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免费人成视频在线观看,国产极品粉嫩馒头一线天AV,国产精品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亚洲 古典 另类 欧美 在线

首頁 > 文章 > 爭鳴 > 網友雜談

小學課文《寒號鳥》的歷史淵源及其後來的爭論

行走的灰蓬 · 2024-06-17 · 來源:作者投稿
收藏( 評論() 字體: / /
西化公知們對課文中的寓言《寒號鳥》,橫加指責,妄圖取消,其作法,類似于民國初年的幾個北洋軍閥,禁止學校課文載授童話和寓言一樣,顯得十分愚蠢可笑!相反,公知們對西方有毒的童話和寓言,對于西方編造的毫無根據的說謊文章,倒是十分欣賞,放開手腳引進也。

  小學課本中的《寒號鳥》,是一篇寓言故事。這篇課文,經歷了爭論,作過多次修改。

  第一節    課文《寒號鳥》的幾個不同版本

  要論課文《寒號鳥》的最早出現,當數1949年的《中等國文》第一冊第十課《寒號鳥》。是書,由“天津新華書店印行”。此文作者,署名“胡母”。課文末尾,還有一則《注釋》曰:“寒號鳥 —— 寒號,哺乳類,五臺諸山甚多,狀如小雞,四足,有肉翅。”

  人民教育出版社1955年4月第三版高級小學語文課本第三冊第十三課《寒號鳥》出版後,盡管有質疑,聲音并不強。主要是在改開後,大受公知們的無理指責。一些文化不深的民眾,也跟在後面瞎起哄,說什麼“一篇文章欺騙了我們幾十年”云云。因為有質疑,人教社勉為其難,多次作了修改。為了服眾,人教社在修改過的課文末尾,在各種不同的版本中,頻繁地增加各種注釋,以應付責難。這些注釋,先后有“本文根據中國民間故事改寫”、“寒號鳥,民間故事。學名是復齒鼯鼠,因生性怕寒冷,日夜不停號叫,而俗稱‘寒號鳥’。白天待在巢內,黃昏或夜間外出活動”、“本文根據元末明初陶宗儀的《南村輟耕錄·卷十五》改寫”等等。

  為了論述方便,筆者特地將1955年版、1979年版、2019年版的《寒號鳥》鈔錄之,大致可以反映幾次修改的面貌。

  下述課文,錄自“人民教育出版社1955年4月第三版高級小學語文課本第三冊”。

  第十三課《寒號鳥》:

  山西懷仁縣一帶有種“寒號鳥”。這鳥很奇怪,除了尾巴上一根長毛以外,身上只長一些很細的絨毛,乍看起來,就像沒有毛的一個肉疙疸。它生長在沙窩子裏。如果肚子不餓,它的腳是不會往外伸一伸的。

  它有個很慈愛的舅父,名叫喜鵲,很關心它,時常到它那裏來看它。見它沒有長毛,在露天裏受凍,覺得很可憐,就向鳳凰請求,叫別的鳥都捐出一根毛來,拯救它的外甥。鳳凰答應了,就開會和許多鳥商量。大家都同意了,就各自從身上拔下最好的毛來贈給寒號鳥。於是,它就有毛了,能飛了。它的羽毛有紅的、綠的、翠綠的、金黃的……配合得非常美麗,比其他的鳥都好看,毛也顯得更豐滿。這時喜鵲看了很喜歡,許多鳥也很高興,大家都來拜訪它,和它作朋友。

  寒號鳥漸漸驕傲起來了,所有的客人它都看不起,首先是麻雀,其次是烏鴉,再其次是黃鶯,最後連燕子、海鷗……總之,它再不願意和那些小東西來往了。它現在扇動著五色的翅膀,在萬里無雲的晴空下,唱著它最得意的兩句歌:

  格留查,格留查,

  鳳凰也不比我大!

  許多鳥看到自己不受歡迎,漸漸不來了,大家都去告訴鳳凰,要求收回自己的毛。鳳凰起初不相信。但是有一天,她坐在宮門口,也聽到寒號鳥在她的頭上飛翔,唱那樣的歌了。她想:‘這還行!簡直是狂妄極了!’第二天就叫了喜鵲來,問:‘你的外甥為啥這樣狂妄?’

  喜鵲答道:‘唉!我的王爺,不用提啦,它從有了羽毛那一天起,眼睛裏就不再有我了。’

  鳳凰聽了大怒,說:‘豈有此理!’又開了個會,叫許多鳥到寒號鳥那裏去拔回自己的毛。它們都去了,立刻從寒號鳥身上狠命地拔下自己的毛,走了。

  從此寒號鳥就又成了一個肉疙疸。只有喜鵲,念舅甥之情,把自己的一根毛仍舊給了它,說:‘那根毛我不要了,讓它留在你的尾巴上吧!’

  從此,寒號鳥就孤零零的,只拖了一根長尾巴。

  寒號鳥的羽毛沒有了。到夜裏沒太陽,風颼颼地刮,它伸開腿躺著,不行:縮作一團,也不行!直冷得它叫:

  斯婁婁,斯婁婁,

  冷死個我,

  等到天明搭個窩。

  天明了,太陽出來了,山裏山外到處都暖洋洋。寒號鳥翻了個身,就伸開腿睡了。它覺得睡覺比做任何事情都舒服。它什麼都不幹了,只是唱:

  得過且過,

  陽格旮旯裏暖和!

  一天又一天的,就這樣過去了。樹葉青了,樹葉黃了,樹葉落了。但是,寒號鳥仍舊沒有一個窩。只是在冬天夜裏,北風吹得它忍不住的時候,它才想起它應該造一個窩。可是天一亮,太陽出來了,它就又懶懶地睡在山旮旯裏唱起來:

  得過且過,

  陽格旮旯裏暖和!

