做,父母教你干啥,你就要干啥,如果你不聽從,就是個“逆子”“不孝”。這種人是屬于“道德敗壞”的一類。
所以孔子主觀的認同和認為這個社會之所以混亂是因為“君不君,臣不臣”,所以他極力倡導恢復禮樂制度,強調君臣關系,等級尊卑等等。他認為如果大家都按照他設定的這種秩序發展,就一定是和諧社會。
但事實上,從“百事孝為先”的觀點,就可以看出,孔子及儒家看問題,都是單一面的,那種想法,只是一個美麗的幻想,經不起實踐考驗。比如說父母之言,難道就一定是對的嗎?父母生活的時代,與子女的時代有著很深的代溝,而且子女有著自己夢想的時候,難道一定要按照你父母規劃的道路去走嗎?那子女的人生有什么意義,他不過是活著做自己不愿意做的事而已。難道不聽從父母的指示,就一定是道德敗壞了嗎?
孔子的親親相愛,親親相隱
前面已經說了,孔子的仁愛是尊卑有序的,有差別的,在孔子的仁愛理論是:愛本民族大于愛其他民族,愛本國人大于愛他國人,愛自己家族大于愛國人,愛自己家大于愛家族的人,而唯一的悖論是,愛父母要大于愛自己。對于前面來說,這是人的自然特點,肯定是優先愛自己親近和利益相符合的人。但是這個愛父母,也就是“孝”被孔子給擴大化了。
“百事孝為先”這句話其實是完全不正確的,自古以來,“忠孝兩難全”。這是集體利益和個人利益的對立問題。
孔子及儒家的錯誤,就在于把任何事太理想化,從局部利益出發去看問題。儒家的理論是“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順推沒什么不對的。但是逆推呢?如果是要讓人選擇為了國家還是為了自己時,怎么辦呢?
楚國有一人舉報自己的父親偷東西,反而被官員殺了,原因是不孝,孔子對此事大加贊揚,魯國一士兵打仗總當逃兵,問他原因,他說家里有老父親, 國 君與孔子盡然贊揚他,孔子還推薦做官!
所以孔子及儒家的用人標準是,一定要有道德,有道德的人就是好官。反之,如果連自己父母都不孝順的人,怎么能愛其他人呢?這就是儒家的邏輯。但事實恰恰相反,所謂大公無私者,必寡然無情。包青天不是被贊頌成六親不認嗎?所以儒家的理論是華而不實。
所以儒家向來不辯證的思考問題,對另一種假設總是避而不談。一味強調和擴大一方,不去照顧另一方。所以孔子構建的“君君臣臣”是不現實的,君王有錯誤的時候,臣子不反對能行嗎?既然有反對,那么必然就有爭斗,有爭斗就必然不和諧。
春秋戰國為什么周天子形同虛設,一方面原因,就是因為天子的無能,他無法滿足臣子應該得到的利益。在西周時期,天子是可以無條件殺諸侯的,大諸侯也可以無理由的殺小諸侯。所以對于實力強大的小諸侯來說,他憑什么要任人宰割?所以必定要反抗,一反抗,就必然發生戰爭。
這里我們并不是批評孔子這個人,而是在解答儒家的這個治國思想是空中樓閣,聽起來好像有道理,其實一步也實行不下去。
孔子既然是凡人,所以他也有很強的主觀意識在里面,我們來看道德高尚的孔子的所作所為。他執政的時期,送上來的飯菜,一定要按照西周的那種煩瑣禮儀去走形勢,因為這樣才能表示不同人之間的“尊貴”。但是他作為大司寇,就要按照大司寇的規格給他用膳。后來孔子落魄的時候,餓得發慌的時候,他可沒那些講究了,手抓起來就吃,活像一乞丐。子貢當時就問他,為什么不講禮儀了。孔子反而罵他豬腦袋,說明了孔子及儒家都是搞形式主義,背地里也還是利益當先。
孔子反對鄭國子產“鑄刑書”以昭示天下的舉動,認為法律公布給民眾,民眾就更容易依靠這些條文來與原貴族,統治者相抗衡。民眾不知道法律才便于統治。
