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免费人成视频在线观看,国产极品粉嫩馒头一线天AV,国产精品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亚洲 古典 另类 欧美 在线

首頁 > 文章 > 歷史 > 中華文化

《周易》與辯證法

車易 · 2007-06-07 · 來源:本站原創
收藏( 評論() 字體: / /

《周易》與辯證法

——關于建設和諧文化

提要:文章首先對中國文化在幾千年里的發展情況進行了梳理,發現周易在其中有著重要地位,進而論證了周易是一部完備的辯證法。最后探討了在建設和諧文化中周易的重要性。

關鍵詞:周易,辯證法,和諧文化。

一、中國文化的發展歷程

文化的含義是很廣泛的,這里主要說明中國哲學思想的發展歷程,因為哲學思想是文化的精髓和靈魂。

中國文化從傳說中的三皇五帝算起到今天已經有五千多年的歷史了。根據文化內容的特點的差異,這五千多年的文化發展過程可以分為大致均等的四個階段,三皇五帝時期為一個階段,夏、商、西周、春秋時期為一個階段,戰國到隋唐為一個階段,五代到今天為一個階段。

距今約五千年到四千年是我國的三皇五帝時期。由于年代久遠,關于這一時期的傳世文獻和考古資料都很少,對于這一時期的文化狀況只能從先秦典籍的零星記載中了解個大概。《周易系辭》中記載“古者包羲氏之王天下也,仰則觀象於天,俯則觀法於地,觀鳥獸之文,與地之宜,近取諸身,遠取諸物,於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類萬物之情。作結繩而為網罟,以佃以漁,蓋取諸離。包羲氏沒,神農氏作,□木為耜,揉木為耒,耒耨之利,以教天下,蓋取諸益。日中為市,致天下之貨,交易而退,各得其所, 蓋取諸噬嗑。神農氏沒,黃帝、堯、舜氏作,通其變,使民不倦,神而化之,使民宜之。 易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 是以自天佑之,吉無不利,黃帝、堯、舜,垂衣裳而天下治,蓋取諸乾坤。”《禮記禮運》中記載“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矜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男人分,女有歸。貨,惡其棄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惡其不出于身也,不必為己。是故謀閉而不興,盜竊亂賊而不作。故外戶而不閉。是謂大同。”可以看出這一時期的民風還是很淳樸的,文化還是很和諧的,人們尚沒有完全把自己在思想意識上同大自然和其他人分離開來,就像有些學者研究的,此時人們的精神世界仍然處在“集體無意識,非理性思維,自在性和自發性”的狀態。這一時期思想文化的主要成果是八卦的創立,八卦中的基本思想是陰陽思想,也就是對立統一的矛盾思想,八卦的創立為以后中國思想文化的發展奠定了基礎。

