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伊朗這一次史無前例的導彈雨襲擊了以色列,其造成的傷亡到底如何,全球媒體幾乎都在異口同聲地說,只有一個小女孩愛了傷,再無其它人員傷亡的報道了。而在中國互聯網上,這一次媒體也集體變成了美媒的傳聲筒,伊朗媒體的報道再也沒人提起。
有位粉絲給我留言說,據伊朗國家電視臺Press TV報道,伊朗武裝部隊在對以色列的攻擊中發射了7枚高超音速導彈,沒有一枚被以色列防空系統攔截。
伊朗導彈打擊以色列南部納瓦特姆空軍基地內有44名摩薩德情報官員和18名摩薩德高級特工被炸死。該基地內除了部署打擊伊朗大使館的F35戰機外,還部署了很多針對伊朗的間諜飛機庫,這次都未能幸免。
實際上宣傳攔截99%的都是以色列和背后親猶太的西方媒體。國內磚家不過是跟著西方媒體宣傳的跟屁蟲。
以色列救援聯盟“紅大衛盾會”(MDA)呼吁以色列人4月15號都去特拉維夫和耶路撒冷開放的特別獻血站獻血。以色列不是攔截了99%嗎?不是只死了一個人嗎?需要大規模獻血嗎?
美國和以色列這一次玩的就是阿Q式的精神勝利法,所謂攔截伊朗無人機和導彈成功率99%和零死亡的說法,根本就是掩耳盜鈴,自欺欺人。雖然伊朗確實提前做出了警告,但是襲擊是發生在半夜,是人都會打個盹,以色列軍人難道24小時不睡覺的?
而且,從各方面的新聞來看,伊朗這次打擊的范圍相當廣泛,襲擊目標包括了以色列首都特拉維夫、耶路撒冷、納瓦特姆、戈蘭高地、拉蒙等地,納瓦特姆和拉蒙都是以色列的空軍基地,都部署有F-35戰機和無人機,戈蘭高地則有摩薩德的一個總部。
伊朗的目標很確實,就是以牙還牙,以血還血,這就是一場血腥的復仇。過去幾年以來,以色列暗殺了包括伊朗核首席專家、圣城旅指揮官等在內的許多伊朗重要人物,伊朗這一波是要報復回來,機會如此難得,伊朗不可能放空炮。
不少伊朗媒體在報道中都提到了,伊朗導彈打擊以色列南部納瓦特姆空軍基地內有44名摩薩德情報官員和18名摩薩德高級特工被炸死(或重傷)。該基地內除了部署打擊伊朗大使館的F35戰機外,還部署了很多針對伊朗的間諜飛機庫,這次都未能幸免。
也就是說,不但炸死了44名摩薩德的情報官員,還炸毀了以色列的最先進的F-35戰機和無人機庫,讓以色列損失慘重。而這還只是一個納瓦特姆空軍基地,還有受損更嚴重的拉蒙空軍基地,還有其它的攻擊目標。
美國和以色列之所以不敢承認慘敗的事實,大打認知戰,大玩精神勝利法,就是為了保持以色列不可戰勝的神話。我們不要覺得以色列人的思維跟我們一樣,會講什么實事求是。不存在的,一個相信上帝七天創造了宇宙的民族,怎么可能實事求是呢?
以色列如果真的沒有大規模的傷亡,為什么以色列救援聯盟“紅大衛盾會”(MDA)呼吁以色列人4月15號都去特拉維夫和耶路撒冷開放的特別獻血站獻血呢?還不是需要搶救的人太多,血庫的血不夠用了。
以色列人想把美國拉下水,以襲擊伊朗駐敘利亞大使館來誘導伊朗的報復和戰爭升級。但是以色列人也沒有想到伊朗是真敢攻擊以色列本土,以色列以為伊朗也只是打嘴炮而已,會害怕與美國戰爭,不敢冒著與美國開戰的風險襲擊以色列,頂多只是朝以色列人在庫爾德人區設立的摩薩德秘密基地發射幾枚導彈。
但是伊朗人這一次真的是發了狠,不但襲擊了以色列本土,而且還把高超音速武器給拿了出來。而且事后還警告稱,伊朗還有更厲害的大殺器沒有拿出來,就問你以色列怕不怕。
現在最想息事寧人的是美國,一方面老拜登要確保連任成功,不想節骨眼上出亂子,更不想掉進中東的泥潭。另一方面美國統治集團非常清楚,美國的頭號對手是中國,把大部分的武力都部署在了東亞,要跟伊朗開戰,就必須從東亞調兵。
就是看看準了美國的虛弱,伊朗才敢大打出手。而且伊朗的高超音速導彈是從哪里來的?光是思考這個問題,就足夠讓美國人不知道死多少腦細胞了。是俄羅斯?朝鮮?還是胡賽武裝?反正不會是東方大國,我沒有,不是我,別瞎說。
當然,在輿論戰場上,一切都反過來了。明明是以色列花費了約百億的防御導彈攔截了一個寂寞,結果變成了伊朗幾百枚導彈和無人機空襲了一個寂寞。這個就是以色列和美國的輿論戰、認知戰,可以顛倒黑白,指鹿為馬。
但是呢,這個世界從來不缺少謊言,從來不缺少自欺欺人的人,但是正如美國前總統林肯所說的那樣:“你可以暫時欺騙所有的人,你甚至可以永遠欺騙一部分人,但你不能永遠欺騙所有的人(You may fool all the people some of the time; you can even fool some of the people all of the time; but you can't fool all of the people all the time)”
就讓以色列人繼續沉醉在勝利的幻覺中吧,就讓以色列人繼續用精神勝利法打贏伊朗吧。但是中東那個地方,是地獄式生存的地方,可不是那么容易存活的,如果以色列最終的絕招就是謊言,那么以色列還能活多久呢?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