孔子當政時期參與了魯國與齊國的會盟,魯國的樂舞在孔子的調教下,是那種典型的西周古樂舞。而齊國的樂舞有點類似于現在的流行樂舞。孔子當時就大怒,當著 齊國國 君的面殺掉了齊國的整個歌舞團。孔子的理由是“粗俗不堪”。就因為他自己不喜歡,他就可以任意處置那些無辜的舞者。
據《管子·法禁》和《荀子·非十二子》里有提及,孔子殺少正卯一事。
少正卯才華橫溢、能言善辯、知識廣博。孔子都不得不間接地承認少正卯有著“心達”、“行堅”、“記博”、“言辯”的長處;少正卯對社會下層民眾有著比孔子大得多的親和力;少正卯有著率領民眾造反的政治影響力,但是并沒有造反的實際行動;少正卯的講學吸引了很多孔子的學生去聽課。
所以孔子為了自己的執政目的,在魯定公十四年,孔子任魯國大司寇,上任后七日就把少正卯殺死在兩觀的東觀之下,暴尸三日。孔子的弟子都不明白為何要殺他,子貢忍不住向孔子提出自己的疑問,孔子的理由是:少正卯有“心達而險、行辟而堅、言偽而辯、記丑而博、順非而澤”五種惡劣品性,人的品性只要有這“五惡”中的一種,就不能不施加“君子之誅”,而少正卯是身兼“五惡”的“小人之桀雄”,有著惑眾造反的能力。
從這一段,就可以看出,儒家要消滅自己的對手,往往都是把對手形容的道德敗壞,而且孔子殺人的第一點是“心達而險”,也就是“誅心”,沒有確實正確,就隨隨便便說別人要反。沒有嚴格的法庭求證程序。
孔子說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意思是指,連自己都不喜歡干的事,就不要叫別人干。聽起來很高偉的一句話,但實際上孔子及儒家做了另外一件事“己所有欲必施于人”,意思是我認為對的,我宣揚的,你就必須照做。你不照做就是沒有“道德”,所以這就是另一種壓迫。
做為早期的一些開創私學的先驅者中,孔子只是其中之一,他在其中一分功勞,不過后世的儒生為了神化孔子,把孔子塑造成第一人,把所有功勞全部歸于孔子。以成就后世孔子萬世師表的名字。抹殺了幾乎所有先驅者在歷史上的功績和名字。為什么用幾乎,另一個早于孔子的先驅者。柳下惠是孔子所稱贊的人,所以他們沒有完全抹殺掉他的存在。
可想連孔子這樣的“圣人”都可以這樣做事,儒家統治的上千年,冤案不知有多少。
我們再來看后世儒家誤讀的孔子思想:
被誤讀的思想之一“讀死書”
當今中國的教育就是在讀死書,這也是因為后世儒生的盲目崇拜孔子,而沒去體會孔子的真正含義。孔子言“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這句話就是在明確告訴我們學習一定要有自己的思考,不能聽什么就是什么。而會思考的人不能因為自己聰明就不學習,長此以往也會變成笨蛋。但是真正做到的人少之又少。孔子的教育都是作答的方式,都是學生提問,孔子解答,其中就引入了一個人自身的思考過程。孔子希望弟子們是自己領悟到的,而不是他說什么就是什么。在孔子眾多的弟子里,也只有顏回明白了“舉一反三”的道理,所以孔子對顏回是最喜愛的,可惜顏回雖然聰明,不過也只是個馬屁精而已,他的回答,無一不是摸準了孔子的喜好在回答。而相比之下最務實的商人子貢,和重義氣、性格剛直的子路,則經常被孔子大罵。說白了,顏回都說好聽的,那兩個太實事求是。
讀死書是怎么繼承下來的呢?就是孔子的直接傳人曾子,曾子天資愚笨,是個老實人,別人說什么就是什么,也不愛反抗,所以這種人繼承了孔子的儒家思想,必然是“讀死書,認死理”的結果。.