  許多鳥見了它,不再理睬它,有的還吐唾沫——寒號鳥孤獨了。不過,它仍舊這樣活著。有一天,雪積了兩三尺厚,所有的鳥都飛到自己的窩裏,暖暖的,鴛鴦還在窩裏說悄悄話哩。但是,寒號鳥呢?早凍死在雪裏了。

  需要指明的是,1955年的課文《寒號鳥》,是根據1954年署名為“木可”的童話《寒號鳥》而改寫的。作者“木可”,其真名是柯玉生。1955年以后出現的小學課文《寒號鳥》,都是在1955年課文《寒號鳥》的基礎上,修改完成的。

  下述課文,錄自“1979年2月第1版人民教育出版社編全日制十年制學校小學課本(試用本)語文第五冊”。

  第二十八課《寒號鳥》:

  山腳下有一堵石崖,崖上有一道縫,寒號鳥就把這道縫當作自己的窩。石崖前面有一條河,河邊有一棵大楊樹,楊樹上住著喜鵲。寒號鳥和喜鵲面對面住著,成了鄰居。

  幾陣秋風,樹葉落盡,冬天快要到了。

  有一天,天氣晴朗。喜鵲一早飛出去,東尋西找,銜回來一些枯枝,就忙著壘巢,準備過冬。寒號鳥卻整天飛出去玩,累了回來睡覺。喜鵲說:“寒號鳥,別睡覺,大好晴天,趕快壘巢。”

  寒號鳥不聽勸告,躺在崖縫里對喜鵲說:“傻喜鵲,不要吵,太陽暖和,正好睡覺。”

  冬天說到就到,寒風呼呼地刮著。喜鵲住在溫暖的窩里。崖縫里冷得厲害,寒號鳥凍得直打哆嗦,悲哀地說:“哆羅羅,哆羅羅,寒風凍死我,明天就壘窩。”

  第二天清早,風停了,太陽暖烘烘的,好像又是春天了。喜鵲來到崖縫前勸寒號鳥說:“趁天晴,快壘巢,現在懶惰,將來糟糕。”

  寒號鳥還是不聽勸告,伸伸懶腰,回答說:“傻喜鵲,真羅嗦,太陽暖和,得過且過。”

  寒冬臘月,大雪紛飛,漫山遍野,一片白色。北風像獅子那樣狂吼,河里的水結了冰,崖縫里冷得像冰窖。就在這嚴寒的夜里,喜鵲在溫暖的窩里熟睡,寒號鳥卻發出最后的哀號:“哆羅羅,哆羅羅,寒風凍死我,明天就壘窩。”

  天亮了,太陽普照大地。喜鵲在枝頭呼喚鄰居寒號鳥。可憐的寒號鳥,在半夜里凍死了。

  粗略統計,1978年至1987年的小學課本中,都有上述修改過的《寒號鳥》。各個版本,內容基本相同,只是個別字句,稍微有些修改。

  此后,在多年的版本中,取消了課文《寒號鳥》。大概從2017年開始,《寒號鳥》又出現在小學課文里矣。

  下述課文,錄自“2019年小學語文部編版二年級上冊第十三課”。

  第13課《寒號鳥》:

  山腳下有一堵石崖,崖上有一道縫,寒號鳥就把這道縫當作自己的窩。石崖前面有一條河,河邊有一棵大楊樹,楊樹上住著喜鵲。寒號鳥和喜鵲面對面住著,成了鄰居。

  幾陣秋風,樹葉落盡,冬天快要到了。

  有一天,天氣晴朗。喜鵲一早飛出去,東尋西找,銜回來一些枯草,就忙著做窩,準備過冬。寒號鳥卻只知道出去玩,累了就回來睡覺。喜鵲說:“寒號鳥,別睡了,天氣暖和,趕快做窩。”

  寒號鳥不聽勸告,躺在崖縫里對喜鵲說:“傻喜鵲,不要吵。太陽高照,正好睡覺。”

  冬天說到就到,寒風呼呼地刮著。喜鵲住在溫暖的窩里。寒號鳥在崖縫里凍得直打哆嗦,不停地叫著:“哆啰啰,哆啰啰,寒風凍死我,明天就做窩。”

  第二天清早,風停了,太陽暖暖的,好像又是春天了。喜鵲來到崖縫前勸寒號鳥:“趁天晴,快做窩。現在懶惰,將來難過。”

  寒號鳥還是不聽勸告,伸伸懶腰,答道:“傻喜鵲,別啰唆。天氣暖和,得過且過。”

  寒冬臘月,大雪紛飛。北風像獅子一樣狂吼,崖縫里冷得像冰窖。寒號鳥重復著哀號:“哆啰啰,哆啰啰,寒風凍死我,明天就做窩。”

  天亮了,太陽出來了,喜鵲在枝頭呼喚寒號鳥。可是,寒號鳥已經在夜里凍死了。

  這篇課文的《腳注》是:“本文根據元末明初陶宗儀的《南村輟耕錄·卷十五》改寫。”

  在1955年課文《寒號鳥》中,寒號鳥是一個既驕傲而又懶惰的動物,在其後修改過的課文中,寒號鳥僅僅是一個懶惰的動物。縱觀小學課本,可以得出如下印象。《寒號鳥》,寓教于勤,是教育兒童樹立正確人生觀的一篇較好的文章。用動物喻人喻事,原是中國古代文化的一種傳統,歷久彌新。通過寓言施教,不便用特定的人群作比喻,只能拿一些動物來開涮。例如“狐假虎威”、“東郭先生救中山狼”之類,便是如此。1955年的課文《寒號鳥》,立意甚好。它是融合中國古代典籍與佛教傳說,精心創作而成的一篇寓言。其主要意圖,是教育兒童,樹立宏遠的志向,努力學習,不要偷懶,今日事今日畢,克服得過且過的毛病。若是懶惰成性,只顧享受眼前的快樂,會帶來十分不良的后果。因為是寓言,《寒號鳥》中的寒號鳥,僅僅是“鳥”與“鼠”的一種融合體,根本無關“鳥”與“鼠”的分類。非要死摳《寒號鳥》是“鼠”,便是犯了形而上學的毛病。

