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到一則消息,國家又調整了中學教育的分流政策,開始恢復普通高中教育所占的比例為8:2。如果消息屬實,這是教育變化的一大進步,或者叫糾正過去出現的錯誤和失誤,幾乎所有的普通家庭都會支持恢復普通高中教育8:2的占比!
其實,不論消息是否屬實,問題的重點在于我國的基礎教育應該限制在初中水平上嗎?如果不應該限制在初中水平上,那就得提到高中水平。
如果調整是真的,其結果在客觀上將使大多數的初中生都能保證繼續接受普通高中的教育,也就是保證了絕大多數的初中生能提高本身的基礎教育水平。
明確講,當代我們應該確立一個基本概念,那就是普通高中的教育是屬于國家教育體系基礎教育的范疇,既然屬于基礎教育范疇,它就與職業教育、高等教育相區別。過去我們說這是義務教育的發展方向,現在則應明確為是提升我國基礎教育水平的發展方向,若想全面提高我國國民的基礎教育水平,提高國民的基本素質,就應全面普及高中教育。
世界各國關于教育有一個共識,國家若要實現崛起,實現振興,實現現代化,重視教育是第一位的,而重視教育在我國來講,普及高中教育是必然的。
當前我國的教育行業,義務教育體制經過幾十年的發展變化,從本身來看,依然踏步不前,停留在“九年”的門檻上,明顯落后于我國各領域、各行業的發展,國家各領域都在進步,教育行業怎止步不前?記得早年的國家教育發展規劃,是要將普通高中教育逐步納入到義務教育的范疇,且將推動絕大多數的城市全面普及普通高中教育,從而大規模地提高國家、社會基礎教育的水平,從而提高國家全體國民的整體文化素質。
遺憾的是,前些年不知何故,急功近利地冒出各種分流初中生的說法和各種分流的動作,分流的動作甚至走到了導致一半的初中生失去接受普通高中教育的資格,不得不走向職高。
這就出現了一個世界上罕見的奇怪現象,也是人為制造出的怪象,高考的“獨木橋”變成“窄橋”變成“寬橋”后,“獨木橋”卻下放到了中考!
客觀來看,由于中考的“獨木橋”效應,高考不再是普通家庭教育第一擔憂的方向,取而代之的中考。我國普通教育發展幾十年,竟然把原本的高中教育的“寬橋”縮小為“獨木橋”!
上不了高中,不是因它決定了初中學生這一生的發展空間被限制在了較小的范圍內,對個人的一生產生了決定性的影響,更為重要的是這一分流動作違背了中國幾千年來的“有教無類”的基本教育理念,違背了提高基礎教育水平的理念,違背了教育是國家社會發展基礎動力的理念。
不要說通過個人的努力還能“上天”,這種個別現象不會為分流初中生加分。
由于中考變成了“獨木橋”,大幅降低了國家、社會基礎教育的水平,一半初中學生的基礎教育水平被限制、固化在了初中水平上,導致整體國民文化素質大幅降低。
不僅如此,分流還過早地限制了學生的多元發展方向,限制甚至堵住了一半初中生未來發展的變化。
面對這一境況,不是讓人感到驚訝,而是讓人感到不解,普通教育的這種倒退現象出自何種動機?我國幾十年的普通教育發展竟然走向倒退?不僅沒有提高國家、社會基礎教育的水平,反而降低了國家、社會基礎教育的水平,這與世界發達國家相比、與重視教育的那些國家相比,甚至與一些發展中國家相比,這種倒退用觸目驚心來形容似乎過分了,但這種倒退實際上對國家、社會發展的影響極為深遠,縮小了國家人才培養的范圍,對國家人才的培養產生出極為嚴重的消極影響,既影響未來國家教育水平的提高和整體國民素質的提高,也削弱了國家未來科技發展的潛力和國家整體的競爭力。
從國家未來發展的角度來看普通教育中的初中生走向,這是一個國家究竟把自己的基礎教育停留在初中水平還是提高到高中水平的問題,而提高國家基礎教育的水平是世界教育發展的方向,不斷地提高基礎教育水平,決定了國家未來發展的水平。
著眼未來,普及高中教育具有必然性。由此,分流初中生的做法,讓中考成為“獨木橋”的現象必須改變。
長期以來,在普通百姓們心中形成的“大山”概念始終揮之不去,這其中是包括教育行業的。
為什么視為“大山”呢?就在于它的費用太高了,如今來看初中生的分流,那個職高事實上是把每一個不能上高中學生的中等教育費用進一步抬高了,職高事實上在為教育那座“大山”“培土”,添加新的“份量”,為提高普通家庭教育的成本做出了“貢獻”,還為整體國民素質的降低埋下了伏筆。
其實,分流初中生的做法不僅是對國家、社會基礎教育水平的降低,影響著人才培養,對國家科技發展產生消極影響,大幅增加了普通家庭教育的成本,還帶來了對我們國家教育目標究竟是什么的疑問?
自古至今,在我國無論是哪朝哪代,教育的目標始終如一未改,培養國家所需要的人才,從未讓教育成為一種商業化的產業,一種賺錢的行業和工具。
春秋時期,“一束肉干”就能接受老夫子的終身教育,相比之下,教育這座“大山”說意味著什么?教育的目標是不是出現了“蛻變”的問題?
也就是說,分流初中生的最大疑問還涉及到國家教育的發展方向。教育是為把自己作為一個商業化的產業來經營,從而產生出贏利,讓圍繞教育的各種獲利“鏈條”越來越“粗壯”,還是把自己作為一個培養國家、社會人才的教育領域來發展?換個說法,是重視人才的培養,還是重視商業化的贏利?
我國的普通教育發展了幾十年,竟然會出現有學生考上大學而上不起的現象,雖這是少數現象,畢竟這是不合理的、不應出現的現象,國家難道不能保證考上大學不被學費所羈絆嗎?大學的費用為什么這么高?
國家對教育的投入不斷增加,學費也在不斷增加,何故?
我國的普通學生教育發展了幾十年,竟然成本不停地大幅提高,且還在提高,成為了普通家庭的沉重負擔,教育究竟是為國家培養人才,還是作為一個商業化的產業越來越多地受到普通百姓們的質疑?
教育關系到國家發展的未來,改變初中生分流的做法是必然的,但更為重要的是要把義務教育的終點放在高中教育上,必須改變事實上為贏利辦教育,教育的商業化趨勢。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