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事物,任何個體有共性也有個性。共性是個性的基礎;個性是共性具體體現。個性就是裝不出來的,也是模仿不來的;脫離共性的“個性”是可笑的;完美的個性是完美的共性的自然結果。
論個性
——蔡長運
上圖幾個人有個性嗎?
沒個性!
你知道他是誰嗎?
不知道!
他們是膨德懷、賀龍、陳賡、王震。
他們?他們可是倒海翻江的人物啊!
下面兩張圖中的人有個性嗎?
沒個性!
你知道他們都是誰嗎?
不知道!
他們個個都是中國藝術界的超級精英、超級明星、頂級藝術家。
個性?那什么才是個性呢?個性就是指事物的個體特征。它的對立面(反義詞)就叫共性。我們現在很多年青人喜歡追求“個性”,他們只要自己顯得很“個性”,不要(否認)自己的共性。為個顯示“個性”,他們有的把頭發剪成各種各樣形狀、染成各種各樣顏色;有的穿上各種希奇古怪的衣服;有的冒險去擺拍各種“POSS”;有的在網絡編造各種謠言和段子……他們認為這些才是個性,是真的嗎?
一、共性是個性的基礎
在中國和日本共同擁有一個非常有“個性”的人。這個人的名字叫石平,原籍四川省成都市,1962年在成都出生,1984年畢業于北京大學哲學系,1988年赴日留學,在神戶大學完成了博士課程。他于2007年加入日本國籍,從此他只承認自己是日本人,不承認自己是中國人。
為什么說他是最有個性的人呢?因為他出生于中國卻不承認自己是中國人,而且還在別國污辱、攻擊中國,所以中國人認為他很有“個性”,把稱作漢奸;他出生于中國,成長于中國卻自稱是日本人,并效忠日本敵對中國,所以日本人認為他是個很有個性的日本人,有人就叫他日本人的狗。做為一個人嘛,都是人不是狗(當然也不是別的什么動物),這個叫做共性;但你是美國人,他是日本人,我是中國人,這三個人就有三個不同的祖國這樣的個性。如果你指著一頭豬說是某國人肯定不能成立,國為它不是“人”,沒有做為“人”這樣一個共性。所以,共性是個性的基礎,沒有共性,個性就不能存在。
二、任何事物,任何個體有共性也有個性
一群螞蟻在我們人類看來都差不多,似乎它們只有共性沒有個性。其實不然,有時我們也可以看到螞蟻清理門戶——把一些螞蟻個體清理出去,那就說明在我們看來一樣的螞蟻,其實有它們自己認為好的螞蟻和壞的螞蟻;也有體質強的螞蟻和體質弱的螞蟻不同個性。
同樣,中國人(任何人)這一群體就有五十六個民族的個性,這時“中國人”是共性而不同的“民族”就是個性了。同一個民族又有不同的家族、不同的家庭等個性,在這里“民族”就是共性而“家庭”背景則是個性。另外還有不同省籍、還有不同信仰、高矮、胖瘦、賢愚、長幼等不同的特征。所以任何事物都是共性與個性的統一體,共性中必然包含個性,個性必須建立在共性的基礎之上;共性與個性都是相對的。
三、脫離共性的“個性”是可笑的
做為人,每一個人的鼻子都長在臉的中間。如果有人認為鼻子都長在臉的中間很沒“個性”,然后設法讓自己的鼻子都長在頭頂上去。這是不是很搞笑呢?
做為人,生來就有個性為雄性的男人和個性為雌性的女人兩種。做為男(女)人這個共性的基礎之上又有著各種各樣不同個性的男(女)人存在。 如果有人認為做男(女)人不夠“個性”,然后花重金、通過各種手術改變自己的性別。
這是不是很個性呢?
是很“個性”!
他是個人嗎?
是!
他是個男人嗎?
不是!他把男人的東西都切掉了。
她是個女人嗎?
不是!她只是有個女人的外表。
既不是男人又不是女人那不就成了妖怪了?
是的!這是個最有“個性”的“人”——不男不女的妖。
難道你說金星是妖?那可是中央電視臺的明星呀!