這樣子的一代一代傳下去,孔子提倡的思考精神沒有了,有的只是對先人的崇拜,對老師長輩的崇拜。我們今天的國人也還被這樣的思想捆綁著,總會用“吃的米比吃的鹽多”的話,去教訓晚輩,但實際上,年齡不是智慧的標尺。年幼者不一定就比不過年幼者。真正有創造能力的人,往往是年輕人,而不是老者。因為年輕人有熱血與朝氣,敢于去與現實拼搏。而老者經歷了太多滄桑與精力的衰竭,更愿意過著接受現實的生活。如今我們的教育就是父母長輩,老師的教育肯定是對的,小孩的任何奇思妙想必須在父母長輩、老師的理解范圍之類,如果大人們覺得是不正確的,那么就必須糾正。
被誤讀的思想之二“官本位”
“學而優則仕”現在很多人說中國的官本位思想是孔子的思想,這里必須解釋清楚。孔子的確說了這句話,我們要客觀的分析這個思想,孔子說這句話的原意在于當時的社會環境,孔子是一位有偉大抱負的人,他認為學習的目的在于用自己的知識去為這個社會做貢獻,不僅僅是為了自己的達官顯貴之路。而如何才能做貢獻呢?當時來說,他認為只有做官才能實現自己的政治理想,所以他才提出,有了學問就要去做官,做官的目的是為了改善這個社會。所以他批評自己的弟子樊于,去學農。有了學問,不去做官,而去做那些普通人干的事,就是沒志向。先秦士子都是非常有尊嚴的,奉行的都是,我的財富要與我的才能相匹配的理念,對于他們來說,拿著 國 君給的官位與賞賜,而毫無貢獻,他們自身都是無法容忍的。所以當時的士子決大多數都有傲骨,絕不是后世那種儒生,買官求官之輩。
雖然“學而優則仕”不是孔子的原意,但是基于儒家的教學方式,必然導致可怕后果。出于孔子自己他會這樣去理解,不代表后人,所有人都這樣去理解,而且人都是趨利避害的,很容易給人形成一個正當的理由。就好比革命者都還有叛變的,在利益面前,很多有志向的人,屈服于物質利益之下。所以是后世很多利欲熏心的人,很多想當官發財的人借用孔子的這句話謀私利,也有部分讀死書,認死理的以自己狹隘的偏見去學習儒家。這就造成了,后世的讀書人大多是不勞動的,而且先天的鄙視那些勞動人,認為這些都是沒文化的“下等人”做的,他們做的,就應該是當官,治理天下,把自己擺在一個很高的位置。其實已經是污蔑了孔子的真實意圖。如此的中國仍然是一個重視廢紙一張的“文憑”高過一切的教育方式,學生們大學畢業后,不是積極投入到各行各業,而是去先考“公務員”。人人都痛罵“公務員”,但人人都想去做。這就是人趨利避害的心理。也印證出“公務員”這個皇糧職位是多么的優越。官本位思想的泛濫,必然是跟其國家政治制度相結合的。試想,如果“公務員”的職位沒什么油水的情況下,人們憑什么要去擠破頭顱?
