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疑》原文(作者:韓非子)
亂主則不然,不知其臣之意行,而任之以國。故小之名卑地削,大之國亡身死,不明于用臣也。
無數以度其臣者,必以其眾人之口斷之。眾之所譽,從而悅之;眾之所非,從而憎之。
故為人臣者破家殘賥,內構黨與、外接巷族以為譽,從陰約結以相固也,虛相與爵祿以相勸也。曰:“與我者將利之,不與我者將害之?!北娯澠淅倨渫骸氨苏\喜,則能利己;忌怒,則能害己?!北姎w而民留之,以譽盈于國,發聞于主。主不能理其情,因以為賢。
彼又使譎詐之士,外假為諸侯之寵使,假之以輿馬,信之以瑞節,鎮之以辭令,資之以幣帛,使諸侯淫說其主,微挾私而公議。所為使者,異國之主也;所為談者,左右之人也。主說其言而辯其辭,以此人者天下之賢士也。內外之于左右,其諷一而語同。大者不難卑身尊位以下之,小者高爵重祿以利之。
夫奸人之爵祿重而黨與彌眾,又有奸邪之意,則奸臣愈反而說之。曰:“古之所謂圣君明王者,非長幼弱也,及以次序也;以其構黨與,聚巷族,逼上弒君而求其利也?!?/p>
彼曰:“何知其然也?”因曰:“舜逼堯,禹逼舜,湯放桀,武王伐紂。此四王者,人臣弒其君者也,而天下譽之。察四王之情,貪得人之意也;度其行,暴亂之兵也。然四王自廣措也,而天下稱大焉;自顯名也,而天下稱明焉。則威足以臨天下,利足以蓋世,天下從之。”
又曰:“以今時之所聞,田成子取齊,司城子罕取宋,太宰欣取鄭,單氏取周,易牙之取衛,韓、魏、趙三子分晉,此六人者,臣之弒其君者也?!?/p>
奸臣聞此,然舉耳以為是也。故內構黨與,外擄巷族,觀時發事,一舉而取國家。
且夫內以黨與劫弒其君,外以諸侯之讙驕易其國,隱敦適,持私曲,上禁君,下撓治者,不可勝數也。
是何也?則不明于擇臣也。記曰:“周宣王以來,亡國數十,其臣弒其君取國者眾矣?!比粍t難之從內起與從外作者相半也。
能一盡其民力,破國殺身者,尚皆賢主也。若夫轉身法易位,全眾傅國,最其病也。
----------------------------譯文:
昏亂的領導者則反其道而行之,并不了解國內精英們的意志與品行,就把治國的權力交給他們。于是對整個國家造成危害。危害輕也會導致國際地位降低、被強國盤剝,危害重的話,便是政府倒臺、國家被侵略。這都是一開始就在用人上犯糊涂的結果。
若沒有足夠好的體制,便不能準確地評價干部、人才的品質。這時領導者通常會依賴輿論的評價來做判斷。輿論若稱贊這個人,領導者就跟從輿論來欣賞他;輿論若批評這個人,領導者就跟從輿論來否定他。
所以有一些掌握權勢的精英就不惜傾家蕩產,一方面在體制內部勾結黨羽,一方面巴結民間有權威的各種勢力,靠這些人從內部和外部給自己制造美好的名聲。私下里則靠見不得人的權錢交易來鞏固關系,利用行政權力與國家的財產來收買那些吹捧自己的人。這些精英還會宣言:“支持我的人我也會給他好處,敢反對我的人一定要他好看!”。于是百姓中一部分人貪慕這些精英的利誘,一部分人害怕這些精英的權勢,心想:“如果能討好這幫人,的確能讓我獲利;如果得罪了他們,我吃不了兜著走?!弊罱K導致百姓服從這類精英的意志,形成了地方上表面的穩定(眾歸而民留之)。這樣的局面被渲染成美名一直傳到領導者那里。領導者無法了解真實情況,反而認為這幫精英真有才干。
