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蔣介石是怎么對待工人罷工的?
他是有一套自己獨立的世界觀的,我們借著歷史來研究一下他這套世界觀到底有沒有道理。
他認為,工人罷工原因很簡單,無非是生活困難,日子過不下去。那么,怎么解決工人的問題呢?蔣介石認為:要解決工人的生活問題和前途問題,關鍵在于搞好企業,發展經濟,從發展中去解決這些問題。
怎么發展呢?面對外國商品和外國資本的競爭,中國的民族工業要想取得一點立足之地,就必須要有一定的競爭優勢。就當時的情況來說,唯一的競爭優勢就是人力成本。
所以結論是很簡單的,要想企業得到發展,要想工人能有工作,最好的也是唯一的辦法,就是降低工人勞動成本。他們指責抱怨“工人工資高,福利事業多”、“工人生產又不積極,沒有愛國心”,總之,工人不懂得體諒國家的難處,只會以罷工、集會等方式阻礙國家新興工業的萌芽和發展。
而那些組織工人、領導工人干這些事的共產黨人,在蔣介石集團看來,自然就更是“罪無可赦”了。
如果站在蔣介石所代表的階級立場去看,他所說的觀點也并非全無道理。
資本家有他們的難處,技術上沒有優勢,勞動生產率低,因此商品價格沒有競爭力。外商同樣的產品賣100元還能賺,自己的生產成本搞不好就得100元,質量還不一定比得過人家的,這事怎么干得下去?
因此唯一的辦法也就只能是壓低勞動力成本,勉強維持企業運營。
在他們看來,這可不是為了資本家的利益,更不是為了買辦們的利益,而是為了工人的利益。因為只有企業能夠繼續運營,工人才能有工作,才能有飯吃,如果工人都起來罷工,把企業搞黃了,企業都生存不下去,工人哪里還有飯吃呢?
所以為了工人能夠生活下去,為了工人們的前途和利益,就必須號召工人群眾“少拿工資,多干活”,這才是唯一正確的方針。誰要是反對這個方針,妄談什么工人權益,誰就是不顧工人的利益,不顧民族的利益,不顧國家的利益,他們是在破壞國家的經濟發展,扼殺國家的民族工業,他們是“全國人民”的敵人。
這一套理論聽上去是不是還挺有道理?
但是聽上去有道理的東西,并不一定符合現實實踐的要求。
盡管工人的工資成本事實上已經低到難以維持再生產的地步,再加上半封建社會的專制色彩,工人勞動權利喪失殆盡,可以說,工人階級已經把體諒“國家難處”發揮到了淋漓盡致的地步,再體諒還能體諒到哪里去呢?
所以當蔣介石所代表的這套理論,并不能從現實中去解決工人生存問題的時候,工人罷工的事情自然也就不可避免了。
二、
為了讓工人能夠繼續踐行他那一套“體諒”理論,國民黨準備了一文一武兩條戰線。
文的戰線上,他們辦報紙,辦工人報紙,搞宣講活動等等,這些報紙和活動的主題當然只有一個:厲行勞資合作,反對階級斗爭。
話說得當然十分動聽,“工人和資本家之間的關系,應該是合作相諒、共謀繁榮、一榮俱榮、一辱俱辱。”
怎么才算是共謀繁榮呢?內容當然很多。
比如,要服務領導,聽從安排。“中國工人要解除痛苦,只有在中國國民黨領導之下,有秩序有步驟有計劃的努力于國家經濟的建設,然后才能成功;若果像過去的罷工示威,徒然擾亂秩序,適足增加工人痛苦而已。”
比如,要顧全大局,要“愛國”。不要總是把工人那點“私利”放在第一位,要從民族工業、國家利益的大局觀出發。“在現狀下的工人勞工,應該盡本身最大的力量來輔助發展國家的生產力量,而不能只顧自己和個人的私人利益,來毀壞國家的萌芽新興工業。在這一方面,我們能多盡一份力量,便是多愛一分國家……”