  認真分析起來,1955年的課文《寒號鳥》,其創作依據,可視作三個來源。一、中國漢唐典籍所言“鶡鴠”,二、[元]陶宗儀《南村輟耕錄》所言“寒號鳥”,三、近人丁福保《佛學大辭典》所言“寒苦鳥”。課文《寒號鳥》,不過是將三種動物,融合為一體,塑造為寓言中形象鮮明的、有血有肉的“寒號鳥”而已。

  鶡鴠,即鶡。《山海經·中山經》(中次二經,古本為第十六篇)曰:(煇諸之山)“其鳥多鶡。”《注》曰:“似鴙而大,青色有毛,勇健鬥,死乃止。音遏,出上黨也。”鶡,也稱鶡雞。[東漢]曹操《鶡雞賦序》曰:“鶡雞猛氣,其鬭終無負,期於必死。今人以鶡為冠,像此也。”(見[宋]《大觀本草》卷十九《鶡雞》)

  中國古書中記載“鶡鴠”者,比比皆是。筆者在此,暫不過多舉例,先引《方言》略微示之。

  [漢]揚雄《方言》卷八曰:

  ?([晉]郭璞注:鳥,似雞,五色。冬無毛,赤倮,晝夜鳴。‘侃丹’兩音。)周魏齊宋楚之間謂之定甲,或謂之獨舂。(郭璞注:好自低仰。)自關而東謂之城旦,(郭璞注:言其辛苦,有似於罪禍者。)或謂之倒懸,(郭璞注:好自懸於樹也。)或謂之鴠鴠。自關而西秦隴之內,謂之鶡鴠。

  因為課文《寒號鳥》中,有成語“得過且過”,故先言該成語的最早出處。

  第二節    成語“得過且過”的最早出處

  《辭源》言,成語“得過且過”的最早出處,是在元朝。其實錯矣,“得過且過”的最早出處,是在南宋。[南宋]黃震《黃氏日抄》卷八十五《回贛州曾通判》,早有“得過且過”一語。若不信,且看書證:

  1984年修訂本《辭源》p1234曰:

  【得過且過】    茍且偷安,敷衍了事,或勉強度日。《元曲選》關漢卿《魯齋郎》四:“你那裏問我為何受寂寞。我得過時且自隨緣過。《永樂大典戲文小孫屠》:“孩兒,我聽得道你要出外打旋,怕家中得過且過,出去做甚的。

  [南宋]黃震《黃氏日抄》卷八十五《回贛州曾通判》曰:

  “譬如做人家,量入為出,得過且過,士窮乃見節義,縱是窘迫,亦豈可輕易擾人。”

  由此可知,“得過且過”,最早出現于南宋。比起現今,《辭源》當時的查閱與採錄條件,比較詰屈一些,如此錄書,有所遺漏,也在情理之中,不便苛責矣。

  三節漢唐至晉贊頌“鹖鴠”之文賦

  [唐]歐陽詢《藝文類聚》卷九十《鳥·鶡》:

  《說文》曰:似雉,出上黨。

  《月令》曰:大雩之日,鶡鳥不鳴。

  《列子》曰:黃帝與炎帝戰,以鵰鶡為旗幟。《漢書》曰:京兆尹張敞舍,鶡雀飛集,丞相(黃)霸以為神雀,欲以上聞。敞劾奏

  之,霸大慙。

  《續漢書·輿服志》曰:虎賁武騎,皆鶡冠,以其闘死乃止,故趙武靈王以表武士焉。

  《賦·[]陳王曹植鶡賦》曰:鶡之為禽,猛氣共闘,終無勝負。期必於死,遂賦之焉。美遐圻之偉鳥,生太行之巖阻,體貞剛之烈性,亮金德之所輔,戴毛角之雙立,揚玄黃之勁羽,甘沉殞而重辱,有節俠之義矩。降居檀澤,高處保岑,遊不同嶺,棲必異林。若有翻雄駭逝,孤雌驚翔,則長鳴挑敵,鼓翼專場,踰高越壑,雙戰隻僵。階侍斯珥,俯曜文墀,成武宮之首飾,增庭燎之高暉。

  [魏]王粲鶡賦》曰:惟鶡之為鳥,信才勇而勁武,服乾剛之正氣,披淳駹之質羽,愬晨風以鳴,震聲發乎外宇,厲廉風與猛節,超類而莫與惟膏薰之焚銷,固自古之所啟,逢虞人而見獲,遂因執乎縹纍,賴有司之圖功,不小而漏微,令薄軀以免害,從孔鶴於園湄。

  《賛·[]郭璞鶡賛》曰:鶡之為鳥,同相為,疇類被侵,雖死不避。毛飾武士,兼厲以義。

  筆者的附加考釋:

  《說文》卷四上“鶡”篆下訓曰:“似雉,出上黨。鳥,曷聲。胡割切,而《說文》卷四上“鴠”篆下訓曰:“渴鴠也。鳥,旦聲。得案切,由此分析,“鶡”與“鴠”,本是是兩個不同的品種,由於歷朝頻繁獵取其羽毛,裝飾頭冠,致使兩種鳥日漸稀少,恐怕有滅絕者,後世又將其合併為一種鳥“鶡鴠”矣。

  《周禮注疏》卷十七《月令》曰:“冰益壯,地始坼,鶡旦不鳴,虎始交。”此與《藝文類聚》引《月令》“大雩之日,鶡鳥不鳴稍有不同。[清]張英《御定淵鑑類函》卷四百二十一引作“原《月令》曰:大雩之日,鶡鳥不鳴。