從公元前十九世紀到公元前五世紀,是我國的夏、商、西周、春秋時期,關于這一時期的傳世文獻和考古資料比三皇五帝時期豐富多了。《禮記禮運》中記載“今大道既隱,天下為家。各親其親,各子其子。貨、力為己。大人世及以為禮,城郭溝池以為固,禮義以為紀;以正君臣、以睦兄弟,以和夫婦,發設制度,以立田里,以賢勇智,以功為己。故謀用是作,而兵由此起,禹、湯、文、武、成王、周公由此其選也。此六君子者,未有不謹于禮者也。以著其義,以考其信。著有過,刑仁講讓,示民有常。如有不由此者,在執(勢)者去,眾以為殃。是謂小康。”《禮記表記》中記載“夏道尊命,事鬼敬神而遠之------其民之敝,蠢而愚,喬而野,樸而不文。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其民之敝,蕩而不靜,勝而無恥。周人尊禮尚德,事鬼敬神而遠之------其民之敝,利而巧,文而不慚,賊而蔽。”可以看出,這一時期的民風已經不那么淳樸了,文化已經不那么和諧了。這一時期思想文化的主要特點是,人們開始逐漸把自己在思想意識上同大自然和其他人分離開來,精神上開始有了顯著的自我觀念。這個過程經歷了四個階段,“夏道尊命,事鬼敬神而遠之”,怎么一種狀況呢?這一時期人們的自我意識還比較朦朧,還有三皇五帝時期“無知無識”的味道,此時人們的鬼神觀念也是朦朧的,于是“尊命,事鬼敬神而遠之”。“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怎么一種狀況呢?這一時期,人們的自我觀念增強了,鬼神觀念也增強了,于是,“尊神,率民以事神”。“周人尊禮尚德,事鬼敬神而遠之”,怎么一種狀況呢?這一時期,人們的自我意識進一步增強,懂得文過飾非了,并且開始反思鬼神觀念,發現“天命靡常”,還是“盡人事以應天命”的好,于是“尊禮尚德,事鬼敬神而遠之”。春秋時期,人們的自我意識完全顯現出來了,“人本”思想逐漸確立。所以孔子講“務民之本,敬鬼神而遠之”,“未能事人,焉能事鬼”。這一時期思想文化的主要成果是《周易》的成書,《周易》由《易經》和《易傳》兩部分組成,《易經》又分為卦象和卦爻辭。六十四卦卦象是周文王根據八卦推演而來,卦爻辭是對卦象含義的解說,也由文王所作。《易傳》是由孔子寫成的,主要是對《易經》的解釋。《周易》在中國思想文化史上有著及其重要的地位,被認為是中國思想文化的根基和核心,《周易》一書對我們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從公元前五世紀到公元十世紀是我國的戰國到隋唐時期,這一時期思想文化的主要內容是經學的產生和發展。經學是儒學的前期形式(后期是理學),儒學是由孔子通過對三皇五帝時期、尤其是夏、商、西周時期的思想文化的總結和改造而創立的一種學術觀念。孔子在總結古代思想文化的過程中,通過對古代文獻的整理,修訂成了《詩》《書》《禮》《樂》《周易》《春秋》六本書(《樂》書后來亡佚了)。按現在文、史、哲的分類方式,《詩》屬于文學類,《書》《禮》《春秋》屬于歷史類,《周易》屬于哲學類,所以《周易》是一部最重要的、最能體現古代哲學思想的書,可以說,以后兩千多年的儒家文化主要是對《周易》哲學思想的理解和闡述。在戰國時期,思想文化領域是“百家爭鳴”的局面,儒學還沒有取得官學的地位。到了漢武帝的時候,采納董仲舒的“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思想專制主張,使儒學取得了官學的地位。把《詩》《書》《易》《禮》《春秋》稱為五經,令知識分子專門訓解和闡述,這樣經學就產生了。在魏、晉、南北朝時期,經學的表現形式是玄學。到了隋唐時期,因為佛學的興起和經學自身的缺點,經學的至尊地位面臨著挑戰,韓愈等人提出了“滅情復性”和道統觀點,開始對經學進行改造,為后來的新儒學——理學的產生作了準備。

從公元十世紀到今天是我國的五代到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時期,這一時期思想文化的主要內容是理學的產生和發展。理學和經學一樣同是對儒家經典的訓解和闡述,但是它的理論性更強,體系更為完備,主要是對自然界、社會歷史發展規律的探索,以期經世致用。理學的奠基者是被稱為“北宋五子”的周敦頤、邵雍、張載、程顥、程頤等人,理學的集大成者則是朱熹。元朝時期,開始把理學作為科舉考試的標準,確立了理學的正統儒學地位。明清兩朝理學大行其道。到了民國和人民共和國時期,由于一系列的思想解放運動,理學逐漸消亡,一種新的文化形式——“和諧文化”已在醞釀之中。

以上是中國文化五千年的發展歷程。

今天,建設和諧文化已經成為了人們的共識,只是如何建設還沒有一個明確的方法。人們普遍認為中國文化五千年來一脈相承、不曾中斷,建設和諧文化也一定要保持這種連續性。可是兩千年的歷史實踐已經證明,儒家文化是一種不和諧的文化,我們要建設和諧文化就不能夠在儒學框架內修修補補,而必須另辟道路。這個矛盾怎么解決?我們看到儒家文化并不是中國傳統文化的全部,在儒家文化之前還有三皇五帝、夏、商、西周、春秋時期的文化,這才是中國文化的源頭。如果我們要建設的和諧文化能夠和中國文化的源頭相銜接,中國文化就沒有中斷。那么中國文化的源頭是以辯證法為基礎的和諧文化么?是的,《周易》就是一部完備的辯證法。事實上,雖然在儒家文化中《周易》被尊為五經之首,但是,不論經學還是理學都沒有正確理解和闡述《周易》的思想,《周易》被人們誤解了兩千年。現在我們要建設和諧文化,就是還《周易》以本來面目。這種現象怎么理解呢?《壇經》中講了這樣一個故事:有一個名叫法達的僧人,七歲就出家了,經常讀誦《法華經》,可是并不懂得《法華經》的含義,一天來參禮惠能大師,希望大師給以指教。惠能大師給他解說了經義,告訴他“空誦但循聲,明心號菩薩”,法達問道“若然者,但得釋義,不勞誦經耶?”大師回答:“經有何過,豈障汝念?只緣迷悟在人,損益由己,口誦心行即是轉經,口誦心不行即是被經轉。“法達恍然大悟,說道:”法達從昔以來,實未曾轉《法華》,乃被《法華》轉。“儒家文化的發展和這個故事很相似,天天讀《周易》就是不理解,民國以來又把文化不和諧的責任推到《周易》身上。實際情況是,兩千年來我們錯解了《周易》,而不是《周易》誤導了我們。認識到了這一點,建設和諧文化就可以成功。

