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網友楚山敝帚和孫明喆共同整理而成。
孔 子 大 罵 晏 嬰 為 “小 人 ”
晏嬰(公元前578年-公元前500年),字仲,謚平,習慣上多稱平仲,又稱晏子,夷維人(今山東高密)。春秋后期一位重要的政治家、思想家、外交家。
小個子的晏嬰,以及超絕的幽默、智慧和能力當上了齊國的宰相,歷任齊靈公、齊莊公、齊景公三朝,輔政長達50余年,為齊國的強大立下了汗馬功勞,成為一代名相。周二十年(公元前500年),晏嬰病逝。孔子曾贊其:“救民百姓而不夸,行補三君而不有,晏子果君子也!”
晏嬰頭腦機靈,能言善辯。內輔國政,屢諫齊君。對外他既富有靈活性,又堅持原則性,出使不受辱,捍衛了齊國的國格和國威。司馬遷非常推崇晏嬰,將其比為管仲。
孔子雖然整體上高度評價晏子,但在評價晏子的某些具體行政作為時,卻毫不留情。
話說晏子有年冬天經過一條河,發現老百姓在冰冷刺骨的河水里赤腳涉水過河。于是用自己的車將待過河的老百姓一一載過了河。老百姓對晏子這種愛民如子的親民作為自是感激涕零,并口口相傳大為贊賞,晏子的形象在齊國老百姓的心中也更為高大。
第二年,晏子又經過那條河,過河的情景一如一年前,晏子的作為和老百姓的反應也一如從前。同一個地點,同一個行為,不同的時間,晏子卻獲得了倍增的擁護和愛戴。
而孔子認為晏子第一次的行為是可貴的,但第二次就是沽名釣譽,愚弄百姓了。因為作為齊國的宰相,孔子認為一年之后,晏子應該在那河上修好了一座橋,讓老百姓平安通過,并且再也不記得是誰的恩德。而晏子的這種重復的小善舉不過是婦人之仁,對廣大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于事無補,只是為晏子贏得了作為宰相個人不應該再獲得的名利。
因此,孔子在評價晏子這一具體行為時就毫不留情的說“晏子,小人也”!
此外,晏嬰“二桃殺三士”的故事更是說明晏嬰其人不光喜歡作秀,而且還很陰險毒辣。
齊景公時,有三個勇士,名叫公孫捷、田開疆、古冶子。他們都為齊國立有很大的功勞,不把晏子這樣的小矮人放在眼里。晏子便去見齊景公說:“我聽說賢明的君主收養有勇力的武士,對上講究君臣的禮儀,對下講究長幼的人倫道理,對內可以防止強暴,對外可以威懾敵國,君主得益于他的功勞,百姓佩服他的英勇,所以使他們地位尊貴,奉祿優厚。現在君主所養的勇士,對上沒有君臣的禮儀,對下不講長幼的人倫道理,對內不能夠禁止強暴,對外不能夠威服敵國,這三個人是危害國家的禍害啊,不如除掉他們。”景公說:“這三個人武藝高強,要擒擒不了,要刺刺不中,如何是好?”晏子說:“這三個人都是憑自己的力量攻擊強敵的,不懂長幼的禮儀。”于是請求景公派人給他們三人送去兩只桃子,讓他們論功而食。景公使人饋二桃,因三人分食缺一便說:“三位為什么不計算各自的功勞而吃桃子呢?”公孫捷仰天長嘆道:“晏子,真是個聰明的人!他讓景公用這種辦法來比量我們的功勞大小。不接受桃子是沒有勇氣,接受吧,人多桃少,我何不說說自己的功勞來吃桃子呢?我曾有一次空手擊殺一只大野豬,一次徒手打死一只母老虎,像我這樣的功勞,完全可以獨吃一只桃子了。” 說完拿過桃子站了起來。田開疆說:“我手持武器曾兩次打敗敵人三軍,像我這樣的功勞,也可以獨吃一只桃子。”說完也拿過桃子站了起來。古冶子說:“我曾隨從國君渡黃河,一頭大黿叼走左驂潛入砥柱山下的激流中。我就一頭潛入水底,逆水潛行百步,又順流而行九里,終于捉住大黿,把它殺死了。我左手握住馬的尾巴,右手提著黿頭,像鶴一樣躍出水面,船夫們都說:這是河神!像這樣的功勞,也可以獨吃一只桃子吧。二位何不把桃子還回來。”抽出寶劍就站立起來。公孫捷、田開疆齊道:“我們的功勞不及您,拿走桃子而不謙讓,這是貪心;既然這樣而又不敢一死,這是沒有勇氣。”二人都還回手中的桃子,自刎而死。古冶子說: “二位都死了,我獨自活著,這是不仁;拿話羞辱別人,而夸耀自己的功勞,這是不義,行為違背了仁義,不死,就是怕死鬼。”說完也把桃子交了回來,自刎而死。
三士死后,景公按武士的葬禮安葬了他們,葬于都城南,墓稱“三士冢”。
晏子知道三個勇士勇武過人,且又很團結,是攻不破的兄弟聯盟,于是就采取這種挑撥離間的辦法,厚兩位,薄一位,即便三位當時不出于義氣而同死,日后必生嫌隙而不團結,直至各被利用,而自相殘殺。晏子的這種辦法似乎后來總被人使用,他們收買聯盟中的一部分人,而冷落另一部分人,把矛盾轉移到對方陣營的內部。這種以術代道者,都是些機巧小人,他們無道,但是滿肚子陰謀詭計,喜歡玩弄人際平衡。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