  《列子》卷二《黃帝第二》曰:黃帝與炎帝戰於阪泉之野,……鵰鶡鷹鳶為旗幟。”

  《漢書》卷八十九《黃霸傳》曰:“時京兆尹張敞舍鶡雀飛集丞相府,霸以為神雀,議欲以聞。敞奏霸。”

  《後漢書·志》第三十《輿服下》:虎賁武騎,皆鶡冠,虎文單衣。……鶡者,勇雉也,其鬭對一死乃止,故趙武靈王以表武士(焉)。”所謂《志》,指《後漢書》所續[晉]司馬彪《輿服志》。

  [宋]李昉《太平御覽》卷九百二十一《鶡鴠》:

  《方言》曰:周魏宋楚之間謂?鴠,或謂之獨舂。自關而東謂之城旦,或謂之倒懸,或謂之鶡旦。自關而西秦隴之內,謂之鶡鴠。

  《廣志》曰:侃旦,冬毛希,夏毛盛。

  《禮記·月令》曰:仲冬之月,鶡鴠不鳴。

  《易通卦》曰:冬至,鶡鴠不鳴。

  又曰:《詩》:相彼盍旦,尚猶患之。

  《說文》曰:鶡,可旦也。

  《鹽鐵論》曰:大夫曰:鶡鴠夜鳴,明。

  《周書·峕訓》曰:大雪之日,鶡鴠不鳴鶡鴠猶鳴,國多訛言。

  筆者的附加考釋:《廣志》,[晉]郭義恭 撰,乃一博物志,廣泛記載農林物產、野生動物、香草藥材、珠玉寶石、日用雜物、地理氣候、異域異俗等。國圖有微縮本,未見出版物。

  《易緯通卦騐》,二卷,[東漢]鄭玄 撰。《四庫全書》本,又作《通卦騐》,然其中未見“冬至,鶡鴠不鳴”句,當是宋本失傳,而今本有闕佚之故。

  “相彼盍旦,尚猶患之”,乃是佚詩,見《禮記注疏》卷五十一《坊記》:“《詩》:相彼盍旦,尚猶患之”《注》:盍旦,夜鳴求旦之鳥,求不可得也。人猶惡其欲反晝夜而亂晦明。”

  今世所刻《說文》四上鳥部曰:“鴠:渴鴠也。鳥,旦聲。得案切。”此“渴鴠”,與《太平御覽》引《說文》“可旦”不同,但讀音相同。

  今《逸周書》卷六《時訓解第五十二》曰:“大雪之日,鴠鳥不鳴”,此與《太平御覽》所載“大雪之日,鶡鴠不鳴”稍有不同。而且《逸周書》卷六,無“鶡鴠猶鳴,國多訛言”句。

  雖然古籍記錄“鶡鴠”如此之多,但今世,卻聽不到此鳥的名字。其實,“鶡鴠”的一種,今世仍然存在。不過,它換了另外一個名字,叫作“褐馬雞”,業已變成稀有珍禽矣。

  2009年第六版普及本《辭海》p1522有“褐馬雞”條,記載甚詳。今錄之如下:

  褐馬雞 —— (Crossoptilon  mantchuricum) 亦稱“”。鳥綱,雉科。雄鳥體長約1米。體羽大部分黑褐色;眼周裸出,呈紅色。頦和上喉色白。耳羽亦白,并向頭後延長,形成角狀。腰羽和尾上覆羽,呈銀白色。尾羽的基部銀白,至末端轉黑而泛紫藍色金屬輝光;除最外側的兩對外,其他各對,外翈均散離而蓬松,曲長如髮,分披下垂。雌鳥稍小,羽色相似,腳上無距。棲于高山深林中,善疾走。營巢于灌木叢間的地面凹陷處,巢內鋪墊干草、葉和細枝等。僅見于中國山西北部寧武、岢嵐一帶,河北北部和西北部山地,終年留居。系中國特產稀有珍禽,為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另種藍馬雞(C.auritum),體態和大小近似,而羽色主要為藍灰色。主要分布于青海東北部和東部、甘肅西北部和南部、寧夏賀蘭山,及四川北部。亦為中國特產稀有珍禽,為國家二級保護動物。

  鶡鴠的所有品種,今世是否全部安然存在?當然不是,有些品種,肯定在歷朝的濫捕濫殺中,滅絕矣。今日褐馬雞的一種,能夠生存下來,也是值得慶幸的一件事。

  第四節    寒號鳥即“橙足鼯鼠”,由“五靈脂”而揚名典籍

  寒號鳥,又稱寒號蟲,還有其他稱號。寒號鳥,今稱“橙足鼯鼠”。橙足鼯鼠所產糞便,中藥稱之為“五靈脂”。其事,見2009年第六版普及本《辭海》p4181“鼯”字條:

  (wú 吾) 見“鼯鼠”。

  鼯鼠亦稱“飛鼠”。哺乳綱,嚙齒目,鼯鼠科。前後肢之間,有寬而多毛的飛膜,借此在樹間滑翔。尾長,毛蓬松。棲于東南亞、南亞之亞熱帶森林。夜行性。以堅果、嫩葉、甲蟲等為食。中國主要有棕鼯鼠(Petaurista petaurista),分布于福建、西藏、廣東、四川、貴州、廣西、雲南、臺灣等地;紅白鼯鼠(P.alborufus),分布于雲南、貴州、四川、重慶、湖北、陜西、廣西等地;橙足鼯鼠(Trogopterus xanthipes),分布于山西、甘肅、青海、西藏、湖北、河北、雲南、貴州等地。橙足鼯鼠的糞入藥,稱“五靈脂”。橙足鼯鼠系中國特有種。

