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禮記》中有這么一句話:建國君民,教學為先。大概意思是,國家的建設管理過程中,教育是非常重要的事情。在古代中國社會,教育事宜都是由禮部管理,而禮部一度是六部之首。足見,我國古代社會都非常重視教育。
中國古代的教育,有文獻記載,至少可以追溯到周朝,《小戴禮》云:天子曰辟雍,諸侯曰泮宮。天子的中央政府設立的學校叫做辟雍,諸侯設立的學校叫泮宮。最熟悉的莫過于辟雍二字,一直延續到清朝末年還在使用,在現在很多古裝電視劇中依然可以看到這兩個字。
《孟子》文中有一句:五畝之宅,樹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雞豚狗彘之畜,無失其時,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畝之田,勿奪其時,數口之家可以無饑矣;謹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養,頒白者不負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饑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孟子自己有解釋:校者,教也。夏曰校,殷曰序,周曰庠,學則三代共之,皆所以明人倫。由此可知,至少在孟子那個時期,庠序這樣的教育場所已經很普及了,鄉村都設有,教育的內容是明人倫。
現代社會,我們總愿意批判古人的倫理觀念,也就是人倫。可是我們卻忽視了,人倫的教化在社會安定團結以及和睦方面,古今中外不外乎都是至關重要的。今天我們社會殺父弒師等等的新聞每天都能看到,我們的周圍也非常普遍地存在著子女不孝,兄弟爭產,夫妻不睦的情況,這些都歸結在人倫的范疇。先秦時期,似乎很注重人與人之間倫理的教化,至此以后,似乎中國社會一直秉持著這一傳統。
談中國的教育,不能不提到一個人——孔子。在這里,我們姑且拋開對孔子的各種偏見,來客觀地分析。孔子的教育是全國性的,弟子中有魯國人、宋國人、吳國人、陳國人等等,似乎也不應該用全國性來限定,天下性似乎更恰當一點,孔子的教育不局限于一個地區,在當時是國際性的。孔子的教育是沒有固定場所的,因機設教。孔子的教育是因材施教的,有教無類。孔子的教育有別于政府的教育,不在于辟雍,也不在于泮宮,是一種民間的講學。孔子開創了中國以后兩千多年的民間講學,至此,中國教育體系分為了兩條主干,一條是官立教育,一條是民間私學。
孔子認為:弟子入則孝,出則弟,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余力,則以學文。孝弟信仁愛都是人倫道德的范疇,孔子的態度是,基本的人倫道德是非常重要的,這秉持了三代校庠序的基本精神。
孔子推崇禮,在他教學的六藝中,禮是排在第一位的。孔子認為,不論是道德修養方面還是社會交往方面,禮都是非常重要的。禮之用,和為貴。自卑而尊人的禮,其內涵是調整和規范人們之間存在的矛盾分歧,加強外在約束,使得社會生活有序進行。一定程度上,禮與法有著殊途同歸的作用,在化解矛盾以及使社會安定方面是一致的。中國一度被稱作“禮儀之邦”,足見,曾經的中國人以及中國社會是多么的崇尚禮,這與幾千年中國的禮的教育是分不開的,無疑,這種以和為貴的教育為中國社會的安定和諧發展起到了一定得作用,也與增進人與人之間和諧的關系分不開的。
秦國短暫,姑且不論。漢武帝時期,在董仲舒的建議之下,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設五經博士,立太學。五經共設十四個博士,當時都是各個領域的專家了。太學出身之人,大都能夠進入政府機構,參與國家管理,這似乎有些像現在的中央黨校了。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太學原本嚴謹的治學態度慢慢喪失了,太學生從最初的近百人發展到數萬人,同現在一樣,盲目的擴招導致的必然是教學嚴重質量的下降。漢代太學的建立,標志著中國教育育才同選賢的并舉,也在一定程度上,開放了進入政府管理的大門。
漢朝仍然秉持了鄉村等層次的教育。在聚(類似與村)設有序,在鄉設有庠,在縣邑設有校,在郡國設有學,進而中央政府設有太學。人才的選拔也是一級一級遞升的,直到太學。
