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所謂《論持久戰》的觀點來看待當今世界,并不是說,今天的世界已經處于一種戰爭狀態。在這里我們用一種類比的方式來看待當下的世界。今天的霸權主義勢力,正在竭盡全力地要圍堵和打壓中國的發展。在這樣的形勢下,在世界上就形成了一種客觀上存在的圍堵與反圍堵,打壓與反打壓的斗爭。這樣的一場斗爭是客觀存在的,是不依人們的意愿為轉移的。
同時,我們也要看到,霸權主義與反霸權主義的斗爭并不只存在于中美之間。在全球南方國家與西方發達國家之間,也存在著霸權主義與反霸權主義的斗爭。這兩種斗爭還是相互聯系的。所以我們可以把這兩種斗爭聯系起來進行思考
這種圍堵與反圍堵,打壓與反打壓的斗爭,雖然不是嚴格意義上的戰爭,但與戰爭卻有不少相似之處。簡單說來,就是一方要吃掉另一方,而另一方就要堅決避免被對方吃掉。戰爭的基本態勢也就是這樣的一種情況。雖然戰爭的勝負并不以一方一定能吃掉另一方為標志,但至少在某些戰場,在某些陣地,總有殲滅與反殲滅、奪取陣地與堅守陣地的戰役。
中國不會參與冷戰,更不會挑起冷戰。但是中國的對手卻不這樣認為,雖然美國也口口聲聲地說他們不會搞新的冷戰,但是他們對中國的封殺,對中國施加更大的壓力,都與冷戰中的許多做法非常類似。在達種情況下,中國雖然堅持不會參與這種冷戰,但并不等于就允許中國的對手們肆無忌憚地來挑釁中國。
所謂中國不會參與冷戰,就是中國不會用冷戰的手段來參與這樣的搏弈。這樣的冷戰手段對中國來說,既沒有意義,也達不到中國所期待的效果。中國的做法就是堅持走自己的路,還是那句話,你打你的,我打我的。我絕不會讓你給我帶節奏。
美國曾經在南海上采取對中國圍堵的手段,而中國另辟蹊徑,提出一帶一路的合作倡議。這既不是圍魏救趙,也不是在打一場上甘嶺戰役。這是在開辟另一場帝國主義者們所不熟悉的戰線。雖然我們對這條戰線最初也不是非常熟悉,但是我們有了自身基本的設計和方案,而且在此之前,也曾有過多個試點。在試點時,雖然并沒有使用一帶一路的名號,但很多具體做法都在后來的一帶一路戰略的實施中有所體現。我們曾經較為分散地幫助某些全球南方國家進行基礎設計的建設,幫助他們發展自身的產業,這既包括農業,也包括工業制造業,還包括醫療、教育等方面的合作。這些工作積累了一定的經驗和基礎,再提出一帶一路的倡議,就是水到渠成。
一帶一路倡議的提出,以及相關戰略的實施,在全球南方國家那里得到很大的響應和歡迎,而西方帝國主義特別是美國帝國主義完全是一片愕然,不知所措。我們沒有采取與美國硬對抗的做法,而是通過一種迂回的方式來加強我們自己的力量。我們爭取到很多全球南方國家的支持,而美西方對全球南方國家那一套令人生厭的做法,早就讓全球南方國家不勝其煩了。美西方企圖拉攏全球南方國家共同對抗中國的做法,基本已經不太管用了。除了極個別的如菲律賓這樣的不識實務的國家之外,絕大多數全球南方國家已經對美西方產生了較強的戒心。
這這樣一場搏弈中,如果世界上沒有更大更急劇的變化,我們會堅持這樣的方式繼續做下去。所謂斗而不破就是我們現在采取的最好的一種方式。美西方是要打算徹底毀掉中國。但是他們現在還沒有采取更為極端的手段來這樣做,而且他們現在也沒有找到有效的方法。在這種情況下,我們也沒有必要跟他們撕破臉。很多情況,該談還是要談,該斗還是要斗。談的時候我們盡顯誠意,但決不放棄原則,不拿原則做交易。該斗的時候我們也要針鋒相對,寸土必爭,同時也要靈活處理。小步伐的后退是為了大踏步地前進。在爭取我們利益最大化的時候,也可以適當讓一點小利,而不至于不留余地。