  上述詞條,在“橙足鼯鼠”下,闕失“山西”、“橙足鼯鼠的糞入藥,稱五靈脂”,今據宋代醫學文獻與1989年版《辭海》p5417補入。上述詞條,介紹“橙足鼯鼠”,很不全面。因為它是根據西化思惟,來介紹“橙足鼯鼠”者。中國古人為何將“橙足鼯鼠”稱作“寒號鳥”?蓋因寒號鳥是一種特殊的物種,它與鳥類,有近似的特征。寒號鳥,一是會滑翔飛行,二是卵生。雌雄寒號鳥交配成功后,雌性寒號鳥便在巢穴中產下1~2枚卵,經過2~3周的孵化,生出幼雛。幼雛在雄性寒號鳥的攜帶下,歷經一個多月,便可以獨立生活矣。古時,沒有嚴格的分類學理論,而中華古人,又是非常淳樸,看到寒號鳥具有“滑翔飛行”與“卵生”兩大特征,與鳥類十分近似,自然而然,就把寒夜鳴叫的這個物種,稱作“寒號鳥”矣。希望以后修改《辭海》時,對“橙足鼯鼠”,能作出詳盡全面的描述。有些人,看到西人將寒號鳥歸入鼠類,就急赤白臉地喊叫,“寒號鳥不是鳥”,“受了幾十年的欺騙”云云。可是,老鼠都是胎生的。請問,老鼠有卵生的嗎?老鼠能滑翔飛行嗎?既然如此,古人據此稱之為“寒號鳥”,就不應該受到責難!

  先唐時期,尚不見五靈脂的記載,尚不見鶡鴠與寒號鳥兩種動物的混淆與融合。大約在唐朝初期,隨著醫學發達,隨著醫藥品種的增加,寒號鳥與五靈脂,開始進入典籍。而最先記載寒號鳥者,當推唐代的佛學典籍。

  [唐]佚名《善惡因果經》曰:“今身喜露形坐者,死作寒鸮蟲。”此“寒鸮蟲”,即指寒號鳥。[唐]明佺《大周刊定眾經目錄》卷十五曰:善惡因果經一卷,言此《善惡因果經》是“偽經”。《善惡因果經》,屬[法國]藏《敦煌遺書》,乃是清末從中國掠奪而去者。今國家圖書館亦有再版本。由此可知,初唐時期,寒號鳥已經載入佛經矣。

  五代的佛學典籍,也記載了寒號鳥。

  [五代·後唐]景肖《四分律鈔簡正記》卷十五曰:

  若破戒衣,先受地獄正報,後從地獄出,別受死毛蟲鳥之身。無毛蟲,即蚯蚓之徒。無毛鳥,即寒號鳥是也。身既無毛,日中不出,夜裏方出,作忍寒聲等,廣如俗書中說之。

  景肖,是一位和尚,身份顯赫,所謂[吳越國]長講律臨壇賜紫清涼大師景肖是也。所謂“破戒衣”,指僧尼違犯戒條不穿法衣。寒號鳥與五靈脂,是同時發生的事物。既然此書載及“寒號鳥”,可見當時的五靈脂,已經作為藥物,在使用了。

  記載“五靈脂”者,今日所見典籍,首推北宋的《證類本草》。《證類本草》,又稱《政和證類本草》,[北宋]唐慎微 撰。大觀、政和,是[北宋]徽宗趙佶在位時的兩個年號。

  [北宋]唐慎微《證類本草》卷二十二曰:

  五靈脂,味甘溫,無毒,主療心腹冷氣、小兒五疳辟疫,治腸風,通利氣、女子月閉。出北地,此是寒號蟲糞也。

  《證類本草》又引《本草圖經》曰:“五靈脂,出北地,今惟河東州郡有之,云是寒號蟲糞。色黑如鐵,採無時,然多夾沙石,絕難修治。若用之,先以酒研飛鍊,令去沙石,乃佳。”

  從此之后,由于五靈脂的廣泛藥用,鶡鴠與寒號鳥的融合體,便廣泛地載入古代醫學典籍矣。古代的醫藥學家,只關心藥物的療效,而不細究動物的分類,硬是生生地,把鶡鴠與寒號鳥兩種動物,融合為同一種動物了。

  宋代雜記甚多,有關寒號鳥的故事,在《宋稗類鈔》中,已有記述。

  [清]潘永因《宋稗類鈔》卷三十五曰:

  五臺山有鳥名寒號蟲,四足,有肉翅,不能飛,其糞即五靈脂。當盛暑時,文采絢爛,乃自鳴曰:“鳳凰不如我。”比至深冬,嚴寒之際,毛羽脫落,索然如鷇雛,遂自鳴曰:“得過且過。”嗟夫,世之人中,無所守者,率不甘湛涪鄉里,必振拔自豪,求尺寸名,詫九族儕類,則便志滿意得,出肆入揚,以為天下無復我加矣。及乎稍遇貶抑,遽若喪家之狗,垂首貼耳,搖尾乞憐,惟恐人不我恤,視寒號蟲何異哉,是可哀已。

  《宋稗類鈔》,乃是清朝常熟人士潘永因編集,以宋人詩話說部,分類纂輯,凡五十九門,末附《搜遺》一卷,以補諸門之所未備。《四庫提要》稱之為“宋代雜記之書,最為汗漫,是編掇集英華,網羅繁富,且分門別類,較檢尋,存之亦可資考核也。”

  由此可知,《五臺山有鳥名寒號蟲》一文,最早出自宋人之手。元末陶宗儀《輟耕錄》卷十五《寒號蟲》一文,并非陶宗儀自家撰寫,而是錄自宋人之書。蓋因《輟耕錄》之“錄”字,含有鈔錄之意也。