墨家提出“兼相愛,交相利”
而儒家大肆鄙視墨家言“利”,認為幫助別人是“義”,是不需要回報的,一個毫不相干的人,我會去幫他,那是義的體現,是君子的道德。那么這里就會出現一個問題,比如一個人的母親和一個陌生人掉水里。這位君子救誰?不救自己的母親是不孝,不救陌生人就是不義。儒家是沒辦法自圓其說的,所以儒家提出了“百事孝為先”,也就是先顧自己人。儒家明明是提出了一個符合人自然心理的“自私的愛”,卻非要說他的愛是“無私”的。所以儒家制定了一系列的道德規范后,反而使人變成了沒有道德的人。儒家講了上千年的“仁愛”,而現在的人,還在說“世風日下”。難道古代就更好?這證明了儒家的“仁愛”根本就是不可能實現的。
儒家喜歡搞祭祀,認為這樣是尊重先人,只有懂得尊重先人的人,才是品德高尚的人。所以導致今天很多人都是大搞形式主義,做表面工程。比如葬禮,墨家認為人死了,簡單料理就行了,生前該盡到做子女的義務做到了,就行了。而儒家就是要大搞特搞,唯恐天下不知道他是孝子。當今很多人也是如此,父母在世,根本就不關心父母的生活,父母死后,請什么喪葬公司大辦喪事。這又有什么意義?說直白點就是裝13。現在這個病態社會盡然發展到死人來跟活人搶地的地步,說白了。這都是一切利欲熏心的人,利用儒家的這一套理論來謀取私利。而儒家的思想成了他們合理的保護傘。
孔子及儒家的“仁義禮智信”其實都是道德,都是用道德去約束人,不過道德這東西是說不清楚的,怎么做才能算是有道德?如果某一件事,沒做到是不是就沒有道德?比如地震捐款的事,捐與不捐,捐多捐少,本來是出于每個人自身的實際情況,奉獻自己的愛心。而且不一定就要捐錢,捐物也可以。但現在是什么狀況呢?每個人在“道德”的壓制下,不得不捐,而且在相同條件下,捐的數目還不能看起來與別人差距太大,捐少了, 被說成小氣,捐多了,別人認為你是在裝13。所以在儒家的這種“道德”管制下,人人都活得很虛偽。人人都很厭煩,但又不得不去做。
剛才我們談到了孔子和儒家的思想,我們再來說孟子。
孟子是一位與孔子很不一樣的人,可以說孟子就是當時的憤青,他看不慣的事就要吐遭。而孔子相對比較厚黑一點,孟子則是直來直去。
孟子是孔子的瘋狂粉絲,極力倡導孔子的“仁愛”,而且還把“仁愛”的一面強化,孟子言“春秋無義戰”意思就是到處都是為了利益發動戰爭。所以孟子是強烈反戰的,孔子其實是不反對戰爭的,孔子的思想體系里,只字未提戰爭的對與錯,他本人及弟子也帶兵打過仗。
而孟子在儒家思想里,提出了“義”,也就是說,戰爭必須是“正義”的,侵略戰爭是不對的。所以孟子是反對學武的,認為學武的人就好斗,從孟子開始儒家的“仁”極端化了。所以他說擅戰的服上刑,馬放南山,刀槍入庫天下就太平。這樣的結果。只是要讓我們學宋襄公。宋朝的名字。。也許就預示了它的命運吧。所以后來的儒家把六藝里的“騎”“射”,這2個淡話了。
孔子是講“禮”的,“禮”就是謙讓,這就是為什么我們中華民族到了漢以后,漸漸的變成了羔羊。民族血性里沒有尚武精神,而且總是喜歡忍讓,不到萬不得已,不會反彈,所以中華民族當內部柔弱時,長期遭到外族侵擾。特別是儒家最鼎盛的宋朝,簡直就是個喪權辱國的時代,對內是重文士,輕武將;對內盤剝百姓,對外朝貢求和。文士當統帥,仗打輸了,責任往武將身上推,仗打嬴了,功勞是他的。這就是宋朝柔弱的原因。有的無良學者還在提什么宋朝的GDP,放眼今日的GDP,就知道跟宋朝是如初一側了。
孟子的對儒家升華的貢獻,在于提出了“對等的愛”,在孟子眼里,君王無道,那么人民就要另選明主了。來 強迫 君王對人民行“仁愛”。
作為儒家繼承者來說,孟子是很好領會了孔子思想,并且有很大提高的人
孟子言:“說詩者,不以文害辭,不以辭害志。以意逆志,是為得之。”