二、《周易》是一部完備的辯證法

要說明《周易》是一部完備的辯證法,首先應該了解辯證法的基本含義,說明《周易》中具有這種含義,是辯證法。然后,在此基礎上更進一步,說明他的完備性。

毛澤東主席所著的《矛盾論》是人們所熟知的關于辯證法的最權威的著作,這篇著作講明了辯證法的基本含義。文中有這樣幾段話:“事物的矛盾法則,即對立統一的法則,是唯物辯證法的最基本的法則。”“所謂形而上學的或庸俗進化論的宇宙觀,就是用孤立的靜止的和片面的觀點去看世界。”“和形而上學的宇宙觀相反,唯物辯證法的宇宙觀主張從事物的內部、從一事物對他事物的關系去研究事物的發展,即把事物的發展看作是事物內部的必然的自己的運動,而每一事物的運動都和他的周圍其他事物互相聯系者和互相影響者。”總結這幾段話,可以看出,辯證法的基本含義是:世間一切事物都遵從對立統一的矛盾法則,因為這種對立統一性,一切事物都是聯系的而不是孤立的,都是發展的而不是靜止的,而且這種聯系和發展有其內在的必然的規律性。《周易》中是否具有這種含義呢?前文中講過,《周易》由《易經》和《易傳》兩部分組成,《易經》又可以分為卦象和卦爻辭。其中《易傳》是對《易經》的解釋,卦爻辭又是對卦象的解釋,所以卦象是《周易》的基礎。如果卦象中具有辯證法的基本含義,說明《周易》中具有這種含義。六十四卦是由八卦推演而來的,為了說明的方便我們以八卦為例,請看伏羲八卦圖 。構成此圖的基本元素是陽爻和陰爻,陰陽是一對對立統一的矛盾,說明八卦圖反映了世間一切事物都遵從對立統一的矛盾法則。從空間的角度講,八卦代表八種事物,因為各卦之間是相互依存的,而不是彼此孤立的,所以一切事物都是聯系的而不是孤立的,而且這種聯系有其內在的必然的規律性,不是雜亂無章的。從時間的角度講,八卦代表事物發展任一周期中的八個階段,所以一切事物都是發展的而不是靜止的,而且這種發展有其內在的必然的規律性,不是混亂無序的。以上分析說明卦象中具有辯證法的基本含義,從而《周易》中也具有這種含義,《周易》是辯證法。

在毛澤東主席所著的《矛盾論》以及其他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的文章中,都只說明一切事物都是聯系的和發展的,聯系和發展具有內在的必然的規律性,但是這個規律性到底是怎樣的,沒有給出詳細的說明。就是說,對辯證法的表述不完備。《周易》恰好彌補了這個不足,《周易》中的六十四卦把一切事物在空間上分布的任何一個系統,劃分為六十四個區域;把一切事物在時間上變化的任何一個周期,劃分為六十四個階段,而且卦辭和爻辭把每一個階段的矛盾性質都講清楚了。這樣一來,事物聯系和發展的規律性就一目了然了。所以說《周易》是一部完備的辯證法。

毛澤東主席在《矛盾論》中還講解了這樣幾個問題:(1)、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2)、主要的矛盾和主要的矛盾方面,(3)、對抗在矛盾中的地位。聯系《周易》六十四卦,我們可以更深刻的理解這幾個問題。