我們主要的做法還是在發展國內方面。我們要抓緊一切時間,利用現在寶貴的時機,爭分奪秒地進行我們的建設和發展。時間對于我們非常寶貴,容不得我們浪費,容不得我們做無謂的消耗。美西方肯定要對我們進行搗亂和破壞,對此我們要做最充分的準備。但是他們現在所能做出的選擇也是有限的。他們現在還不太至于馬上就跟中國撕破臉,去全面損害中國的利益。這不是說他們有多么慈善,有多么好心眼,是因為他們現在這樣做,對他們自身的利益也是有害的。這就是他們的投鼠忌器之處。這也跟在戰爭中“圍三闕一”一樣,給對手留一點希望,留一條無關緊要的后路,使之不至絕望,不至于在現在就要做拼死的搏斗。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就可以利用寶貴的時間,增強我們自身的實力。等到我們的實力完全能夠對于對方實施碾壓的優勢之時,我們的對手再如何瘋狂,再如何想搞一場拼命的搏殺,他們已經沒有足夠強大的力量了。
對于在意識形態領域里的斗爭,我們還是要堅持寸土不讓的態度。意識形態與利益方面的斗爭有所不同。在雙方在利益方面的斗爭中,有時爭得的利益多一點或者少一點,關系都不是多么地大。即使有的利益暫時失去了,將來還是能夠奪回來的。但是在意識形態方面,我們必須堅守我們的原則,堅守我們的底線。這樣做,不僅要讓我們的人民知道我們的底線在哪里,讓我們的人民知道我們為什么必須堅守這樣的底線,而且也要讓我們的對手知道,我們在意識形態上的底線是不容侵犯的。這樣的意識形態底線,對于全球南方國家的人民能夠更清楚、更明確地了解中國的立場,了解中國的態度也是有益的。他們或許也有可能從我們的意識形態中找到他們所適用的內容,同時在對抗美西方的輿論攻勢時,對抗美西方在意識形態的攻擊時,也能找到一兩件必須的武器,來與美西方的輿論戰進行必要的搏斗。
說到《論持久戰》,我們目前與美西方之間的這種圍堵與反圍堵,打壓與反打壓的斗爭就如同處在戰略相持階段。在總的力量對比上,現在的我們還不占有絕對的優勢,我們與美西方之間,各有各的優勢,這就是戰略博弈處于相持階段的基礎。我們利用這段寶貴的時間,盡最大的努力,來發展我們自己,就是要讓我們在這段戰略相持階段中利用好這段時間,爭取我們在力量對比方面能夠實現戰略力量的增長。抗日戰爭中的持久戰,戰略相持階段主要是從1939年到1942年,這是抗日戰爭最為艱苦的時期。特別是1942年,日本侵略軍在華北開展“五一”大掃蕩,給我軍的敵后抗日根據地帶來很大的損失。我們在那段最艱苦的時間,咬緊牙關,盡最大的力量堅持下來。到了1943年,形勢就開始發生變化,原來的敵強我弱的局面,開始發生靜悄悄的改變。敵后的抗日軍民,已經有可能在某些局部地區開始展開戰略意義上的反攻。雖然反攻的規模不大,戰果也有限,但畢竟已經開展了反攻。這為中國戰場上抗日戰爭的最后勝利打下了一個較好的基礎。等蘇聯紅軍攻入東北,消滅了150萬日本關東軍的時候,日本就已經兵敗如山倒了。
我們現在所處在的戰略相持階段,也有我們所存在的困難。但只要我們咬緊牙關,把這段艱難的時候扛過去,最后大反攻的時刻就已經不遠了。
現在中國與美西方之間處于某種相持階段,主要是因為美西方還是具有一定實力的。而我們雖然比過去強大了一些,但是強大地還不夠。所以,我們的努力與發展還是會遇到某種程度的甚至還是較大的困難。從這個意義上說,我們真的必須要認清這個相持階段。這是客觀存在的,我們不能視而不見,更不能認為我們的力量已經超越了美西方。事實并非如此。
抗日戰爭時期的戰略相持階段,敵我雙方的力量是在彼消此長。現在中國與美西方的力量對比也呈現出這樣的狀態嗎? 總的來看,確實如此。當然,我們不會否認,在某個階段,在某個領域,中國與美西方的力量對比也會呈現鋸齒般的交錯。但是總的趨勢是不會從根本上改變的。
戰略相持階段的日子可能不太好過,但距離雙方力量對比發生翻盤的時間已經不太遠了。我們需要咬緊牙關,我們需要堅韌和忍耐。但這一切都不會用太長的時間。希望就在前面,希望即將很快來臨。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