意思就是讀詩的人,不要拘于文字而誤解詞句,也不要拘于詞句而誤解原意。用自己切身的體會去推測作者的本意,這就對了。
孟子言:“盡信書,不如無書”
意思是完全相信書,不如沒有書。
孔子的愛是有等級有差別的愛,強調尊卑有序。孔子只 強調 君王要自覺愛子民,而沒有如果君王不愛子民會怎么辦的思想理論。
在孟子的思想里得到了升華,孟子強調對等,也就是說如果 國 君不愛子民,父母不愛子女。那么子民,子女是可以反抗的。所謂:“你不仁,我不義”就是如此。而不是后世儒家倡導的“愚忠愚孝”。所以孟子是明確提出反對愚孝和愚忠的
儒家的“百事孝為先”相當可怕,也是統治者的最愛,愚忠愚孝,也是從那里面出來的,什么“君要臣死不得不死”,在秦國的法家思想里,是根本不會出現的。后期講法家時會談到。我們來看統治者為什么極力推崇儒家和“孝”,原因就是當你對統治者很不滿,要爆發的時候,儒家來吹風,灌輸你,你造反,你的家人怎么辦?你不是連累他們嗎?你一個人造反有什么用?不如得過且過吧,這些事不缺你一人。所以當很多人有這個想法的時候,為了自己的家人,他就只有放棄了。很多革命人士最后的背叛并不是因為自己的意志不堅定,而是統治者用人最親近的人要挾你,除非你做到“無情”。所以真正能成功的,都是被儒家罵做“無情”的。劉邦就被儒家罵了,因為劉邦最恨儒生,所以儒生造謠,說劉邦為了自己的利益,連妻子兒子都不要了,又是在用道德批評人。劉邦當時在革命,他就知道他一定能成功?他還是在逃難中,哪里能想到會有自己做皇帝的一天。他當時的造反,完全是出于對秦二世的反抗。為了實現自己的理想,保住性命,必須舍棄自己最親的人。劉邦當皇帝后一直善待呂后說明了他并不是無情的,對比人有情,首先得自己活下去。如果自己沒什么人生價值,那么為親人死很正常,劉邦有自己的夢想,他還不能死,那么他必須“無情”。統治者看中的就是儒家的“親情”。只要一提到“親人”,十有八九的反叛者都要動搖了。用親人在這些反叛者面前吹風。
孔孟及儒家都有一個核心命題,就是“仁”,因為儒家認為人的“善心”是占主要的,人為什么區別于動物,就在于人“有良知”。儒家的一系列理論,為什么看上去都覺得很有道理,就是因為儒家是從“人性善”的角度去看問題,而無視“人性本利,因利生惡”的心態。
儒家里只有唯一的一個大師提出了“人性惡大于人性善”,那就是荀子,荀子充分肯定儒家所提出的那些“大道理”。荀子認為作為一個有道德的人,就應該學習儒家的那些道德。但那還遠遠不夠,必須要有法治作為基礎,強調依法治國,同時也要抓教育,提倡教育人民良好的道德習慣。我個人認為荀子是最務實的儒家,不僅發揚了儒家提倡道德的優點,也提出了法治觀念的重要性。空談道德,而輕視法治是儒家向來的毛病,只有荀子這個儒家是把法治擺在前面的。
孔孟是我先秦文化杰出人物之一,我們要用正確的歷史觀和科學的發展觀去看待他的思想,才能得出真正的儒家思想,與升華儒家思想。
先秦諸子百家都因自己的歷史局限性有著自身的缺陷,每一位大師都有自己理解狹隘的一面,及時是孔子本人也從來沒承認過自己是圣人,而是在不斷學習,因為他知道自己不是完人,沒有完人,只有不斷完善自己的人,我們在學習這些思想的同時,也要懷著辯證的態度去讀他們。盲目崇拜任何一家都是不明智的。特別是儒家被后世曲解與改造了很多很多,很多不好的思想,我們是一定要批判的,比如“官本位”“讀死書”“愚忠愚孝”“親親相隱”等守舊思想予以清除。
怎樣去體現“仁”?仁其實是一種道德體現,而道德是每個人基于社會性而必然存在的,每個人的道德底線也各不相同,所以不能要求每一個人都具有“圣人”一樣的品德,那是不現實的,我們唯一能做的是管好自己,自己想去幫助就去,而不要去干涉別人,給別人扣沒道德的帽子。