(1)、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矛盾論》指出“矛盾的普遍性或絕對性這個問題有兩方面的意義。其一是說,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發展過程中;其二是說,每一事物的發展過程中存在著自始至終的矛盾運動。”怎么理解呢?《周易》中的六十四卦從空間的角度來講,每一卦代表一種事物,而任何一卦都是一個矛盾體,所以說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發展過程中。從時間的角度來講每一卦代表事物發展周期中的一個階段,而任何一卦都是一個矛盾體,所以說每一事物的發展過程中存在著自始至終的矛盾運動。矛盾的特殊性也有兩方面的意義,其一是說,任何一個具體的事物都有不同于他事物的具體的矛盾;其二是說,事物發展的任何一個具體的階段都有不同于其他階段的具體的矛盾。怎么理解呢?因為六十四卦卦卦是不同的,從空間的角度講,每一卦代表一種事物,事物的性質各各不同;從時間的角度講,每一卦代表事物發展周期中的一個階段,階段的性質各各不同。所以任何一個具體的事物都有不同于他事物的具體的矛盾,事物發展的任何一個具體的階段都有不同于其他階段的具體的矛盾。

(2)、主要的矛盾和主要的矛盾方面

事物的發展具有階段性特征,同時事物的發展又具有連續性。當一個事物的發展從舊的階段剛剛進入新的階段的時候,舊階段的矛盾性質不會完全消失,還會有一些殘余存在。同樣的,當一個事物的發展即將從舊的階段進入新的階段的時候,新階段的矛盾已在孕育之中,有些新的味道了。這時分析事物,就要抓住主要矛盾,而不要被非主要的矛盾所干擾。這種現象從《周易》六十四卦中可以明顯的看出來,一卦的初爻的矛盾性質總帶有他前面一卦的矛盾性質的某些特點,一卦上爻的矛盾性質總帶有他后面一卦的矛盾性質的某些特點。比如離、革、同人這三卦,革的初爻爻辭是“鞏用黃牛之革”,具有離卦的矛盾性質的特點,革的上爻爻辭是“君子豹變,小人革面,征兇,居貞吉”,具有同人卦的矛盾性質的特點。

《矛盾論》指出“矛盾著的兩方面中,必有一方面是主要的,他方面是次要的。其主要的方面,即所謂矛盾起主導作用的方面。事物的性質主要的是由取得支配地位的矛盾的主要方面所規定的。”怎么理解呢?六十四卦中的每一卦都由兩個經卦組成(比如革卦上兌下離),在這兩方面中下面的經卦是主要的,上面的經卦是次要的,一卦的性質由下面的經卦所規定。

(3)、對抗在矛盾中的地位

這里的對抗指的是矛盾的激化。《周易》六十四卦每一卦都有六爻,表示一種矛盾從開始到終止的發展過程分為六個階段,不妨定名為:醞釀、出現、升中、偏仄、入沒、遷移。就像一天之中太陽運行一周的情況:零點到四點是醞釀,四點到八點是出現,八點到十二點是升中,十二點到十六點是偏仄,十六點到二十點是入沒,二十點到二十四點是遷移。矛盾激化的情況是在矛盾發展的第五個階段產生的,他標志著舊的矛盾即將結束,新的矛盾即將開始。我們以革卦為例:第一爻“鞏用黃牛之革”是此矛盾發展的醞釀階段,第二爻“巳日乃革之,征吉無咎”,是此矛盾發展的出現階段,第三爻“征兇貞厲,革言三就,有孚”,是此矛盾發展的升中階段,第四爻“悔亡有孚,改命,吉”, 是此矛盾發展的偏仄階段,第五爻“大人虎變,未占有孚”, 是此矛盾發展的入沒階段,矛盾開始激化,矛盾性質開始向同人轉化,第六爻“君子豹變,小人革面,征兇,居貞吉”,是此矛盾發展的遷移階段,矛盾性質已有同人的味道了。