漢代是第一個標榜以孝治天下的國家,從皇帝的謚號就可見一斑,如漢武帝謚號孝武。推崇孝道同樣是教育的一部份,或者稱作教化更為準確。國家重視道德對人的化育,不但在政治層面起到作用,同樣也在中國人心目中深深地根植了孝的觀念,如今似乎還影響著中國人以及中國社會。
前文提到過,從孔子開始,中國的教育就分為了兩支,一支是官學,一支是私學。在漢代,私學也得到了很好的發展,特別是太學喪失了原有的學術和嚴謹之后,一些太學博士也轉而投向民間開始辦立私學發展學術,還有一些名士不屑于太學與仕途也來發展私學。注疏《史記》的馬融、鄭玄,都是這一時期的名士,同時也是私學發展的代表性人物。以鄭玄為例,鄭玄不入仕途,但門下弟子數以千計,當時的名望相當之高,就連黃巾也在跟他遭遇之后還禮避讓。一定程度上,太學后期的偏廢由私學很好地填補,所謂禮失而求諸也,學術似乎也是一樣。當今中國似乎也是例子。
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中國興起了門第教育和寺院教育,當然,這期間太學以及庠序學校在社會中依然存在著幷發揮著作用。
門第教育自然依托于門第。門第簡單地說就是貴族家族,門第教育特別注重家風、家法、家教,其本質,依然是倫理道德教育的發展和延續。以后中國社會雖然沒有了門第,但是傳承下來的家風、家法、家教等東西,一直影響中國人到近代,現在有些大家族中,依然保留著很多門第教育的特點。這種原本貴族的教育后來演變為社會的普遍家族教育形式,因此不能僅僅因為原本是貴族的教育而忽視。
寺院教育則不要由于佛教東來以及本土道教的興起。宗教,本身就具有教化權善的基本作用,今人有把佛教解釋為佛陀教育之說,足見,宗教的教化能力是不能忽視的,而且這種教化是不分層次不分階級的,上至帝王,下至平民,無所不至。剖析宗教的教育,其基本內容不外乎還是道德二字,這是與中國自古傳承下來的基本精神一致的。同時,寺院還是一座不做的圖書館和自習室,在那個動蕩的時代,很多有識之士都在這里潛心學習,著書立說,《文心雕龍》的作者劉勰就是他們中的代表。
雖然歷史上的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是亂世,但是值得注意的是,中國的教育傳統以及內容卻沒有因亂世而廢棄,似乎到多了幾分多彩和自如。
隋唐開始實行科舉制。這是一種影響力波及現代社會的人才選拔制度,同樣是政府和平民之間搭建的最直接的橋梁。如果說這之前的人才選拔制度總是透著貴族氣息,那么,科舉制的推行,則完全是把進入政府的門坎削平了,誰都有機會進入政府參政議政管理國家。唐代詩發展到頂峰,一定程度上與科舉有著一些聯系,科舉科目中的進士科,考試的主要內容是詩賦,學子們埋頭于詩賦之中,詩賦在唐代不輝煌似乎也難。保不定李白、杜甫這些大詩人,其成就間或也得益于科舉。
宋代的教育,既繼承了唐代的科舉,又汲取民間私學的精華,重新恢復了中央太學,這一時期,公私教育都得到了很好的發展。胡瑗的湖州書院分設經義和治事兩齋,經義斎培養通才,治事斎指導專長,跟現在大學里面分離分科已比較相似。朝廷采用者這種教育形式并運用于太學,禮失而求諸也,宋朝太學正是如此。
談論宋代教育,還不能提到朱熹。朱熹不光對后世科舉影響深遠之外,還在當時提出了新的教育理念。他把小學教育和大學教育作為一個整體來考慮,他認為小學教育的的任務是向兒童講授人倫道德和基本的灑掃應對,大學教育的任務是則是格物致知,而且他還指出,小學教育的任務不能留給大學在做。現在科學家研究也證明了這一理論的合理性,道德素質的培養必須在少年時代就培養成型,等長大之后在培養或者糾正,是困難的。在此基礎上,宋代蒙學得到了很大的發展,這一時期,關注兒童啟蒙教育的作品特別多,如《小學》、《童蒙須知》等等,但凡那一時期的教育家,似乎都研究過兒童道德教育的問題。
元代蒙古入主中原,教育領域遇到很多困難,但是卻在另一面得到了發展。很多學者不屑于元朝政府,轉而投身民間興辦私學,這一時期的私學特別繁盛。元代教育的另一個特點則是大眾教育開始發展。雜劇在這一時期發展空前,以關漢卿為例,他的作品在社會上影響力頗為廣大,由于曲兼有的表演說唱的特點,不識字人也能夠欣賞,潛移默化的教化在人民的心中留下了烙印,就拿《竇娥冤》來說,劇中反映出的壓迫與殘害所觸動的人們的意識,是否在一定程度上也加速了元朝的滅亡呢?