我們應該怎樣去弘揚“義”?“義”就是一種幫助別人的實際行動,但作為現實中,要懂得拿捏輕重,量力而為,對于別人也不能強制要求別人去行“義”,每個人有自己的難處,他能幫則幫,他不幫,也沒理由用道德去給別人扣帽子。后世儒家制定了“十惡”,其中就有“不義”,在后世儒家眼里,你不幫助人,就是“惡”,這就是在侵害人的自身權益。
春秋時期的“禮”,其實也是一種制度,不過由于不斷演化形成了今天的人與人打交道的方式,“禮貌”“禮儀”“禮物”這些都成為了人與人交流的必備。我們現代人用“禮”,應該是要表現對別人的人格尊重,而不是對人的奉承,當今的“禮文化,錢規則”是在是泛濫成災。
“信”就是對別人的承諾。而如何才是“信”?我認為應該是做到承諾,而不是口頭敷衍。用實際行動去做出自己的諾言,才能稱得上“信”。而現在呢,都是大談信用,私底下才不管你呢。
“孝”剛才我也說過了,生前多做點實際意義的事大過父母死后的排場。對長輩父母的“孝”也是要講原則的,而不是盲目遵從,用現在流行的一句話:“你的一生不是父母一生的續集”這就是告訴我們自己要有自己的理想,而不是盲從。孝也是相對的,如果父母不顧子女的感受,那么子女也沒必要一定要孝敬父母。比如父母強迫子女做他們不愿意做的事,這首先就是不尊重子女的人格,那么子女完全有權利不孝敬父母。
所以對于儒家,我們要批判的去繼承,儒家的言詞都是相當高偉的,但任何事情都要落到實處,腳踏實地的去做的人,真正像孔孟那樣,身體力行的去實現自己的道德目標,才值得我們敬佩。
我們來看幾類挺儒的人:
1、 狂信者——盲目崇拜儒家或孔孟,把儒家的思想,認為是救世良藥,這種人在醫學界來說,就是屬于美好幻想癥的精神病人。他們活在自己的YY世界里。認為人類丑惡,人類應該向善,大家都做圣人,這樣一來整個世界就和諧了。但是他們只幻想,沒有切實的解決方法,只會埋怨現在的人道德不好。
2、 附和者——這部分人只是跟風,“大多數人”“磚家”說什么就是什么,不動自己的腦子,不去思考為什么。只要站在大多數人一邊準沒錯。他們為的,只是保護自己而已。不想變成少數派,在中國來說,少數派是要遭到敵視的。
3、 利用者——他們表面是極其尊儒,為的就只有一個目的,愚民!便于他們的統治。我與一位商人朋友對話過,他明確表示他就是挺儒,他用儒家的思想麻痹和控制自己的員工。
4、 認同者——這類人深刻理解儒家的優點與缺點,他們因為喜歡儒家宣揚道德的一面,所以他們先天的會回避儒家不利的一面的話題。
偶象崇拜意識是一種人的自然心理,但這種心理會帶給人不客觀的看待問題。比如粉絲對一偶像的膜拜,在心里就會不自覺的去高化他,其實都是凡人,都有缺點,但是在這種偶像崇拜之下,這些名人,只有“惺惺作態”,因為他不這樣做,他就沒辦法混。
現在的儒家也在用偶像崇拜方式樹立孔孟圣人的地位。孔孟在他們心中是神。
如果你指出了孔孟的缺點,他們會說,你是在用現代的人眼光去評價上千年的古代人。那么我也很想反問他們一句,他們批評法家的酷法不也是用現代人的眼光嗎?
為什么說到他們的偶像時,就拒不承認了呢?
春秋戰國時期,各國的刑罰遠遠比秦法殘酷,而且極不公正。秦國的法家思想最重要的就是公開公正。任何事情講證據,而不是權利者說什么就是什么。這個問題會在法家篇具體談。
儒家思想就一個核心“自發的去愛別人”,通過一個“仁”開始伸展開。不過這個思想是沒有落腳點的。落實不到實處,如何實施,如何監管。沒有!只有自覺!所以儒家的思想用 易中天 先生的話說,就是一顆六味地黃丸而已,隨時吃一點補補身體,治病治不了的。我的結論是,不僅治不了病,還使病情加重。亂吃藥,病情怎么會不重呢?華夏民族活活一個生龍活虎的彪形大漢,被吃成了一個“東亞病夫”。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