怎樣才算是“多愛一份國家呢”,除了叫工人不要只顧個人的“私人利益”之外,就是要“愛崗敬業”,用今天的話說不能躺平,不能搞消極對抗,應該要感恩企業給你一份工資,讓你還能吃飯。
你看,明明是工人的勞動成果被以剩余價值的形式拿走,卻反過來還要工人感謝那些拿走他們剩余價值的人。就這理論,嘉靖來了都繃不住。
除了文化斗爭戰線,還有武裝斗爭戰線。
所謂武裝戰線,往簡單了說,就是“不要敬酒不吃吃罰酒”,好好跟你們這幫泥腿子說,好話說盡了再不聽,那就不要怪我們了。
在武裝斗爭上,除了解散全國工人的各種斗爭性質的工會之外,還專門從法律上禁止工人這一基本斗爭權力。然后就是設立各種“稽查隊”、“保安團”來負責鎮壓工廠的工人運動,并允許私人廠主雇傭工廠守衛隊,來負責所謂的工廠的正常運營和安全。
發展到激烈對抗的時候,就是如“四一二”那樣,進行大范圍的血腥逮捕和鎮壓。
直到這個時候,工人才能真正認清自己所處的階級地位。因為只要是國民黨還在唱文戲的階段,他們就總是冒充一個看似維護公平正義的第三方力量,一種凌駕于廠主和工人之外的主持公道的第三方。表現得自己好像對待資本和工人是一視同仁的,甚至還說自己是代表工人群眾利益的。
工人又不懂他們內部那些彎彎繞繞,不懂那些法律真正的含義,也沒有和大官們打過交道,那些人的官話往往又聽不懂。即使聽懂一些,那些能聽得懂的官話聽上去好像也對,所以就容易相信他們真的是客觀公正的第三方。即使受到不公平對待,也覺得都是些貪官污吏在下面使壞,欺負工人,而不是整個階級制度在剝削他們。
直到矛盾發展到對抗階段的時候,當需要所謂的第三方來解決問題的時候,工人才發覺原來自己犯了法,迎接他們的不是承諾的所謂“公正”,而是蔣介石集團指揮和收買的“稽查隊”、“保安團”、“青幫分子”,甚至是軍閥武裝。
三、
所以問題到底在哪里呢?
不能說老蔣集團說的那些難處都是捏造的,也不能說他講的東西全無道理。
問題的關鍵其實只有一個:當時那樣條件下的生產關系,已經嚴重阻礙了生產力的發展。企業要降工資,要延長工作時間,逼得工人活不下去,工人要加工資,要減少工作時間,又可能導致有的企業活不下去。
這說明什么,說明矛盾已經發展到對抗性階段,已經超出了容納雙方共同需求的可能。這個時候,所謂的文化戰線和武力戰線的實質,不過是文化戰線上的欺騙和武力戰線上的鎮壓,除此之外,它還能有什么實質的意義呢?
同樣地,這時的“勞資合作,共謀繁榮”的實質,不過是要工人犧牲自己的利益,甚至是生存的基本權利,來繼續維護那個破落不堪,只為滿足當時買辦資本、官僚資本、民族資本利潤的腐朽的生產關系而已。
蔣介石集團的理論和實踐,一直在試圖向工人證明,這種維系資本利潤的生產關系是不能改變的,這個前提既然不能改變,那么為了延續這個前提,需要為此作出犧牲的就必然只能是工人群眾了,哪怕是要他們付出生存的代價。最后,還要把這種代價包裝成所謂的“愛國主義”“體諒國家的難處”。
而當時的共產黨人的理論和實踐則完全相反,他們認為: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如果一種制度,是建立在必須犧牲人民群眾根本利益的基礎上才能維系的制度,那么這種制度本身就有問題,它就不應該繼續存在。他們用土地革命證明了,沒有了地主,農民可以生活得更好;他們用解放戰爭和社會主義改造證明了,打倒了國民黨,沒收了官僚資本,沒有了資產階級,國家一樣可以發展生產,而且還發展得更好。
同樣是愛國主義,換你,你愛哪個?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