明清時期更是重視教育。明太祖一即位,便詔令天下皆立學。府設立教授一人,訓導四人;州設立學正一人,訓導三人;縣設立教諭一人,訓導二人。較之北宋,不管是規模還是數量,都得到了充足的發展。
明代中央官學稱為國子監,這個稱謂一直延續到清朝。國子監的教學內容主要以《四書》、《五經》為主,不同的朝代,還加入了本朝的律法,如明朝的《大明律令》,以及詔、誥、判、表等公文和策論的寫作。
這一時期的科學考試,內容有經義、策、論。所考的內容,局限于朱熹批注的四書五經,隨著時間的推移,其流弊也越來越多。但是也有很多特點和優點,比如:考試方法嚴密,為防止考生作弊,有防懷挾、搜檢、封鎖、巡邏等等的方法,為防止考官狼狽為奸,派御史專門糾察;及第的進士,被安排到翰林院進修,不但重視其才識,還重視其經驗,并不像以前考中之后就出去做官,明清時期更加重視其實際經驗的訓練和培養。
明清時期,戲曲、小說得到了空前的發展。戲曲方面,明清時期,各個劇種已經在中國大地普遍萌芽生成,戲曲的內容,一方面反映歷史故事,一方面反映忠奸倫常,由于其形式的普及性廣泛,其教化作用也不可小覷。戲曲的影響,一直到現代還可以見到,現在農村一些年紀大的老人,雖然不識字,但大都熟知歷史上一些故事,比如三國、隋唐等等,也能從戲曲故事中知道忠義孝悌誠信是何物,這跟幾千年中國傳統的教育內容是一致的。
到了清朝末期,科舉廢棄,興立學校,中國開始學習西方的教育模式和內容。從民國到中華人民共和國,蓋末如此。這一時期,中國傳統的私學在中國消失了,官學的內容發生了較大的改變,戲劇等喜聞樂見的大眾教育也有所變化,家庭教育更是隨著隨著時間的推移而淡化。中國人的教育,似乎特別集中于學校。太學和國子監都沒有了,但是大學和學院卻林立全國,小學,中學,高中的教學選拔,讓更多的人進入大學和學院繼續學習,使得有一技之長。稍做總結,會發現,延續兩千多年為教育基礎的人倫道德教育,在這一時期淡化,最后只局限于一本書的內容;傳統的中國教育重視人文,在這一時期有所淡化,取而代之是自然科學和技能培養等方面的教育;傳統的大眾教育方式在這一時期也在淡化,被一些新興的方式所取代,但是其教化的內涵和潛移默化的影響卻發生了較大的變化;傳統的家庭或者家族教育在這一時期逐漸消亡,在這一時期,家庭教育的內容寄托于學校教育,但學校教育似乎難于很好地勝任;傳統的宗教教化,隨著人們對宗教認識的變化以及科學對宗教的沖擊,宗教的教化也在逐漸淡化。
現代教育也有一些優點,比如:分門別科的教育,有利于培養專有之才;學校教育的覆蓋性和廣泛性超過以往任何一個時代;人文和自然科學的并重,是以往中國沒有出現過的;官立教育體系不再只為政府選拔人才而服務。
粗略的概述了中國自周朝開始到當代的中國人的教育,大概能分為兩個時期,一部份是周朝開始到清朝末年,這一時期的教育重視人倫道德的培養,并認為是人之為人的基礎,重視人文,官立教育基本是為了政府選拔人才,私立教育則主要在學術,兼輔家庭家族教育以及寺院教育,但首要的著眼點均在立德做人。另一部份是清末一直到現在,這一時期的教育注重人才的培養,人文和自然科學并舉,官立教育不再只為政府選拔人才而服務等等,其首要的著眼點在成才做事。
中國人的教育在繼續,教育的體系以及內容,幾千年來都在發展和改變變。我們不妨拭目以待,如今的中國教育,看看又該如何發展,如何變。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