還有一個問題,《矛盾論》中沒有講,就是矛盾狀態的和諧與否,弄清楚這個問題對我們今天構建和諧社會、建設和諧文化有重要意義。古人把矛盾狀態分為四種:陰陽合,陰陽磨,陰陽爭,陰陽和。所謂陰陽合,就是整體和諧,但向著不和諧發展。陰陽磨,就是整體不和諧,且向著不和諧發展。陰陽爭,就是整體不和諧,但向著和諧發展。陰陽和,就是整體和諧,且向著和諧發展。用《周易》六十四卦來表示,后卦到師卦的矛盾狀態屬于陰陽合,遁卦到坤卦的矛盾狀態屬于陰陽磨,復卦到同人卦的矛盾狀態屬于陰陽爭,臨卦到乾卦的矛盾狀態屬于陰陽和。例如,一年之中,夏至到秋分屬于陰陽合的狀態,秋分到冬至屬于陰陽磨的狀態,冬至到春分屬于陰陽爭的狀態,春分到夏至屬于陰陽和的狀態。

辯證法是自然界、人類社會、人的思維都必須遵從的法則。辯證法的主要內容就是講述事物聯系和發展的規律性,規律性包括兩個方面,一方面是空間聯系上的區域性(系統性)特征,一方面是時間發展上的階段性(周期性)特征。在這里有兩點需要特別指出:第一點,說道規律,我們往往只強調事物時間發展上的規律性,而忽視事物空間聯系上的規律性。例如,在世界近現代史上,為什么歐美諸國是侵略者,廣大亞非拉國家是被侵略者?很少有人思考這個問題。第二點,在事物發展周期性的問題上,對于自然界中的周期性現象,如年、月、日等,人們比較容易接受,對于社會歷史中的周期性現象,人們就不容易接受,往往指責為“歷史循環論”。事實上,周期不同于簡單的重復,我們常說,社會歷史的發展是“螺旋式上升,波浪式前進”,所謂螺旋、波浪,就是小周期在大周期中的表現。

多少年以來,《周易》的價值受到了人們的忽視甚至誤解。人們認為《周易》中沒有什么深邃的哲學思想,多是些騙人的東西。通過上文中的分析和說明,我們可以確信,《周易》是一部完備的辯證法。事情也明擺著,《周易》的幾位作者都是上古時期的國家領導人,他們每天的所思所想主要是如何把國家治理好,他們辛辛苦苦寫成《周易》一書,目的不會是別的,只能是為了治理國家、為了解決社會問題。所以系辭里說“夫易何為而作也?夫易開物成務、冒天下之道,如斯而已者也。是故圣人以通天下之志,以定天下之業,以斷天下之疑”。現在中國改革即將進入攻堅階段,需要解決的社會問題即繁且重,處處面臨著兩難選擇,如果可以使人們都懂得《周易》,至少使國家干部和知識分子懂得《周易》,我想對我們的改革開放的偉大事業肯定有所助益。

三、建設和諧文化

《周易系辭》里說“君子見機而作,不俟終日”,“幾”就是時機。按照辯證法規律性的要求,時機的選擇是一個大問題。無論做什么事情,如果時機成熟了就可以成功,反之就只能失敗。所以要建設和諧文化首先應清楚我國文化發展的階段性和周期性特征,弄明白建設和諧文化的時機是否成熟。

筆者在《辯證法與世界中的中國》一文中對中國歷史文化進行了分期,得出:公元前5862年到公元前3162年和(女后)卦到師卦相對應。公元前3162年到公元前462年和遁卦到坤卦相對應。公元前462年到公元2237年和復卦到同人卦相對應。公元2237年到公元4937年和臨卦到乾卦相對應。就是說,公元前5862年到公元前3162年的文化整體是和諧的但向著不和諧發展;公元前3162年到公元前462年的文化整體是不和諧的且向著不和諧發展;公元前462年到公元2237年的文化整體是不和諧的但向著和諧發展;公元2237年到公元4937年的文化整體是和諧的且向著和諧發展。

以上的分析還有些籠統,下面對公元887年到公元2237年間即唐末五代到今天的文化發展做一詳細的分析。這一段時期是文化由不和諧向和諧轉變的關鍵時期,好比一個求覺悟的人由不覺悟向覺悟轉變的一段時期。《壇經》里說,一個人求得覺悟的過程分為三個階段:見聞讀誦,悟法解義,依法修行。我國文化發展的這一段歷史也可以相應的分為三個階段:887年到1900年間和明夷,賁,既濟,家人,豐,離相對應的一段時期,相當于見聞讀誦的階段,此間天天讀《周易》,但不懂辯證法,文化是不和諧的。1900年到2069年和革卦相對應的一段時期,相當于悟法解義的階段,此間漸漸懂得辯證法了,文化漸漸變的和諧了。2069年到2237年和同人卦相對應的一段時期,相當于依法修行的階段,此間人們基本上懂得辯證法了,文化基本上和諧了。

