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秋。收獲的季節。
我來自重慶,我來到井岡山。十里井岡,層林盡染,百年奮斗,換了人間。
同樣是秋天,我曾經登上歌樂山,漫步在紅巖,緬懷那些心懷理想,在烈火中永生的共產黨員。
關押過江姐的牢獄,我久久佇立在她的像前,這是一張全家福的照片,和千千萬萬個幸福的家庭一樣,一對年輕的夫婦,一個小孩子天真的笑臉。
拍完這張全家福,江姐把孩子托付給親人,毅然決然跟隨丈夫前往斗爭的最前沿。丈夫犧牲了,江姐就接替他的工作,直至流盡最后一滴鮮血。
看著照片里,江姐那清秀的面龐,我堅信江姐和我們一樣,是一個深愛著父母的女兒,是一個依戀著丈夫的妻子,是一個疼愛著孩子的母親。
為什么選擇犧牲?
“假如不幸的話,孩子就送給你了,盼教以踏著父母之足跡,以建設新中國為志,為共產主義事業奮斗到底”。這是江姐在獄中寫就的家書。
這應該就是江姐的回答了吧。是共產黨人的紅巖精神,是一顆滾燙的初心,是為中國人民謀幸福,是為中華民族謀復興。
這個秋天,我第一次來到井岡山,嘗了紅米飯,喝了南瓜湯,上了黃洋界。八角樓的燈光,照亮了創立新中國的紅色征程,毛主席的詩詞,寫下了革命樂觀主義的不朽篇章。
在這里,我第一次了解了一群共產黨人。
左葉,一生波折,起起落落,人稱“無銜將軍”。打仗,左葉是一員悍將,取得了很多勝利。平常,左葉敢于堅持真理,并且為了堅持真理,可以承受常人無法承受的委屈。
為什么受得起委屈?
左葉的女兒告訴我們,干革命,既需要視死如歸的大無畏精神,也需要受得了委屈的韌勁和心力。
甘祖昌,一個開明的將軍,勞苦功高,卻一生都覺得對革命并沒有什么大的貢獻,甚至受傷后覺得不適合做領導工作,主動要求回老家建設新農村,自己的工資80%以上用來扶危濟困,一生儉樸。他的心里裝的是什么?
曾志,一個從井岡山走出去的紅軍戰士,身經百戰,百折不撓,官居中組部副部長的高位,連自己的農村兒子要求吃商品糧的愿望都無法滿足,她的一生追求的又是什么?
紅軍后代們現場講述老一輩革命者的故事,沒有高深的理論,沒有空話套話,實實在在,原原本本,向我們講述著一百年前感人的革命故事。
幾次淚流滿面而不能自已,捫心自問,不知我們能為這個民族的偉大復興,為先輩們一直堅持的革命理想,為億萬中國人民不懈奮斗的那種心勁,我們做了多少?我們能做多少?準備做多少?
忘記歷史,就意味著背叛。現在回顧歷史,對我們這些人而言,不只是為了不背叛歷史,更重要的還在于找到我們的初心。
而今天,那些官居高位,不知奉獻,只知索取,以權謀私,他們身上缺少的是什么?
一事當前,先替自己打算。什么都講待遇,計較個人得失,這些人身上缺少的又是什么?
毛澤東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帶領千千萬萬個包括左葉在內的共產黨人,歷盡苦難,初心不改,矢志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
這就是偉大的井岡山精神。
一座山,輝耀歷史!一座山,照亮未來!
人是需要一點精神的,共產黨人尤是。紅巖精神、井岡山精神,都是共產黨人精神譜系中濃墨重彩的篇章。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們黨之所以歷經百年而風華正茂,飽經磨難而生生不息,就是憑著那么一股革命加拼命的強大精神。”
我即將離開井岡山,回到重慶,回到我熱愛的工作崗位,以忠誠、干凈、擔當履行黨建工作者的神圣使命。
我愿意為之竭力付出涓滴之力,因為我知道,有千千萬萬個我,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帶領下,傳承庚續共產黨人的紅色血脈,匯聚成為浩蕩的時代洪流,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
是為初心。
作者系重慶兩江新區機關黨委專職副書記(機關紀委書記、機關工會主席)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