精英們又與一些貪圖私利或者別有用心的大國和國際機構合謀,派遣代理人來與本國領導者談論治國大事。派遣這些代理人要么是強大的國家、要么是知名的國際機構,可這些代理人實際上談論的,卻是有利于國內精英們的內容。他們把有利于少數精英的施政方針用復雜的理論語言包裝,修飾成利于國家民族的治國大計。領導者一方面欣賞這些代理人描述的國家強盛的愿景,一方面又在理論層面被他們的言論說服。于是把這些國外代理人和國內精英都當成天下最有才干的一幫能人。
于是,領導人聽到的國內國外的輿論都一致,意圖相似,理論也差不多。為了國家能夠在穩定中強大起來,心胸豁達的領導人甚至情愿把關鍵的政治經濟權力托付給這些精英;即便是普通的領導人也會主動出讓許多權利來巴結這些能人。
這幫精英的權勢越來越大,經濟力量越來越強大,不停膨脹的利己心理被制度規定的政治地位和經濟地位限制住,他們便會迫切需要能夠進一步否定傳統的價值觀念(忠誠、公正等)的輿論。
于是便有學者巴結這幫精英說:“近代爬到權力頂點的組織和個人,根本不是靠道德和才干;他們都是靠結黨營私,巴結地方勢力,然后用武力推翻現政權為自己的組織謀利罷了。
精英們一聽到這樣的言論就興奮起來了,急迫地問道:“果真如此么?有證據么?”
于是學者們制造出疑古的理論體系來:“有證據的。舜逼堯退位,禹逼舜退位,這些所謂‘圣王’根本不是靠領導者輪替,而是靠政治斗爭上位;更不用說湯把君主桀流放,武王組織軍隊擊敗紂王。這四個統治者,出身全部都是ZY或地方的官員、干部,靠權勢推翻當前領導者的。他們掌權后修改歷史言論,用來稱贊自己。仔細考察下這四個統治者的心理,無非就是要奪取別人的權利罷了??疾爝@四個統治者的行為,無非就是靠強權豪奪罷了。然而這四個統治者把自己的實力搞強了,天下都稱贊他們強大;這四個統治者自己制造輿論修飾名聲,天下都稱贊他們賢明。從這個角度來看,只要權勢與金錢足夠奪取最高的權力,沒人會去反對,全天下都會服從的?!?/p>
這些學者還說:“再看看周邊的國家,大地主中田成子奪取齊國政權、司城子罕奪取宋國政權,大官僚太宰欣奪取鄭國政權、單氏奪取周國、易牙奪取魏,而韓、魏、趙三個地方政權瓜分了晉國。這六個例子全部都獲得了實利。他們雖然都是體制內的出身,最終都奪得最高權利坐上了寡頭的高位?!?/p>
精英們聽完這些言論,無不豎著耳朵大聲叫好。于是終于下定決心了,在體制內勾結黨羽,在體制外與地方黑惡勢力聯盟,等待時機制造事端,打算一舉奪取整個國家,改變自己作為精英被制度限制的政治經濟地位。
縱觀近現代歷史,這種情形已經屢見不鮮:精英們對內結黨營私,威逼領導者;對外則借國際勢力制造輿論來擾亂本國秩序,用輿論否定合乎情理(敦)和大眾利益(適)的一切、支持鼓吹僅有利個別團體組織的一切——用這種方法一方面對上綁架領導人的施政方針,一方面對下阻撓基層的治理措施。在這樣的過程中衰亡的國家多得數不過來了。
究其原因,都是因為最初用人時,沒能力識別人才和干部的真實品質。傳記上說,“周宣王以來,滅亡的國家已經有數十個。被官僚集團奪取最高權力的國家數量非常的多”。這么看來,導致國家陷入災難,都是因為國內和國外的勢力相互勾結,在合謀下實現的。
走到這種地步,領導者若能集合人民的力量與奸邪的精英集團放手一搏,即便政權仍然被顛覆,這樣的領導者還算是有魄力的。而總有一些領導者最終屈從于精英勢力,修改法律、拱手讓出政治權力,把整個國家都交給對手的;這種情況才最讓人扼腕嘆息(?。?/p>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