  第五節[]郭璞注《方言》,開啟了融合“鹖鴠”與“寒號鳥”為一物之先河

  為說明“鹖鴠與寒號鳥融合為一物”,先考察以下兩書。

  [清]戴震《方言疏證》卷一“虔”字條下《案》曰:

  此書“音某”及“某某反”之類,多後人所加,雜入郭(璞)注,今無從辨別,故仍其舊。

  其實,《方言》之《郭璞注》中,不單音某某某反之類,多後人所加”,就連少數《注》,也是後人所加。例如《方言》卷八“鶡鴠”之下“[晉]郭璞注:鳥,似雞,五色。冬無毛,赤倮,晝夜鳴。‘侃丹’兩音”,亦必然是後人所假託。

  為何如此判斷?蓋因郭璞有贊頌“鶡鴠”之《賦》,可資對照。

  [唐]歐陽詢《藝文類聚》卷九十《鳥·鶡》:

  《賛·[]郭璞鶡賛》曰:鶡之為鳥,同群相為,疇類被侵,雖死不避。毛飾武士,兼厲以義。

  郭璞在贊頌鶡鴠“疇類被侵,雖死不避。毛飾武士,兼厲以義”之後,又會違心地貶損鶡鴠“冬無毛,赤倮”嗎?顯然不能。如此前後矛盾,文意兩歧,既不是這位學問家的心態,也不是這位學問家的筆法。因此,可以斷定“鳥,似雞,五色。冬無毛,倮,晝夜鳴”之注,必是後人所假託。

  在假託的《郭璞注》“鳥,似雞,五色。冬無毛,倮,晝夜鳴”的錯誤引導下,遂開啟了混淆鶡鴠與寒號鳥兩種動物概念的時代。

  [唐]慧琳《一切經音義》卷九十九《廣弘明集音下卷》曰:

  《廣弘明集》卷二十九:獨舂 —— 上“同祿反”,下“朿鐘反”。考聲,鳥名也。鄭注《禮記》云,求旦之鳥也。《方言》云,周魏宋楚之間,謂之獨舂,或謂之定甲,一名?(音渴)(音旦)。郭注,似雉,五色。冬無毛,赤倮,晝夜鳴也。《廣弘明集》作???’‘???,俗撰字也。

  慧琳(公元737~820),[唐]長安西明寺僧,中晚唐之人。他引入的《方言》中,已有郭璞注《方言》,說明所謂郭璞注“鹖鴠”曰“似雉,五色。冬無毛,赤倮,晝夜鳴也”,是在晉朝與隋朝之間的某朝,被人假托添加的。所以,從唐朝開始,僧家與醫學家,跟隨郭璞的腳步,開始了將“鹖鴠與寒號鳥融合為一物”的歷程。

  此后,唐宋元明幾朝的醫藥學家,不曾直赴北方深山野林,未有研究動物分類的習慣,便理直氣壯地將鶡鴠與寒號鳥,融合為一種動物矣。

  其中最有代表性的,當屬明朝著名的醫學家李時珍。

  李時珍,沿襲唐宋人的訛誤,就在《本草綱目》中,生生地把鶡鴠、寒號鳥,混為一物,移入《蟲部》了。

  [明]李時珍《本草綱目·禽部》卷四十八曰:

  寒號蟲(宋開寶)[校正]自蟲部入此

  【釋名】鶡鴠獨舂屎名五靈脂[時珍]曰:楊氏《丹鉛錄》謂寒號蟲即鶡鴠,今從之。鶡鴠,《詩》作盍旦,《禮》作曷旦,《說文》作?鴠,《廣志》作侃旦,《唐詩》作渴旦,皆隨義借名耳。揚雄《方言》云,自關而西謂之鶡鴠,自關而東謂之城旦,亦曰倒懸,周魏宋楚謂之獨舂。郭璞云,鶡鴠,夜鳴求旦之鳥,夏月毛盛,冬月裸體,晝夜鳴叫,故曰寒號,曰鶡旦。古刑有城旦,舂謂晝夜舂米也,故又有城旦、獨舂之名。《月令》云,仲冬曷旦不鳴,蓋冬至,陽生漸暖故也。其屎名五靈脂者,謂狀如凝脂,而受五行之靈氣也。

  集解……

  從《廣志》曰:“侃旦,冬毛希,夏毛盛”,到[晉]郭璞為《方言》“鶡鴠”作《注》曰“冬無毛,赤倮,晝夜鳴”,層層加碼,以訛傳訛,把一個具有華麗羽毛的鶡鴠,歪曲為一個冬天無毛,渾身肉疙瘩的詭異動物了。此乃封建時代文人的通病,不接觸實際,與田夫野老從無交集,只知道從古書抄到現書,出現訛傳,也就不奇怪了。

  唐宋元明以來,因為中醫的用藥,便將“冬無毛,赤倮”的鶡鴠,與“寒號鳥”混雜在一起了,于是,鶡鴠又變成“寒號蟲”矣。這也難怪唐宋元明的醫學家了,因為他們的注意力,全在藥物上,全在“五靈脂”上,而不會放在動物分類上。即便是[明]李時珍這樣偉大的醫學家,未去過五臺山與上黨,自然也認為鶡鴠就是“寒號鳥”了。

  [元]陶宗儀是江南士人,從未到過五臺山。他也是以訛傳訛,醉心鈔錄宋人之書,把寒號蟲“比至深冬,嚴寒之際,毛羽脫落,索然如鷇雛”的可憐形象,錄入自己的著作,擴大了《寒號蟲》的負面形象。從此后,世人遂不知有宋人之書,只知陶宗儀《輟耕錄》的《寒號蟲》矣。

  今日,再閱讀一遍陶宗儀的描述吧。

  [元]陶宗儀《輟耕錄》卷十五《寒號蟲》曰:

  五臺山有鳥名寒號蟲,四足,有肉翅,不能飛,其糞即五靈脂。當盛暑時,文采絢爛,乃自鳴曰:“鳳凰不如我。”比至深冬,嚴寒之際,毛羽脫落,索然如鷇雛,遂自鳴曰:“得過且過。”嗟夫,世之人中,無所守者,率不甘湛涪鄉里,必振拔自豪,求尺寸名,詫九族儕類,則便志滿意得,出肆入揚,以為天下無復我加矣。及乎稍遇貶抑,遽若喪家之狗,垂首貼耳,搖尾乞憐,惟恐人不我恤,視寒號蟲何異哉,是可哀已。

  陶宗儀《輟耕錄》之《寒號蟲》,與潘永因《宋稗類鈔》卷三十五《五臺山有鳥名寒號蟲》,如出一轍,一個字也不差,顯然是陶宗儀鈔錄宋人之書者。

  進一步分析原委,知道《宋稗類鈔》、陶宗儀《輟耕錄》所言寒號蟲“自鳴曰:鳳凰不如我”、“遂自鳴曰:得過且過”一類語言,當是從佛經上鈔來的。

  丁福保(1874~1952)編纂的《佛學大辭典》,初版于1922年。說到課文《寒號鳥》的創作來源之一,必須要提《佛學大辭典》所言“雪山鳥”。

  丁福保《佛學大辭典》p2124曰:寒苦鳥(動物)又名雪山鳥。天竺雪山有寒苦鳥。終夜雌說,殺我寒故;雄鳴,夜明造巢。至旦,有朝日暖映,亦不造巢。但鳴曰:何故造作棲,安穩無常身,今日不知死,明日不知死。天竺為佛國,鳥獸亦有功德,故作無常偈,如此囀也。或云,妻鳥鳴,寒苦逼身,夜明造巢。夫鳥鳴,今日不知死,明日不知死,何故造作棲,安穩無常身。

  《佛學大辭典》所言寒苦鳥,“又名雪山鳥”,取自《佛說長阿含經》卷第一第一經:

  “菩薩生時,其聲清徹,柔軟和雅,如迦羅頻伽鳥聲。”於是頌曰:

  “猶如雪山鳥,飲華汁而鳴,其彼二足尊,聲清徹亦然。”

  《佛說長阿含經》,[十六國·後秦]弘始年間,由僧人“佛陀耶舍“與“竺佛念”共同翻譯。《佛說長阿含經》,又名《長阿含經》,長者,言《阿含經》收集的各經之篇幅,頗長也。所謂[十六國·後秦]弘始年,指從弘始元年(公元399年)至弘始十七年(公元415年)的時段。因該經在弘始年間,已譯成漢文流傳,故“雪山鳥”廣為時人所知。

  由此可知,佛學所謂“寒苦鳥”,即雪山鳥,實際指“迦羅頻伽”鳥。“迦羅頻伽”鳥,也即“妙音鳥”。佛教東漸,中國亦塑有妙音鳥之形象,為一隻人身鳥足的動物。敦煌壁畫中,更有妙音鳥的形象,栩栩如生也。寒苦鳥,歌聲如此婉轉,不是妙音鳥,還有誰者?

  至于《佛學大辭典》所言“雌雄二鳥之偈唱”,究竟來自何佛典,目前難于查清?而明代《丹霞澹歸禪師語錄》卷二曰:

  五臺山有個寒號蟲,到大熱天,長出一身毛羽,五色爛然,便叫道:“鳳凰不如我。”及至大冷天,一身毛羽,盡行脫落,他又叫道:“得過且過。”

  這段話,究竟是鈔自《宋稗類鈔》之類宋人書,或者鈔自[元]陶宗儀《輟耕錄》,抑或鈔自哪部佛學典籍,也不甚了然。這段話,與[後唐]景肖《四分律鈔簡正記》記載的“寒號鳥”,有何傳承關系,也一時難于查清。我們只要知道,丁福保《佛學大辭典》所言“雌雄二鳥之偈唱”,采自佛典,就足可以了。

  今日,不必有以下顧慮:佛教,是從古印度傳來的,一旦涉及之,恐怕有宣揚佛教之嫌疑。須知佛教,早已在印度滅亡,印度人改信印度教了。佛教的本源,業已從古印度轉移到中國。中國成為佛教經典最豐富的國度,成為佛學的源頭。漢語中,融入了太多的佛教語匯,例如“世界”、“差別”、“執著”、“一剎那”、“種瓜得瓜,種豆得豆”之類。有上千條的語匯,在官方文件中大量使用,而不自知。即便是課文《寒號鳥》的源頭材料中,有過佛教的痕跡,也無傷大雅,用不著恐慌。

  第六節    是鳥是鼠,無關《寒號鳥》的寓言本質,《寒號鳥》應長期保留

  總而言之,鑒于以上所引文獻,展開分析,可知五十年代的課文《寒號鳥》,是一篇寓言,是作者柯玉生,融合“鶡鴠”、“橙足鼯鼠”、雪山鳥幾種動物的特征,而精心虛構出來的一種鳥。說它是鳥,就是鳥,毋須指責。非要把課本《寒號鳥》說成是“鼠”,是犯了寓言創作的大忌。西化公知,很少閱讀中國古代典籍,妄自尊大,不懂裝懂,胡亂指責,是他們的一貫作風。

  西化公知們對前三十年的一切事物,都要抹黑。他們除了抹黑五六十年代課文中的英雄人物之外,還要抹黑課文中根據古文獻創作的寓言,手段何其狠毒也。總之,他們否定的,是社會主義的一切新事物,不達目的,絕不會收手。這樣一種現象,亟須引起相關部門的嚴正關切。

  如果非要較真,那麼要問,“鼯鼠”會唱歌嗎?會說人類語言嗎?“鼯鼠”會凍死嗎?在這種胡亂指責的氛圍下,甚至還可以牽連到中國的龍和鳳凰。中國的龍和鳳凰,并不真實存在,分別是幾種動物的融合體。按照西化公知們的邏輯,真實的中國龍和鳳凰不存在,那麼,是否要消滅中國悠久的龍鳳文化?在這種胡亂指責的氛圍下,甚至許多牽涉龍鳳的成語也不能用了!請問,諸如1978年小學語文第四冊21課《狐假虎威》以來的課文《狐假虎威》,是否都要刪去?從此后,人們再也不能使用“狐假虎威”之類的成語了?狐貍在什麼時候,與老虎互通語言,商量著同行,從而嚇跑了其他動物?狐貍與老虎互通語言,是哪一個人聽見的?中國人是否被“狐貍與老虎互通語言”的故事,騙了二千五百年?