那只能說明中央電視臺也變態了,也是令人惡心的。
同樣,每個人出生、成長中都會帶來不同的特征——頭發、眼睛有不同的顏色;美丑;高矮;胖瘦;不同的家庭;不同的文化背景……這是每個人固有、自然的個性。如果有人認為這種個性不好,然后通過染色、整容、文化背判等方式來改變,那就會把一個真實的、健康的、完整的自己變成一個虛假的、病態的、分裂的自己。這種“個性”不但不能博得人們的喜愛與尊重,反而是讓人討厭和令人惡心的,也是被人看不起的。
四、個性就是裝不出來的,也是模仿不來的
筆者有個朋友是個書生型的個性,但他在鄉鎮當干部時總喜歡讓自己顯得很江湖、很黑道、很流氓的“個性”,結果大家都覺得他很搞笑。所以個性是裝不出來的,也是模仿不來的。個性必須是以內在的本質為依托的。
個性為“自信”的人,他一定是思路很清晰的,而面對自己不清楚的事情時也總一定是表現得比別人更謙虛、更謹慎、更好學。如果一個人認為自己很“自信”,認為自己什么都是最正確的,從不用重視別人的意同,那人們就會說:這個人真有“個性”——蠢豬一個。個性為“勤勞”的人,一定是熱愛勞動的人;一定是善于勞動的人;一定是自強的人。如果一個人為了顯示出“勤勞”的個性,開著寶馬車,穿著鞋套拿著工具擺個勞動的 “POSE”照張相,那知道的人就會認為這個人是在污辱勞動人民——真無恥!個性為“德高望重”、“英雄”、“楷模”的人一定是個低調的人;一定是個嚴格要求自己(克已)的人;一定是個奮發向上的人。如果一個人總認為自己是個“英雄”,認為別人都必須尊敬自己,那人們就會把他的個性定義為“不知天高地厚”。個性為“能干”的人,他自己往往是從來不認為自己能干,他總是怕自己干不好;總是“臨事而懼”;總是比別人更認真、更深入。如果一個人總認為自己了不起、最能干,別人干不來的任何工作,只要自己出面就可做得最好,那人們就會認為這個人的個性是“無知者無畏”的傻瓜。
五、追求“個性”的可笑的、可悲的故事
1、中國有個成語叫“邯鄲學步”。是說戰國時期,一個燕國壽陵的年輕人,聽說趙國邯鄲人走路的姿勢全世界最漂亮、最酷、最帥、最瀟灑、最有個性,于是來到趙國的邯鄲城學習邯鄲人走路。結果是,他邯鄲人的走路姿勢沒學到,又忘記自己的走路姿勢,最后只好爬著回到了燕國。
2、我們有些年青人認為好好走路沒有“個性”,于是去追求一種有“個性”的走路方式——跑酷,結果一不小心失足率死。這樣的事例有很多。又如,2016年4月10日,廣東佛山南海獅山蓮塘村的200畝玫瑰花田,一名少女為顯示個性,在軌道上自拍時,沒留意到后方正高速駛來的列車,最終躲避不及,命喪車輪之下。
3、有為了顯示“個性”在獅群面前擺拍而被咬死的;也有為顯“個性”而不做充分準備去登雪山而被凍殘的;有為顯示“個性”去整容而被毀容的……
4、也有網友為顯示“個性”在網上編造各種謠言,而引來官司,甚至引來牢獄之災的。
六、完美的個性是完美的共性的自然結果
同樣是個“人”,完美的人我們都認為他很有個性,所以叫他“好人”;缺點特別多的人,人們也認為他很有個性,所以叫他“壞人”。毛澤東最欣賞的個性是“一個高尚的人,一個純粹的人,一個有道德的人,一個脫離了低級趣味的人,一個有益于人民的人”;最討厭的“個性”是不顧“禮、義、廉、恥”的人。 習近平同志認為人的個性應是:做一個脫離低級趣味的人、高尚的人;象白求恩、張思德、焦裕祿、麥賢得那樣的人。同樣,做男人有“好男人”,也有“壞男人”;做學生有“好學生”,也有“落后生”;做官有人們罵的“狗官”,也有人們崇敬的“焦裕祿式的官員”。
同樣的果樹,有的個性表現得碩果累累,有的表現為果實很凋零。如果果實很少的果樹想顯示自己的很會結果子的“個性”讓人在自己身上掛滿果子,這種“個性”會不會很搞笑呢?果樹的“碩果累累”的“個性”不是它可以顯擺出來的,而是它更專心于扎根土壤、更善于吸收養份、更勤奮于光合作用的自然的表現。 所以,完美的個性是完美的共性的自然結果。
綜上所述:任何事物,任何個體有共性也有個性。共性是個性的基礎;個性是共性具體體現。個性就是裝不出來的,也是模仿不來的;脫離共性的“個性”是可笑的;完美的個性是完美的共性的自然結果。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