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間從來就沒有孤立存在的事物或事件,工業與農業的關系是相互依存的。毛主席甚至認為,工業就是農業。他的獨到見解和深刻洞察,其實早為后人如何處理工農業關系、發展農村工業、農村經濟指明了方向。今天,我們再次討論工農業關系,不過是站在市場經濟新視角上,對毛主席工業化思想進行深化理解而已,更是重新認識毛主席工業化思想的正確、偉大。
工業發展來自農業的積累。在新中國前三十年工業投資中,尤其是軍工等重工業,農業通過納稅、“剪刀差”、儲蓄三個主要方式,為工業發展提供了大約4500億元的資金積累。農業的這一巨大貢獻轉化為工業成果,從這個意義說,工業就是農業。即使在改開之后,盡管現在已經取消了農業稅,但“剪刀差”卻變得更大了,許多人甚至發出了“一斤玉米換不了一瓶水”的感嘆。農民的儲蓄也很少被用于農業投資,喊了多年的“工業反哺農業”并沒落地,農村“空心化”的現實佐證了以工促農的落空,城鄉差距反而越來越大。而軍工等許多重工業產品,長期以來,作為國家的戰略儲備并不能很快變成商品,其后續投資來源,相當一部分還是要持續依賴農業積累。如果沒有農業的健康、可持續、成長性發展,必然會影響對工業發展的支持力。當前,留在農村種田的僅剩下六七十歲以上老人,很多地方大片農田荒蕪,人去房空的現象比比皆是。而那些跑到城市的“農民工”,又將全部儲蓄貢獻給了城市和工業建設,身在城市但享受不到“五險一金”等福利保障,卻持續地為工業發展貢獻資本積累。
農村市場是工業發展條件。廣大農民對工業品的消費需求,包括農業機械、機具、化肥、農藥等生產資料,還有各種家電、交通工具、通訊用品、衣帽鞋襪等生活資料,恰恰都是工業產品。沒有來自農業農村農民的這些需求,好些工業產品就失去了存在的依據。同時,人類賴以生存的最基礎的需求,就是吃飽穿暖。農業生產的糧油菜蛋肉,滿足著吃的需求;農業生產的棉麻毛皮絲,滿足著穿的需求。一方面,這些農產品為工業生產提供原料,成為工業賴以運轉的條件;另一方面,這些農產品又是工業生產的終極目標,工業發展最終要吃飽穿暖。換句話說,我們也可以這樣理解:工業的盡頭是農業!工業越進步,我們對于吃飽穿暖的要求也越高,不僅吃飽還要吃好,不僅穿暖還要穿得更漂亮。如果任由農村“空心化”持續,不但會危及14億中國人的吃飽穿暖,也會導致許多中高端產業缺少原料供應,還會讓5G涉農應用、農用無人機、北斗終端農機等許多高端制造業丟失掉大片農村市場。若沒有農村不斷升級而持久的需求驅動,那些涉農的高技術工業部門,也就缺少了持續進步的動力。在毛主席的工業化思想中,始終以相互聯系、相互轉化的辯證眼光來看待農輕重產業關系。誰違背了毛主席的工業化思想,誰就會遭遇歷史性的失敗,廣大人民群眾就會跟著遭殃。中國人的飯碗要裝中國人的糧食,中國人的飯碗必須牢牢端在中國人手里!
發展社隊企業的重要意義。湖南省早在1972年就成立了社隊企業管理局,負責管理人民公社及其所屬生產大隊經營的各種集體所有制企業。到70年代末,社隊企業已經遍布全國,農機、磚瓦、建筑、毛織、縫紉、農副產品加工等企業,就像雨后春筍一樣發展起來。從1965年到1976年,產值由5.3億元增長到1239億元。到改開之前,社隊企業總量達到152萬家,總產值占農村社會總產值的24.3%。企業生產原料基本上就地取材,其產品除了直接服務當地農村外,又為城市和全民所有制企業提供服務。筆者認為,社隊企業的興起與發展有重大意義:一是生產原料的就地轉化,提高了農產品的附加值,可有效減小“剪刀差”;二是大量安置農村剩余勞動力,農業人口向工業人口的就地轉變,提升了農村勞動者技能;三是能有效消除私有制下各種非馬克思主義思想意識。隨著社隊企業的資本積累和技術進步,集體所有制的社隊企業就能優化整合中,最終升級為全民所有制的大型企業或企業集團。在社會化大生產中就可以培養協作意識,消除分田到戶后滋生的小農意識;培養勞動者在生產中的競賽意識,消除市場經濟下的競爭意識。競賽的本質是精神自由,競爭的本質是利己。越是有小農意識、競爭意識,就離共產主義越來越遠。可見,社隊企業脫胎于農業和農村,企業勞動者身份亦工亦農。我們從這個意義上也可以說,工業就是農業。
社隊經濟延長涉農產業鏈。筆者認為,社隊企業有效延長了農林牧副漁產業鏈,特別是農副產品深加工、服裝加工等行業,作為介于農業和重工業之間的輕工業,它可充分優化產業布局及產業比重;社隊企業的健康發展,使我們低、中、高端產業互相支持,彼此融合。這不僅能有效防止貧富分化,而且使重工業的發展更為合理,更有持續性。前蘇聯的模式就是一個教訓,不僅片面發展重工業,同時將農業發展為集體農莊,在農業和重工業之間缺少了過渡形態的社隊經濟也就輕工業。這將農業和重工業機械地割裂開來。時至今日,一方面,關系著俄羅斯民生的輕工業嚴重缺位,另一方面,沒有輕工業的支撐,關系著俄羅斯國計的重工業也受到嚴重影響。俄烏沖突暴發后,在美西方國家一萬多項制裁下,要是沒有中國的支持,俄羅斯的民生問題就會集中暴發;涉及國家大計的能源、軍工等重工業也將后繼乏力,難以持久。當我們的社隊企業轉變為后來的鄉鎮企業,進而又改制為私有化的民營或私營企業后,中斷了由集體所有制向全民所有制升級的進程。鄉鎮企業與社隊企業在產業上盡管是相同的,但在所有制性質上卻是不同的。現在,農村“空心化”不是農村沒有輕工業或鄉鎮企業,而是鄉鎮企業掌握在了資本手里,哪個行業利潤高,這些企業就向哪個行業轉型升級,唯利是“逐”,導致原料加工型企業因為利薄而掉頭,糧食價格上不去,農民豐產不豐收,年輕人失去了種田的動力和興趣。因此,發展社隊企業是延長涉農產業鏈的有效途徑,計劃經濟的統購統銷,可保障企業規模不斷整合擴大,產業鏈隨之延伸。目前仍堅持人民公社制度的周家莊鄉,仍堅持集體化發展道路的華西村、大寨村、南街村等,鄉村經濟發展水平和人民生活水平及幸福指數都走在了全國前列,也用實踐證明了毛主席工業化思想的正確、偉大!
在私有制下,產糧大國巴西、阿根廷的土地都兼并到了資本手里,其人均土地面積是中國的好多倍,但巴西和阿根廷貧民窟人口比例居世界前列,土地被“四大糧商”和轉基因企業孟山都公司所控制。基辛格說:誰控制了糧食,誰就控制了人類。可見,甭管你工業有多少發達,工業的盡頭就是農業!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