  西化公知們對課文中的寓言《寒號鳥》,橫加指責,妄圖取消,其作法,類似于民國初年的幾個北洋軍閥,禁止學校課文載授童話和寓言一樣,顯得十分愚蠢可笑!相反,公知們對西方有毒的童話和寓言,對于西方編造的毫無根據的說謊文章,倒是十分欣賞,放開手腳引進也。

  至今,網上還有人喋喋不休地責備《寒號鳥》不是鳥,實屬吹毛求疵。因此,筆者意見,小學課文中的《寒號鳥》應該長期存在。只不過,在課文末尾,加上一則小注,說明“寒號鳥”,是根據漢唐典籍、《宋稗類鈔》、《輟耕錄》而改寫;寒號鳥,是古人融合“鶡鴠”(褐馬雞)、“橙足鼯鼠”幾種動物而塑造的一種形象,就足以說明問題矣。

  當然,1955年課文《寒號鳥》的缺陷,在于確指寒號鳥產自“五臺山”,產生了不嚴謹的問題。後來經過修改的《寒號鳥》,已經改作“山腳下”,就十分妥帖矣。

  總而言之,人民群眾,有監督學生教材的權利,正確的部分,應當肯定,錯誤的部分,應當批評。

  【參考文獻】

  ① [漢]揚雄《方言》        見中華書局2016年北京第一版以[宋]李孟傳潯陽郡齋刻本為底本之印行本。

  ② [清]戴震《方言疏證》       見中華書局1998年11月第一版《小學名著六種》

  ③ 成語“狐假虎威”        源自《戰國策》卷十四《楚一·荊宣王問群臣》。

  ④ 筆者所引古文,多數來自《四庫全書》。為表示嚴謹,凡引用的資料,原文是繁體者,全部用繁體鈔錄;原文是簡體者,全部用簡體鈔錄。而筆者自己的論述部分,則用簡體。有些古奧生僻字,普通電腦字庫中,并不收存,今從《古聯輸入法》的《中華書局宋體字庫》中檢出,加入文中,例如“?”字之類。并對中華書局,表示謝意。

「 支持烏有之鄉!」

烏有之鄉 WYZXWK.COM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注:配圖來自網絡無版權標志圖像,侵刪!
聲明: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烏有之鄉 責任編輯:看今朝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收藏

心情表態

今日頭條

點擊排行

  • 兩日熱點
  • 一周熱點
  • 一月熱點
  • 心情
  1. 孔慶東|做毛主席的好戰士,敢于戰斗,善于戰斗——紀念毛主席誕辰131年韶山講話
  2. 一生沒有憋好屁的王慧玲,終于被封了。
  3. 如何看待某車企“中國工人”在巴西“被指處于類似奴役式環境”
  4. 小崗村分田單干“合同書”之謎及其它
  5. 烏克蘭逃兵
  6. 政說心語|一味地否定前30年打下的基礎究竟圖個啥
  7. 殖人哭了:還是中國好,別來美國做牛馬了
  8. 倒反天罡!瑞幸給打工人節假日三薪,原因竟是…
  9. 王忠新:清除內奸遠遠難于戰勝外敵——蘇聯“肅反運動”功不可沒
  10. 兩個草包經濟學家:向松祚、許小年
  1. 陳中華:如果全面私有化,就沒革命的必要
  2. 到底誰不實事求是?——讀《關于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與《毛澤東年譜》有感
  3. 歷史上不讓老百姓說話的朝代,大多離滅亡就不遠了
  4. 與否毛者的一段對話
  5. 元龍:1966-1976,文人敵視,世界朝圣!
  6. 群眾眼睛亮了,心里明白了,誰不高興了?
  7. 社會亂糟糟的,老百姓只是活著
  8. 我國的社會已經有了很大的問題:內卷,失業,學歷貶值…
  9. 不能將小崗村和井岡山相提并論!
  10. 果斷反擊巴西意在震懾全球南方國家
  1. 北京景山紅歌會隆重紀念毛主席逝世48周年
  2. 元龍:不換思想就換人?貪官頻出亂乾坤!
  3. 遼寧王忠新:必須直面“先富論”的“十大痛點”
  4. 劉教授的問題在哪
  5. 季羨林到底是什么樣的人
  6. 歷數阿薩德罪狀,觸目驚心!
  7. 十一屆三中全會公報認為“顛倒歷史”的“右傾翻案風”,是否存在?
  8. 歐洲金靴|《我是刑警》是一部紀錄片
  9. 只有李先念有理由有資格這樣發問!
  10. 我們還等什么?
  1. 元龍:1966-1976,文人敵視,世界朝圣!
  2. 劍云撥霧|韓國人民正在創造人類歷史
  3. 到底誰不實事求是?——讀《關于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與《毛澤東年譜》有感
  4. 果斷反擊巴西意在震懾全球南方國家
  5. 假裝上班公司火爆背后,年輕人花錢假裝上班
  6. 機關事業單位老人、中人、新人養老金并軌差距究竟有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