如果覺得這樣的分析還有些籠統,我們可以對1900年到2069年間和革卦相對應的一段歷史做更詳細的分析。1900年到1928年是悟法解義的醞釀階段,1928年到1956年是悟法解義的出現階段,1956年到1984年是悟法解義的升中階段,1984年到2012年是悟法解義的偏仄階段,2012年到2041年是悟法解義的入沒階段,就是理解辯證法、建設和諧文化的關鍵時期,2041年到2069年是悟法解義的遷移階段,文化已經有了基本和諧的味道了。

通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現在黨中央提出建設和諧文化的任務正當其時,是一定可以成功的。和諧文化的根本特點是以辯證法為基礎,所以普及辯證法是建設和諧文化的關鍵。《周易》就是一部完備的辯證法,應當加強對《周易》的研究和闡述。筆者在這里鄭重的向黨中央、國務院建議,可不可以組織一批專家學者,成立一個專門研究《周易》的機構,或者可不可以把對《周易》的研究作為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的一部分來進行。重視不重視《周易》關系到和諧文化建設的成敗,希望能引起全社會的關注。

參考書目:

⑴古籍:周易,老子,壇經

⑵毛澤東.毛澤東選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⑶葛兆光.中國思想史[M].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1

「 支持烏有之鄉!」

烏有之鄉 WYZXWK.COM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注:配圖來自網絡無版權標志圖像,侵刪!
聲明: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烏有之鄉 責任編輯:heji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收藏

心情表態

今日頭條

點擊排行

  • 兩日熱點
  • 一周熱點
  • 一月熱點
  • 心情
  1. 胡錫進硬懟平原公子,這釋放了什么信號?
  2. 李克勤|“深切緬懷毛主席,您永遠的學生王光美”:劉少奇的妻子晚年的說法做法意味深長
  3. 郭松民 | 也說“滬爺撐起一片天”
  4. 改開以來民間“順口溜”拾穗(一)
  5. 美國加州大火燒出了房地產金融騙局
  6. 選擇題:到底誰讓老百姓吃飽了飯
  7. 奴顏婢膝的學生與急眼了的老師
  8. 臥龍大橋擴寬:南陽人民的恥辱!
  9. 研究和評價“文革”,是否應該跳出個人恩怨、得失的小圈子?
  10. 洛杉磯大火如此猛烈,能燒醒中國那些殖人嗎?!
  1. “深水區”背后的階級較量,撕裂利益集團!
  2. 大蕭條的時代特征:歷史在重演
  3. 央媒的反腐片的確“驚艷”,可有誰想看續集?
  4. 瘋狂從老百姓口袋里掏錢,發現的時候已經怨聲載道了!
  5. 張勤德|廣大民眾在“總危機爆發期”的新覺醒 ——試答多位好友尖銳和有價值的提問
  6. 到底誰“封建”?
  7. 兩個草包經濟學家:向松祚、許小年
  8. “當年明月”的病:其實是中國人的通病
  9. 該來的還是來了,潤美殖人被遣返,資產被沒收,美吹群秒變美帝批判大會
  10. 掩耳盜鈴及其他
  1. 遼寧王忠新:必須直面“先富論”的“十大痛點”
  2. 劉教授的問題在哪
  3. 季羨林到底是什么樣的人
  4. 十一屆三中全會公報認為“顛倒歷史”的“右傾翻案風”,是否存在?
  5. 歷數阿薩德罪狀,觸目驚心!
  6. 到底誰不實事求是?——讀《關于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與《毛澤東年譜》有感
  7. 陳中華:如果全面私有化,就沒革命的必要
  8. 孔慶東|做毛主席的好戰士,敢于戰斗,善于戰斗——紀念毛主席誕辰131年韶山講話
  9. 我們還等什么?
  10. 他不是群眾
  1. 車間主任焦裕祿
  2. 地圖未開疆,后院先失火
  3. 張勤德|廣大民眾在“總危機爆發期”的新覺醒 ——試答多位好友尖銳和有價值的提問
  4. “當年明月”的病:其實是中國人的通病
  5. 何滌宙:一位長征功臣的歷史湮沒之謎
  6. 央媒的反腐片的確“驚艷”,可有誰想看續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